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

在將原有的三個艦隊整編爲四個後,已經確定會被拆除的【霸下】級和【睚眥】級自行開進了位於天津和旅順的造船廠,在海軍官兵滿是熱淚的目光中等待着拆除的命運。

至於另外六艘【奎木狼】級戰巡艦,目前還在研究當中。這六艘戰巡艦的艦齡都比較小,性能也還沒到退化的階段,無論拆掉哪艘都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政府也想過將這幾艘艦都賣出去,不過限於《華盛頓海軍條約》…

沒辦法,最後也只能研究着,看看哪兩艘的性能最好,然後把另外六艘艦全部拆除。

不管怎麼說,四大海軍的成立還是奠定了中國海軍未來百年的基礎。

同時大洋艦隊在保留全部十艘主力艦的情況下,也將過去建造的【清海】級驅逐艦,【靖海】級輕巡洋艦和【朝風】級重巡洋艦分出了一部分,調入印度洋艦隊和黑海艦隊。

廣州、上海、福州、天津和旅順的造船廠,也已經開始籌備【梧桐】級驅逐艦、【青雲】級輕巡洋艦和【千秋】級重巡洋艦的設計建造工作。

尤其是梧桐級驅逐艦,爲了取代遠洋性能不是很好的清海級驅逐艦,梧桐級驅逐艦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2400噸,裝有3門150mml/50主炮、若干的75mm副炮、30mm機關炮和三座三聯裝可旋轉式18英寸魚雷發射器和四座深彈投射器,航速也達到了37節,同時還配備了最新研製的聲納系統。

總的來說,海軍對梧桐級還是很滿意的。

畢竟梧桐級擁有着清海級所沒有的遠洋能力和反潛能力,而這對重視破交戰和反潛的國防海軍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對青雲級輕巡洋艦和千秋級重巡洋艦,海軍就沒那麼滿意了。

如青雲級的排水量爲5100噸,滿載排水量爲6300噸,武備爲203mm雙聯裝艦炮三座,兩前一後配備,十座十座120mm副炮佈置在兩側,另有若干的30mm機關炮和高射機槍,還有四座三聯裝18英寸魚雷發射器。

和梧桐級一樣,青雲級也裝備了深彈投射器和新型聲納系統。

另外因爲排水量較大的關係,在適航性和舒適性上也較靖海級巡洋艦強了許多,然而在火力上因爲《華盛頓條約》的關係,青雲級較靖海級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甚至還倒退了7mm的口徑,這讓海軍十分不滿。

但是青雲級的適航性和防護能力好歹增強了許多,火力上的退步也不是很大,再加上35節的航速也比靖海級的30節要強上許多,所以海軍至少還能接受。

然而對千秋級…

過去的朝風級巡洋艦,排水量10000多噸,滿載排水量12000多噸,擁有4座雙聯裝280mml/45口徑主炮,雖然不如日本筑波級巡洋艦的4座雙聯裝305mm主炮,但至少火力也稱得上強大兩個字。

然而新設計的千秋級重巡洋艦,雖然在最大航速上也達到了35節,但是因爲《華盛頓條約》主炮的口徑卻縮小到了8英寸(也就是203mm),雖然三座三聯裝203mml/50主炮要比過去的四座雙聯裝主炮多出一門,但是在火力上卻是呈幾何形的下降。

因此海軍對千秋級這種條約型巡洋艦的不滿,也是呈幾何形的。

然而條約既然已經簽訂,就算不滿又能如何?

對了,好像把裡海艦隊給忘了?不過算了,反正也是一個內海艦隊,和國社政府共享裡海的也只有一個伊朗而已,所以給裡海艦隊配置一些炮艦或者是驅逐艦也就足夠了。

雖然在《華盛頓會議》上,國防海軍世界第三的地位正式得到了列強們的承認,讓國防海軍那些曾經承受過無盡屈辱的老海軍十分激動。但是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下,不得不將一部分主力艦拆除這件事情還是讓這些老海軍很心疼的,畢竟在過去的時候,整個中國海軍的全部艦艇加起來都不如一艘主力艦的噸位大。

尤其是在陸、空軍全都維持原定計劃,只有海軍進行裁軍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只不過沒辦法,誰叫條約已經簽訂了呢。

何況條約的簽訂對海軍也很有利,畢竟在英國海軍將大部分的無畏艦拆除後,海軍和英國海軍的差距已經到了自前清以來最小的地步,所以最後海軍也只能是咬牙默認了。

畢竟海軍也是一個需要爲國家服務的兵種,何況現在政府的財政的確很緊張,如果能遵循《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話,對各國也的確有很大的好處。

雖然…

雖然如薩鎮冰這樣的,政府高層最核心的人士並不這麼想。

不過認真的講,薩鎮冰等政府的高層人士,對伊拉克和科威特有大量石油的消息也是抱着遲疑的態度。畢竟經過多年的勘探,勘探隊只是給出了兩地有大量石油的消息,卻連一滴油也沒有開採出來。

在得知伊拉克和科威特有大量石油的消息後,薩鎮冰等人也是查詢過許多關於石油方面的資料的。他們都很清楚,在石油勘探史上,有明確的石油跡象,開採時卻連一滴油都沒有采到或者只是小油井的情況並不少見。

所以在連一滴油都沒有的情況下就說的這麼確切,薩鎮冰等人還真沒辦法像嚴光一樣有信心。

也就是薩鎮冰等高層對伊拉克油田抱有遲疑態度的時候,在伊拉克的石油勘探部門也終於行動了起來。

——————————

“滴!滴!”

在巴格達的城區內,一輛國產新型轎車一邊在街道上前行着,一邊提醒着街道上的行人。

而街道上的行人在看到轎車後,也只是笑嘻嘻的躲閃到兩旁,對車內的中國人既不懼怕也不痛恨。

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此時已經是22年,距離遠征軍佔領巴格達也已經過去了五年的時間。

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巴格達和伊拉克的居民早已經習慣了那些軍紀嚴明(和過去的土耳其軍隊和英國軍隊相比)的遠征軍。在佔領了原屬於土耳其的伊拉克和埃爾祖魯姆等地後,新成立的國社政府也像在國內一樣,減免了當地百姓相當大的負擔,再加上國社政府對當地的信仰十分尊重(反正和國內的回教也沒什麼區別),所以當地的百姓到也不是十分敵視國社政府。

畢竟在伊拉克的百姓們看來,只要中國人願意尊重他們的宗教,那在土耳其人的統治下生活還是在中國人的統治下生活也沒什麼區別,何況在減免了大部分的稅收後,伊拉克人的生活也比過去輕鬆了許多。

在高加索的亞美尼亞人也是這麼想的,對信奉天主教的亞美尼亞人而言,在遭遇過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後,現在的生活幾乎和在天堂上也沒什麼區別。

當然,完全沒有反抗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土耳其人在伊拉克也是經營多年,不可能沒有忠於土耳其的人士,何況也不是所有伊拉克人都歡迎中國,獨立分子也是有一些的,所以反抗運動在伊拉克依然零星發生着。

只不過在整個伊拉克也不過二百多萬人口,極個別“大”城市的人口也不過幾萬人而已,再加上地廣人稀的伊拉克也沒什麼出產,英美等國想找中國麻煩也是在高加索和哈薩克等地找,所以在伊拉克倒是沒有出現什麼影響大局的事情發生。

不過…

在過一段時間恐怕就未必會這樣了…

“老張,上面真的已經同意了嗎?”

在街道上行駛的汽車內,一個看上去三十多歲的青年有些激動的問着身邊的同伴。

聽到青年的話,已經四十多歲的張鑑全當然明白同伴爲什麼會這麼激動,事實上他的心裡和身邊的情況一樣激動,不過已經四十多歲的他還是笑着回答道。

“局長會叫我們過去,應該就是爲了這事。”

這麼說着的時候,張鑑全將駕駛着的汽車一個拐彎,聽到了能源部的巴格達分局大門前。

能源部,是在北伐成功,國社政府成立後新成立的一個部門,直接由國務院進行管轄。而能源部的其中一個職責就是,在國內進行能源勘探工作,比如說勘探煤田和石油等,東北的大慶油田就是由能源部培養出來的石油勘探專家勘探出來的。

而張鑑全則是這些勘探專家中的第一批畢業生,三十多歲的年堯則是第二批,兩個人都曾經負責過大慶油田的勘探工作。

“老張,小年,都回來啦?”

就在張鑑全和年堯走進大樓沒多久,幾個正忙着其他工作的分局成員看到他們後都紛紛打招呼。

張鑑全和年堯也是一一點頭,最後走到一個成員的面前張鑑全問道。

“局長呢?是不是還在辦公室裡。”

“沒錯。”那個被叫住的成員點點頭。“今天局長一天都沒出去。”

這麼說着的時候,那個成員的臉上多少也有些興奮,看來也是知道了一些事情。

張鑑全一看就知道,這個消息看來全局都知道了。

“走,我們去見局長吧…”

轉頭看向年幼,張鑑全開口道。

年堯點點頭,因爲巴格達分局的辦公大樓並不是很大,所以沒多久兩個人就已經走到了局長的辦公室前。

“局長?”

敲了敲門,張鑑全輕聲問道。

還沒等張鑑全再敲兩下,辦公室內已經傳來了一個有些蒼老的聲音。

“進來吧!”

得到許可,張鑑全和年堯推開門走了進去。

在辦公室內已經六十多歲的巴格達分局局長木人清正端坐在辦公桌後,靜靜的看着走進來的張鑑全和年堯。

“坐吧。”

木人清和張鑑全、年堯一樣,都是國社黨人,雖然在中國這麼一個有着幾千年歷史的國家,官僚主義絕對是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其實也不用幾千年,平穩個幾十年就已經夠了),不過木人清和張鑑全、年堯一樣,都是比較乾脆利落的人,這也是爲什麼嚴光會任命木人清擔任巴格達分局局長位置的原因,所以張鑑全和年堯也沒和他客氣,得到許可後直接坐到了座椅上。

“叫你們來是爲了什麼,你們應該都已經猜到了吧。”

“猜到了…”

張鑑全點了點頭,一旁的年堯則是興奮的道。

“局長,上面已經批准了吧?”

“批准了。”

說出這三個字的時候,木人清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是依然顯得十分激動。

對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勘探工作,其實在英國人將兩地交接給國社政府後,新成立的能源部就已經開始在兩地進行了勘探。

在最初的時候,其實能源部的成員和政府的一些高層一樣,對伊拉克和科威特有石油這件事情都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畢竟伊拉克也就算了,科威特的面積並不大,英國人在科威特經營多年,要是科威特有油田的話,不早就被英國人給開採出來了?

只不過在嚴光的“一意孤行”下,最後能源部還是派了一批精兵猛將到了伊拉克和科威特,進行初步的勘探工作。

不過在俄國的十月革命後,政府的一些上層和能源部還是將目光轉向了高加索,這個對俄國極爲重要的產油區。

當時的高加索原油年產量超過一億桶,相當於四千萬英鎊,拿下高加索產油區的過程中,高加索產油區的一些設施雖然遭到了損壞,但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高加索所產出的石油依然給國社政府帶來了很大的收入。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政府的一些上層和能源部一直在考慮着,爲高加索產油區增產這件事情。

至於伊拉克和科威特?那個嚴光“一意孤行”的結果?

雖然政府內部對嚴光的“一意孤行”一直都在腹議着,不過在歐戰結束後政府內部敢於反對嚴光意見的人已經很少了,所以政府內部雖然有不少人對嚴光將能源部本來就不多的資源分配一部分到科威特和伊拉克這兩塊“荒地”很有意見,但是對兩地的勘探工作卻依然在穩步進行着。

只不過無論是政府內部,還是社會輿論對在兩地發現石油都不抱很大的期望,因爲勘探石油的行動並不是什麼機密,哪怕是民間知道的人士也一樣是大有人在。

一些的報紙甚至聲稱,這是嚴光執政以來唯一的錯誤。

然後,就是在這些質疑的聲音中,也是在兩地石油勘探者們懶惰的勘探工作中(因爲他們也沒信心,所以在勘探的時候多少有些偷懶),居然真的在兩地發現了油苗等石油跡象…

油苗,並不是什麼特別的,只生長於有石油地區的植物,而是地殼內的石油在地面上的顯露的痕跡,是尋找石油礦的重要標誌之一。

硬要說的話,油苗有些像是被手掌心裡擠出來的奶油一樣,只不過這個奶油是黑色的。

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發現了油苗,這使得在兩地的勘探工作者們大爲震驚,當然,同樣震驚的還有能源部。

在確定發現油苗的消息並不是什麼虛假的消息後,能源部很快就派出了更多的人手到伊拉克和科威特,開始更大規模的勘探工作。

在幾年的勘探行動當中,在兩地的石油勘探者們發現了至少三處可能擁有大量石油的油田。

不過這時的政府上層和能源部內依然有很大質疑的聲音,因爲在墨西哥的坦皮科油田被嚴光“發現”前,墨西哥幾乎到處都擁有石油的跡象,油苗什麼的更是多的數不勝數,然而蜂擁到墨西哥的石油勘探者當中,卻只有嚴光一個人成功的在墨西哥發現了坦皮科油田,這個自1910年以來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油田。

所以雖然在兩地發現了油苗等跡象,但是最後什麼都沒有找到可可能性依然存在。何況就像剛剛說的一樣,科威特的領土面積並不是很大,而科威特也恰恰和現在由英國人掌握的沙特等地相連…

因此就算附近真的有石油,最後究竟是在科威特境內,還是在英國人的勢力範圍內,也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然而不管怎麼說,發現了跡象始終是一件好事,所以在嚴光的推動下,各種資源還是源源不斷的被運往科威特和伊拉克。

只是就在兩地的石油勘探者們在幾年的時間裡,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甚至就連油井都已經架好,只剩下鑽下去的時候,國內卻一直都沒有傳來允許他們行動的消息。

而且這個消息,一直持續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工作者們,就只能在無盡的等待中繼續等待着。

甚至就連一些工作者,申請了長期的回國探親假也沒允許了…

這無疑讓張鑑全和年堯等石油工作者十分的失望,畢竟他們投身於國家的石油勘探工作,而不是給私人企業工作,就是爲了給國家尋找到足夠多的石油,幫助國家更加的富強。

然而現在石油明明已經勘探到了,卻不讓他們開採…

這麼做,無疑是會讓他們失望的。

好在沒多久,《華盛頓會議》召開的事情就傳到了兩地,也使得不少和張鑑全、年堯、木人清一樣的人都明白了,爲什麼政府一直都沒有讓他們開採的原因…

因爲《華盛頓海軍條約》…

石油勘探工作並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工作,想要找到地底下埋藏着的黑色黃金,豐富的“姿勢”固然重要,可是單單只是書呆子的話卻是不行的。

而張鑑全和年堯等人無疑都是聰明人,很快就明白了政府的意思。

如果國社政府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發現大量石油的話,那麼在《華盛頓會議》期間,國社政府無疑會遭到五國的聯合打壓,條約什麼的也…

шшш▲ TTκan▲ C○

因此,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只能在《華盛頓會議》結束後開始。

於是,張鑑全等人一直等到了現在,一直等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結束…

“小張,小年,一切就全都拜託你們了…”

說着木人清將一份文件交到了張鑑全的手中,看着這份已經等待多年的許可文件在看了看木人清,張鑑全嚴肅的點頭道。

“局長請放心,我一定會找出石油的…”

“嗯!”

——————————

在得到了能源部和國務院的許可後,早已準備多年的勘探工作者們終於行動了起來,那些準備了多年的油井鑽頭,也開始鑽入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土地下。

幾十口油井同時工作,這樣的場面哪怕是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不過幾十口油井同時工作,也避免了一口一口油井去鑽探,浪費時間。

何況這幾十口油井的位置,都是兩地的勘探工作者們多年的心血,成功率非常的高。

而事實也證明了,勘探工作者們的工作並沒有白做。

在當天打下去的三十多口油井當中,雖然有二十多口油井並沒有鑽到石油,或者是僅僅只鑽到了一些小型油井,但是剩下的十多口油井卻極爲成功的鑽到了大量石油。

僅僅只是在開採的當天,這十多口油井就已經噴出了至少十萬多噸的原油。

而這十幾口油井的發現,也震驚了整個世界。

沒有人能夠想到,中國人居然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發現了絕不遜色坦皮科的大型油田,尤其是將伊拉克和科威特許諾給中國的英國人,更是連腸子都悔青了…

要知道日產十萬多噸原油,已經相當於一百多萬桶了…

而一百多萬桶,則相當於至少兩百萬美元。

僅僅只是一天就是兩百萬美元,那麼一年將會是多少?

英國人已經不敢在繼續計算下去了,因爲他們害怕如果在這麼算下去的話,他們將會在嫉恨中瘋掉。

而在這個時候,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三處油田裡,石油依然在不斷的噴發着。

第366章 蘇俄內戰第68章 成都血案第481章 博多河第89章 五樣第128章 表單(下)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193章 宋教仁第278章 後續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00章 開始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75章 突進第346章 虎!虎!虎!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183章 政黨第267章 馬鞍山第95章 談判第353章 密謀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151章 想阻擋虎王坦克嗎?第141章 介入第324章 等待第303章 轟炸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311章 總攻第48章 第三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307章 準備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102章 資州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50章 芝加哥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57章 未知第219章 沉港第161章 很俗套第219章 沉港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278章 後續第484章 菲律賓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95章 騎兵第117章 走第五百一十七章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77章 羣龍無首第207章 外圍第26章 好事第278章 後續第405章 擔心第439章 仙山第203章 獨立第177章 過錯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62章 調任第209章 吐血第84章 川東第171章 綦江縣第57章 崩盤第24章 知府於宗潼第107章 炮兵第304章 燃燒第306章 新第254章 武昌第82章 到來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212章 增援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370章 前往巴黎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77章 羣龍無首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75章 突進第40章 蝴蝶效應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331章 裝甲師第四百零四章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四百零四章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113章 美味(上)第27章 清末《改訂獎勵公司章程》第33章 五個月後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
第366章 蘇俄內戰第68章 成都血案第481章 博多河第89章 五樣第128章 表單(下)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193章 宋教仁第278章 後續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00章 開始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75章 突進第346章 虎!虎!虎!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183章 政黨第267章 馬鞍山第95章 談判第353章 密謀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151章 想阻擋虎王坦克嗎?第141章 介入第324章 等待第303章 轟炸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311章 總攻第48章 第三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307章 準備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102章 資州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50章 芝加哥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57章 未知第219章 沉港第161章 很俗套第219章 沉港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278章 後續第484章 菲律賓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95章 騎兵第117章 走第五百一十七章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77章 羣龍無首第207章 外圍第26章 好事第278章 後續第405章 擔心第439章 仙山第203章 獨立第177章 過錯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62章 調任第209章 吐血第84章 川東第171章 綦江縣第57章 崩盤第24章 知府於宗潼第107章 炮兵第304章 燃燒第306章 新第254章 武昌第82章 到來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212章 增援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370章 前往巴黎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77章 羣龍無首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75章 突進第40章 蝴蝶效應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331章 裝甲師第四百零四章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四百零四章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113章 美味(上)第27章 清末《改訂獎勵公司章程》第33章 五個月後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