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

自從來到九原以後,無論是孫傳宇,還是孫道成,兩人都與當地蒙古、漢

人頭面人物進行了聯姻,四十歲的孫傳宇娶了土默特左翼一個臺吉的女兒爲側福晉,就連已經五十餘歲的孫老道也將以前大板升城最大的白蓮教首領李豐的女兒收入房中,花開一朵,別有風味。

水漲船高,隨着尼堪的崛起,一個新的貴族集團正在形成,對於這一點,

尼堪自然知曉,不過卻有心無力,在創業初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只要他們都奉公守法,一心向着自己就行了,其它的等大局落定之後再說吧。

“老道,按照秀榮一貫的做法,我等就算只有五千步騎,也是要殺向豐州,挽救杭高的,否則如何收心?我立即佈置兵馬前去阻擋衛拉特人……”

“不妥!”

孫道成突然出言制止,按照尼堪制訂的規矩,凡是一城有巡撫、鎮守使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平常常備軍的訓練、調動、小的戰鬥都可由鎮守使一言而決,不過在遇到像衛拉特部入侵這樣大的事情,就必須與巡撫商議,兩者意見不一致的,以巡撫的意見爲主。

當然了,制訂了作戰策略和大的方向後,完全以鎮守使的指揮爲主,像大明那樣以文官來指揮武官的事情尼堪還不想做。

“爲何?”

按說孫傳宇這位既是尼堪的遠房叔叔,又是大明邊軍夜不收出身,還做過林中、草原的馬匪,應該說是見多識廣,心狠手辣了,不過每當他一見到孫道成,他這內心還是有些懼怕。

或許是大明一貫的“以文制武”、“文尊武卑”的傳統讓他有害怕孫老道的“慣性”,又或許是這位白蓮教徒出身的半吊子文人一向陰鬱慣了,讓孫傳宇好像老虎碰到毒蛇,縱有千般本事,終究擔心對方那致命的一擊。

孫老道的夫人最近懷孕了,這樣的生活是十年前的他不敢想象的,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尼堪,對於任何破壞尼堪大業的人或事情他都必須打起精神來應對,剛纔他閉着眼睛思索了半天,終於下定了決心。

“傳宇”,孫老道說話了,聲音平穩,似乎他面對的不是已經異常熟識的孫傳宇,而是面對着山南省衆多的等着他循循善誘的下屬。

“山南的大勢如何?你能否說說”

“大勢?”,孫傳宇有些摸不着頭腦,大敵當前,不趕緊擬定對敵的策略,還虛談些甚大勢?

“這……”,孫傳宇搜腸刮肚想了想,“鄂爾多斯那邊就不說了,實際上是瀚海國下面的一個羈縻地,杭高的右翼也相差彷彿,瀚海國能牢牢控制在手裡的,也就是九原到青城一帶,這有什麼出奇的,我等目前實力不夠,也只能如此”

“非也”,孫道成卻搖了搖頭,“如今大汗能控制的地方,無非是林中、伯力、原察哈爾東部,其它諸地名義上在瀚海國手裡,實際上形同羈縻,短時間裡,在大汗無以復加的巨大威望掩蓋下一切都沒有問題,一旦出現意外,這些羈縻地最終走向何種境地?”

“就算是他們蒙古人內部也是如此,遑論在索倫人的統治之下?”

“以老朽來看,還是有大量種地的漢人在此妥當,傳宇,你可知曉爲何大汗在青城附近還放着五千戶左右的漢民沒有安置?讓這些丁口白白養着?”

孫傳宇搖搖頭,他也有些疑惑,前來逃難的漢民一共有約莫兩萬五千戶,一萬戶安置在九原,一萬戶安置在青城附近,還有五千卻全部安置在青城城池裡,這些人沒有分配土地,日常以幫工、幫耕、幫牧的形式在青城生活着。

按說要讓他們種地的話,青城附近的土地足夠大,土地也足夠肥沃,再分一些田地也是可以的,但尼堪並沒有如此安排。

不在青城的話,將他們全部安置在土默特右翼的豐州也可以,但尼堪依舊沒有安排,就這樣養着,也給山南省造成了很大的耗費,因爲就靠這些幫工得來的食物肯定是不夠他們吃的,最終還是要讓山南省儲備的糧食接濟。

“難道秀榮一早便知曉衛拉特人可能要來,便等着打完這一仗之後再安置?”

“昏話!你當孫秀榮是神仙,能未卜先知?還不是因爲杭高暗地裡在使壞,上次我去杭高的駐地同他商議將豐州地讓出來的事情,沒想到他卻王顧左右而言他,根本沒有搭理我,還說自己部衆實在太多,靠近陰山的草場經過千百年後已經大爲退化,只能向靠近大河的地方遷徙云云”

(豐州,後世巴彥淖爾)

“那都是渾話,右翼的牧場水草豐美,地域廣袤,北魏、大唐的時候就是主要的產糧地,也是進擊北邊胡人的前哨基地,如今全部是牧場,就算再多兩個杭高這樣的部落也裝得下,說到底他心裡還是有些抗拒瀚海國的管轄”

“那左翼的古祿格爲何服服帖帖的?”

“呵呵,他左翼夾在青城與九原之間,又經歷了上百年漢人的墾殖,自然沒有話說,何況我等開墾田地,並沒有擠佔多少牧場”

孫傳宇想了想,依舊沒有頭緒,便訕笑道:“老道,您老就別打啞謎了,趕緊將你的大計說出來吧”

“好,那你就聽我的,其一,放開九原西部的關口,派出快馬通知包括杭高在內的大小臺吉,願意躲避衛拉特人兵禍的,可以暫時遷到左翼去,左翼的事情我自會與古祿格商議”

“對於不願意遷徙的,無非兩個可能,一是留下來與衛拉特人決一死戰,你想那可能嗎?既然這一處不大可能,那便是準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對於這樣的部落,我瀚海國大可不要”

“您老的意思?”

“哼,若是彼等投靠了衛拉特人,我等就依託九原附近的設施與他們大戰一場,正好方便我等驅逐衛拉特人後將整個右翼收入囊中!”

“那河對岸的農戶?”

“全部遷到北岸來,告訴他們只帶糧食、牲畜,其它一切都不要帶”

“可是大河馬上就要結冰,衛拉特騎兵還是可以從冰面上饒過來襲擊我等”

孫老道瞥了他一眼,“你呀,瀚海國如今最多的是什麼?火器!有了這些火器,大河就算結了冰又有何緊要?我等只要守住右翼到九原這一段冰面就是了,彼等不通過冰面便罷,若是想要側擊我等後方,咱讓他吃不了兜着走!”

……

在九原的西部,烏拉山與黃河之間,最窄處只有區區七里路,大唐、大遼時期在此處都設置有類似於巡檢司的機構,不過都湮沒於歷史長河裡,瀚海國來到此處後便在關城、矮牆的遺址上進行了修復,到此時時,已經是一道高約一丈、厚約一丈、長約七裡的關牆,還依山傍水,中間有一座雄偉的關城矗立的地方了。

得知衛拉特人要來,孫傳宇將九原城裡一千步軍全部鋪在這道關牆上,另外一千人則在緊貼着關牆的黃河岸邊嚴陣以待。

而他手下還有三千騎兵,其中一千騎緊緊貼着從那九原一直到東邊大拐灣的地方巡邏(黃河“幾”字頭的右邊)。

幾日後,果不出老道所料,除了與孫傳宇結親的那個小部落將部族全部遷到了關牆東側,剩下的紋絲未動。

又過了幾日,天氣已經有些寒冷了,在關牆附近的孫傳宇終於見到了大隊的騎兵!

通過關牆北側的烏拉山(陰山的一部分,以流經九原城的昆都倫河爲界,河東的叫大青山,河西的叫烏拉山)上面隱蔽的哨所,孫傳宇已經大概得知了敵人的規模。

服飾整齊,至少一半人馬有甲冑的騎兵約莫兩萬!

兩萬!孫傳宇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過此時黃河的冰面尚未開始大規模封凍,敵人想要肆掠山南一帶,便只有打破關牆一途,當然了,他們還可以繞過烏拉山側擊孫傳宇,但北側的烏拉山雖不甚高大,不過也多在六七百米以上,況且靠近黃河的這一段山勢險峻,想要習慣了騎馬的衛拉特人放棄戰馬,徒步上山作戰可能性不大。

何況孫傳宇還在山上佈置了三百猛虎騎,若敵軍孤注一擲,就是準備從山上繞過,指望這三百人是阻擋不住的,不過還是可以做到遊擊、遲滯敵人的效果。

孫傳宇在關牆附近等了三日後,敵人終於開始了一輪試探性進攻,他看得很清楚,打頭陣的便是杭高部的人,他看到了杭高的長子拉克申。

“哼,天上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來”

其實對面的杭高、拉克申父子也是有苦說不出,對於杭高來說,什麼拓跋鮮卑、林中人,對他來說完全是一個遙遠的片段,蒙古人纔是他浸透在血液裡的東西。

故此,他一方面希望衛拉特人能夠戰勝索倫人,又希望他們能夠善待自己,沒想到多爾濟抵達之後立即在他的部落展開了掃蕩,“清理”了幾個小部落之後獲得了大量的牛羊,等杭高主動湊上去時又讓他徵召全部的騎兵跟隨他作戰。

等大名鼎鼎的固始汗到了,他對多爾濟的動作不但沒有責罰,反而大加讚賞。

固始汗,十三歲就帶着萬騎在天山北麓一帶與葉兒羌汗國的四萬騎交戰並大破之,作爲此時的和碩特部的大汗,光靠黃金家族的榮光是罩不住的,靠的還是實打實的戰力。

什麼同族,什麼同國,對這些終究還是部落聯盟的遊牧部族來說都是浮雲。

有了杭高的牧場、牛羊、丁口的支應,固始汗便可好整以暇地對關牆展開進攻了,堅韌、果決的他一開始便打定了消耗土默特右翼男丁,最終將其部族全部納入和碩特部的計劃。

在多爾濟的威逼下,拉克申只得帶着三千部族騎兵戰戰兢兢靠近了關牆。

在與孫老道長談之後,孫傳宇也沒客氣,火炮、震天雷、火銃輪番打擊,半日之後,拉克申第一個攻打關牆的千人隊便損失慘重。

奇怪的是,固始汗並沒有讓拉克申繼續進攻,而是鳴金收兵了。

一連三日都是如此。

這下孫傳宇有些嘀咕了。

按說衛拉特人大軍雲集在此,想要一舉“收復”山南要地,應該是破釜沉舟、傾盡全力打破關牆纔是,爲何如此安排?

何況,從第二日開始,攻勢便一日弱似一日,三日過後,拉克申竟然還有一半的人馬!

這一日,孫傳宇站在靠近黃河的關牆上眺望。

此時黃河上已經有一些薄冰了,遠處的衛拉特人的營帳也是密密匝匝鋪在烏拉山與黃河之間狹窄的通道上,幾乎將整個通道鋪得嚴嚴實實。

此時,若是有一支大軍從衛拉特人的後面進行攻擊,將會把他們緊緊裹在這一處長約三十里,寬約十里的狹窄地段上。

若是尼堪在此,這樣的地形,這樣密集的營帳,腦海裡第一個反應肯定是“火攻”。

孫傳宇不是這樣的人,他只是一個夜不收出身的明軍精銳,硬橋硬馬地進行攻擊、防禦,他一點也不會輸於任何人,不過大的謀劃就不行了。

不過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但凡有任何謀劃,必定是一個雙刃劍,執行不好的話也大有可能反噬自己。

故此,像孫傳宇這樣中規中矩,能打硬仗的人也就很難得了。

固始汗停止了進攻。

這一停止便是半個月!

某日,當固始汗的人紛紛下河去試探冰層的厚度時,孫傳宇終於明白了——他們是在等待黃河結成厚冰!

冬日的黃河在這個時空裡能結成厚達一米以上的冰層,這時,天塹便成了妥妥的通途!

不過孫傳宇似乎並不擔心。

二十多日前他便向呼倫城發出了快騎,就在昨日,朱克圖率領的三千常備軍,三千部族騎兵已經抵達青城!

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五十一章 半島之殤(7)瓦爾納海戰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七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4)推演第二十六章 按圖索驥(下)咱雅班第達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八章 紫禁城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
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五十一章 半島之殤(7)瓦爾納海戰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中)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七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4)推演第二十六章 按圖索驥(下)咱雅班第達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十九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5)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八章 紫禁城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