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逃向遠東

雖然在託博爾斯克,蔣百里曾經就近進行過一定的支援,但是因爲這些支援實在是太過有限,所以最終高爾察克在伏龍芝的攻勢下還是失敗了。

失敗的高爾察克不得不退出託博爾斯克,向着鄂木斯克的方向退去。

然而等到高爾察克退到鄂木斯克的時候,他卻不得不面臨另外一個抉擇,那就是究竟是在鄂木斯克繼續堅守,還是向着貝加爾湖的方向繼續後撤?

在羅曼諾夫王朝垮塌,沙皇俄國已經不復存在的今天,依然在俄國境內抵抗布爾什維克分子的白軍,就只剩下高爾察克一個人了。

至於曾經承認過高爾察克領導地位的其他白軍?在過去一年多的戰爭裡,幾乎都已經被擊敗。這其中甚至包括了鄧尼金和尤登裡奇。

鄧尼金是在歐戰爆發時,就已經擔任基輔地區駐軍司令的高級將領,後來還曾經前往加里西亞指揮作戰。1916年,鄧尼金指揮第八集團軍發動了對羅馬尼亞的進攻。

二月革命後,鄧尼金出任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最高統帥參謀長、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司令,輔佐三任總司令。在科爾尼洛夫叛亂後,鄧也受到牽連,於1917年9月同科爾尼諾夫一同被捕。

十月革命後,鄧越獄逃往俄國南部,與科爾尼洛夫等在北高加索組織了一支由一部分黑海艦

頓河哥薩

高加索各地

烏克蘭軍區白軍組成的志願軍進行反對俄國布爾什維克的軍事行動。1918年4月,鄧成爲這支軍隊的指揮官。同年秋,在協約國扶持下擔任“南俄武裝力量”總司令,他率領白衛軍從頓河出發由南方北上,大舉進犯莫斯科,並幾乎攻佔莫斯科,但在11月被紅軍擊潰。

當時指揮紅軍擊潰鄧尼金的就是斯大林和已經解除高爾察克帶來危機的圖哈切夫斯基。

現在,在進攻莫斯科失敗後,鄧尼金已經攜帶家人流亡到了英國。

順帶一提,歷史上在高爾察克死後,曾經在法國定居並且從事寫作工作,而且創辦了一家名爲

報紙的鄧尼金,被視爲當時世界各地200萬白俄流亡者的精神領袖。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偷襲蘇聯,衛國戰爭爆發。鄧尼金以個人名義呼籲全球的俄羅斯人團結起來爲民族而戰。爲此,蘇聯在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中開始改變對鄧尼金的看法,出現了“愛國將領”的字眼。

但這並不意味着鄧尼金改變了敵視蘇維埃政權的態度。1945年二戰結束後,他多次致信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呼籲他停止向蘇聯移交前俄**官,停止與蘇聯政府的合作。此後,他移居美國,於1947年?8月?8日病逝於美國,卒年75歲。

至於尤登裡奇?這個曾經在高加索同蔣百里並肩作戰的人物?

在高爾察克向伏爾加河流域發起攻勢後,任白衛軍西北集團軍司令的他也曾經響應高爾察克的號召,兩次率部進犯彼得格勒(也就是現在的聖彼得堡),只可惜就和鄧尼金一樣,在11月的時候被蘇俄紅軍擊潰,最後不得不率領殘部退到愛沙尼亞。

在愛沙尼亞被解除了武裝後,尤登裡奇於20年移居英國,後來由移居法國。不過和到47年纔去世的鄧尼金不同,尤登裡奇是在33年去世的,所以並沒有親眼見到德國入侵蘇聯的那一幕。 ☢ttκǎ n☢¢O

——————————

在鄧尼金和尤登裡奇等將領統帥的白軍在蘇俄紅軍的攻勢下紛紛遭到慘敗並且流亡國外後,現如今依然在俄國境內堅持的白軍統帥已經只剩下高爾察克一人。

而且就是在這僅剩的一人身後,也有着伏龍芝指揮的蘇俄紅軍在步步緊逼着。因此雖然按照高爾察克的計劃,是先要退到鄂木斯克去,但事實上究竟能不能在鄂木斯克守住伏龍芝的進攻,高爾察克的心裡一點把握也沒有。

“將軍,實在不行的話,我們就聽中國人的建議行事吧…”

看到高爾察克依然在那裡苦思着,他的副官站出來苦勸道。

然而聽到副官的話,高爾察克卻搖頭道。

“中國人的建議………那些中國人未必就真的按了好心…”

雖然高爾察克現在的樣子怎麼看都像是陷入了絕境,爲此無論是高爾察克,還是英美等國也都要求中國在伏爾加河南部的遠征軍北上對高爾察克救援。

但是在高爾察克的白軍遭到蘇俄紅軍反攻的時候,蔣百里的遠征軍還是在伏爾加河南部坐視着高爾察克的失敗。

當然,在將高爾察克的白軍擊潰後,伏龍芝也很理智的沒有去招惹蔣百里。

至於國社政府?

雖然在高爾察克遭遇危機的時候,英美和高爾察克都曾經要求過國社政府對高爾察克進行支援,比如說在武器彈藥上,或者乾脆讓伏爾加河南岸的遠征軍北上。

可是最終國社政府還是拒絕了,而後坐視高爾察克的失敗。

可是等到高爾察克失敗後,國社政府卻提出了一個意見,那就是高爾察克帶着他殘存的力量進入中國控制的區域範圍,逃脫蘇俄紅軍的追殺。

雖說俄國的那幫布爾什維克分子,恨高爾察克這個白匪軍的頭子恨的牙都癢癢,不過中國遠征軍在中亞和西亞還有很有威懾力的,因此只要高爾察克逃入遠征軍的控制範圍,就算俄國的那幫布爾什維克再恨高爾察克也沒用。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意見。

因爲在國社政府已經明確表達了不準備出兵的情況下,這已經是高爾察克唯一的解決辦法了。

而且國社政府還提出了,在高爾察克進入到遠征軍控制範圍內後,可以讓高爾察克和他的殘餘部隊乘坐中亞鐵路直達西伯利亞。

雖說最近蘇俄紅軍的勢頭很猛,但是在協約國對蘇干涉軍依然在歐洲地區和蘇俄紅軍鏖戰的情況下,俄國的這羣布爾什維克還沒有能力到西伯利亞去。

如果能夠將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一些關鍵部分,比如說橋樑和隧道什麼的全部炸塌了,就更加萬無一失了。

因此如果高爾察克能躲到西伯利亞去的話,完全可以在那裡先建立一個遠東共和國玩玩。

事實上,在歷史上的高爾察克也的確是那麼想的,而且在遠東地區還有國社政府的勢力在,在西伯利亞的話,雖然西伯利亞的人口稀少,但背靠着國社政府也不是不能垂死掙扎一下…

國社政府的這個提議,還是讓高爾察克的部下們心動了一下的。

可是等到高爾察克做出決斷的時候,高爾察克卻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

“不行…”

沒錯,不行。

“讓我們進入中國的控制範圍內?那羣中國人絕對沒按好心,如果我們真的遵照他們的意思去做了,恐怕剛剛進入他們的控制範圍內沒多久就會被那些中國人給繳械了…”

沒錯,這就是高爾察克所擔心的。

雖說高爾察克指揮陸戰什麼的的確外行,但也是海軍上將出身,而且無論是現在還是歷史上,高爾察克都是用了沒多久的時間就把原來的那個臨時政府給推翻掉,而後自己當上

高爾察克會失敗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自己的勢力太弱,另一個就是自己的對手太強。

雖說當時的蘇俄政府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地步,但有着伏龍芝和圖哈切夫斯基等名將的蘇俄政府,絕不是勢單力薄的高爾察克所能比的,因此高爾察克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他是個無能的人。

事實上,在很早以前高爾察克就已經發現了國社政府的目的,那就是…

“黃金…”面對部下們驚訝的表情,高爾察克斷然的道。

“黃金?”

聽到高爾察克這麼說,他的部下們多少有些驚訝。

“沒錯,黃金!”

負責幫助高爾察克的軍官團或許會覺得自己的行動很隱秘,但是高爾察克畢竟是這支白軍的統帥,因此沒多久就已經察覺到了他們的舉動。

只不過當時的白軍有六十萬之衆,而且正是準備向蘇俄政權發起進攻的關鍵時刻,所以高爾察克也就沒有多做注意,當然,最重要的是高爾察克並沒有擔心。

的確,高爾察克沒有擔心,而且他也沒有必要擔心。

因爲當時的高爾察克有着六十萬白軍在,而且在其他的兩個方向還有鄧尼金和尤登裡奇所統帥的大軍在,再加上當時高爾察克的形勢大好,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一個幾百人的軍官團會從他的六十萬大軍手中將那一千多噸的黃金給竊取去。

從六十萬白軍的看護當中,將一千多噸的黃金轉移到幾百公里外去。

嘛…

就算是後世吹的神乎其神的007,或者是md的特種部隊也辦不到吧。

軍情局的能力在這個時代雖然也算得上不錯,但是頂多只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初級情報機構,和後世的fbi啊、cia啊、克格勃啊或者是國安什麼的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當然,如果把變形金剛或者是超人什麼的派來那就另算,當然還有md直接派出大軍將白軍擊潰也另算。

因此對一千多噸黃金什麼的,高爾察克真的是相當的安心。

然而,那只是當時…

現在的白軍慘遭失敗,就算是算上還留在老家的二十萬白軍,現在高爾察克手裡一共也只有四十多萬的部隊。

四十多萬的部隊,如果是在過去的話高爾察克一定會認爲這是一支很龐大的部隊,但是在伏爾加河流域的遭遇使高爾察克明白,他的四十多萬白軍未必就比蘇俄的十多萬紅軍強,更不可能比得上控制了大半個西亞和中亞的遠征軍強。

因此如果真的遵照嚴光的意思,帶着依然忠於自己的隊伍進入遠征軍的控制範圍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無非就是自己被繳械,然後一千多噸黃金全部盡歸中國人所有。

等到黃金全部歸於中國人後,才能看看這些中國人究竟會不會良心發現,把自己和自己的隊伍送到遠東去,或者…

或者乾脆一些,把自己和自己的一衆親信給除掉,然後在把剩下的人送回蘇俄的手中——————高爾察克既然能發覺嚴光對黃金的覬覦,自然也能發現國社政府和蘇俄政府之間的那點事。

何況就算高爾察克發現不了,和他有聯絡而且一直支持他的英美也會告訴他的。

“這樣…”

聽到高爾察克敘述了原因後,他的兩個部下也是一陣爲難。

雖說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因爲採購各種東西和或許英美等國對高爾察克的支持,使得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多噸黃金已經只剩下了一千多噸,但是這依然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字。

硬要說的話,至少相當於三億英鎊。

如此龐大的一筆金錢,沒有人會不動心,畢竟只要能得到這些黃金的話,哪怕是一個普通人都能夠富可敵國…

至於一個國家?三億英鎊差不多相當於三十多億銀元。雖然目前也有幾個國家每年的財政收入超過了三十億銀元,但是每年的財政餘額是多少?

要知道,錢不止是要賺,也是要花的。

像中國這樣,每年光是軍費開支就在60%以上的國家,基本不可能會有多餘的錢在手裡。至於像英法這樣的國家?別忘了,英法可是和德國打了四年多的歐戰,就算能有些錢估計也花的差不多了,目前唯一能有那麼一點餘錢的,恐怕也就是美國一家。

因此,哪怕是對一個國家來說,高爾察克的這一千多噸黃金也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歷史上的英美不就是盯上了高爾察克的黃金嗎?雖然因爲距離的關係,最後也是毫無辦法,但還是開了一個黑心價賣高爾察克急需的武器。

“那,將軍,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聽到高爾察克的分析後,站在一旁的一名將領有些擔心的問道。

對此高爾察克早有考慮,因此聽到部下的話後連忙回答道。

“走!”

“走?”

“沒錯,走。”高爾察克整理了一下思緒後繼續道。“中國人早就盯上了我們的這筆黃金,所以如果聽他們的話,真的往他們控制的區域走的話,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黃金的主人就不是我們了,因此絕不能聽中國人的話。

可是我們現在也沒法在這裡繼續留下去了,畢竟那羣布爾什維克分子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威脅,因此我們現在的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走。

向東走,朝着遠東的方向走,一直走到貝加爾湖還要東邊的遠東去,沿途在破壞掉西伯利亞鐵路,這樣蘇俄的那些布爾什維克就沒法追上我們了,而我們也可以依託着中國人在遠東的勢力緩慢發展…”

在歷史上,高爾察克就是這麼做的。

當然和歷史不同的是,當時的西亞和中亞都是蘇俄的控制範圍,而現在卻是遠征軍的勢力範圍。不過相同的地方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高爾察克絕不能進入遠征軍的勢力範圍內,除非他已經決定好要拋棄隨身攜帶的一千多噸黃金了…

一千多噸黃金,三億多英鎊,三十多億銀元…

這不但是一筆讓人難以捨棄的巨大財富,同時也是高爾察克東山再起的最大資本。

“遠東…”聽到高爾察克這麼說,幾個部下面面相窺。

的確,這幾個部下都很贊同高爾察克的話,可是有一個問題卻是很現實的…

“可是將軍,現在已經是11月了,天氣已經變得相當寒冷,而西伯利亞那裡的天氣只會比現在更寒冷,如果我們真的沿着西伯利亞鐵路向着遠東前行,恐怕寒冷的天氣會…”

說到這裡的時候,幾個部下的臉上都露出了男色。

這也是一個極爲現實的威脅,要知道,冬天寒冷的天氣可不是鬧着玩的。

比如說中國的北方地區,一般在進入冬天后都會達到零下二十度左右的氣氛,一些地區,比如說黑龍江的漠河鎮甚至能夠達到零下五十度的超低氣溫。

至於西伯利亞的冬天會多冷,這個就需要自己發揮想象了…

只能說,冬天的西伯利亞絕不是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如果是在後世的話到還妥當,至少後世的保暖措施比較多,在西伯利亞居住也不用怕會被凍死,可是現在的西伯利亞…

更何況是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冬天進行行軍?的確,寒冷的冬天能使得蘇俄紅軍放棄對他們的追擊,可同樣也會讓他們被凍死在西伯利亞。

“放心,這個我已經考慮好了…”

聽到部下們的擔憂後,高爾察克搖了搖頭。

“西伯利亞的冬天的確很寒冷,不過如果我們能沿着西伯利亞鐵路行軍的話,有火車的幫助,至少不比擔心那一千多噸黃金的移動問題。何況西伯利亞鐵路在修建的時候,由於也考慮過西伯利亞地區冬天時的寒冷問題,因此都是修的比較靠近外蒙古,如果在行軍的過程中我們實在是承受不了了,完全可以放棄繼續行軍,轉而南下進入中國人的勢力範圍…”

只是這麼做的話,不但先前的罪全都白受了,而且那一千多噸黃金未來可能也會不再姓

而是改姓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高爾察克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

畢竟這一千多噸黃金,是高爾察克東山再起的資本。

——————————

由於蘇俄紅軍的攻勢越發兇猛,所以高爾察克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因此在鄂木斯克的時候,高爾察克已經開始準備向東行軍的計劃。

好在當初爲了招募軍隊,高爾察克曾經向遠征軍購買了足夠的被服和糧食。再加上鄂木斯克也有一些火車,完全可以用來裝載那一千多噸黃金和沿途的必須品,因此現在高爾察克的境遇到是要比歷史上的他要好得多。

畢竟當時的高爾察克是真正的亡命逃竄,而現在的高爾察克,倒是勉強稱得上是戰略轉移什麼的…

只不過就算是戰略轉移,終究還是和撤退一路,因此白軍的行動還是很慌亂。

順帶一提,雖然蘇俄控制整個俄國的局勢已經越發的明顯,但是在俄國境內不願意屈從布爾什維克分子的人還是有很多很多的。

因此當高爾察克準備從鄂木斯克出發的時候,隨從他的人除了四十多萬白軍外,還伴隨着75萬反對布爾什維克、留戀沙皇的流亡者,其中主教、僧侶及修女等佔了27萬。此外,貴婦人和她們的孩子共有20餘萬人。

當然,這一百二十萬逃亡隊伍當中最重要的,還是混雜在列車裡的一千多噸黃金。只要有了這些黃金,哪怕高爾察克最後只剩下幾萬人的隊伍,一樣能夠東山再起。

然後…

就和高爾察克想的一樣,嚴光從很久以前就已經盯上了他的一千多噸黃金,因此當得知高爾察克如此不識好歹的時候,嚴光自然是極爲惱火。

事實上嚴光也的確是想等到高爾察克的隊伍進入遠征軍控制範圍後,等到他們失去了全部的警惕,在派部隊將高爾察克的隊伍給包圍起來,然後從隊伍當中搜出他夢寐以求的那一千多噸黃金。

只要有了這一千多噸黃金,不要說什麼大洋艦隊了,就是把整個國防陸軍全部變成摩托化和機械化部隊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如今高爾察克這麼不識相,自然是讓嚴光的算盤全盤落空了。

“看來,是需要新尋找一個辦法來弄到這傢伙的黃金了…”

出於財政上的困難,嚴光對高爾察克的那一千多噸黃金可是極度渴求。

而這時的高爾察克,卻已經踏上了前往遠東的道路。

這時的西伯利亞已經進入了11月下旬,天氣也已經降低到了零下近20度的低溫,零下二十幾度對於生活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人來說並不稀罕,因此當時逃亡隊伍裡的人們也沒有怎麼當回事。

然而…

就在高爾察克的隊伍剛剛抵達距離鄂木斯克以東1000多公里的小城託木斯克的時候,氣溫突然由零下30度驟降到了零下60多度…

而後…

悲劇開始了…

第105章 麻煩第352章 警惕第156章 挨噴第271章 蔣百里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240章 援助第213章 北洋第105章 麻煩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213章 北洋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70章 武昌起義第183章 政黨第48章 第三第218章 港口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17章 江上(一)第33章 五個月後第157章 競爭第83章 去重慶第177章 過錯第11章 三人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87章 槍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459章 戰鬥第63章 張人駿第340章 窩火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60章 坦白第37章 中國第一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464章 襲擊第59章 建議第481章 博多河第355章 庫頁衝突第252章 九千字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141章 介入第432章 藏品第115章 乾坤一擲第12章 麻將第295章 萊陽第271章 蔣百里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224章 賣命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290章 龍口第472章 火焰噴射器的威力第432章 藏品第96章 草第135章 銀元第266章 集團軍第8章 風水寶地第368章 清明上河第188章 測試性能的楊楷第320章 路線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155章 聲望降低第173章 人力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232章 德國公使馬爾贊第82章 到來第127章 表單(中)第20章 船長理查德第360章 破交戰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267章 馬鞍山第247章 狙擊手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71章 借勢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53章 離開第459章 戰鬥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05章 猜想第67章 保路運動第79章 爭執第45章 華升一號第134章 孫中山第173章 人力第360章 破交戰第496章 坦克戰第305章 火焰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
第105章 麻煩第352章 警惕第156章 挨噴第271章 蔣百里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240章 援助第213章 北洋第105章 麻煩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213章 北洋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70章 武昌起義第183章 政黨第48章 第三第218章 港口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17章 江上(一)第33章 五個月後第157章 競爭第83章 去重慶第177章 過錯第11章 三人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87章 槍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459章 戰鬥第63章 張人駿第340章 窩火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60章 坦白第37章 中國第一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464章 襲擊第59章 建議第481章 博多河第355章 庫頁衝突第252章 九千字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141章 介入第432章 藏品第115章 乾坤一擲第12章 麻將第295章 萊陽第271章 蔣百里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224章 賣命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290章 龍口第472章 火焰噴射器的威力第432章 藏品第96章 草第135章 銀元第266章 集團軍第8章 風水寶地第368章 清明上河第188章 測試性能的楊楷第320章 路線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155章 聲望降低第173章 人力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232章 德國公使馬爾贊第82章 到來第127章 表單(中)第20章 船長理查德第360章 破交戰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267章 馬鞍山第247章 狙擊手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71章 借勢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53章 離開第459章 戰鬥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05章 猜想第67章 保路運動第79章 爭執第45章 華升一號第134章 孫中山第173章 人力第360章 破交戰第496章 坦克戰第305章 火焰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