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

“什麼?”聽到有田八郎的話,在座的幾乎每個人都變了臉色,尤其是尤其是陸軍大臣板垣徵四郎和其他幾名軍人,畢竟僅僅只是爲了中國人口頭上的承諾,就將印度、中南半島、臺灣和朝鮮都交給中國,這怎麼可能讓他們接受。

雖說目前一切都只處於計劃階段,上述的這些地區差不多也都在英、法等國的手中,但是要拿下這些地區,可是需要日本的士兵用鮮血去換來的。

不過和這些人相比,近衛文麿等人就顯得要冷靜了許多。

“還有呢?”

聽到近衛文麿這麼說,有田八郎讚賞的看了他一眼後繼續道。

“作爲條件,中國人同意我們佔有整個南洋羣島和澳大利亞,同時他們提議可以在我們已經佔領澳大利亞的情況下,將朝鮮等地交割給中國…”

“這就是中國人的條件了嗎…“

“沒錯。”有田八郎點點頭。“另外如果我們如果對中南半島發起攻勢的話,中國人還承諾調動在中南半島的勢力配合我們…”

“中南半島的勢力?”近衛文麿只是想了想後就記了起來。“是指胡志明那羣人嗎?”

“沒錯!”

有田八郎點了一下頭。

“這樣………有那些人幫忙的話,事情或許的確會變得很順利呢…”

國社政府在中南半島的努力許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在30年代後,國社政府在中南半島上的勢力擴張幾乎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如今在中南各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抵抗組織都和國社政府有聯繫,百分之五十的抵抗組織受到國社政府的控制,百分之七十五的抵抗組織簡介受到國社政府的影響…

雖說這些抵抗組織平時都顯得很鬆散,不過根據日本軍部的情報部門估計,只要國社政府願意,隨時都可以在中南半島上拉起一支規模過百萬人的龐大軍隊——————當然,是比較烏合之衆的那種。

也正因爲這個原因,幾乎所有人都以爲國社政府會在很快的時間內。對中南半島發起攻勢,進而將整個中南半島囊入中國的勢力範圍內。

在這種情況下,英、法政府做出了許多準備。其中甚至包括了主動撤離中南半島,集中保護印度等等計劃…

不過出乎世人意料的是,哪怕是各國都已經從經濟危機稍微恢復了一些後,國社政府卻依然沒有這麼做。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日本對中國在中南半島的影響力還是很嫉妒的,所以也曾經想要在中南半島上擴展一下自己的勢力,順便挖一挖國社政府的牆角。

只可惜這時的日本和中國相比實在是有些微不足道,而且既然是抱大腿,那大腿自然是越粗越好。所以被日本人收買的勢力少的可憐,然後——————————等到日本人自己都垂頭喪氣的時候,這些被他們收買的勢力都十分意外的被摧毀在了當地抵抗組織的“火拼”當中。

暫且不提這其中的實情究竟如何,反正日本在中南半島上的發展算是徹底的被終止了。

——————————

“用朝鮮、臺灣、中南半島和印度來換澳大利亞和南洋羣島嗎…”

近衛文麿在腦海裡琢磨了兩下,然後看向了內務大臣末次信正等人。

“你們覺得怎麼樣?”

“這個…”

日本人並不是傻瓜,如果他們真的在遠東大動干戈,尤其是在南洋羣島和太平洋這麼做,最終肯定會引來美國。而且根據美國人的尿性。很有可能會在歐洲及亞洲戰場打的熱火朝天。而且已經是兩敗俱傷的時候在跳出來。…,

當然,如果跳出來後是幫軸心國的那也沒什麼,問題是按照英、美間的關係,美國跳出來後最有可能是會去幫助英國,如果是這樣,那麻煩就大了…

在這個世界。由於中國崛起的關係,在面臨中國強大壓力的同時。日本的發展也要比另一個世界強上許多,尤其是在山東戰役和庫頁衝突的失敗。使得日本人懂得了許多東西。

同樣,也正是由於中國的存在,所以和歷史上的日本相比,這時的日本也不是那麼的妄自尊大。雖說陸軍的“馬糞”一如既往的沒腦子,但至少誰強誰弱他們已經能分辨出來了。

因此在用老眼光去看日本人,多少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雖說日本人要比另一個世界的日本強上一些,但和現今的中國相比依然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真正麻煩的是美國…

在歷史上,雖然美國一直都很警惕日本,但由於日本的實力還不足以真正威脅到美國,所以美國雖然注重軍事上的發展,但是也僅僅只是如此。

可是在這個世界,由於中國的突然崛起,使得美國面臨着比日本要強得多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通過他自身強的有些可怕的強大工業實力,在太平洋打造了一個即便和大洋艦隊對陣也不會落於下風的龐大艦隊…

對付這樣的美國,除非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將美國人的主力艦全部打掉,不然的話是根本無法和美國對敵的,所以…

如果美國真的參戰的話,那日本就十分需要中國了…

畢竟真的要和美國當面對敵,日本的勝算實在是不夠。

所以就算中國僅僅只是憑藉着口頭承諾就想獲取這些領土,日本人也只能忍氣吞聲,誰叫中國有這樣的實力呢…

——————————

“那麼,你們覺得怎麼樣…”

聽到近衛文麿這麼問,在場的其他幾個人互相看了看。

僅僅只是憑着中國人的一些口頭承諾,就要答應給中國人這麼多的東西,板垣徵四郎自然是十分不甘。

尤其是朝鮮和臺灣,那些可都是他們經營多年的土地,就讓他們這麼講這些土地割讓給中國人,他們同樣十分不捨。畢竟日本人已經窮慣了,何況日本本身的領土也不是很大,一下子讓出去這麼多…

但是…

雖說朝鮮和臺灣也算不上小。但是和澳大利亞還有南洋羣島相比的話,這些個地方就顯得很擺不上臺面了…

而如果能用朝鮮和臺灣換去南洋羣島和整個大洋洲的話…

“的確是很划得來的交易呢…”

想了想後,大蔵大臣池田成彬。

作爲日本的大蔵大臣和三井財閥的総帥。池田成彬的思考方式和商人差不多,不過也正是因爲如此,他所說的話纔是最爲實際的。

的確,將朝鮮和臺灣還有中南半島和印度讓出去的確讓人不捨。可如果能換到澳大利亞和整個南洋的話,那…

“不過還是有很多問題…”

海軍參與官岸田正記開口道。

“用朝鮮、臺灣、中南半島和印度換來中國人的承諾及南洋羣島和整個澳大利亞,這對我們來說的確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如果美國人也摻和進來的話,我們更需要中國人的支持。但是…”

這麼說的時候,岸田正記的臉色多少有些難看的道。…,

“如果中國人趁着我們將兵力分散到其他地區的時候,突然對本土發動猛烈攻勢的話,我們該怎麼辦…”

“這…”

聽岸田正記這麼說,其他人也是眉頭一皺。

沒錯,眼下的一切都是以中日間的“良好關係”作爲參考,可是國與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卻絕對沒有永恆的朋友。這點日本人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如果中國真的趁日本將兵力派往遠東各地的時候對日本本土發動攻勢,那…

估計日本可能要亡國…

“中國人應該不會這麼做吧,畢竟我們兩國的關係現在十分良好…”

猶豫了一下後,文部參與官池崎忠孝開口道。

不過聽他這麼說,文部大臣荒木貞夫卻搖頭道。

“要是中國人真的這麼做了呢?”

如果中國人沒這麼做,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如果中國人真的這麼做了,那日本可就要亡國了。

一時間。房間裡的人幾乎都沉默了下來。

畢竟他們現在談論着的,很可能會決定未來日本國的國運。如果他們不謹慎一些的話,很有可能會成爲日本的罪人。

然而無論他們怎麼討論,都無法討論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最後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們只有找到已經臨近隱退的,被稱作日本“最後的元老”的西園寺公望,想要聽取一下西園寺公望對這件事情的意見。

對這個問題,西園寺公望也很遲疑。

因爲這不像山東戰役和庫頁衝突敗也就敗了,在這件事情上要是出了問題,那日本或許就沒有未來了…

然而最後,日本政府還是同意了國社政府的條件。

沒錯,一般而言只要稍微有些理智的人,對這件事情都會十分的由於,畢竟如果最後被中國在背後捅了一刀的話,那日本估計也就沒有未來了。

問題是,我們首先需要考慮一下日本人的性格。

沒錯,日本人的性格…

那種不願屈居人下和賭徒的心態…

在歷史上日本就曾經玩出過“日出國天子致日落國天子”的花樣,在明朝的時候豐臣秀吉在統一了日本後,也曾經生出過征服朝鮮乃至征服中國的念頭,這一切都證明日本並不是一個願意屈居人下的民族…

當然,日本也是一個欺軟怕硬,崇拜強者的問題。

但是現在的日本到處都是陸軍那樣的瘋子,再加上甲午戰爭後日本曾經騎到過中國頭上一會,甚至做出過攻入北京這麼一件日本歷史上從未做到過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讓日本人繼續屈居中國之下,絕大多數日本人都是不會同意的。

只是按照現在的模式繼續下去,中國只會越來越強,而日本只可能作爲中國的附庸存在下去,日本人絕不可能甘心這樣下去…

所以現在的這件事,對日本人來說就是一件契機…

的確,這麼做肯定會有很大風險,弄不好的話日本甚至有可能會亡國,但同樣。如果日本真的能拿下南洋羣島和澳大利亞的話,到時候只要有德國幫忙做策應,自己在專心經營幾年。最後就算不能和中國分庭抗禮,至少也不會差上太多…

是一輩子跟在中國的背後當小弟,還是趁着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賭一把?

這個時候,在加上日本人固有的賭徒心態。一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

當日本人同意條件的消息傳到北京後,徐世昌等人也是目瞪口呆,因爲他們沒想到日本人居然會答應的這麼幹脆。

不過只要想想日本人的那種賭徒心態,一切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不過既然日本人已經答應了,那麼計劃也就能進行到下一步了呢…”

目送着日本大使離開總統府。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後嚴光如此道。

“是啊,不過日本人答應的還真乾脆…”

這麼說的時候,王耀武依然有些難以置信,至少他自認自己絕不會答應的這麼幹脆。

這時一旁的蔣百里則是分析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日本人曾經騎到過我們頭上一回,雖然現在日本已經再次落到下風,不過如果有機會能再騎一回,至少是能和我們分庭抗禮的話。這樣的機會日本人是絕不會放過的…”

“的確。日本人那種妄自尊大和賭徒般的性格,都會讓他們選上這條路,所以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說着嚴光看了一眼蔡鍔。

“鬆坡,都準備好了吧?”

“準備好了。”蔡鍔點點頭道。“現在只等德國人動手…”

“就算德國人動手了,英國人和法國人也未必會動手。”嚴光搖了搖頭。“我等的是下一次…”

“下一次?”

“沒錯,下一次。如果這次英、法再次退讓的話。德國人的野心絕對會大漲,所以下一次絕對不會太遠。到那個時候被逼的退無可退的英、法絕對會在歐洲和德國人大打出手,而那個時候也就是我們出手的機會了…”

雖說德國到處都是白種人。哪怕是猶太人的身上也都是一張白皮,不過由於近些年軍情局招收了不少白種人,尤其是斯拉夫人到組織內,所以軍情局在歐美的擴張很快。

而且由於中國是一個黃種人國家,歐美人很少會警惕軍情局派出的間諜,因此軍情局這些年來的功績可謂是碩果累累…

而在德國,就有着不少軍情局的斯拉夫人成員潛伏着。

這些斯拉夫血統的軍情局成員,也爲嚴光帶回了許多有用的消息。

比如說,德國人準備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徹底的吞併掉已經失去了蘇德臺防線的捷克斯洛伐克…

由於這時的英、法對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協防的承諾,所以徐世昌等人都認爲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也就是歐洲爆發戰爭的時候。

不過嚴光卻不這麼認爲。

雖然嚴光對二戰史的瞭解不是很多,但他也記得,二戰會爆發的起因除了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英法實行的綏靖政策…

正是由於英法的綏靖政策,纔會讓希特勒的野心不斷膨脹,最後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而最後英法的底線,就是波蘭…

正是由於德國入侵波蘭,所以英法纔會對德國宣戰。

捷克是波蘭嗎?不是!

所以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吞併,絕對不會引起戰爭…

當然,歷史是有着無數個可能的,而且這個世界的歷史也已經被嚴光改的一團糟的,所以在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後英法會對德國宣戰的可能也不是沒有。

如果是那樣的話,對嚴光來說事情就有些糟糕了。

至少原有的計劃需要做出很大的改變,而且他的野心估計也無法實現了,不過……,

“就算那樣的話,我還是能撈到不少好處,而且大不了就讓在中南半島上佈置下來的棋子全部動起來。就算不能趁機將整個遠東都納入勢力範圍內,好歹也能將一半納進來…”

徐世昌等人當然不知道嚴光的想法,不過他們卻不覺得英法會繼續容忍下去,畢竟英法曾經對捷克斯洛伐克做出過保證,不過他們卻很聰明的繼續說下去。

因爲在過去已經有無數的證據證明。嚴光斷定過的事情有至少九成的機會會實現,哪怕很多時候這些事情無論怎麼看都沒有道理…

所以…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先去做好準備了…”

說着徐世昌等人離開了辦公室。

等到徐世昌等人離開後。秘書7、8、9號紛紛從房間的角落裡走了出來。當然,她們並不是想要和嚴光做些不和諧的事情,她們僅僅只是將一些嚴光需要的資料搬出來而已。

因爲這個時候,正是嚴光寫小說的時間。

沒錯。寫小說…

這一時期,恰好是科幻小說興起的時期,哪怕是文筆在差,只要想象力夠豐富就能成功。雖說嚴光的文筆在後世連三流都算不上,但是憑着他在這個世界絕對無敵的想象力。在文壇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也不是件沒有可能的事情,而嚴光也不介意在自己衆多的頭銜上在增添一個科幻小說家的頭銜…

於是在空閒的時候,嚴光就會寫點小說什麼的。

所謂心動不如行動,所以在作出這樣的決定後嚴光很快就行動了起來,並且用“緊那羅之歌”的筆名在國內的一些刊物上進行刊登。

由於嚴光的想象力十分豐富(相對於這個世界),所以投稿的幾部小說都十分受到歡迎,也算是又增多了一項頭銜…

至於那些個女秘書?紅袖添香夜讀書…

寫書的時候一般也是如此…

————————————————————

關於中國和日本達成協議的事情,日本人很快就將這個事情通報給了德國人。

當消息傳到柏林時。希特勒等人也是極爲高興。因爲在他們看來這已經等於是將中國綁上了德意志的戰車上。

“很好,很好!”看着桌面上的文件,希特勒興奮的拍了拍手,然後繞着桌子轉了兩圈。“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沒錯,我的元首!”

在一側,赫斯恭敬的道。

雖然沒能將中國也拉入軸心國當中。但既然日本人已經和中國扯上關係了,那和將中國拉入軸心國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在這個情況下。希特勒的顧慮也減少了許多。

一切就和嚴光所想的一樣,在幾個月後。纔剛剛進入39年的年初,德國軍隊就已經在希特勒的指揮下踏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將這個曾經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七強國徹底的併入德意志帝國當中…

當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吞併的消息傳到英國和法國後,就在世界其他國家都在關注這件事情的情況下,英、法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繼續慫下去,也就是繼續執行所謂的“綏靖政策”。

不過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爲這是英法在其實力日益衰退的情況下,爲維護霸權地位所能採取的唯一策略。

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嚴重損失,戰後經濟恢復非常緩慢。在二三十年代,英國曆屆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經濟問題上,把重整軍備看作是恢復經濟的障礙,企圖以沒有實力爲後盾的外交政策,達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

法國由於和德國毗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度保持軍備和對德國實行強硬政策。但法國的經濟一直處於衰退之中。相對穩定時期發展有限,30年代的經濟危機持續時間又特別長,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同時法國的政局也不穩定,內閣更替頻繁,使得對外政策難以保持堅定性和連續性。總之,英法的頹勢是其推行綏靖政策的物質背景。

然而這種綏靖政策,卻最終將整個世界拖入了戰爭邊緣…

在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後,由於英、法的不斷妥協,希特勒決定加快領土的擴張速度,於是希特勒將目光轉向了波蘭,要求波蘭將但澤交給德國。

希特勒對但澤的要求,促使了英法向波蘭保證支持其獨立,只不過由於先前英、法在捷克斯洛伐克這件事情上的態度,使得波蘭人並沒有安心多少。

至於希特勒?更是沒有被英、法的保障嚇住。

這時的德國。在吞併了奧地利和曾經是資本主義世界第七強國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經擁有相當傲人的實力了。

不過雖說如此,但是希特勒也沒想過就這麼直接動手。畢竟英法對波蘭的聲明在希特勒的心裡還是有一點存在感的。

所以,如果真的和英、法開戰的話,那麼希特勒首先做的就是先安撫住蘇聯這頭巨熊…

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意識形態等原因。西方國家與蘇聯的矛盾十分大。矛盾發展到19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戰略對手是蘇聯,同時在東歐地區利益問題上與德國衝突又日益尖銳。而納粹德國向來仇視共產主義,要向蘇聯採取軍事行動,也必須經由東歐的通道。對蘇聯而言。英法是所謂“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衝突顯而易見,而納粹德國的崛起更直接危及蘇聯的國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國與蘇聯三方之間的博奕與鬥爭便開始了。

由於希特勒計劃在9月1日攻擊波蘭,因此指示外長裡賓特洛甫在8月23日前往蘇聯,希特勒更指示裡賓特洛甫接受蘇聯的所有條件,以避免攻擊波蘭時兩面受襲。

而這時的蘇聯,由於承受着德國和中國的雙重壓力。所以也不希望避免過早的和德國發生衝突。故也願意和德國簽訂非戰條約。

於是在德國突襲波蘭前,俄國和德國簽訂了一項和平條約。

這項條約,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也稱爲蘇德條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或希特勒—斯大林條約。

條約締結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間施用武力、侵犯或攻擊行爲。

締約一方如與第三國交戰,另一締約國不得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

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締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

條約有效期爲10年。

在簽訂這項條約的同時,蘇德也簽訂了一份秘密附加協議書。

這項秘密協議書,也就是蘇德瓜分波蘭的秘密協議。

只不過俄國人很清楚。蘇德兩國遲早有一天會進入戰爭狀態,所以在條約簽訂後。斯大林就已經開始在不影響邊境防備的情況下,從伏爾加河沿岸和西伯利亞等地區抽調兵力到歐洲部分來。

只是在經歷過了大清洗後。這些部隊還能有多少戰鬥力就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了。

——————————

在和中國拉上了關係,同時也剪除掉俄國這個後顧之憂後,希特勒總算是可以在自己的新帝國總理府內毫無負擔的繼續執行計劃。對現在的希特勒來說,在入侵波蘭後英、法如果能繼續綏靖下去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的話動用武力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而事實上,希特勒也的確是這麼做的…

在確定了和斯大林的關係後,希特勒大刀闊斧的動了起來。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蘭戰役爆發,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早已準備多時的德國軍隊利用夜幕的掩護,在200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

波德戰爭的打響,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利用了閃擊戰襲擊了波蘭後,獲悉此事的英、法要求德國在48個小時內撤出波蘭。兩天後,由於德國並沒有按照英、法的要求去那麼做,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

只不過就在9月27日德國佔領華沙後,與此同時西線的法德邊界卻毫無動靜,英法等國違背了自己許下的“如果德意志帝國膽敢入侵波蘭,英法聯軍將直搗魯爾谷地”的諾言,屯重兵卻躲在鋼筋水泥的工事後面。

從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開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帝國才和英法爆發正式衝突,這段和平的時期被德國人叫作“靜坐戰”西方則稱爲“假戰”。希特勒在佔領波蘭後,對西方的綏靖一語道破:“對於這種結局,波蘭人應該感謝他們的英法朋友。”

對於發生在波蘭的一些事情,使得許多人徹底看清了英法的真面目。

不過這時的嚴光卻沒有閒心管這件事情。因爲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終於可以開始執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

“開戰了嗎,開戰了嗎!”

在南京的一所大學裡。一個青年學生拿着一份報紙興奮的嚷嚷道。

當英法對德國宣戰後,有關歐洲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中國來,而由於往日裡平靜的生活,也使得不少的國人都跟着興奮了起來——————說到底。大概就是閒的無聊吧。

畢竟對他們來說,歐洲的戰爭距離他們實在是太遙遠了。

而且上一次的戰爭,距離現在也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二十多年的時間,再加上當時中國在戰爭中並沒有出現什麼難以承受的損失,國內的百姓對戰爭的殘酷性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正確的觀念。

“不過話說回來。沒想到英國人和法國人還真敢宣戰啊!”

似乎是聽到了剛剛那個年輕學生的嚷嚷聲,教室裡另一個學生開口道。

“是啊,當初看到捷克斯洛伐克被吞併,英國人和法國人連屁都不敢放一個,我還以爲這次他們還會忍氣吞聲呢…”

聽到學生這麼說,另外一個學生也跟着道。

發生在波蘭身上的事,使得許多人都徹底看清了英法的真面目。不過在中國,中國人卻僅僅只將這件事情當作是飯後的談資。畢竟對他們來說戰爭實在是一件太過遙遠的事情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發生戰爭什麼的,始終不是一件好事吧…”

或許是這邊男學生們談論的聲音有些太大了,一個女學生在聽到後湊過來道,說着她還揚了揚手裡的報紙。

“要知道,戰爭可是會死人的…”

報紙裡的圖片,正是德國對波蘭發動閃擊戰後。跟着德國人一起行動的戰地記者拍攝下來的。

當然,雖然現在中國和德國的關係很微妙。使得德國人允許中國的一些戰地記者隨軍拍攝,但是一些過於敏感的畫面還是要接受審查的。所以刊登在報紙上的都是一些不是特別敏感的照片。

雖說如此,但是女學生手裡的那份報紙的封面照片裡,還是堆滿了數百名波蘭士兵的屍體。…,

只可惜由於相機的清晰度不夠,所以看着這些多少有些模糊的照片,除了特別敏感的人外,並不會讓其他人有什麼額外的感觸。

那幾個男學生就是如此,作爲神經多少有些粗大的男人,他們並沒有對照片裡發生的事情產生什麼感觸,所以只是瞥了一眼後,這幾個男的就繼續討論起了其他話題,讓剛剛那個女學生暗自憋氣。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不會也被捲入戰爭吧?”

在談論了許久後,一個學生突然開口道。

“這…”

聽到同伴這麼說,其他的幾個學生面面相窺。

不過這時一個學生突然冒出來道。

“這樣不是很好嗎?如果我們也參與到戰爭中的話,就能徹底的解放亞洲,建立一個黃種人的世界了!”

這麼說的時候,這個學生臉上狂熱的表情突然讓旁邊的幾個女學生覺得有些恐怖。

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由於中國國力的飛速增長,在國內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也出現了不少,而在這當中軍人和學生佔據的數量是最多的,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種觀點的。

學生們的討論聲雖然很大,但是卻無法傳入北京。

當然,更傳不到遙遠的中東了…

在中東和位於歐洲地區的領土,這裡的氣氛和國內截然不同,因爲發生在歐洲的戰爭距離他們並不是很遙遠。

再加上這時俄國突然進入了戰備狀態,所以這裡的氣氛多少也變得緊張了起來。

“戰爭,會爆發嗎?”

看着剛剛行駛而過的車隊,一個能源部門的工人問道。

作爲中國最大的石油出產地,國社政府在中東和高加索地區佈置了大量軍隊,這些軍隊的存在也使得在這裡工作的工人們有着很大的安全感,然而最近一段時間駐紮在這裡的部隊突然進入了戰備狀態。

看着經常行駛而過的軍車還有軍車上士兵們緊張的表情,這些能源部門的工人們也開始變得緊張了起來。

“戰爭嗎…”

一個看上去差不多有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喃喃的道。看他的樣子,似乎回想起了二十年前發生在伊拉克的許多事情。

“誰知道呢,不過現在戰爭還只發生在中歐和西歐。應該不會和我們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吧…”

中年人答錯了…

————————————————————

在英法對德國宣戰後沒多久,作爲軸心國的成員之一,日本也緊跟着向英法宣戰,只不過和在西線戰場上上演的“靜坐戰”不同。日本人動手的速度卻非常的快。

等到9月中旬的時候,在臺灣屯駐多時的十多萬日軍就已經乘坐着運兵艦,在聯合艦隊的護送下在中南半島開始展開登陸作戰…

由於日本是在宣戰書遞交沒多久就發動襲擊的,所以英國人和法國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就在英法正在調動兵力的時候。位於中南半島的抵抗組織卻也跟着行動了起來。

只是在很短的時間裡,差不多就有五十多萬的抵抗武裝冒了出來,對當地由英國人和法國人控制的城鎮發起襲擊,而在這個時候,受到國社政府支持的泰國政府也開始對法屬印度支那和英屬緬甸發起攻勢。

和那些和烏合之衆其實也沒多大區別的抵抗組織不同,泰國軍隊的武器都是由國社政府提供的,部隊的訓練也是國社政府幫助進行的。所以雖然在戰鬥力上雖然不如英法、日本,但也不是那些烏合之衆能比的。…,

再加上名義上是泰國空軍。實際上其實是由國防軍操縱的空軍部隊支援…

幾乎是在一瞬間。英法就已經喪失了對中南半島的掌控。

對此英法自然是對中國進行了嚴正交涉,就連美國人也站了出來,不過嚴光卻只是一個勁的裝傻,聲稱這是日本人和泰國人自己的行爲,國社政府也無權進行干涉。

對嚴光這樣的聲明,英法美要是信了就是件怪事了。畢竟誰都知道泰國政府和中南半島上的武裝組織是由國社政府控制的。

只是面對國社政府的抵賴,他們也沒絲毫辦法。而且當務之急是先對付日本人和德國人,至於和中國人的帳還是等這些事情都結束後在算吧…

不過就在英國人想着先去對付日本人的時候。另外一件事情卻像當頭棒喝一樣敲在了英國人的頭上…

1939年10月1日,就在日本軍隊對中南半島上的英法殖民地發起攻勢不到半個月,位於伊拉克、高加索和土庫曼三個地區的國防軍,兵分三路對伊朗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於此同時位於印度洋的“印度洋艦隊”,也對伊朗沿岸的幾座城市進行了炮擊。

如果說在波蘭,波蘭人多少還能組織起一些對德國人的抵抗的話,那麼伊朗就是毫無抵抗能力。而且由於過去二十年間國社政府對伊朗的滲透,使得不少的伊朗部隊其實在暗中都是由國社政府控制的,所以當國防軍攻到這些部隊的面前時,這些部隊不但沒有進行抵抗,反而在前面替國防軍做起了帶路黨…

只是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伊朗首都德黑蘭就已經被國防軍攻陷,伊朗國王禮薩沙赫?巴列維被俘,巴列維王朝宣告結束…

至於國防軍?不但替中國拿下了伊朗這塊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同時也拿下了這塊土地下深藏着的石油資源…

——————————

在歷史上伊朗是親德的,德國入侵俄國後,蘇聯和英國曾經聯手顛覆伊朗,所以書裡這麼做英法不會有太大牴觸,至於蘇聯?

書中的蘇聯已經和伊朗完全不貼邊了…(未完待續。。)

第98章 無奈第168章 探聽第345章 預警機第193章 宋教仁第407章 泰國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265章 合肥第18章 江上(二)第461章 澎湖列島第四百九十九章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47章 狙擊手第104章 時間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五百一十五章第182章 內務部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293章 震世第376章 捷克人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217章 沉艦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405章 擔心第88章 圖紙第93章 軍服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274章 旗人第394章 爛攤子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295章 萊陽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74章 總督府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161章 很俗套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269章 雨花臺第464章 襲擊第70章 武昌起義第462 登陸澎湖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88章 圖紙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27章 清末《改訂獎勵公司章程》第115章 乾坤一擲第105章 麻煩第212章 增援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345章 諜海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184章 國社黨第77章 羣龍無首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376章 捷克人第98章 無奈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413章 希特勒第162張 林秀第398章 游擊隊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56章 回家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13章 賭運亨通第244章 騎戰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193章 宋教仁第245章 賭勝第95章 談判第221章 潛江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88章 圖紙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17章 江上(一)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114章 美味(下)第247章 狙擊手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335章 解圍
第98章 無奈第168章 探聽第345章 預警機第193章 宋教仁第407章 泰國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265章 合肥第18章 江上(二)第461章 澎湖列島第四百九十九章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47章 狙擊手第104章 時間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五百一十五章第182章 內務部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293章 震世第376章 捷克人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217章 沉艦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405章 擔心第88章 圖紙第93章 軍服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274章 旗人第394章 爛攤子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295章 萊陽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74章 總督府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161章 很俗套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269章 雨花臺第464章 襲擊第70章 武昌起義第462 登陸澎湖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88章 圖紙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27章 清末《改訂獎勵公司章程》第115章 乾坤一擲第105章 麻煩第212章 增援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345章 諜海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184章 國社黨第77章 羣龍無首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376章 捷克人第98章 無奈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413章 希特勒第162張 林秀第398章 游擊隊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56章 回家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13章 賭運亨通第244章 騎戰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193章 宋教仁第245章 賭勝第95章 談判第221章 潛江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88章 圖紙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17章 江上(一)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114章 美味(下)第247章 狙擊手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335章 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