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指揮權

“月臺上不斷奏起進行曲,樂曲陣陣響徹四方,戰壕中硝煙瀰漫,戰士們整裝上前線,進行曲伴我們攻克成都,又將隨我們進軍北京,中國人已經站起來啦,大路上進行曲傳向前…”

此時已是十月,在北京火車站的月臺上,軍樂隊正在奏響着在國內已經是百姓們耳熟能詳的“國民軍進行曲”,而在火車站內送行的百姓裡,也有不少的青年學生就着樂隊的節奏高聲的唱了起來。

而作爲此次的主角,組成遠征軍第二批隊伍的國防軍官兵們,正整齊的排列在站臺上,等候着火車的出發,以及接受着周圍羣衆的歡呼聲。

雖說礙於軍規這些遠征軍的官兵們必須擺出一副酷哥的模樣,不過在嘹亮的軍歌和周圍羣衆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中——————驕傲,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

也正是這些複雜的情緒,讓遠征軍的官兵們心中對未知的擔憂減少了許多…

這也很正常,雖說他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軍人,但是這次畢竟是要到陌生的歐洲去進行遠征,如果說心裡沒有點擔心反而是件不正常的事情…

“好了,時候也差不多了,就讓他們先出發吧…”

在看臺上簡約了一下即將出發的遠征軍,然後和其中的一些官兵代表們交談了一下後,看了看手腕上的手錶,嚴光對身旁的楊藎誠道。

“是!”

點了下頭後,楊藎誠大聲的對站臺上的國防軍官兵們喊道。

“出發!”

在楊藎誠喊出“出發”兩個字的時候,月臺上的軍樂隊,已經將原來的“國民軍進行曲”變成了由“蘇維埃進行曲”改編成的國防軍軍歌。

而在國防軍軍歌的軍樂聲中,周圍送行的羣衆也都歡呼了起來。

正是在這種氛圍下,站臺上的國防軍官兵們強按下胸中的涌動,一個個的走入了車廂中。

此次的行程,遠征軍的官兵們首先會通過京奉鐵路抵達奉天,而後轉往海參威,最後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抵達高加索,在高加索地區和已經早他們幾個月抵達的蔣百里一行會合。

至於事後,在高加索的聯軍會不會開闢另一個戰場,這就是不得而知的事情了。

因爲到目前爲止,嚴光的計劃進行的很成功。

在施行計劃的過程中,嚴光通過在俄國的軍情局收買了大量的俄國政府上層人士,同時也包括了拉斯普廷這個妖僧。

在收了嚴光的錢後,拉斯普廷已經開始向俄皇進言,將尤登裡奇和尼古拉調回東線。在俄國衆所周知的一件事情就是,拉斯普廷這個俄國妖僧對俄國皇室有着很大的影響力,因此根據軍情局傳回來的情報,俄皇已經考慮這件事情了。

同時那些被嚴光收買的俄國上層人士,也在動用自己的影響力,想要將尼古拉等人調回東線來——————他們會這麼做,到不止是因爲嚴光用錢收買他們,最重要的是他們是俄國人,是俄國的貴族…

雖說現在的俄國腐朽不堪,可是在俄國內部,還是有不少的俄國貴族對沙皇俄國有着極大的忠誠。而這時隨着東線戰場上的接連失敗,以及俄國國內不斷髮生的暴亂,俄國的內憂外患這些貴族已經是看的一清二楚了。

到了這個地步,不少的俄國貴族都很清楚,想要挽回這一切,就必須要把尼古拉大公調回東線來,這也是他們會出力的原因之一…

——————————…,?? “只要俄國的那些人,能夠將尼古拉和尤登裡奇兩個人給調回東線,那麼蔣百里接管中俄聯軍指揮權的事情,也就好辦的多了…”

在將遠征軍的官兵們送上火車後,離開了火車站的嚴光坐着剛剛由馬鞍山汽車廠出產的國產防彈汽車,慢慢的思考着這件事情…

雖說在理論上,中國遠征軍和俄高加索方面軍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這終究只是一個理論。而在實際上,因爲國力、兵力、地理和後勤等諸多原因,遠征軍在高加索地區的主要任務僅僅只是配合俄軍作戰,分擔俄軍在高加索地區的壓力而已…

不過這種情況是可以改變的,那就是如果在高加索地區的俄軍數量過少,而在那裡的中國遠征軍數量又多出俄軍許多的話,主導地位將不可避免的轉向遠征軍。

這也是嚴光爲什麼會收買拉斯普廷和俄國貴族的原因,因爲只有尼古拉和尤登裡奇這兩個俄國名將,帶着一部分的高加索軍走了,嚴光纔有能力讓蔣百里在高加索獲得主導權。

事實上,爲了能夠讓蔣百里獲得主導權,嚴光不僅抽調了三個甲種步兵師組成第二批遠征軍,甚至還抽調了一個炮兵師…

而這由近五萬國防軍組成的第二批遠征軍,加上已經在高加索地區進行戰鬥的三萬餘人的第一批遠征軍,整個遠征軍的規模將會達到八萬餘人。

同時在未來的時間裡,每個月中國都將會派遣一個步兵師的遠征軍抵達高加索,作爲蔣百里的增援部隊。等到1916年中旬的時候,即使在高加索的高加索方面軍沒有受到削弱,在那裡的中國遠征軍也將擁有實際的主導權…

至於後勤補給的問題,單就目前而言,中國至高加索的後勤問題還只能單靠西伯利亞鐵路這麼一條鐵路線。

不過…

現在迪蘭鐵路正在加緊修建當中,而俄國人,雖然俄國人現在的情況很困難,但依然在抽調資源,並且將中亞鐵路延伸向迪蘭鐵路。

當然,這些都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

“在新疆的叛亂分子已經快死完了,那裡的勞工營也已經快要空了…”

坐在嚴光的身側,嶽昌向着嚴光彙報這一情況。

不過在聽到這一情況的時候,嚴光卻並沒有怎麼吃驚,因爲在抓緊修建鐵路的過程中,死亡率已經比早期的時候還要提高了許多,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在新疆的詹天佑就已經向嚴光彙報過這個情況。而嚴光也找出瞭解決的辦法,這也是爲什麼嚴光沒有感到吃驚的理由。

至於解決的辦法…

“既然新疆的已經空了,那就再到蒙古和西藏去抓不就好了…”

這就是嚴光向詹天佑提出的解決辦法。

新疆地廣人稀,因此現在空了,未必就等於新疆沒有叛亂分子了,畢竟新疆那麼大的地方,隨便找一個地方躲起來,就算想找也是很難找的。

新疆也同理如此,何況西藏的地理條件可比新疆惡劣多了,因此最後得到命令的熊克武還是將目光轉向了蒙古…

蒙古…

當時的蒙古已經被分內內蒙古和外蒙古了,內蒙古到還好說,可是外蒙古的話…

當時的外蒙古可是到處都是叛亂分子,尤其是活躍在新疆、蒙古和甘肅地區的黑喇嘛。

黑喇嘛是此人在中國境內的通稱,本名丹畢堅贊,也稱丹賓堅贊、丹賓。堅贊是對宗教上層人物的敬稱,還有人叫他丹畢諾顏。諾顏是蒙古語王爺的意思。在額濟納旗,當地牧民又叫他,大頭喇嘛。而他最常見的名字則是假喇嘛。他是卡爾梅克人,即乾隆年間吐爾扈特東歸後留在俄國的衛拉特蒙古人。出生在俄國西蒙古阿斯特拉罕州杜爾伯特部,曾在北京嘉呼克圖衙門服務過,1910年到新疆。1911-1912年率軍襲擊駐科布多的中國軍隊,並對漢人和及回教徒集體屠殺。…,

這樣的人,毫無疑問的是一個極爲危險的危險分子。

只不過這個黑喇嘛在危險,顯然也沒有急需勞力修鐵路的嚴光危險…

於是在嚴光的一聲令下,由蘭州軍區、北京軍區和瀋陽軍區共同出兵,一共出動了近五萬騎兵,在外蒙古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圍剿行動,整個行動差不多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

而到了三個月後,整個外蒙古的環境爲之一清,同時進入外蒙古地區的近五萬騎兵,也差不多俘虜了同等數量的叛亂分子,而後由蘭州軍區的騎兵師和步兵師押送,全部送到了新疆去修鐵路。

在這種情況下很自然的,外蒙古已經是等同於回到了中國的懷抱。

至於俄國人,俄國人到的確是做了一些反映,在外蒙古地界,進入外蒙古的國防軍騎兵甚至還和俄國人發生了一些衝突,其中的幾次衝突甚至還動了手。

只不過很可惜,這時的俄國已經不是戰前的俄國,暫且不提現在俄國究竟有多少借重中國的地方。在東線戰場上損失了兩百萬人後,俄國人也不可能像過去一樣用強硬的態度來對待中國了。

當然,也不是沒用…

事實上在俄國內部,還是有不少的軍政官員要求用強硬的手段來進行反擊,甚至是動用軍隊將在外蒙的中國軍隊驅趕出去。

不過很可惜,在東線戰場上損失了兩百萬人後,俄國人已經將能夠調動的部隊全部調往了東線。而在外蒙等幾個地區,俄國軍隊的數量已經少到極爲危險的地步。

所以到最後,俄國人也只能是不了了。

不過顯然俄國人也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事實上在國防軍進入外蒙圍剿叛亂分子的時候,有不少的叛亂分子因爲無法進行抵抗,而逃入了俄國境內——————蒙古的馬多,而且幾乎都會騎馬,家當也幾乎都是在馬背上,因此想走的話還是很簡單的。

而現在俄國人存的就是這個心思。

“現在暫且容忍你一下,等到戰爭結束了,我在重新奪回外蒙,而且這次不只是外蒙,就連內蒙古我也一樣要奪下來…”

俄國人會收養那些逃入俄國境內的叛亂分子,也是爲了這個理由。

畢竟真到了那個時候,有一批熟門熟路的,行動起來總是要方便許多的。

至於戰爭結束後,俄國究竟有沒有能力奪下蒙古,這個自大的俄國人到是沒有擔心過。雖說現在因爲戰爭的關係,俄國簡直就是內憂外患,而且這兩年裡,因爲歐戰的順風車中國的實力增長速度也是在直線上揚…

尤其是在工業實力方面,鋼鐵產量已經超過了兩百萬噸,而在政府的財政收入上,根據財政部的預計今年至少也能達到九億多銀元,再創歷史新高…

陸軍部隊算上遠征軍的話,一共擁有一百二十一個騎、步、炮兵師,空軍算上轟炸機則有近三千架飛機。至於海軍,排水量一萬餘噸的朝風級一等巡洋艦已經下水三艘,新的三艘正在船臺上建造,排水量兩萬餘噸的戰列巡洋艦,和三萬餘噸的戰列艦也已經上了船臺…

海陸空三軍全部算上,整個國防軍也擁有了一百五十萬的龐大兵力。

尤其是在兵役制度推行下去後,只要工業實力支撐的下來,整個國防軍完全可以動員一支超過五百萬的龐大軍隊。如果資金支撐的下來的話,一千萬也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已目前的工業實力來看,動員一千萬的話,很可能其中絕大部分的士兵都是赤手空拳戰鬥的……,

不管如何看,此時的中國都已經成長成了連英法德都不敢忽視的陸地強國,而且按照現在海軍的增長速度來看,成爲海上強國也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

不過哪怕是這樣,俄國人依然是很有信心…

就和在戰前,俄國人有信心到在什麼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直接入侵德國境內,而後被德國人一通亂揍給揍了出來一樣…

因此………於是………總而………言之………

雖然因爲外蒙的關係,中俄兩國的軍隊在邊境上對峙,甚至曾經一度到了擦槍走火的地步,爲此兩國還很是死了一些人,但是到了最後兩個在外蒙問題上還是重歸於和平,至於在衝突中造成的死傷?

“事後雙方均稱誤會…”

對這個結果,如果說最懊惱的是德國人,那麼最高興的就是英國人和法國人了。

在衝突爆發之初,德國人固然是曾經想過要推波助瀾,不過英國人和法國人也是在兩國之間上竄下跳,似乎將衝突平息。畢竟不管是中國還是俄國人,現在都是協約國的一員。也因此,在衝突結束後英國人和法國人可以說是最高興的。

不過認真的將,在此次事件中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是傾向於俄國的,畢竟俄國是協約國的重要成員國,而且整個東線戰場也都是俄國在一力支撐的。

至於中國?雖說在凡城戰役,中國似乎也出了一些彩,不過在英國人眼裡顯然是沒法和獨立支撐東線戰場的俄國相比的。因此,在這場衝突中無論中國有沒有理,英國人都是傾向於俄國的。

不過…

雖說目前英國事事都是傾向俄國,但這並不代表英國永遠會傾向於俄國。畢竟當年英國和日本組成英日同盟,這個同盟的最終目標就是俄國。

不過雖說英國未必會喜歡俄國,但也不一定就會喜歡中國。畢竟現在英國還佔着香港,在中國有着無數的租界,同時對西藏也有那麼一點興趣。

而且中國實力的飛速增長,也讓英國的對中國有了很強的警惕,畢竟英國在遠東的利益實在是很大。

只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單靠日本來牽制中俄顯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

讓中俄互相交惡,然後在互相牽制,而英國則從中搞平衡政策,讓中俄兩國都不得不依賴於英國,就成爲英國戰後在遠東的主要政策之一…

因此中俄的交惡,對英國來說簡直就是喜聞樂見,事實上如果是在不影響歐戰的情況下,英國人或許還會希望中國和俄國的關係更加惡劣一些…

至於嚴光本人…

在通過軍情局得知,俄國人心中存了秋後算帳的心思後,在王耀武、宋鼎寒等人的面前,嚴光只是仰天大笑三聲…

的確,如果俄國人存了戰後秋後算帳的心思,那對中國而言確實是一件麻煩的事情,畢竟俄國也是很有實力的,可問題是…

“俄國還有戰後嗎?!”

對這個問題,嚴光可是最有發言權的…

——————————

就在嚴光仰天大笑的時候,在高加索的聯軍司令部內,爭執的聲音隨處可見…

當然,這些爭執並不只是出現在中國人和俄國人之間,中國人和中國人以及俄國人和俄國人之間也出現了許多爭執…

而會產生這些爭執,也不是因爲外蒙發生的那些事情影響到了這裡。

雖說遠東發生的事情,使得聯軍之間的確出現了一些問題,不過無論是尼古拉、尤登裡奇,還是蔣百里本人也都不是一般的人物,因此這些影響在三人的合力下已經被壓制在了最低的羨慕。…,

事實上目前聯軍司令部內會發生爭執,不是因爲別的原因,而是因爲衆人都在爭執究竟是繼續朝埃爾祖魯姆進軍,還是留守原地,等着土耳其人找上門來…

沒錯,在不久前的聯軍司令部內,尼古拉、尤登裡奇和蔣百里等人的確制定了朝埃爾祖魯姆發動進攻的計劃,可問題是,計劃永遠都不如變化來的快…

就在不久之前,英法在達達尼爾海峽發動的登陸戰,最終還是已失敗告終了。

在這場維持了快近一年的登陸戰當中,英法和土耳其雙方損失慘重自然是不用提的。不過達達尼爾海峽戰役的結束也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土耳其人可以從達達尼爾海峽抽調出更多的兵力來亞美尼亞了。

事實上,土耳其人也是這麼做的。

就在前些天,俄軍在土耳其的情報人員傳回了一條消息,土耳其第二軍團的軍團長艾哈邁德.伊茲姆帕夏正率領新組建的第二軍團,朝着亞美尼亞的方向前來——————在第二軍團當中,曾經是達達尼爾海峽戰役英雄的凱末爾(也就是未來的土耳其國父),現在已經是軍一級的指揮員…

第二軍團,既然被稱爲軍團,那麼至少也會有近十萬兵力…

而土耳其人原本就在兵力上佔有優勢,如果在加上第二軍團的話,聯軍如果只是在亞美尼亞防守到還好說,可如果是進攻的話…

“因此我們還是慎重一些,畢竟算上第二軍團的兵力後,土耳其人的兵力將會達到近三十萬的數量,而我們到現在也只有不到二十萬而已,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雖說土耳其人的實力較弱,如果我們主動進攻的話也不是那麼好拿下埃爾祖魯姆的…”

在指揮部內,俄軍的一名少將這麼說道。

少將的話引起了在場一些中俄將領的贊同,不過也引起了其他一些將領的反對。

“雖說土耳其人的兵力比較佔優,不過在過一段時間,我國國內也會增援四個師的兵力到高加索,而且往後還會已每個月一個師的速度增援上來,因此想要拿下埃爾祖魯姆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開口的是遠征軍的一個師長,也是少將軍銜,而他的話也在場其他將領的贊同,畢竟前段時間遠征軍的戰鬥力他們也是見識過的,如果新來的四個師都是這等戰鬥力,那也不是沒有一戰的能力。

何況根據中國方面傳來的資料,這四個師裡面,還有一個是炮兵師…

一個炮兵師,投入戰鬥後能提供多少重火力啊…

下面的將領不斷的在司令部內進行爭執,而圍着地圖思考的蔣百里、尤登裡奇和尼古拉等人也是頭疼不已。

不過他們頭疼的和下面人頭疼的不一樣,他們頭疼的是,莫斯科方面已經傳來了消息,說尼古拉大公的侄子沙皇尼古拉二世有意將尼古拉召回東線,繼續擔任俄軍東線戰場總司令的職務。

這本來是一個好消息,畢竟尼古拉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可是…

在消息的末尾還填上了一句,那就是在尼古拉被調回東線的時候,尼古拉還要帶上尤登裡奇和高加索方面軍的幾個主力部隊。

在聯軍本來就比土耳其人少了十餘萬的情況下抽調兵力到東線,這對尼古拉等人可就算不上是好消息了…

“唉…”

不過就在蔣百里陪着尼古拉和尤登裡奇發愁的時候,他卻不知道,這個對他們而言是個壞消息的消息,對嚴光來講卻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好消息,因爲這意味着聯軍在高加索的指揮權,已經快要落入他的手裡了…

第295章 騎兵第340章 窩火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267章 馬鞍山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347章 珍珠港第116章 離去第305章 火焰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170章 綦江第477章 轉移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335章 解圍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62章 調任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00章 開始第126章 表單(上)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10章 四川綦江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271章 蔣百里第97章 一腳第51章 再次到來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481章 博多河第68章 成都血案第368章 清明上河第135章 銀元第198章 商談第97章 一腳第432章 藏品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16章 再度啓程第19章 江上(完)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95章 談判第60章 坦白第447章 炮臺第230章 朱爾典第424章 暴跳如雷第256章 叛亂第296章 援軍第49章 時間第333章 指揮權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70章 武昌起義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220章 無奈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433章 含淚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337章 摩蘇爾第85章 四川兵工廠第298章 決定第414章 吞併奧地利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403章 移民第46章 倒黴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159章 狗大戶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5章 回國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290章 龍口第305章 火焰第233章 嚴光的YY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93章 軍服第156章 挨噴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章 重回1908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04章 燃燒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49章 時間第184章 國社黨第74章 總督府第212章 增援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191章 銅礦第366章 蘇俄內戰第154章 唐繼堯第四百零四章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37章 中國第一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
第295章 騎兵第340章 窩火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267章 馬鞍山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347章 珍珠港第116章 離去第305章 火焰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170章 綦江第477章 轉移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335章 解圍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62章 調任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00章 開始第126章 表單(上)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10章 四川綦江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271章 蔣百里第97章 一腳第51章 再次到來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481章 博多河第68章 成都血案第368章 清明上河第135章 銀元第198章 商談第97章 一腳第432章 藏品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16章 再度啓程第19章 江上(完)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95章 談判第60章 坦白第447章 炮臺第230章 朱爾典第424章 暴跳如雷第256章 叛亂第296章 援軍第49章 時間第333章 指揮權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70章 武昌起義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220章 無奈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433章 含淚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337章 摩蘇爾第85章 四川兵工廠第298章 決定第414章 吞併奧地利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403章 移民第46章 倒黴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159章 狗大戶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5章 回國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290章 龍口第305章 火焰第233章 嚴光的YY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93章 軍服第156章 挨噴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章 重回1908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04章 燃燒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49章 時間第184章 國社黨第74章 總督府第212章 增援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191章 銅礦第366章 蘇俄內戰第154章 唐繼堯第四百零四章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37章 中國第一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