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

南京外圍,國社軍的戰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而在國社軍的炮兵陣地上,王耀武和剛剛渡江抵達的尹昌衡等人,卻在圍着一門巨大的火炮不停的轉悠着。

“沒想到,兵工廠的那些傢伙居然真的能在戰前就將這東西給弄出來啊…”

“是啊,太誇張一些了吧…”

說着王耀武還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圍在王耀武等人中間的,是一門巨大已經不能用巨大來形容的280mm重型榴彈炮。這種榴彈炮是德國人在1904年研製成功的,因此被命名爲1904年式克虜伯280mm重型榴彈炮。

280mm榴彈炮口徑就是280mm,這個不用說也明白,炮管長度爲12倍口徑,射程爲9.5公里,發射速度每分鐘1發,彈藥全重則爲260公斤,也就是說,這種火炮的彈藥威力甚至要比100公斤級的航彈還要大…

280mm並非正式列裝的火炮,或者說僅僅只是少量列裝,充作攻城用的攻城榴彈炮。因爲這種榴彈炮的重量實在太大,想要運載的話,單憑現在中國的公路條件是絕無可能的,哪怕是拆成一塊塊的零件後。

所以想要運輸這種火炮,就只能依賴鐵路或水路。

因此這種火炮仿製之初,只是用來完善技術儲備,爲將來的大口徑艦炮做好準備。畢竟這種火炮哪怕已經運到前線了,想要完成組裝的話,也至少需要一整天和上百人,因此這種火炮除了攻城時用的上外,平時的使用價值並不是很大。

不過上天保佑,這次的作戰目標南京,恰好是臨江城市,所以兵工廠完全可以通過水路的方式,將這種榴彈炮用運輸船運到南京前線來。

在考慮到,在二次革命時,駐紮在南京的第八師將士在劉冠雄海軍艦隊的炮轟下依然堅持一個月,因此在得知兵工廠已經試製出一門280mm重型榴彈炮後,嚴光便下令讓柳慧學想辦法把這門火炮運到南京去。

而在得到命令後,在重慶市長陳堪的幫助下,柳慧學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將這種火炮拆成零件裝上船,然後在用船將其運到前線來,在用一整天的時間將火炮從零件狀態恢復原樣…

雖然280mm重型榴彈炮的射程並不是很遠,只有區區的9.5公里,和210mm重型榴彈炮的射程相差不多,不過260公斤的彈藥卻足以將南京城的所有工事全部摧毀,所以這裡恰恰是它建功立業的地方。

在280mm重型榴彈炮的身後,豎立在那裡的則是6門240mm口徑的重型榴彈炮…

不過這6門240mm重型榴彈炮和280mm榴彈炮以及其他國社軍裝備的火炮不同,因爲他不是德式而是日式的。也就是現在在日本陸軍當中,威力最大火力最猛的明治45年式240mm重型榴彈炮…

會選擇日本火炮作爲仿製對象也是相當無奈的一件事情,因爲在德國的火炮序列當中,並沒有240mm口徑的榴彈炮,只有210mm和280mm…

其實210mm口徑的重炮也很不錯,一來重量適當,二來威力夠大,問題是在野戰時210mm口徑的重炮到還好說,可在攻城時,用210mm口徑的榴彈炮就有些不便了…

至於280mm的重型榴彈炮?威力是絕對的大,但是重量同樣也大,攻城的時候耗費幾天時間運過來到還好說,可要是野戰也用這種火炮,那就實在是太麻煩了…

因此在正式列裝210mm重型榴彈炮後,嚴光就已經考慮爲自己的軍隊配備240mm重型榴彈炮了。

在考慮的同時,嚴光也在物色着“炮”選。畢竟240mm的重炮並非兒戲,雖然現在的四川兵工廠也能獨立設計火炮,但是像240mm這麼大口徑的火炮,哪怕四川兵工廠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沒個兩三年的時間還是不可能辦成的。 щщщ◆ TTKΛN◆ ¢ o

所以最快最好的方式,還是仿製…

所以在作出決定後,嚴光就拍了份電報給上海的裡德爾。

只是從裡德爾口中嚴光得知,在德國陸軍的序列中,並沒有240mm口徑的榴彈炮,因此在裡德爾歉意的聲音中,嚴光也只能另選目標。

當時進入嚴光眼中的一共有兩種火炮。

一種是奧匈帝國位於捷克皮爾森的斯柯達兵工廠推出的1907年式斯柯達240mm重型榴彈炮,另外一種就是日本的明治45年式。

明治45年式暫且不提,這個都比較瞭解了。

關鍵是斯柯達的1907年式,這種火炮雖然口徑很大,但是重量輕,當然重量輕的代價就是威力小。比如說彈藥的重量,雖然同是240mm的口徑,但明治45年式的彈丸重量是200公斤,而斯柯達1907式的彈丸重量卻只有133公斤,兩者威力的差距幾乎相差了一半。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射程。

明治45年式的射程是10350米,而斯柯達1907式的射程卻只有6500米,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大於三分之一,換句話說,明治45年式想要壓制斯柯達1907式的話,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嚴光明顯更喜歡斯柯達(一來對奧匈帝國沒惡感,後續的捷克和匈牙利同樣沒惡感,再加上斯柯達…),但是在性能差距這麼明顯的情況下,嚴光也只能選擇日本的明治45年式…

當然,作爲日本陸軍在1912年才裝備的最新式榴彈炮,嚴光想買的話日本人是絕對不可能會賣的,畢竟日本人對嚴光的警惕性一向很高。

不過日本人不賣的話,難道嚴光就沒有辦法了嗎?

好在這時的四川兵工廠已經稍具基礎,所以只要有圖紙,哪怕沒有模具也能對火炮進行仿製。所以嚴光僅僅只是花費了一點金錢,就很輕易的弄到了明治45年式240mm重型榴彈炮的圖紙,而那個賣給嚴光圖紙的日本人,也在嚴光的安排下去了美國…

圖紙到手後,柳慧學很快就動員了兵工廠內的中外工程師對明治45年式進行仿製工作,仿製工作一直持續了一年多,一直到嚴光宣佈北伐時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隨後在北伐的過程中,嚴光不斷北洋部隊,而柳慧學和其他的工程師也攻克了一個個的問題——————好在兵工廠裡有不少德國工程師在,這羣工程師只要給他們所需的設備,讓他們生產更大口徑的重炮都沒關係,所以生產240mm和280mm重炮時所遇到的問題對他們而言都是小意思…

仿製工作在德國工程師的幫助下,雖然難點不少,但一切到也還算順利,所以等到武漢戰役爆發的時候,四川兵工廠已經生產出了第一門測試用240mm榴彈炮…

隨後在武昌等等戰役的過程中,四川兵工廠又用兩個月的時間,生產了8門240mm榴彈炮,其中前兩門是頭一個月生產的,而後六門則是在第二個月生產的,也就是說一個月的時間四川兵工廠差不多能生產一個炮兵連的240mm榴彈炮。】

當然,這種程度的重炮,6門的話已經不能在用炮兵連來形容了。

——————————

“有這幾門炮的話,南京的工事也就好撬開了…”

“是啊…”

再次用手撫摸了一下280mm榴彈炮,看了看遠處後楊山點點頭道。

“根據軍情局的情報,陳其美也已經帶着他那滬軍一個師趕過來了,看來最終戰役用不了多久就能上演了…”

聽了楊山的話,尹昌衡和熊克武等人也都點了點頭。

孫中山將李烈鈞在江西的贛軍一個師,還有陳其美在上海滬軍一個師全部召集到南京的事情,通過軍情局,王耀武他們也都已經知曉了。

不過對贛軍和滬軍的增援舉動,王耀武他們卻一點阻擾的意思都沒有。

“等這些雜牌軍全部到齊了,在一勺燴,這樣豈不更好?”

帶着這樣的想法,看着贛軍和滬軍的增援舉動,王耀武他們卻是樂於成見的。

一日後,陳其美帶着贛軍一路趕到了南京。

對途中沒有受到阻擊,陳其美還是覺得很奇怪的。不過能這麼輕易進入南京終究是一件好事,再加上對局勢的擔憂,陳其美也沒有深究這其中隱藏的含義。

只不過就在陳其美的滬軍進入南京的時候,得到情報的王耀武卻將空軍的負責人叫到了司令部來…

“報告!”

雖然已經是上校軍銜,不過在步入司令部時,冉瑞還是雙腿一併大聲道。

聽到聲音後,正在那裡看着報紙的王耀武擡起頭。

一看是冉瑞到了,連忙笑着招招手。

“這麼快就到了?來,快過來!”

“是!”

因爲最近一段時間空軍,尤其是空軍所屬的伊里亞.穆羅梅茨轟炸機表現出色,所以連帶着空軍在王耀武這些將級長官眼中的地位也高了多少,平時遇到的白眼也不像過去那麼多了…

等到冉瑞走到王耀武身前後,一個看起來像是文職人員的軍官走了過來。

“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空軍的負責人冉瑞上校,這位是後勤的張振林少校…”

而在聽到王耀武的介紹後,冉瑞和張振林也連忙握起了手。

“您好…”

“您好,久仰大名啊…”

等到兩個人親熱夠了,王耀武點點頭繼續道。

“冉上校,這次叫你來,就是想讓你配合一下張少校的工作。”

“什麼工作?”

冉瑞有些納悶,不知道究竟什麼工作,究竟需要自己這個空軍的人來和後勤的人配合?難不成是討論已久的運輸計劃?可眼下空軍的飛機,哪怕是載重最高的伊里亞.穆羅梅茨的載重量也不過500公斤上下,兵工廠的人到是在計劃給伊里亞.穆羅梅茨換裝更好的150馬力發動機,但短時間內顯然是不太可能了。這種情況下,叫自己過來?

就在冉瑞還在那裡納悶的時候,一旁的張振林卻是笑着道。

“冉上校,我們這次主要是需要您的飛機,將一些我們後勤部趕製出來的傳單發出去!”

“傳單?”

“沒錯,根據前段時間司令部的意思,爲了降低稍後南京戰役城中百姓的傷亡,同時也是降低南京守軍的抵抗,我們後勤部趕製了不少的傳單,我們後勤部這次找上你們,就是希望能借用你們的飛機,將這些傳單灑在南京的上空…”

聽到這裡,冉瑞到是有些明白了,而一旁的王耀武也在這個時候補充道。

“280mm榴彈炮和240mm榴彈炮的事情相信你也知道了,這種口徑的火炮轟進城去,至少方圓50米是不可能還有活着的人了。而南京又是南方重鎮,雖然不像上海那樣快兩百萬人了,但城裡好歹也有個七八十萬。過兩天真的要打起來,守軍那邊我們到是不擔心,但是百姓恐怕就…”說到這裡王耀武苦笑了一下。“雖然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尤其是百姓,在這種時候更是隻能算是橫死,但能少死點終歸是件好事,所以這次就需要你們出馬了…”

說着王耀武拿出了一張傳單交給了冉瑞。

冉瑞拿過一看,發現裡面寫的都是些勸告城中百姓快些出城的話,同時也通知城中的守軍,只要他們願意放下武器走出城來,國社軍絕不會傷害他們云云…

冉瑞雖然是軍人,而且軍人通常都要殺人不眨眼,但冉瑞也不希望自己手上沾有太多老百姓的血,因此一看是這種事,冉瑞自己也很上心。

“沒問題,部長,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吧。”說着冉瑞看向張振林。“張少校,你們的傳單現在在哪裡?”

“就在後勤倉庫那裡。”

點點頭,冉瑞看向王耀武。

“那部長,這件事情什麼時候開始?”

“就是現在…”

得到命令,冉瑞和張振林一起離開了司令部。

離開司令部後,冉瑞先陪着張振林去了一趟後勤倉庫。

在那裡,冉瑞剛剛看過的傳單,已經裝滿了整整幾大倉庫,看裡面的架勢,相信灑滿整個南京城是沒問題的。

不過雖然很熱心,但眼下伊里亞.穆羅梅茨轟炸機在全軍也就那麼兩架,真要是讓他們來的話,真要將倉庫裡的傳單都發完,也不知道給到猴年馬月才行。

所以將張振林留在倉庫那裡整理傳單後,冉瑞回到了空軍基地,組織人手將空軍基地的伊里亞.穆羅梅茨轟炸機和法國的高德隆飛機都騰了出來。

“傳單?陸軍的那幫人倒是有點意思啊…”

從冉瑞那裡得知了事情的緣由後,冉瑞的副手佟湘嬉皮笑臉道,不過笑完後卻繼續道。

“團長你剛剛說倉庫裡至少有幾十噸的傳單,是嗎?”

冉瑞點了點頭。

“裝滿了整整幾大軍火庫啊,看樣子沒個幾十噸是不可能了。”

“這樣…”

佟湘想了想,伊里亞.穆羅梅茨的載重是500公斤,也就是說一趟也只能發一噸的數量,來回幾十趟…

“我們機場距離南京不到20公里吧?”

冉瑞一愣不過很快就點點頭。

“沒錯,不到20公里。”

南京的國民黨根本沒空軍,馮如死了後有沒有人會駕駛飛機都是難說的事情,所以空軍的機場就建在距離雨花臺不到20公里的位置。

而在聽冉瑞這麼說後,佟湘卻是想了想後道。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把燃油減少一些吧,500多公里的航程.........燃油減少個四分之三還是沒問題的,四分之三,少了四分之三的燃油,至少能多帶幾百公斤的傳單…”

不到20公里的距離,往返也不過40公里,帶500多公里的航程,對佟湘來說,帶上50公里的燃油也就夠了。

聽佟湘這麼會所,冉瑞也點了點頭。

不多時,遠處行駛過來了兩輛卡車。

這兩輛卡車都是國社軍向戴姆勒公司進口的,專門用作軍隊運輸工作。當然,有的時候也做火炮牽引工作,畢竟用馬或驢子來做牽引實在是太麻煩了。

只不過這些卡車在四川時做牽引到還沒問題,但是到了湖北和安徽後…

湖北和安徽的路實在是太爛了,公路?這種東西在這兩個地方根本就不存在,再加上除了山炮外,國社軍中很少有火炮在重量上是低於一噸的,所以到了安徽後,這些卡車也只好幹起了運輸工作。

卡車行駛到空軍的機場後,張振林從卡車上跳了下來。

“冉上校,卡車上面的就是傳單了…”

冉瑞點了點頭。

“張少校,這兩輛卡車上裝了?”

“兩噸。”張振林直接回答道。“這些都是一噸載重的卡車,每輛卡車上都載着一噸重的傳單。”

冉瑞和佟湘點點頭表示明白,因爲王耀武給的時間很緊。

所以冉瑞和張振林也不寒暄,直接從一旁叫了數十名士兵過來,然後將卡車上的兩噸傳單給搬了下來。

因爲機場的飛機早就做好了準備,所以卡車上的傳單纔剛剛搬下來,下面的士兵就已經將他們搬上了飛機。

此時機場上正停着兩架伊里亞.穆羅梅茨和十多架高德隆飛機,所以兩噸的傳單輕而易舉的就被裝在了這些飛機上。

只不過就在兩輛卡車重新返回後勤部,準備繼續搬運更多的傳單過來時,在飛機快要起飛的時候,一旁的張振林卻看着冉瑞一臉拜託的道。

“冉上校,這個這個…”

就在冉瑞被張振林這個這個弄的有點不耐煩的時候,張振林才接着道。

“能不能帶我也上一趟天?”

雖然是後勤的軍官,不過張振林想上天兜一圈可是想了很久了,只不過只不過過去一直都沒有機會,如今機會到了,雖然是戰場,也是任務,不過張振林還是渴望着…

看着張振林極度渴望,就好象小孩子想要玩具一樣的眼神,冉瑞哆嗦了一下,不過最後還是答應道。“好吧。”

到不是說冉瑞不怕麻煩,實在是後勤部的人的罪不起——————要知道,空軍起飛用的燃料,可全都是由後勤部的人掌握着。

得罪了後勤的人,戰時當然不會有人敢擔着擾亂軍務的罪名給空軍找麻煩,可是在和平時期,燃料什麼的拖延兩天在送,還是很容易就能辦到的…

事實上不止是空軍,就連海軍和陸軍也是如此…

因爲後勤的人一直都卡着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的彈藥啊…

聽到冉瑞允許自己上飛機,張振林自然是十分高興。因爲這時機場上的飛機都已經發動起來了,所以冉瑞直接招呼他上了一架伊里亞.穆羅梅茨——————場上的飛機都載滿了傳單,這個時候也就只有伊里亞.穆羅梅茨才能不在乎多載一個大活人了…

駕駛員雖然納悶飛機上怎麼多了個後勤的人,不過既然是冉瑞安排的,飛行員也不敢多管,因此等到張振林繫好安全帶後,飛行員就已經駕着飛機飛上了天空。

到了天上後,張振林………暈機了…

不過雖然這傢伙暈機了,但駕駛員也不可能放着任務不管,所以沒辦法,只好讓張振林自己在那邊盡情的嘔吐。好在伊里亞.穆羅梅茨並不是密封的,或者說這個時期還沒有密封的轟炸機,所以張振林到是可以一邊飛一邊吐…

而他這邊吐着,那邊飛行員飛到南京上空後,也將機上的傳單紛紛灑落了下去…

看着天上飄下的白色傳單,不少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跑出了房子,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不少運氣不好的人,卻是在迎來傳單的同時,也迎來了一臉的嘔吐物…

暫且不提那些倒黴的傢伙回到家中後怎麼將自己的臉洗的快脫皮的,張振林返回地面後卻是再也不想上天了。

而南京城內的百姓在接到傳單後,也再次掀起了逃亡熱潮,而且這次的熱潮當中,不但有普通的百姓,甚至就連南京城的守軍也混雜了不少。

而在南京城的都督府內,看着手下人剛剛拿過來的傳單,不少的國民黨軍官卻是臉色發青。因爲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明白,280mm的重榴彈炮究竟意味着什麼了…

——————————

雖然很喜歡柯斯達的240mm重炮,可惜啊...

話說柯斯達還有305mm和420mm的...

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211章 杯具第278章 後續第157章 競爭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246章 炮戰第297章 燃燒彈第271章 蔣百里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89章 五樣第57章 未知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403章 移民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1章 宋鼎寒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213章 北洋第398章 游擊隊第105章 麻煩第376章 捷克人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193章 宋教仁第168章 探聽第57章 未知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168章 探聽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86章 張潤清第58章 公路第45章 華升一號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21章 機器第384章 總統任期什麼的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351章 北上海參威第411章 二戰前夕第267章 馬鞍山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170章 綦江第266章 集團軍第229章 楊藎誠第40章 蝴蝶效應第134章 孫中山第255章 計劃第93章 軍服第207章 外圍第398章 游擊隊第43章 坦皮科第五百零一章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487章 空戰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五百一十四章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54章 再次中槍第511章 破雷艦第85章 四川兵工廠第132章 迫擊炮第79章 爭執第413章 希特勒第498章 背黑鍋第100章 戰備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333章 指揮權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五百零一章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306章 新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156章 挨噴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360章 破交戰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62張 林秀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237 合縱連橫第215章 江底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20章 船長理查德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180章 毛瑟G98第70章 武昌起義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
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211章 杯具第278章 後續第157章 競爭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246章 炮戰第297章 燃燒彈第271章 蔣百里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89章 五樣第57章 未知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403章 移民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1章 宋鼎寒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213章 北洋第398章 游擊隊第105章 麻煩第376章 捷克人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193章 宋教仁第168章 探聽第57章 未知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168章 探聽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86章 張潤清第58章 公路第45章 華升一號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21章 機器第384章 總統任期什麼的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351章 北上海參威第411章 二戰前夕第267章 馬鞍山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170章 綦江第266章 集團軍第229章 楊藎誠第40章 蝴蝶效應第134章 孫中山第255章 計劃第93章 軍服第207章 外圍第398章 游擊隊第43章 坦皮科第五百零一章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487章 空戰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五百一十四章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54章 再次中槍第511章 破雷艦第85章 四川兵工廠第132章 迫擊炮第79章 爭執第413章 希特勒第498章 背黑鍋第100章 戰備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333章 指揮權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五百零一章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306章 新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156章 挨噴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360章 破交戰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62張 林秀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237 合縱連橫第215章 江底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20章 船長理查德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180章 毛瑟G98第70章 武昌起義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