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章 流年表三

五十五章 流年表(三)

建陽四年(西曆1778年),四月。移民局移交於民政部,鄭琦(鄭七)、樑文庚、樊文才帶隊加入越南分艦隊。

此一年半的時間內,移民局共遷入百姓三萬一千零九十三人。其中整戶遷入的有六百二十二戶,兩千八百七十人。餘下者皆爲青壯,其中北方人口八千三百二十六人,皆是剛剛安置不久的災民。

四月初五,南洋公司成立。出資人樑明,資本五百萬銀元。

建陽四年,五月。西山阮文嶽稱帝,建元泰德。封阮文侶爲節制、阮文惠爲龍驤將軍。

五月中旬,阮文惠率水陸大軍第二次討伐阮軍,擒斬阮王福淳和新政王(福暘),但阮福映由越南分艦隊接應逃脫。

五月下旬,阮福映命大臣攜侄兒王子升入中州扣請,稱臣納貢。獻(割)崑崙島、富國島與中華,並許諾收復失地後再獻峴港。五月二十六日,阮福映組織地主武裝抗拒西山軍。

建陽四年,六月。樑明以何克閣爲帥,領整編第五旅、守備十團入越參戰,克敵,奪回西貢(當時稱柴棍)。

建陽四年,七月。西山軍回師。

七月中旬,何克閣回師呂宋(南漢省)。

七月中旬,明離洲(南明離火)團營南進,發現大量優質鐵礦。切先遣艦隊餘英國人接觸。

七月下旬,商務部派遣老奴萬餘人至明離洲,本地團營組建保安隊。

建陽四年,八月。中英兩國於中州達成協定。

《中州協定》:共同開發明離洲(澳大利亞),保持友好。新西蘭歸屬英國勢力範圍;明離洲以北爲中華國勢力範圍。

雙方達成馬匹購買協定,中華國購進歐洲馬匹1500匹……

建陽四年,九月。陸泉逃回中州,資產轉交盧青廣順行。

陸泉在廣州支撐了兩年有餘,共賺回白銀一百一十萬兩。最大的用處是爲移民局和軍情局、監察部等置下了網脈。

江南紡織大興。

九月下旬,灼青壯於明離洲。

建陽四年,十月。內閣頒佈法令,香料產出收歸國有,所有經營香料生意的商家,一月之內入商務部辦理手續,過期者除。

十月下旬,由荷蘭人奧巴里·:德芬迪之助,中華證券交易所成立。

建陽四年,十一月。樑明召發《招賢令》,取各地百姓二百一十三人爲官。

建陽四年,十二月。朝廷頒佈《科舉改制》。科舉公分五課,司法科、公政科、文史科、術計科、軍武科。

考生資格,只需各公立高等學府結業生,或是各省公試各科前五十名者。公試分兩種,資格各有不同。其一、各州縣中級學堂結業生即可報名;其二、社會公試,各考生爲社會衆人,只需通過州縣中等學堂的各科考試,即可報名。

十二月,內閣財政總結。全年財政支出一千三百六十九萬餘銀元,商稅收入五百七十六萬餘銀元,海關稅收三百五十四萬餘銀元,農稅糧食一千七百九十萬擔。國家專項經營,得利一千二百萬餘銀元。全年財政節餘七百六十萬銀元。

現國庫內存銀元四千八百五十萬六千元,白銀四百萬兩,黃金三百萬兩,另有未化溶荷蘭盾五百萬,鷹洋二百三十萬。

全國戰略儲備糧倉建立完畢,共儲糧五百萬擔,來年繼續增添。

建陽五年,元月。內閣下書,本年六月大考。

元月中旬,王后柴璐娘產龍鳳胎。下旬,李妃產一子。

建陽五年二月,樑明大婚,納娶四人。楊氏爲妃,餘者三人爲嬪。

二月初,改教育部爲文教部,遷宮強爲文教部閣部,主持後續大考。

建陽五年,三月。上旬,琉球王遣使奏報,日本西南薩摩藩再次入侵,望宗主羽翼護之。

三月末,荷蘭人販運馬匹二千匹入明離洲。發現明離洲本地馬羣。

五月初九,北洋艦隊主力攜衛戍旅、守備五團、守備六團,並北洋艦隊陸戰營,北征。

五月十八,敗薩摩藩軍。北上,炮擊鹿兒島。藩主(大名)島津重豪求和,割種子島以及屋久島。

五月二十六日,大軍歸建。琉球王以那霸港酬謝。

建陽五年,六月。初六,全國大考。二十二日,揭榜,五科進士共一百三十三人。

司法科二十六人,授予各縣司法院知事之職。

公政科四十五人,授予各縣正副鎮長之職。

文史科三十一人,授予各州縣中等學堂知事之職。

術計科十人,歸屬審計署。

軍武科二十一人,歸屬陸軍部。

建陽五年,七月。頒佈定詔,大考三年一次。

建陽五年,八月。新編整編第六旅、整編第七旅、整編第八旅、整編第九旅,守備十一團、守備十二團、守備十三團、守備十四團、守備十五團,海軍三支艦隊陸戰營擴充至團級,下轄三營。

建陽五年,十月。中華國與英國、法國、荷蘭正式建交,三國可派使臣進駐中州。

建陽五年,十一月。三國使臣進駐。

建陽五年(西曆1779年),十二月。法國、西班牙組建同盟。

建陽六年,元月。荷蘭對英國宣戰。

……

……

建陽七年,三月。新編整編第十旅、整編第十一旅、整編第十二旅、整編第一炮兵旅。組建守備十六團——二十團。

……

建陽七年,九月。第二次民戶普查結束。中華國總共人口一百零七千五百餘戶,人口五百萬。其中華人十萬三千七百餘戶,五十一萬餘人,另有單身青壯十六萬餘人,其中愈半數參軍。

……

建陽七年,十二月。組建騎兵第一旅、騎兵第二旅、騎兵第三旅。

……

建陽八年,四月七日。暹羅國國王鄭昭被部將昭披耶卻克里殺害。

四月二十日,中華軍以李勾爲陸軍統帥,帥整編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第四旅,騎兵第一旅、騎兵第二旅出征暹羅。

以柴坤爲海軍統帥,北洋艦隊盡數出擊,炮擊暹羅沿海各地。

……

建陽八月一日,於曼谷簽訂《曼谷條約》。暹羅割讓吞武裡以南於中華國,被款五百萬銀元…………

建陽八月——十二月,陸續從暹羅遷出華人八千餘戶,共計五萬餘人。

ps:這一卷終於完了。下一卷開始了。

五十五章 登基稱帝九十五章 威勢十五章 破敵一九章 佔領二十六章 美國來使二十四節 飛渡三載中三十五章 鏖戰馬六甲三十六章 歐洲的第一筆買賣十八章 和十章 閩南四十六章 定南洋第1節 雷啊,永遠的首選十四章 成長第16章 再撈一把四十章 決斷一百二十八章 覆滅西南水師上第18章 初戰掖縣二十五章 順利第27章 接戰一百二十四章 西伯利亞收其半一百四十九章 戰略五十四章 入主紫禁城一百零八父與子一第7章 化解十二章 截戰四十一章 海戰四一百四十八章 國防陸軍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西南水師下三十九章 大軍要啓航第11章 可謂“匪亂”二十九章 血染禁書案七章 進軍鴉片五十七章 驅滿二九十八章 一統中原上九十二章 民心一百一十五章 進軍西伯利亞上四章 中州四十五章 決戰津南中七十三章 祥瑞動乾隆一百四十七章 名將的風采第25節 飛渡三載(下)一百一十四章 遠東軍團九章 佔領十章 轉回視線下十七章 失職的後果第6節 噩耗一百四十五章 出奇不足以制勝第11章 可謂“匪亂”十七章 家宴二三十六章 突圍九十一章 鏖戰二九十二章 民心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西南水師下八十四章 燕京軍校三十八章 海戰一一百零一章 一統中原續一百三十三章 中亞三章 到達四十三章 乾隆的淡定一百四十章 伏爾加河畔的蒙古人上第20節 緣由一百零八父與子一第15章 生死之戰第33章 多線作戰(二)二十四章 船頭二十六章 馬六甲十九章 危局二十六章 馬六甲三十九章 大軍要啓航第19節 天津衛三十二章 初戰七章 生活第24章 海倉口之戰一百五十四章 擴軍四十二章 津京震動第18節 定居大秋島九章 佔領第5節 煮鹽二十九章 一代戰神六十九章 冀西北決戰三二十四節 飛渡三載中八十二章 兩萬漢軍二十五章 土着很懶散一百一十九章 收北海一四十六章 決戰津南下一百三十四章 三帳哈薩克四十二章 大海戰上六十六章 涿鹿三第23章 再臨掖縣八章 農院二十四章 斬首行動四章 東方颶風四一百四十六章 浮橋二十五章 密談十章 閩南十二章 截戰二章 假想六章 民間三十八章 淡邊激戰上
五十五章 登基稱帝九十五章 威勢十五章 破敵一九章 佔領二十六章 美國來使二十四節 飛渡三載中三十五章 鏖戰馬六甲三十六章 歐洲的第一筆買賣十八章 和十章 閩南四十六章 定南洋第1節 雷啊,永遠的首選十四章 成長第16章 再撈一把四十章 決斷一百二十八章 覆滅西南水師上第18章 初戰掖縣二十五章 順利第27章 接戰一百二十四章 西伯利亞收其半一百四十九章 戰略五十四章 入主紫禁城一百零八父與子一第7章 化解十二章 截戰四十一章 海戰四一百四十八章 國防陸軍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西南水師下三十九章 大軍要啓航第11章 可謂“匪亂”二十九章 血染禁書案七章 進軍鴉片五十七章 驅滿二九十八章 一統中原上九十二章 民心一百一十五章 進軍西伯利亞上四章 中州四十五章 決戰津南中七十三章 祥瑞動乾隆一百四十七章 名將的風采第25節 飛渡三載(下)一百一十四章 遠東軍團九章 佔領十章 轉回視線下十七章 失職的後果第6節 噩耗一百四十五章 出奇不足以制勝第11章 可謂“匪亂”十七章 家宴二三十六章 突圍九十一章 鏖戰二九十二章 民心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西南水師下八十四章 燕京軍校三十八章 海戰一一百零一章 一統中原續一百三十三章 中亞三章 到達四十三章 乾隆的淡定一百四十章 伏爾加河畔的蒙古人上第20節 緣由一百零八父與子一第15章 生死之戰第33章 多線作戰(二)二十四章 船頭二十六章 馬六甲十九章 危局二十六章 馬六甲三十九章 大軍要啓航第19節 天津衛三十二章 初戰七章 生活第24章 海倉口之戰一百五十四章 擴軍四十二章 津京震動第18節 定居大秋島九章 佔領第5節 煮鹽二十九章 一代戰神六十九章 冀西北決戰三二十四節 飛渡三載中八十二章 兩萬漢軍二十五章 土着很懶散一百一十九章 收北海一四十六章 決戰津南下一百三十四章 三帳哈薩克四十二章 大海戰上六十六章 涿鹿三第23章 再臨掖縣八章 農院二十四章 斬首行動四章 東方颶風四一百四十六章 浮橋二十五章 密談十章 閩南十二章 截戰二章 假想六章 民間三十八章 淡邊激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