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

:小說罓∷

“啪嗒…”

火柴劃過磷面,在將火柴頭引燃後,一名白人軍官用燃燒的火柴點燃了手中的香菸。(!贏話費)

“羅德羅,你又在抽那些中國人提供的劣質香菸了?”

看着同伴在那裡抽菸,一個正站在窗口看着外面的白人在一旁抱怨道。

“難道你不知道這種煙的味道究竟有多難聞嗎。”

那個叫羅德羅的軍官並沒有因爲同伴的抱怨而停止吸菸的動作,反而走到了他的身邊。

“丹斯,不要抱怨這麼多了,中國人的手裡只有這種中國人自己生產的“雲煙”,何況在這種地方有的抽就已經很不錯了。”

說着羅德羅和那個叫丹斯的同伴一起看向了窗外,在窗外,一隊穿着灰色作訓服的國社軍士兵剛剛走過。不過等到一個穿着純黑色軍服的中官走過時,羅德羅卻是對丹斯笑着道。

“不管怎麼說,這些中國人的軍服確實是很漂亮呢…”說着羅德羅狠狠的吸了一大口手中的香菸,等到將肺部的煙霧全部吐出後,羅德羅纔對着丹斯道。“戰爭已經結束了,這座城市也快恢復平靜了,希望那些商販能早些回來,不然的話說實在的我也快要受不了這些中國煙了。”

聽羅德羅這麼說,丹斯臉色一變從他的手中搶過香菸,然後在一旁的菸灰缸裡碾滅。

“抽不了你就不要抽”

看到兩個人的樣子,房間裡的其他白人和幾個黃種人都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等到兩個人鬧夠了,纔有一個看起來似乎是領頭的人站出來道。

“好了,丹斯,羅德羅,你們兩個不要再鬧了。”

丹斯和羅德羅到是很聽這個站出來的人的話,看到他站出來後,紛紛回答道。

“是,穆特上校。”

丹斯、羅德羅和後來出現的穆特上校,乃至房間裡的所有人全部都是外軍觀察團的一員。當然,所謂的外軍觀察團也不過是英、法、日三國組成的罷了。而且眼下的外軍觀察團也只有英、日兩國在,法國人在解禁後已經跑去漢口的法國領事館參加舞會去了…

外軍觀察團是二次後期就出現的一個組織,他的任務除了觀測中國戰場上是否出現過“非人道主義”現象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觀察北洋軍的作戰能力如何——————雖然歐洲的觀察家們都認爲同盟國和協約國間的戰爭至少會在1920年左右才能發生,不過未雨綢繆,也確實是需要找一些助力了,而袁世凱的北洋在英國人看來就是可以藉助的力量之一。

畢竟袁世凱本人同英國公使朱爾典的sī家o相當不錯,和日本人的關係也還可以,在歐洲戰爭爆發後袁世凱站在協約國這邊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英國人也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就將袁世凱拉攏到自己這邊來,畢竟北洋軍的戰鬥力也是一件值得考量的問題。要知道在歷史上中隊可並沒有給英國人留下太好的印象,萬一要是中隊的素質太低,那將他們帶到歐洲去豈不是自找麻煩?

所以協約國纔會派了一支觀察團到中國來,想要考察一下中隊的作戰實力如何,如果實在是不看使用的話,那就讓中國作爲不出兵的國家加入協約國,爲協約國提供資源或人力上的助力。

說實在的,在協約國的外軍觀察團融入北洋軍後,這些協約國的軍官們對北洋軍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在協約官們看來,北洋軍的實力雖然不如歐洲軍隊,但至少已經比殖民地軍隊強上許多,硬要說的話在實力上甚至已經接近歐洲二流軍隊的水平。

唯一讓人可惜的是,這種接近歐洲二流水平的軍隊在中國很少,只有十萬左右的樣子。那些三流或者是不入流的軍隊到是有很多,大概在一百萬左右,當然,這是指全中國的軍隊…

在觀察過二次中北洋軍對北伐軍的作戰後,觀察團的成員甚至已經做好了報告。

“建議對中國進行一定軍事援助,歐戰爆發時或可以提供五十萬軍隊支援…”

在觀察團的成員們看來,既然北洋可以訓練出十萬接近歐洲二流水平的軍隊,那麼只要提供一定援助,想要再訓練出五十萬並不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畢竟北洋已經有了這方面的基礎。(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txt電子書下載

至於當時北洋軍所要面對的國民黨北伐軍?在觀察團的人看來,除了南京的第八師或許能夠和北洋軍匹敵外,剩下的全部都只是一些比殖民地軍稍強一些的三流軍隊罷了。

而事實也證明了觀察團的觀點,除了南京戰役北洋軍耗費了一定時間外,其他地區的戰役都打的猶如摧枯拉朽。不少地方的北伐軍都只堅持了不幾天的時間,冷遹部的第九師更是在北上的當天就被打了回去,最後不得不在第八師騎兵團的掩護下撤回南京。

然而就在觀察團的人準備向領事館遞家o報告然後返回上海,享受“文明”生活的時候,由國社軍控制的川滇兩省卻宣告,並且派出了數萬部隊進行北伐。

對國社軍的實力,最瞭解的就是英國人和德國人,畢竟國社軍擁有的武器裝備絕大部分都是由英國人和德國人提供的,僅有少部分是法國、比利時和美國貨。所以當川滇兩省宣佈時,原本準備乘船返回上海的觀察團被告知要在湖北多停留一段時間,對宣佈北伐的國社軍也進行一定的觀察。

對領事館的決定,觀察團的軍官們雖多有咒罵,但最後也不得不點頭認命,畢竟他們全都是上海總領事館的隨員。

隨後這些外軍的觀察團成員到是沒有直接就奔赴戰場,畢竟他們都已經收到了領事館傳過來的資料,對宣佈北伐的國社軍有了一定的瞭解,不過就在他們做好準備,準備到前線去的時候,最遠的巴東卻已經失守。

當時他們到是沒怎麼在意,畢竟巴東那裡只有兩個團的北洋軍而已,剩下的那個鄂軍師恐怕連三流都算不上。何況當時也是事出有因,要不是那個鄂軍的師長馬邦德臨陣脫逃的話,國社軍也未必就能贏的這麼輕鬆。

只不過等到他們開始工作的時候,國社軍卻已經打到了潛江…

除了潛江外,剩下的漢陽、漢口乃至前一段時間的武昌戰役都給了這些外軍觀察團的成員很深的印象。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國社軍強大的火力,而且這種強大火力不但是重裝備上的,同時也是單兵裝備上的。

“如果硬要說的話,或許國社軍的單兵素質並不如北洋軍,但也接近了歐洲二流水平。不過在火力上,這支中隊卻是絕對的歐洲標準,尤其是單兵火力上更是遠超歐洲水平…”

這些協約國觀察員怎麼也想不到,在亞洲,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居然可以看到上千門火炮對轟的場面。尤其是日本的觀察員,最受震撼的就是日本觀察員,因爲在國社軍的炮兵部隊中,120妹和150妹口徑的重炮絕對不再少數,哪怕是210妹的重型榴彈炮居然也有二三十門的樣子,要知道現在的日本陸軍也不過只有十多門240妹重型榴彈炮罷了。(明治四十五年也就是1912年,到1914年日德青島戰爭時,日本進攻青島要塞也只不過是派野戰重炮第二聯隊攜帶12門240妹重型榴彈炮參戰,可以想象這種重炮在日本的數量有多稀少,不過這也和日本更重視海軍,導致陸軍火力裝備差有關。)

在日本,重炮口徑最大的是仿製自意大利的280妹榴彈炮,曾經參加過日俄戰爭,此炮無論是在日軍佔領旅順要塞203高地,還是摧毀港內俄艦上,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不過這種榴彈炮用的是青銅製炮身,而且設計年代太久,所以在性能上有很大的缺陷。到如今已經不怎麼實用了,也正因爲這樣,日本人才會設計了明治45年式240妹重型榴彈炮。

然而和其他軍隊不同的是,日本人除了240妹重炮外並沒有設計210妹這一口徑,再往下的話,也只有150妹榴彈炮而沒有同口徑的加農炮,在此時的日本部隊中,口徑最大的野戰加農炮也只有105妹而已,在重火力上日本陸軍有着嚴重的缺失…

這種缺失在平時或許並不算什麼,觀察團的幾個日本軍官也不覺得日本陸軍在重火力上差於英國人和法國人會有什麼問題,可如今居然連中國人也在重火力上超越了自己,這就讓日本人脆弱的心靈有些承受不了了…

(其實日本也有150妹口徑的重型加農炮,只不過這種加農炮的重量在野外時達到了驚人26噸的,要知道同時代同口徑的150妹榴彈炮也不過2噸多重而已,那個多還只是多90公斤,考慮到這種重量和當時世界各國的野外家o通運輸能力,野戰時已經基本可以無視這種日本加農炮了…)

當然同日本人不一樣,英國人和法國人關注的並不是國社軍的重火力裝備,而是他們的單兵裝備。

“德造毛瑟98、丹麥的麥德森、美國的勃朗寧m1911…”

除了這些,還有40妹轉輪式榴彈發射器和在武昌戰役時纔出現的霰彈槍等…

從馮國璋和段祺瑞那裡要來了幾套榴彈發射器和迫擊炮等武器後,穆特不得不承認這些武器的設計思路確實是相當的獨特。尤其是榴彈發射器和迫擊炮,在讓所有人都頭疼的戰壕戰中能發揮相當出色的效用。

“有這樣的裝備,再加上單兵素質並不差於北洋軍多少,想必戰役最後的勝利者會是那個叫嚴光的年輕人,而不是在北京的袁世凱吧…”

想到那些設計獨特的武器,再加上國社軍擁有數量衆多的重炮,穆特和羅德羅他們不得不如此想道。

而事實證明穆特他們的想法並沒有錯,雖然在戰役的過程中國社軍的進度並不總是順利,但每戰的最終獲勝者卻都是年輕的國社軍,而擁有悠久歷史的北洋軍卻是一敗再敗…

等到前一陣時間的時候,北洋軍甚至就連重要的漢口鎮也給丟了。

到了這個時候,穆特他們已經能夠確定北洋軍的結局。所以每天除了到戰場上去觀察國社軍的戰局外,就只是在城內的防空洞里老老實實的呆着,免得哪天外出的時候被天上落下來的炮彈給炸死——————這種時候被炸死,就是死了也是白死…

當然,在躲避炮彈和炸彈的同時,這羣人也見識到了國社軍的另一種武器,空軍…

在過去,觀察團的人一直都將飛機視作是一種玩具,頂多也就是在偵查的時候有些用處。不過在遭到空軍的轟炸洗禮後,不少人卻對飛機的作用有所改觀,尤其是在面對100公斤的航彈時——————對這件事情馮國璋或許會隱瞞別人,但卻絕對不會隱瞞觀察團的人。

在北洋敗局已定,段祺瑞、馮國璋全部棄城出逃的時候,這羣觀察團的成員就留在城內,一邊用電報聯絡漢口領事館,向他們建議將結盟的目標轉變爲國社軍,一邊留在馮國璋安排的住處裡等着國社軍的人找上門來。

領事館的人對觀察團的建議自然是不以爲然,畢竟眼下局勢相當明瞭,北洋已經不可能在堅持多少時間了,等到中國就國社軍一個勢力,他們就是想和其他人結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將觀察團的建議轉發給了上海的總領事館,畢竟觀察團的人都是總領事館出身,而漢口領事館和南京領事館一樣,都只是上海總領事館的下屬罷了。

當然,同樣的,上海總領事館也是歸北京公使館管轄…

在拜託漢口領事館轉發自己的建議後,英、法、日三國的觀察員就留在馮國璋替他們安排的住處內,等着國社軍的人找上門來。而國社軍也確實沒讓他們失望,在馮國璋棄城而走不久,國社軍就已經步入武昌,開始搜捕那些沒有來得及離開武昌的北洋軍。

在搜捕的過程中,國社軍的人自然也搜到了觀察團這裡。

當國社軍的人看到房間裡住着十多個洋鬼子的時候,國社軍的人也嚇了一大跳,好在帶隊的那個軍官精通外語,所以在看到裡面的洋鬼子後,這個軍官就用外語和洋鬼子們家o流了起來。然而就在這個軍官被背後的士兵們用崇拜的目光注視的時候,對面的十多個洋鬼子卻是滿腦袋的黑線——————那個軍官精通外語沒錯,但他精通的確實德語,而衆所周知的事情就是日本人到還好說,英國人和法國人同德國人的關係卻是相當的不好…

所以當聽到眼前的這個中官用德語向自己詢問時,領頭的穆特上校先是滿腦袋的黑線,然後就用相當蹩腳的漢語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當領頭的軍官得知眼前這些洋鬼子都是觀察團的人時,軍官也是一愣,完全不知道這羣洋鬼子跑到戰場上來觀察些什麼,不過他還是家o代手下的士兵守住大門,不要讓其他部隊的人sāo擾這裡,然後就跑了出去找自己的上級。

軍官的上級得知城裡有一羣洋鬼子的時候也是一愣,和自己的部下一樣,他也不知道這羣洋鬼子跑到戰場上來觀察些什麼。不過最後他還是將這件事情彙報給了自己的上級,只不過他的上級王耀武和朱慶瀾等人當時正忙着北洋軍軍紀的事情,所以到也沒時間理會這件事情。在得知了這件事情後也只是隨便派了個人去拜會一下,然後就讓那羣外軍觀察團隨意通行了。

在得到隨意通行的許可後,法國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了漢口的領事館去,然後在法國領事舉行的宴會上,和那些法國小姐們跳舞上牀。英國人和日本人到是盡忠職守,趁着這個機會歇力觀察着國社軍的實力和裝備,只不過前者是奉了總領事館的命令看看這羣中國人是不是有到歐洲去的實力,而後者則是在考慮國社軍會不會對日本人的戰略有什麼阻礙——————日本人對中國的國土向來是垂涎三尺,只不過蒙滿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俄國人、美國人還是英國人都不可能允許日本人在中國割下這麼大的領土來,所以現在日本人瞄準的就是膠州灣,德國人的地盤…

而在得知了觀察團的任務後,王耀武也並沒有多做限制,反而主動透露了不少的東西給他們觀看,只是在一些比較機密的地方纔做出了限制。

因爲王耀武的配合,觀察團的成員很快就獲得了自己需要的情報,同時也得出了對國社軍的結論。

士氣一流、素質二流、裝備一流…

最終的結論就是,如果中國人能提供出五十萬同素質的軍隊,那麼國社軍完全有資格到歐洲一遊…

在將結論拜託漢口領事館轉家o給上海總領事館後,穆特等人的任務終於結束了。雖然如此,不過穆特他們還是要在武昌停留上一段時間,畢竟到目前爲止上海總領事館那裡讓他們返回上海的命令還沒有下達。

對此法國人到是沒什麼建議,畢竟漢口領事館美麗的,束腰的,抹粉的法國小姐很多,他們在那裡很有點樂不思鄂,一點想要回上海的意思都沒有。不過英國人和日本人畢竟不是法國人,不可能學的像法國人一樣,所以閒暇的時候也只能是在武昌城內到處去走走。

只不過因爲戰亂的關係,能走的都已經走的差不多了,在整個武昌城裡不要說是娛樂了,就連一般的商鋪都是關門大吉。結果穆特他們居然就連最基本的香菸都買不到,就更別提雪茄、香檳和葡萄酒了,最後穆特他們沒辦法,只好求到國社軍那裡。

不過國社軍也沒有辦法,畢竟行軍的時候不可能帶着雪茄、香檳和葡萄酒上戰場,何況國社軍不要說士兵了,就連上面的將軍們也沒養成這個習慣,頂多是沒事的時候喝個二兩白酒罷了。就連最上面的嚴光也只是沒事的時候多喝點果汁,對香檳和葡萄酒根本就沒那個興趣。

至於雪茄?這種東西哪怕是一些將校軍官,也只是在德國人那裡見到過,要這種東西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最後沒有辦法,只要提供一些四川文具廠生產的撲克牌,還有云南菸廠生產的“雲煙”提供給觀察團。

撲克牌到還好說,有了撲克牌穆特他們也能用撲克消解一下愁悶,可是那個“雲煙”…

此時的雲煙還不是後世引進的外來煙種,完全是本土的普通菸草,和當時的南美菸草根本無法相比,所以平時習慣其他香菸的穆特他們幾乎無法忍受,只是沒辦法,誰叫現在武昌的商鋪幾乎全部關門大吉,最後沒辦法也只好勉強將就一下了。

——————————

就在穆特他們還在馮國璋提供的住處裡苦中作樂的時候,看着乘船抵達武昌的嚴光,王耀武也是一陣不解。

“都督,那些洋鬼子讓他們留在武昌也就可以了,何必將軍中的一些裝備也對他們解禁?”

王耀武和國社軍的不少軍官、將領一樣都是接受的德式教育,天生對德國有着一定的親近感,很自然的,對英法等國也就有了一種疏遠感,再加上往日裡嚴光一項親近德國,如今允許那些英國和法國的洋鬼子隨意參觀,對嚴光的舉動王耀武自然是有些不解。

不過聽到王耀武這麼問,嚴光搖了搖頭。

王耀武是嚴光的心腹,所以嚴光也不隱瞞自己的想法。

“不展現些實力給英國人和法國人,將來怎麼能參與到歐戰裡?”

說着甩開王耀武朝着王佔元和靳雲鵬的住處走去,這次他來武昌就是爲了和王佔元及他們背後的北洋殘餘勢力達成協議,準備一舉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至於蔡鍔?在被檢查出了肺結核後,蔡鍔卻是留在了荊州,而且稍後不久就會乘船返回四川,在四川醫科大學接受療養治療。

在這個時代,肺結核雖然不像艾滋一樣是必死的病,但對很多人來說卻並沒有什麼區別,何況患上艾滋至少還有十多年好活,可患上肺結核的話…

早些接受治療總是一件好事…

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447章 炮臺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182章 內務部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233章 嚴光的YY第110章 如何吃餃子第168章 探聽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2章 圓珠筆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135章 總攻第154章 唐繼堯第176章 電報第392章 興趣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139章 貴州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171章 綦江縣第176章 電報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59章 建議第53章 離開第291章 登陸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174章 時間第219章 沉港第221章 潛江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293章 震世第368章 清明上河第443章 慣例第462 登陸澎湖第472章 火焰噴射器的威力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156章 挨噴第237 合縱連橫第347章 珍珠港第72章 發動第230章 朱爾典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83章 去重慶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446張 攻城第253章 轟炸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45章 華升一號第267章 馬鞍山第149章 鍾昌祚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51章 再次到來第223章 渡河第25章 趙爾豐第481章 博多河第295章 萊陽第227章 強攻第48章 第三第378章 波斯鐵路第86章 張潤清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314章 局勢第64章 一切就緒第377章 黃金到手第492章 戰鬥第471章 噴火兵第305章 火焰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106章 回絕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228章 炮盾第161章 很俗套第99章 炮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272章 獲勝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283章 日置益第117章 走第381章 四大艦隊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267章 馬鞍山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144章 入黔第309章 分部第81章 難看
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447章 炮臺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182章 內務部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233章 嚴光的YY第110章 如何吃餃子第168章 探聽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2章 圓珠筆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135章 總攻第154章 唐繼堯第176章 電報第392章 興趣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139章 貴州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171章 綦江縣第176章 電報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59章 建議第53章 離開第291章 登陸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174章 時間第219章 沉港第221章 潛江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293章 震世第368章 清明上河第443章 慣例第462 登陸澎湖第472章 火焰噴射器的威力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156章 挨噴第237 合縱連橫第347章 珍珠港第72章 發動第230章 朱爾典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83章 去重慶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446張 攻城第253章 轟炸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45章 華升一號第267章 馬鞍山第149章 鍾昌祚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51章 再次到來第223章 渡河第25章 趙爾豐第481章 博多河第295章 萊陽第227章 強攻第48章 第三第378章 波斯鐵路第86章 張潤清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314章 局勢第64章 一切就緒第377章 黃金到手第492章 戰鬥第471章 噴火兵第305章 火焰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106章 回絕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228章 炮盾第161章 很俗套第99章 炮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272章 獲勝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283章 日置益第117章 走第381章 四大艦隊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267章 馬鞍山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144章 入黔第309章 分部第81章 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