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萊陽

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前,嚴光一直以爲雖然在各方面中國都要落後於日本,但是在財政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畢竟不管怎麼看,中國都要比日本大上太多了。

就和嚴光曾經在教科書上學到的一樣,歷史上的中國絕對要強於日本,只是因爲清政fu的無能,再加上各種修“園子”,不注重發展科技、軍備,所以纔會任由列強欺凌。

然而當嚴光來到這個時代,並且開始注意日本這個夙敵時,他才發現不止是軍力和工業,就連財政方面都已經超越了中國。

當然,我們都知道後來日本絕對要強於中國許多,不過嚴光一直以爲那是一戰,或者是一戰結束後的事情。在歐戰爆發時日本藉着這股東風,直接由負債國轉變爲債務國,而日本在財政上超越中國也是那個時候的事情。

在那之前,日本頂多只是非常接近中國罷了。

可惜…

現實是很殘酷的,同樣農業國家和工業國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當然,在經濟總量上中國還是要遠遠超過日本的,不過這就和在四川的攀枝鐵礦一樣。光是有是不行的,你還要將他開發出來。如果不能開發的話,這和沒有有什麼區別?

而現在嚴光的任務,就是將中國由農業國家,轉變爲工業國家…

同時改變中國現有的稅收制度,在不提高民衆負擔的同時增加政fu的財政收入。畢竟只有政fu有錢,才能開展一些十分耗費金錢的項目。

事實上到目前爲止,這些工作已經初見成效。

在地方政fu開始乖乖的將財稅解至中央,而不是自截留後,根據財政部的預計,今年的財政收入將達到六億接近七億銀元的水平。而且隨着厘金的消失,國內商業的高速發展,到年底的時候,就是超過七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

財政很重要,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在山東的戰事。

8月20日,日本陸軍中將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率領第十八師團和第十七師團向萊陽發動猛攻,務求擊潰在萊陽的守軍,振奮因龍口灣失敗而有些下降的士氣。

不過當日軍抵達萊陽時,在萊陽蔡鍔早已準備多時…

8月21日,在做好準備後,第十七師團轄下的一個旅團率先對萊陽部署在郊外的防線發動猛攻。

日軍攻勢極猛,雖然在萊陽的國防軍裝備了大量的輕重機槍,但日軍還是對萊陽防線猛攻了一天的時間,在丟下了一千多具屍體,一直到日落後才停止了猛攻。

雖然正常鋒中,國防軍並沒有落於下風,而且因爲裝備大量重火力的關係,國防軍還佔有一定的優勢。不過日軍在進攻時表現出的兇悍,還是給前線的國防軍將士帶來了很深的印象。

而與此同時,在第一日猛攻結束後,看着傷亡慘重的進攻部隊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也是心中滴血。

這次日軍遠征軍一共只有兩個師團另一個旅團,全部相加也只有五萬多人。其中的一個旅團還要留守黃縣龍口,免得後路被人抄截。所以現在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能夠動用的也只有四萬多人而已。

而如今,僅僅只是第一日,遠征軍就出現了近四千人的傷亡,在這麼打下去的話,恐怕用不了多久遠征軍就沒多少人了。

“兩位閣下請放心,我們這裡有充足的物,一定能給士兵們最好的治療…”

在野戰醫院內,野戰醫院的院長對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點頭道。

聽到院長的保證,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也點頭道。

“那就一切拜託了…”

說着兩個人走出了院長的辦公室,只不過在路過簡易的天病房時,看着在病房裡苦苦哀鳴的日軍士兵,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的臉都相當的難看。

“沒想到,這些支那人居然這麼難對付…”

在避開了幾個擡着擔架的醫療人員後,看着擔架上滿臉是血的傷員神尾光臣恨恨的道。

聽了神尾光臣的話,秋山好古也點了點頭。

“是啊,的確是太小瞧這些中國人了…”

整場戰事的確是出乎了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的預料——————當然,日軍炮羣被壓制這點,到沒有出乎兩人的意料。因爲根據黑龍會和日軍軍部提供的情報,他們已經瞭解到在重火力上國防軍要強於日軍的消息。

真正讓兩人吃驚的是,國防軍的頑強。

在戰事初期國防軍的炮羣炮火的確很猛烈,但是還沒有到完全壓制日軍炮火程度。

而後的國防軍機槍陣雖然跟衝上去的日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但是在日軍炮羣的掩護下,最終日軍還是衝上了國防軍的陣地。

只是讓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震驚的是,萊陽的第一道防線居然被國防軍給守住了,而那些衝上去的日軍也給趕了下來…

“本以爲這些支那人會像日清戰爭時一樣,只要一個衝鋒就能殺個片甲不留,沒想到他們居然會這麼頑強…”

雖然衝上去的是秋山好古的那個師團,不過神尾光臣很清楚自己的同僚所管理的部隊,號稱“月”的第十七師團的實力。

明明已經衝上去的部隊居然還會被趕下來,連增援部隊都沒來得及上去增援。這肯定不能是第十七師團太弱,而是陣地上的國防軍抵抗的太頑強了。

而聽了神尾光臣的話,秋山好古也點了點頭。

秋山好古到不像他的同僚那樣輕視對手,不過即使這樣他還是對自己的部隊有着相當的信心。在部隊衝上陣地的時候,他當然沒有天真的認爲單憑一次衝鋒就能拿下陣地,可是衝上去的部隊這麼簡單就被人給趕了下來…

“神尾君,我有個預感,或許這場戰爭不會那麼輕鬆…”

說話間秋山好古和神尾光臣已經走出了野戰醫院。

聽到秋山好古的話,神尾光臣雖然也有些苦惱,不過還是輕鬆的笑道。

“這難道不好嗎?如果整場戰事打的太輕鬆了,那豈不是太沒意思了些?!”

看着同僚“單純”的樣子,秋山好古苦笑着搖了搖頭。

“或許就是因爲這個樣子,在軍部裡他才能的比自己好…”

這麼想着,秋山好古開口道。

“你的那個說法暫且不提,不過現在只是第一天就損失了一千多人,還有一千多重傷暫時不能上陣的……..神尾君,我覺得應該發份電報回東京,請求東京多派些援軍過來…”

“這樣…”

神尾光臣一皺眉。

應該說這個時候在日本軍部內,絕大多數的日軍軍官都是在用日清戰爭時的老眼光來看到國防軍的。尤其是在得知國防軍的裝備情報後,更是用一種看待“翻版”清軍的嚴光來看待國防軍。

連帶着原本評價還算不錯的北洋軍,在評價上也降低了不少。

然而現在,不提那些活着回來的部下們彙報的“情況”。

光是國防軍的輕重火力,顯然就不是一件能輕易對付的事情。

尤其是國防軍裝備的輕重機槍,雖然當時的距離有些遠,但是透着望遠鏡秋山好古還是看的清清楚楚。在整次進攻當中對日軍造成傷亡最大的,就是這些吐出罪惡火蛇的機槍了。

這些機槍對日軍造成的傷亡,甚至還在國防軍裝備的輕重火炮之上。

“不過這麼一個工業貧弱的國家,居然會給陸軍配備這麼多的重裝備,這也實在是件很奇怪的事…”

也難怪秋山好古會奇怪,畢竟日本也是一個國力貧弱的國家,而且還要兼顧海軍和陸軍。不像嚴光,在最初的時候就只有陸軍,自然只能優先照顧陸軍了,等到攤上海軍這麼一個吞錢大戶的時候,國防軍內較有戰鬥力的部隊已經都裝備的差不多了…

在這方面日本陸軍就沒有國防陸軍這麼好的運氣了,尤其是在歐戰結束後,第十七師團和第十八師團等幾個師團居然還被撤裁了,而日本海軍則是繼續壯大着…

——————————

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自然是不知道幾年後,第十七師團和第十八師團的可悲命運。這時的神尾光臣在聽了秋山好古的話後,雖然心中多少有些鬱氣,但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你說的不錯,如果往後的戰事都像今天這樣的話,單憑我們這兩個師團,還有第三師團派來幫忙的第二十九旅團肯定是不夠的………這個,一會我和你聯名發份電報,請求國內再派幾個師團過來…”

聽了神尾光臣的話,秋山好古點了點頭。

“這樣也好,只是…”秋山好古略帶憂慮的道。“海軍剛剛遭到了龍口灣的慘敗,也不知道他們還願不願意擔當護航的任務…”

“這個就不是我們能管的了,只希望國內的人已經想到辦法對付支那人的空中襲擊…”

這麼想着,神尾光臣的心底也升起了幾絲憂慮。

畢竟要是國內派來裝載着陸軍師團的運兵艦,在龍口灣外就被支那空軍像對付遠征艦隊那樣給擊沉了,那可就徹底熱鬧了。

不過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顯然是小瞧了日本軍部那些人的智慧,事實上在龍口灣遭到慘痛的損失後,日本軍部已經在考慮應該如何應對來是中國的空中威脅。

而這時,日本遠征艦隊的殘餘艦隻也已經返回了旅順軍港。在返回了旅順後,加藤友三郎中將根據自己的親身遭遇,提出了幾項防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替日本的全部艦隻加裝防空火力。

當然,考慮到現在還沒有“高炮”這種武器,所以最好的防空裝備就只有哈奇開斯重機槍了。好在這時的飛機還相當簡陋,再加上這個時代的魚雷等武器的程也很短,使得空軍部隊在攻擊時必須要相當接近目標才行,所以日軍裝備的哈奇開斯重機槍已經足夠對付可能出現的空中威脅了。

而在將自己的幾項防範措施提到日本軍部後,大隈內閣很快就同意了加藤友三郎提出的這些措施。而且還讓在朝鮮和東北駐守的幾個陸軍師團,將師團內裝備的哈奇開斯重機槍全部給遠征艦隊。

到如今,日本遠征艦隊內的主力艦,幾乎個個都被武裝的和刺蝟差不多。

就算這個時候國防空軍再對遠征艦隊發動空襲,恐怕也造成不了多少效果了。

而在加藤友三郎對遠征艦隊的防空火力加強時,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的聯名電報也已經發回了東京。

在接到兩人的聯名電報後,大隈重信在對日軍的傷亡感到吃驚的同時也沒猶豫,在將電報叫給岡市之助看過後,就已經決定再派遣三個師團支援神尾光臣——————當然,嚴格的講也可以說是兩個半師團,因爲其中的半個師團就是第三師團,而這時在山東半島,第三師團恰好有一個第二十九旅團在神尾光臣的管轄之下…

眼下日軍在山東已經有兩個師團外加一個旅團的兵力,就算減去倒在萊陽的兩千多人,但還是有五萬的兵力。而在算上後續增援的兩個半師團後,日軍在山東的兵力將達到十萬人以上。

這也是日本已經對幾個師團完成了初步的動員,不然的話…

不過雖然兵力好調動,但還是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那究竟是應該由誰來領導在山東的五個師團。現在在山東的五萬多遠征軍雖然是由神尾光臣領導,但實際上這五萬多人也就是兩個師團外加一個旅團,那個旅團長自然是該到哪玩就到哪玩去,剩下的事情兩個師團長之間互相解決也就是了。

可如今要一下子在山東安排五個師團,在讓神尾光臣負責指揮就不太好了,畢竟神尾光臣只是一箇中將,而剩下四個師團的師團長,每個都是中將…

由一箇中將指揮四個中將,就算大隈他們願意任命,那四個中將也未必會聽…

所以現在大隈重信他們最爲煩惱的不是應該派哪些部隊去山東,而是應該由誰來指揮這些部隊…

——————————

“根據軍情局在東京分部獲得的情報,這次日軍將會派遣至少三個師團的兵力增援在山東的第十七和第十八師團,不過現在大隈內閣正在考慮應該由誰來擔任這支遠征軍的指揮官,目前出任指揮官呼聲最高的是日本陸軍大將寺內正毅…”

“寺內正毅?”

嚴光打斷了軍情局局長的話,略帶疑的道。

“這個傢伙是幹什麼的?”

姚文清想了想後回答道。

“此人曾經擔任過桂太郎內閣的陸軍大臣,並且在西園寺內閣和第二次桂太郎內閣留任,同時還是朝鮮的第一任總督,現任陸軍大將軍銜…”

事實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1916年的時候,寺內正毅還會晉升元帥軍銜,並且擔任日本首相…

“這樣…”

嚴光點點頭,然後看向了已經返回北京的王耀武和蔣百里…

“三個師團,你們說鬆坡在山東能抗的住嗎?”

王耀武和蔡鍔的關係雖然不錯,但是相處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對蔡鍔的瞭解也不是很深因此沒有發言。

不過蔣百里和蔡鍔的關係很好,而且還曾經一同在日本留學,因此開口道替嚴光分析道。

“現如今在山東境內我軍一共有八個步兵師和兩個炮兵旅的兵力。就人數而言,我軍並不佔劣勢,不過我軍在青島要塞必須要留守一到兩個步兵師,在濰坊和濟南,也必須留守一個步兵旅到一個步兵師的兵力。而日軍除了在龍口灣留下必要的守備部隊外,剩下的卻可以全不做考慮,因此在兵力上鬆坡還是比較吃虧的…”

嚴光點了點頭,他明白蔣百里的意思。

以眼下國防軍在山東的兵力,就算蔡鍔再怎麼厲害,想要打勝仗也是件很難的事情,何況人家寺內正毅不管怎麼看也不像是個魚腩…

不過…

嚴光也很擔心,要是日本人在山東的損失過大的話,最後很可能會發飆,到那個時候恐怕整個沿海都在日本人的攻擊範圍之內。

至於朱爾典當初提出的保障?當初英國人是把自己當成弱者來看待的,那些個保障也都是爲了防止日本人在中國擴大自己的利益而設置出來的障礙…

而如今?不管怎麼看都是日本人的損失比較慘重,到了這個時候,英國人的保障究竟還有沒有用真的很難說。

“既然這樣,那就從北京軍區還有南京軍區各調一個師到山東,同時再從四川調兩個師到北京和南京…”

在四川好歹也還有近十個師的預備役,雖然這些預備役是沒辦法和當初的國社軍主力相比,但是單看戰鬥力的話,絕對要強於地方上的那些雜牌師。所以這個時候,嚴光對他們的信心還是比較充足的。

至於地方部隊?

還是繼續讓他們剿山賊土匪…

對嚴光來說,只要他們不擾民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

日本軍部決定派遣三個師團增援日本遠征軍的消息,很快就到了蔡鍔的手中。和這個消息一起到蔡鍔手中的,還有嚴光決定派遣兩個步兵師增援的消息…

而在消息傳到蔡鍔手中的同時,蔡鍔也已經和對面的神尾光臣和秋山好古再次鋒了幾次。

當然這次和昨天不同,昨天的時候只是單純的你攻我守,蔡鍔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日軍的戰鬥力如何。

如今日軍的戰鬥力已經試探出來了,蔡鍔自然就不需要在繼續守下去了。畢竟單是防守是無法擊敗日本人的,最重要的還是進攻…

所以在第二日,雙方是有來有往。

而憑藉着遠強於日軍的裝備,和還算不錯的單兵素質,國防軍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尤其是幾次,國防軍甚至拿下了日軍的兩道防線。只不過最後都被日軍悍不畏死的給奪了回去,在爭奪的過程中日軍出現了很大的傷亡,而國防軍也同樣如此。

畢竟到了拼白刃戰的地步,除非國防軍每個人都配着一件金絲甲,不然不可能全都是刀槍不入的。

至於手槍…

手槍在國防軍的裝備率相當的高,這一點哪怕是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不過在國防軍中,只有那些原國社軍的主力師,纔會將手槍配備到班一級,剩下的如新投誠的北洋軍等,則全都只是裝備到了排級…

嚴光也是無奈,畢竟現在國防軍家大業大,嚴光就是再有錢也不可能每個士兵都給配上一把手槍。

要知道哪怕是在後世,號稱最有錢的美國也沒有爲自己的每個士兵都配上手槍——————因爲在後世,一般士兵配備的手槍都是自己掏錢買的…

所以當一天的血戰結束後,日軍傷亡了近五千,其中當場陣亡的就有兩千多,而國防軍也陣亡了一千多。畢竟裝備再好也不是刀槍不入,頂多就是臨死前還能拖帶一個罷了。

不過傷亡慘重也不是沒有好處的,至少在連拼兩日,兩日都是日軍損失更大後,萊陽的幾萬國防軍對日軍的心理恐懼都消除了不少。而且經過了兩日的血戰也讓國防軍的將士們明白,其實對面的日本人,雖然掛着一個列強的稱號,但是也和他們一樣都是兩條胳膊一個腦袋,不會像腦海的哪吒一樣有個三頭六臂…

而在稍後,蔡鍔嘉獎了幾個在戰場上表現出的部隊後,在萊陽的國防軍士氣更是上升了不少。

反到是對面的日軍,因爲接連兩日傷亡慘重卻未有寸進,再加上當初親眼目睹了龍口灣的慘劇,因此士氣反而降低了不少。不過就算這樣,在上了戰場後這些日軍依然是一副相當兇狠的模樣。不但是對敵人狠,而且也對自己狠…

尤其是在攻防戰的時候,不少的日軍士兵在陷入絕境時,居然會拉着手榴彈和國防軍的將士同歸於盡…

那副狠勁,真的有些讓人骨悚然。

第248章 飛機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4章 自己幹?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136章 大月薰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352章 警惕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481章 博多河第228章 炮盾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487章 空戰第255章 計劃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62章 調任第255章 計劃第5章 回國第72章 發動第31章 宋鼎寒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413章 希特勒第232章 德國公使馬爾贊第214章 江上第97章 一腳第151章 想阻擋虎王坦克嗎?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331章 裝甲師第86章 張潤清第16章 再度啓程第353章 密謀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352章 警惕第68章 成都血案第104章 時間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5章 趙爾豐第272章 獲勝第398章 游擊隊第67章 保路運動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267章 馬鞍山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50章 芝加哥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459章 戰鬥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176章 電報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492章 戰鬥第35章 再往倫敦第4章 自己幹?第62章 調任第439章 仙山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52章 警惕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245章 賭勝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四百九十九章第157章 競爭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51章 再次到來第405章 擔心第400章 阮愛國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480章 傷亡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42章 寒風凜凜第119章 偷襲第407章 泰國第8章 風水寶地第10章 四川綦江第376章 捷克人第177章 過錯第139章 貴州第128章 表單(下)第459章 戰鬥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481章 博多河第64章 一切就緒第457章 後悔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95章 談判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257章 軍法第149章 鍾昌祚第62章 調任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308章 不良
第248章 飛機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4章 自己幹?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136章 大月薰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352章 警惕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481章 博多河第228章 炮盾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487章 空戰第255章 計劃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62章 調任第255章 計劃第5章 回國第72章 發動第31章 宋鼎寒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413章 希特勒第232章 德國公使馬爾贊第214章 江上第97章 一腳第151章 想阻擋虎王坦克嗎?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331章 裝甲師第86章 張潤清第16章 再度啓程第353章 密謀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352章 警惕第68章 成都血案第104章 時間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5章 趙爾豐第272章 獲勝第398章 游擊隊第67章 保路運動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267章 馬鞍山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50章 芝加哥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459章 戰鬥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176章 電報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492章 戰鬥第35章 再往倫敦第4章 自己幹?第62章 調任第439章 仙山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52章 警惕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245章 賭勝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四百九十九章第157章 競爭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51章 再次到來第405章 擔心第400章 阮愛國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480章 傷亡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42章 寒風凜凜第119章 偷襲第407章 泰國第8章 風水寶地第10章 四川綦江第376章 捷克人第177章 過錯第139章 貴州第128章 表單(下)第459章 戰鬥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481章 博多河第64章 一切就緒第457章 後悔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95章 談判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257章 軍法第149章 鍾昌祚第62章 調任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308章 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