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

“好!”

只見堀田正盛站了起來,臉上顯出興奮之色,他見衆人不解,便說道:“聽說此人最喜歡乾的事就是以身犯險,滅亡滿奴、與明國在江北決戰,無不如此,不過他在兩場戰事中並沒有更多兵力,都不過是五六個萬人隊”

“眼下,就算他來到了四國島,終究遠離本土,不可能帶來太多的軍力,他這次肯定會故技重施,以自己的旗號吸引我軍主力前來進攻,然後一舉戰而勝之,不過他的算盤將會落空!”

“諸位”,他見其他人依舊迷惑不解,便從身側拿出了一幅卷軸,卷軸的軸心明顯是用紫檀木製成,上面纏着好幾層白色的綢布,只見他將卷軸慢慢打開,原來是一幅從九州開始一直到青森的日本國地圖。

地圖是用黑、紅、藍三色絲線繡成,整個卷軸長達一丈,不過他只將大阪、京都附近的部分露了出來。

只見城堡、市鎮、道路都是用黑色絲線繡成,藍色的是河流,紅色的代表重要關隘、地形,上面各藩國的丁口、田畝數、石高數、其它出產都列示得清清楚楚。

“請看,眼下大阪城的武士有五萬之數,農兵也是此數,大阪城廣大,由一萬武士攜帶四萬農兵守衛就夠了,於是城外便有四萬武士,一萬農兵,農兵守城尚可,指望彼等野戰純屬笑話”

“故此,本官已經將四萬武士分成了八個集團,每個集團五千人,都有鎧甲,其中更有兩千火槍手,諸位,他們可不是農兵出身的火槍手,都是我大日本優秀的武士!”

“自從滿奴侵佔我國九州、四國後,幕府早有準備,這批火槍手,不滿諸位,已經訓練了五年之久,一直沒有拿出來亮相,自然是因爲知道以大日本過的厲害,假以時日,滅掉滿奴,奪回九州、四國只是時間問題,唯一可慮者是其身後的大夏賊”

“兩千火槍手每日都操練,他們手中的火槍已經借鑑了西夷,並借鑑了的大夏賊手裡的燧發槍!”

“啊?!”

衆人都是一驚,大夏賊縱橫四海,可稱頌的地方很多,不過他們手中的不用火繩的燧發槍可以說居功至偉,那種火槍不懼風雨,與火繩槍相比,完全是碾壓的存在!

“當然了,聽說大夏賊的燧發槍已經進化到後裝的地步,不過我大日本的能工巧匠已經試製出前裝的燧發槍,雖然打火率、射程依舊不如大夏賊,但卻比以前的火繩槍強多了,眼下這兩千人中就有五百擁有這種燧發槍!”

“可……”,服部成藏說道,“那大夏賊一個步軍旅就有三千五百人,三千火槍手,都是後裝的燧發槍,還有五百炮兵,還有騎兵!”

堀田正盛點點頭,“不錯,大夏賊出自北境蠻夷之處,那些地方,歷來都是以騎射見長,沒想到彼等竟然擁有了如此強大的工坊實力,真是可恨,不過我大日本也不是沒有充足的準備”

“城外還有一萬農兵,我已經讓他們放下了長矛,重新拿起了鋤頭,與武士一樣,分成八個部分,每部分千餘人,已經在從澱川河口到大阪城這一線以東西、南北都長約三十里的地方構築了牢固的防線”

“諸位,澱川下游,本來就河網縱橫,大阪城內外城都在護城河的包圍之下,在更外圍又是無數的河汊,只是在外城以南十里地左右有大面積的開闊地,不過我八個集團已經將這片開闊地分割得支離破碎,敵人想要利用騎兵的優勢縱橫馳騁,就要面臨一個個堡壘的打擊!”

“何況,如今大雪紛飛,地面潮溼,敵人的沉重火炮想要運到大阪城下,有那麼容易嗎?不瞞諸位,在此之前,我已經下令將大阪城附近所有農戶家裡的幹稻草全部收集到大阪城裡了!彼等想要利用乾草墊路拉動火炮也不可得!”

“大人”,服部成藏又問道,“若是敵人利用水上的優勢,直接利用澱川水、護城河開到城下又該當如何?”

堀田正盛點點頭,“服部君想的不錯,不過這一點本官與德川君、井伊君都想到了,別說護城河了,就是澱川水也打下了無數的暗樁,還暗藏着鐵鏈,他們想要通過河道來到大阪城下只能說做夢!”

“不過大阪灣如此廣袤,他們完全可以通過神戶港、堺市港等港口突進來”

“不錯,若是彼等從澱川水以西的港口突進來,正好落入我等的圈套,那裡有好幾條大河阻隔,想要移動戰馬、火炮,沒有個十天半月不可能抵達大阪城下,而如果離大阪城太遠,比如阪南、泉南,就要時刻提防和歌山城的我軍”

“故此,若敵人聰明的話,會全力進攻堺市港!”

“而本官在那裡佈置了最精銳的力量,由和歌山“一刀斬”道場主持三好君主持,加上細川君,可保無虞”

堀田正盛所說的三好君、細川君還是大有來頭的。

在戰國時代,盤踞在大阪一帶的有兩大勢力,一個是三好氏,一個是細川氏,不過在德川家康一統全國後,三好氏、細川氏都沒有繼承藩國,子孫後代都只能以各藩國的家臣或武士爲生,有的甚至成了浪人。

不過其中也有傑出人物,在大阪東邊的和歌山上,設置劍道道場者衆多,最有名的便是三好真之助,還是“一刀斬”流的開派的宗師,而細川利豐是他的義子、大弟子,日本國此時“武學”、“兵學”道場頗多,但主持和歌山藩的德川賴宣曾聘請三好真之助擔任自己兒子的老師,顯見得他不僅在武技上厲害,在兵學造詣上也不同凡響。

當然了,就憑這一點,也不可能讓他們出來擔任統兵大將,別的不說,那些武士對他們這些落魄、沒有石高的前貴族武士根本不會放在眼裡,勉強稱呼他們爲武士,不過一個“浪人”是少不了的。

但三好真之助在德川賴宣那裡掛了一個“道場奉行”的虛銜,在此時正式的日本官職中並沒有這個名字,無非是德川賴房讓以“奉行”的名頭對便遍佈和歌山的大小各種“道場”進行監督,但實際上對這些道場的監督權實際上掌握在藩國大目付手裡,無非是給三好真之助一個名頭罷了。

有了這個名頭,加上他一刀斬的實力,讓他出來領兵倒是沒人說三道四。

堺市,是大阪南面最主要的港口,也是大夏國最有可能從這裡突破的港口,因爲只要突破了堺市港,就可以突入大阪南面那處十餘里的平坦地帶。

前面說過,更南面的港口靠近和歌山城,河口的大阪港又有暗樁和鐵鏈的阻礙,大夏國想要進抵大阪城城下,堺市港是最好的選擇。

“諸位,三好君是道場奉行,他手下的三千人都是來自和歌山各大劍道道場,戰力強悍,加上兩千火槍手,以及三個相互之間都在火槍射擊範圍內的堡壘,敵人想要輕易佔據此地無疑是癡人說夢”

服部成藏繼續問道:“河口的大阪港用鐵鏈封住了?”

這次是堀田正俊搶先說道:“自然,是本官親自佈置的,在港口處佈置了三道鐵鏈,並打下了上百根暗樁”

“可大夏賊的機器船恐怕不懼怕這些”

“機器船?他總得越過鐵鏈的封鎖吧,況且暗樁之間都用細小的鐵鏈固定,想要順順利利進到港口,我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辦法!”

“佈置這些花了多少天?”

“十日,就算他們厲害,五日也要吧,在海上虛耗五日,我倒要看彼等如何堅持,因爲突破了大阪港,在其後還有四個五千人集團的層層堵截”

“這麼說,堺市港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多半如此,大夏賊狡猾,必定得知了我等在大阪附近的佈防,若是我領兵前來,也會選擇堺市港!”

……

堀田正俊說的不錯,正在淡路港的尼堪很快就得知了敵人在大阪城附近的佈防。

眼下在淡路城,除了他之外,王文慧、阿克墩、李孝彥、沙牟奢允、楊庭棟、劉芳名赫然在列,加上一些旅指揮使,原來除了阿克墩,另兩個軍團的指揮使竟然是楊庭棟和劉芳名。

針對敵人的佈防,衆人正在七嘴八舌爭論着。

最後,果如堀田正俊所料,大多數人都指向了堺市港,那處大阪城南部位於中間位置的港口。

不過身爲通政使和按察司指揮使的王文慧並沒有說話,除此之外,旅指揮使裡,有兩位剛從遼陽步軍學校畢業才三年的年輕指揮使也沒有說話。

一個叫祖澤清,祖大壽的幼子,今年二十一歲,三年前以遼陽步軍學校第一名畢業,一個叫蕭撻野,二十二歲,蕭阿林的長子,四年前赤塔步軍學校畢業生中的第一名。

你沒看錯,一個關寧鐵騎的後裔,一個是索倫後裔,竟然都進入到步軍學校學習。

值得說明的是,蕭撻野可是在赤塔高級技工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後才進入步軍學校學習的,妥妥的複合型人才,他曾經擔任過赤塔工坊的負責人金孝瀚的助手。

他有這樣的規劃,不用說是聽了蕭阿林的意見。

“陛下”,祖澤清首先說道,“攻打堺市港自然是好,不過依舊面臨前面好幾道防線的阻礙,再者,這裡雖然離和歌山城較遠,不過說起來也就是不到百里,和歌山城附近都是大山,敵人知曉我等軍力不多後,完全可以將一支部隊從大山上秘密運到和歌山城,然後直接攻擊堺市港的南面”

“故此,職部的意思,還不如直接攻打大阪港,此港周圍建築衆多,拿下後可作爲基地,況且我等海軍強橫,完全可以遮護港口的安全,然後以此地爲基礎,直接攻打大阪城,注意,大阪港離大阪城只有不到十五里”

“前面雖然有幾條河汊,不過以我工兵的實力,應該問題不大”

尼堪點點頭,再看向蕭撻野,蕭撻野這廝完美地繼承他老爹那高大健壯的身體,又生得面目俊秀,是尼堪心中的幾個駙馬人選之一。

自從他的長女孫德昭嫁給自己選擇的李孝彥後,次女格根哈斯已經有了人選,然後就是三女額爾赫、四女蘇日娜,年齡都超過十五歲了,再過幾年都要嫁人了。

“陛下”,蕭撻野站了起來,右手捧在心口,上身微微前傾,“職部同意祖澤清的意見,直接攻打大阪港,因爲這裡的港口最大,房舍最多,最利於作爲我軍登陸後的基地,至於所謂的鐵鏈和暗樁,以日本人眼下的能力,能有多牢固?”

“職部想海軍對這樣的狀況應該有預案”

衆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李孝彥,這位年僅二十七歲,已經是尼堪最疼愛的長女、尼布楚公主孫德昭的夫婿,眼下又統領三支分艦隊,這前途不用說是一片光芒,其中一些年輕的指揮使看向他的目光自然隱含着一絲嫉妒。

“自然是有的”,李孝彥也站了起來,他面帶微笑,淡淡地說道。

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六章 上師東行漫記(下)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十四章 平安道都元帥第八章 亞速(上)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十六章 鉅變開始(2)騎兵都尉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五十一章 半島之殤(7)瓦爾納海戰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
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六章 上師東行漫記(下)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十四章 平安道都元帥第八章 亞速(上)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十六章 鉅變開始(2)騎兵都尉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七章 旅順口殘唱之三:無差別覆蓋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②第五十一章 半島之殤(7)瓦爾納海戰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