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

所謂的善後大借款,是指北洋政府於1913年4月26日同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簽訂的善後借款合同21款和附件6號,借款總額2500萬英鎊,年息5釐,按84實交,47年償清,本息共計67893597英鎊,以關稅和鹽稅作爲抵押。

2500萬英鎊,按照當時的匯率相當於兩億六千二百五十萬銀圓,也就是八千七百五十萬美元。

嚴光在坦皮科的油田是從1910年開始就已經投產的,但是到如今也不過只是三個年頭罷了。雖然加上美國那邊最新的收入,嚴光總收入勉強算是進入了一億美元的行列,不過排除掉購買軍械、開辦鐵廠、兵工廠、鐵路、公路以及其他各種費用後,其實如今嚴光的手頭上也僅餘兩億多銀元,比袁世凱簽訂的善後大借款所得還要少一些。

好在袁世凱的善後大借款僅僅只是剛剛簽訂,而且這次的借款一直到了1915年末也僅僅只到齊了1000萬英鎊而已,所以嚴光到也不需太過擔心。當然這也和1年後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畢竟到了那個時候列強也沒多少閒心再給北洋政府貸款了(日本除外),而且嚴光也會在一戰之前就解決掉袁世凱…

其實這項借款,早在1912年就已經開始進行了,只不過一直到了1913年才正式簽訂,然而眼下的局勢,卻很容易讓孫中山等人認爲此次的善後大借款是爲了對付他們而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內部贊同孫中山的人開始變多了。

在善後大借款簽訂不久後,5月初,國民黨員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聯名通電,反對袁世凱向5國銀行進行貸款。依然停留湖北的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能夠化解北洋和國民黨之間的爭執。不過斡旋失敗,6月,北京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職務。7月3日,北洋第六鎮李純部奉袁世凱命令進入江西…

——————————

4月末,在得知袁世凱和5國銀行團簽訂善後大借款後,國民黨內部也是一片慌張,因爲在他們看來這就是袁世凱正在擴充軍備,準備對他們下手的先兆。

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縮了,也有的人硬了,還有的人想起孫中山應該先下手爲強的說法。

“先生,我們現在應該派人去一趟四川,爭取一下四川嚴都督的支持…”

坐在孫中山的身邊,陳其美向孫中山開口建議道。

聽陳其美這麼說,一旁的黃興也點頭道。

“沒錯,那個嚴光財力豐富,而且手下有不少的軍隊,如果我們能得到他的支持,那麼事情就好辦的多了。而且脣亡齒寒,這次的善後大借款是衝着我們來的,誰又知道解決完我們後,袁世凱會不會連他嚴光也解決了?只要他還不是個傻瓜,這麼簡單的道理一定能明白的。”

說真的,黃興對主動進行武力討伐真的沒太大的信心,畢竟國民黨和北洋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不過如果能將嚴光的國社黨也拉進來,那麼至少就算失敗了結果也不會太差。

至於嚴光會不會答應?如今袁世凱已經和5國銀行團簽訂了借款合同,資金短缺這個弱點至少在短時間內被彌補上了,如果袁世凱真的想對國民黨動手,至少在黃興看來是很輕易的事情,那麼在動手以後,袁世凱會不會順便也把國社黨這個不聽號令的政黨消除掉?

只要國社黨也被擊敗,那麼在國內就不會再有可以反抗袁世凱的勢力了,相信嚴光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對此黃興還是很有信心的。

雖然對嚴光很不滿,但是孫中山也知道此時此刻需要國社黨的支持,所以在稍作考慮之後就派了一隊人前往成都。

而就在孫中山有所動靜的時候,袁世凱也派了一隊人到成都去,爲的就是勸說嚴光能在這次的事件當中保持中立,當然,如果嚴光能站在自己這邊就更好了。這時的袁世凱雖然也有了動用武力的準備,但是孫中山等人畢竟還沒有正式作出武力反抗的舉動,所以袁世凱所想的僅僅只是對國民黨稍作打壓,至於趕盡殺絕什麼的至少眼下還沒有,不過等到孫中山正式宣佈二次**的時候…

不過即使掃平了國民黨的勢力,袁世凱也不會像黃興所想的那樣,直接順勢將國社黨的勢力也掃掉。

如今中國國內共有三大勢力,其一是袁世凱的北洋,其二是孫黃二人的國民黨,其三就是嚴光的國社黨。至於其他小勢力?相較於北洋、國社來說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雖然國內很多人都說國民黨纔是國內的第二大勢力,佔據兩省之地的國社黨只能算是第三大勢力,但是袁世凱很清楚,真正的第二大勢力是國社黨纔對,國民黨雖然架子很大,但只不過是一羣散沙罷了…

要知道袁世凱不但和英國人關係密切,而且和日本人也有那麼一點關係,所以兩者能夠搞到的情報,自然也會多少告知袁世凱一些,所以袁世凱對國社黨的實力認知也就要比孫黃二人更加清楚。

正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鎬,北洋雖然實力雄厚,掃掉國民黨也不是很難的事情,但是在掃掉國民黨後接着推倒國社黨?

要知道國社黨可是有10個在裝備上甚至比北洋老六鎮還要好的步兵師,還有能夠源源不斷提供鋼鐵和武器的綦江鐵廠和四川兵工廠,這樣的實力絕對不會遜於北洋多少。再加上川貴兩省地勢複雜,想要推掉國社黨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最後袁世凱還是聽從了自己謀士楊士琦的建議,先拉攏嚴光,讓他站在自己這一邊,至少不要在衝突當中幫助國民黨。

只要能解決掉宋案和善後大借款帶來的影響,袁世凱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削弱國民黨的實力,同時還能讓那些遊離於三大勢力外的小勢力靠向自己,等到自己掌握了整個中國後,國社黨也就不算什麼威脅了。

就在北洋和國民黨的說客幾乎是一同啓程前往四川的時候,在讓人送林青和趙生平等人先到鹽邊避避風頭後,嚴光坐着馬車前往位於銅梁的大型武器實驗場。

這座大型武器實驗場是在重綦鐵路完工後,纔在銅梁動工修建的。

原來四川軍政府曾經在成都的郊區外有過一座武器實驗場,只不過那個實驗場過去曾經是附屬於四川兵工廠的(原),如今四川兵工廠已經變成了位於重慶的那一座,原有位於成都郊區的武器實驗場自然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而且原有的那座武器實驗場的場地太小,雖說整個場地的大小也有十多公里,用來測試一般的步槍、輕重機槍和迫擊炮這樣的武器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在用來測試山炮、野炮,哪怕僅僅只是75毫米口徑的,都有些勉強。

所以嚴光便出資在銅梁縣動工修建了一座佔地極爲廣闊的大型武器實驗場,其面積之大哪怕是測試210口徑的重型加農炮和榴彈炮也綽綽有餘,而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是在測試。

“果然是極其威武啊…”

站在一門體型極爲龐大的210口徑重型榴彈炮的面前,惦腳細摸着榴彈炮極長的炮管,嚴光對着身邊站着的柳慧學和嶽昌興奮的道。

210口徑的重炮,可不是75口徑的山炮、野炮可以比擬的,如此大口徑的重炮,在整個中國恐怕也只有四川兵工廠可以製造,這如何能不讓嚴光興奮。

看嚴光如此的興奮,互相對望一眼,柳慧學和嶽昌也笑着附和了兩句。

事實上對重炮的製造,早在兵工廠部分投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了,只不過最開始製造的是150口徑的加農炮和榴彈炮。在德國工程師的幫助下,柳慧學等國產工程師用了3個月的時間,在試製了幾門150口徑的加農炮和榴彈炮後,纔算是掌握了對大口徑火炮的製造經驗。

而在對這些經驗進行了一定消化後,柳慧學他們又開始挑戰210口徑的大口徑重炮。因爲嚴光當初採購的生產設備本身就擁有生產210口徑重炮的能力,而且柳慧學這幫國產專家過去也曾經用簡陋的條件試製過75毫米的輕炮,再加上不久前150火炮的經驗,在德國工程師們的幫助下,柳慧學他們開始對210口徑的重炮開始試製。

如今擺在嚴光面前的就是柳慧學他們試製的成果,今天被拉來武器實驗場,就是想看看這次的試製成不成功。

“都督,我先給您介紹一下這門榴彈炮的性能。”看嚴光的興致這麼高,柳慧學在一旁介紹道。“這是德國最新式的榴彈炮,口徑210毫米,炮管倍徑12倍,高低射界爲+6度到+70度,水平射界則是4度,同時炮彈的彈藥重120公斤,火炮全重7380公斤,最大射程爲9400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榴彈炮之一…”

嚴光當然知道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榴彈炮,不然的話他也不會讓柳慧學這麼着急就進行試製了。

“210口徑,在面對240口徑的重炮時,應該不會吃虧吧…”

在日本有一種大口徑榴彈炮,叫明治四十五年式240毫米重榴彈炮,是日本在去年開始裝備的大口徑重型榴彈炮。當然,這種武器主要是用來攻城的,不過如果某一天發生了一場僅侷限於山東半島的局部衝突時,在海軍大口徑艦炮的掩護下,他卻會成爲非常恐怖的武器,這也是爲什麼嚴光會這麼着急讓柳慧學他們開始試製210口徑炮的原因了…

——————————

75毫米德造山炮的重量是529公斤,還有一款是275公斤的,不過射程只有3公里。另210口徑榴彈炮的重量是7380公斤,也就是七噸多的重量。。.。

第266章 集團軍第257章 軍法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265章 合肥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413章 希特勒第170章 綦江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278章 後續第20章 船長理查德第149章 鍾昌祚第162張 林秀第170章 綦江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205章 猜想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91章 反應第484章 菲律賓第296章 援軍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133章 選誰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173章 人力第367章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第306章 新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86章 張潤清第255章 計劃第120章 無憂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五百一十六章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11章 三人第129章 王耀武第359章 潛艇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228章 炮盾第259章 議和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455章 中國同盟第221章 潛江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458章 轟炸機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116章 離去第127章 表單(中)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296章 援軍第278章 後續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430章 新坦克第138章 和談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337章 摩蘇爾第119章 偷襲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478章 轟炸北京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35章 再往倫敦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18章 江上(二)第18章 江上(二)第128章 表單(下)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308章 不良第100章 戰備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92章 無二第58章 公路第291章 登陸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272章 獲勝第309章 分部第91章 反應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381章 四大艦隊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1章 重回1908第6章 當頭炮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174章 時間第10章 四川綦江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
第266章 集團軍第257章 軍法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93章 瘋狂的一日第265章 合肥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413章 希特勒第170章 綦江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278章 後續第20章 船長理查德第149章 鍾昌祚第162張 林秀第170章 綦江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205章 猜想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91章 反應第484章 菲律賓第296章 援軍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133章 選誰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173章 人力第367章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第306章 新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86章 張潤清第255章 計劃第120章 無憂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五百一十六章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11章 三人第129章 王耀武第359章 潛艇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228章 炮盾第259章 議和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455章 中國同盟第221章 潛江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458章 轟炸機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116章 離去第127章 表單(中)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296章 援軍第278章 後續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430章 新坦克第138章 和談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337章 摩蘇爾第119章 偷襲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478章 轟炸北京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35章 再往倫敦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18章 江上(二)第18章 江上(二)第128章 表單(下)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308章 不良第100章 戰備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92章 無二第58章 公路第291章 登陸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272章 獲勝第309章 分部第91章 反應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381章 四大艦隊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1章 重回1908第6章 當頭炮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174章 時間第10章 四川綦江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