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

雖然伊朗已經落入國社政府的手中,然而除了國內的民衆稍微驚訝了一下外,唯一表示關注和抗議的就只有英國了,畢竟國社政府的行動損害了英國在伊朗的利益。

只是在和國社政府簽訂了有關伊朗和印度的條約後,英國人在抗議了幾聲後也就不了了之了,畢竟這時英國人還有着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

其他的幾個國家也都如此,在德、日同時在歐洲地區和亞洲地區展開軍事行動的情況下,美、蘇等國可沒興趣去關注一個和他們沒多少關係的國家的命運…

眼下這個情況,嚴光自是樂的輕鬆。

只不過,雖然國防軍已經佔領了伊朗,但是想要管理好這個國家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跑?你們以爲自己還能跑的掉嗎!!!”

在伊朗的哈赫巴哈爾港,在十多名國防軍士兵的監視下,一隊伊朗百姓排着隊伍朝碼頭上的船隻走去。

眼見着隊伍距離船隻已經越來越近,一個伊朗青年似乎想要從隊伍裡逃出去,不過旁邊負責看守的士兵卻是眼明手快,直接一槍托將這個想要逃跑的青年撂倒在地,然後才示意其他幾個人將這個傢伙像拖死狗一樣的拖進船去…

對士兵們的這些行爲,隊伍裡的伊朗人自然是十分憤慨,只是看着指着自己的槍口,在看看腳下還沒有褪去的血紅色,這些伊朗人也只能盡力讓自己忍耐下去…

在攻陷了德黑蘭等伊朗的重要城市後,佔領伊朗的國防軍也開始了管理工作,先是像在伊拉克一樣進行“集家並村”將散居的伊朗人集中起來進行管理,接着就是將敢於反抗的伊朗人全部遷移到庫頁島上去,一切就像在伊拉克發生的一樣。

和伊拉克不同,這麼多年來伊朗一直都是作爲一個獨立國家存在的,所以在反抗力量上也要強出不少,即便當地的新政府已經採取了“集家並村”和“株連”的做法,進行抵抗活動的伊朗人依然不少。

於是像哈赫巴哈爾這樣的港口。幾乎每天都要將數百名伊朗百姓連同混在裡面的抵抗分子一起送到庫頁島上去。

在押送過程中,不甘如此而奮起反抗的伊朗人自然也有不少,像剛剛那樣逃跑的已經是最輕一級的了。嚴重的甚至就連搶槍和襲擊士兵的事情也時有發生,畢竟這些伊朗的抵抗分子當中有不少都是被擊敗後的伊朗軍隊的潰兵。

面對這一情況,負責押運的士兵也沒含糊過。

雖說根據規定,這些被送往庫頁島的伊朗百姓都是“受到強制遷移”的中國“公民”。因此士兵們完全不可以粗暴的去對待他們。

但是其實每個人都知道,這些只不過是被押往庫頁島的囚犯而已。

再加上這些百姓中混入抵抗分子的可能性有百分之八九十,所以對一般的老弱婦孺也就算了,對於那些體格強壯的青中年人,這些士兵動輒就是拳打腳踢。對那些想逃跑的人更是從沒手軟過。

至於搶槍或者是襲擊押運士兵的?

前往碼頭的地面上,不時的會出現一些被暗紅色印記覆蓋的地面,那些就是襲擊士兵的人們的下場…

雖說這些人在名義上都是普通的新的中國公民,並不是什麼嫌犯更不是囚犯,然而根據國防部下達的指令,在緊急關頭這些士兵卻是有權利自行判斷是否應該進行射殺的…

當然,雖然在一些事情上國社政府放的很寬,但是在姦淫擄掠等方面還是管的很嚴的。畢竟伊朗不是什麼窮鄉僻壤。嚴光可是希望通過這裡地下儲藏着的石油。讓“華元”成爲“世界貨幣”呢。

如果佔領此地的士兵真的弄的跟日本鬼子似的,那除非將伊朗人全都殺光,不然也就不用談佔領這回事了…

好在當初佔領伊拉克等地的時候,在伊拉克和高加索等地區也曾經發生過這類的事情,當時國防部的處置都是公開執行死刑。這樣的處置不但安撫了當地百姓的心,同樣也震懾了許多人。

所以當國防部再次公佈這樣的處置條例時。敢於頂風作案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當然,中國人也從來都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民族。所以每當有襲擊事件發生的時候,能扣動扳機他們是絕不會浪費體力多跑幾步的。也因爲這個原因所以襲擊者的死亡率達九成以上,剩下的一成裡也有一半是槍傷…

這麼做不引起伊朗人的憤恨纔是件奇怪的事情,好在這些人都要被送去庫頁島了,就算憤恨也沒用,除非他們能從庫頁島游回伊朗來…

“不過這麼下去真的行嗎…”

看着碼頭上排隊等着上船的百姓,一座三層建築上的軍官有些擔心的道。(_)

“擴張的速度會不會有些太快了?”

這其實也是國社政府內部比較有市場的一個論點,因爲近年來國社政府在領土上的擴張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新獲得的領土在面積上就算是和原有的舊領土相比也不會差上太多...

雖說目前國社政府還算是鎮得住局面,但是這些新領土上的抵抗事件卻從未中斷過,在這麼下去的話,不少人擔心遲早會有玩砸的一天…

“擔心那麼多有什麼用,再說這些土地即使我們不搶,其他國家也會去搶的,既然這樣到不如由我們來搶比較好。”在軍官的身旁,他的同伴有些輕鬆的道。“何況過去爲什麼我們的國家會飽受列強欺凌?就是因爲在其他國家擴張勢力的時候,我們卻是在閉關鎖國講着什麼仁義道德,而現在呢?過去的二十年裡我們的領土幾乎擴張了近一倍,而國力卻是在呈幾何的增長着,所以還是不要太擔心了…”

說完後,他還拍了拍軍官的肩膀。

和剛纔的那個論點相比,這個論點在國社政府內要更有市場,不少的政府官員和軍隊將領除了是“大亞洲主義者”外,同時也是“擴張主義者”,不然的話對伊朗的攻勢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得到有效的執行…

聽到同伴這麼說,軍官長嘆了一聲…

————————————————————

雖說在伊朗幾乎每天都有人被送去庫頁島。不過考慮到庫頁島至少能容納一百萬人居住,所以這也不算是什麼大問題。

而在這一時期,日軍在中南半島上的攻勢卻是越發的猛烈。

在當地抵抗武裝的配合下。僅僅只是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已經攻陷了法屬印度支那的多處要地。

而另一方面的泰國軍隊,由於擁有國社政府提供的大量重武器裝備,再加上有緬甸抵抗組織的幫助,也將位於緬甸的英國軍隊打的節節敗退。

在緬甸獲得了部分勝利的同時。泰國政府也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向新加坡的方向開拔,以求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新加坡…

這時的日本由於沒有像另一個世界一樣,將大量的兵力浪費在中國戰場,更沒有所謂的幾十萬關東軍坐鎮東北防備蘇聯。所以在派出大量兵力對法屬印度支那發起攻勢的同時,也能分派出大量的兵力到南洋羣島上去。

如果說在中南半島上。英、法還能組織一些兵力進行抵抗的話,那在南洋羣島上就真的是毫無抵抗可言。

而這時的希特勒,在和蘇聯一起徹底解決了波蘭後,也將兵力調回西線準備去對付英、法。當然,他並沒有傻到直接硬攻“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被法國人修的的確是固若金湯,暫且不提德國有沒有能力攻下這條防線,就算能攻下。爲此而付出的代價也不是希特勒能夠接受的。

好在法國雖然在德、法邊境上修築了“馬奇諾防線”。卻沒有在比利時也修出這樣的防線,所以…

“只要繞過去就可以了…”

看着牆壁上的歐洲地圖,古德里安如此道。

何況在法比邊境上,還有阿登這麼一個漏洞存在。

“馬奇諾防線”是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想要攻下這樣一個防禦工事。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既然攻不下。那就不要攻好了…

當然,後來人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法國人爲什麼沒有將“馬奇諾防線”一直修到法比邊境,使他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固若金湯?”

其實道理很簡單,第一,馬奇諾防線的造價實在是太高了,而在一戰和經濟危機後,法國的經濟卻一直沒怎麼好轉。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法比邊境修堡壘是爲了抵禦誰?比利時?這是個政治問題而不是軍事問題。

要知道當時法國可是承諾過要保證比利時安全的,如果說是爲了抵禦德國的進攻,那不就明確告訴比利時、盧森堡兩國‘我們一開始就打算把你倆賣掉‘麼?好歹那個時候法國還是同盟國中的老大之一吧,老大你好意思只管自己不管盟友麼,何況到時候盧森堡和比利時的政府該怎麼解釋?

要是法國真的在比利時和盧森堡的背後這麼做,說不定德國還可以通過外交手段政治扶持啥的支持右翼上臺投入至少是親近軸心。

當然,法國人沒錢還是最重要的原因,不然就算比利時抗議說不定他們也能這麼修下去…

在作出了“繞過去”的決定後,德國政府開始爲即將進行的軍事行動作出準備。

而就在歐洲和中南半島都打的熱鬧的時候,站佔領了伊朗後,國社政府卻擺出了一副看熱鬧的姿態,當然,不止是看熱鬧他也進行着其他許多有趣的工作,比如說…

賣軍火…

————————————————————

在中國伊拉克行省和法屬敘利亞交界的城市阿布凱馬勒,一列載滿了軍火和其他各種物資的列車剛剛駛入火車站。

“來了,這羣中國人總算是到了…”

在站臺上等候着的十多個人看到列車的影子後紛紛站了起來,準備到月臺上去迎接。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駐派在敘利亞的法國官員突然用蹩腳的英語對身旁的一個紳士打扮的中年人道。

“這樣真的好嗎?從中國人的手裡購買武器,要知道日本人和泰國人在遠東地區的軍事行動可就是他們支持的…”

一口的倫敦腔,那個紳士打扮的中年人苦笑了一下。

“這點我們同樣清楚,但是我們也都記得上一次大戰究竟打了多久………德國人爲了這場戰爭已經秘密準備了很長時間,可是我們卻沒有。所以在戰爭爆發前我們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爲此哪怕是從準敵國手中購買武器也是可以容忍的,要知道等到和德國人的戰爭爆發後。無論是從中國人手裡還是從美國人手裡購買武器,可都不會是這個價錢了…”說着中年人看了一眼火車上的中國國旗。“而且眼下我們最要緊的就是要去對付德國人和日本人,暫時還不宜和中國人鬧僵…”

那個法國人點點頭表示理解,但是理解卻不代表接受。

畢竟驕傲的法國人是很難低下頭的。除非——————除非他們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給人亡國了。

多少也能理解法國人的驕傲,所以那個英國人到也沒說什麼,只是等到列車停下來後,才吩咐着其他人。

“走,去把東西卸下來吧…”

“是!”

這時停下來的列車上也走下了幾個中國人。看到站在月臺上的英國人和法國人,這幾個中國人笑着迎了上來。

“讓你們久等了。”

一個爲首的中年人開口道,說着指了指身側的列車。

“都是剛出廠的,就等你們驗收了。”

那個英國人笑着點了點頭,然後帶着幾個人朝着列車走去。

打開了一節車廂後,車廂裡全部都是裝滿了武器的木箱。

撬開了一個木箱,那個英國人帶來的幾個人開始抽樣檢查,過了半響才向英國人點點頭道。

“這些武器沒問題…”

當然沒問題。這些都是在哈薩克省的兵工廠剛剛出爐的新武器。

“沒問題就好…”說着英國人看向了那幾個中國人。“餘款就在車站裡。你們跟我來吧…”

說着英國人帶着他們走進了車站,在車站裡,數十名英國軍人一臉嚴肅的圍着一個裝滿了黃金的木箱。

看到箱子裡的黃金,爲首的中國人點了但頭,接下來自然就是驗貨的過程了。

本來依照英國的工業實力,是完全不需要向中國購買軍火的。只是和德國不同。在戰前英國並沒有進行過什麼準備,所以在準備上多少有些不足。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經歷過了上一次大戰後英國人也有了一點經驗上的教訓。那就是在戰爭爆發後除非你的工業像美國一樣強勁,不然就算工業平時再強,在世界規模的大戰當中也是完全不夠用的。

像是上次戰爭中,英國政府平白被美國人撈去了多少好處?那些可都是真金白銀…

所以這次英國人也留了一個心眼,雖然到目前爲止和德國人的正面衝突還沒有爆發,卻已經開始做好戰爭可能要進行幾年時間的準備了。

而作爲準備之一,自然就是趁着雙方還沒有正式交火的功夫,先向幾個中立國購買軍火,免得等到戰爭爆發後軍火的價格漲上幾倍…

畢竟軍火這種東西總是在和平時期纔是最便宜的,真到了你急需的時候,該多少錢可就是軍火商說了算的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雖然在英、法、德、日等國互相宣戰後,軍火的價格已經上揚了不少,但戰爭畢竟還沒有發展到白熱化階段,所以中國和美國出口的武器在價格上多少也能被英、法等國承受…

所以英國人現在才能整車、整船的去購買,真要等到像另一個世界一樣山窮水盡的地步,恐怕英國人就只能和歷史上一樣賣殖民地換武器了。

認真的講,其實英國還不算最慘的一個。

雖說在上一次大戰英國損失慘重,世界金融中心的稱號也被美國搶了去,但是作爲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多少還有些家底在,所以現在英國還能掏出一些餘錢來買武器,和英國相比日本可要慘的多了…

的確,日本也算是在被中國慫恿的情況下才向英、法宣戰的,但這不代表國社政府就要替日本人進行的戰爭買單。

這時的日本政府雖然也有六百多萬噸的鋼鐵年產量。在工業上到也不算給“列強”抹黑,但是同時在中南半島和南洋羣島進行戰爭,對日本人而言負擔着實是大了一些。

何況日本是個海洋國家。雖說在被國社政府教訓了兩次後,除了繼續宣揚武士道精神外,也開始注重起了陸軍的火力問題,但是由於自身薄弱的工業…

於是沒辦法。日本人也只好用買這麼一種手段了。

只不過和英國不同,日本可沒有英國那麼豐厚的家底,畢竟日本不像英國一樣殖民地遍佈全世界。而且1938年也就是昭和13年日本政府的歲入也不過三十五億九千多萬日元的樣子(總是要有個對比,所以書中國家的一些數據都取自史實資料。這個三十五億九千萬的資料出自日本財務省的官方網站,除非日本人在自己的官網上造價。不然這個資料絕對真實可信…)

而既然是買的話,那渠道自然就只有作爲好鄰居的中國和半好不好的美國了。可惜這件事上作爲好鄰居的中國,卻連一個友情價也沒給,最後就連日本首相上門親自拜訪也一樣,氣的日本人大罵“落井下石”卻也沒辦法。

只是在怎麼大罵也沒用,畢竟戰爭還是要打的,而且眼見在中南半島和南洋羣島上的軍事行動順利,日本人也是心熱不已。畢竟這些地方要全都佔下了。可比日本的現有領土還要大上幾倍,更別提在後面還有一個澳大利亞了。

所以就算國社政府在武器的價格上開了一個黑心價,但日本人還是決定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把買裝備和物資的錢給弄出來——————雖說現在的中南半島其實就是日本人替中國打的…

只是說實話,就日本的那點家底,就算真的是砸鍋賣鐵估計也砸不出多少錢來,何況這種事情日本人經常做。的確是弄不出來什麼東西了。

好在嚴光還需要日本人替自己去打仗,所以也沒真的將路給封死了。所以最後還是留了條生路給日本人。

“你們可以用物資來換,用物資來換武器…”

不過既然是用物資換的話。簡單的1:1顯然是不夠的,畢竟嚴光也需要養活國內的工人,所以…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資本家爲了利潤,會賣出吊死他們自己的繩子,咳,不對,這個是列寧說的,我要說的是,爲了300%的利潤率,資本家可以冒着上斷頭臺的危險…”

“所以,你們只要給我300%的物資就可以了………簡單點講,就是用三倍的物資來換…”

不要說三倍了,對日本那個窮鄉僻壤來說,就是1:1也是承受不了的,不過最後日本人還真想出了個辦法,或者說是嚴光替他想好的。

那就是動員佔領區的土著居民,讓他們開採、挖掘當地的資源,然後直接送到中國去換裝備,這樣一來也省去了將資源運回本土後冶煉和製造的麻煩。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日本人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一時期國防軍的裝備的確要比日軍強的多,但是一件18式衝鋒槍就能讓日本人口水很久了。

而且嚴光販賣的不只是一般武器,在嚴光的商架上,小到****子彈,到到航空母艦都是明碼標價的,只要你出的起錢…

說到底,嚴光畢竟希望日本能站在對抗美國的第一線,而單憑日本本身的實力,去做不到這個地步的…

另外在向日本出售軍火這件事情,嚴光也不怕反遭蛇咬,雖說最後向日本宣戰是絕對的,不過現在嚴光正在大漠裡研究一個能夠“一錘定音”的絕密武器,雖說第一次弄這種東西,什麼時候能出來還是件爲知的事,但至少在日本戰敗前扔上兩三顆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就算到時候情況在壞,有這種武器也可以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未完待續。。

———————————————————————————————

第117章 走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157章 競爭第77章 羣龍無首第310章 狙擊手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四百零四章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24章 等待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61章 不信第6章 當頭炮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352章 警惕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360章 破交戰第175章 5分之1第77章 羣龍無首第五百一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五章第331章 裝甲師第4章 自己幹?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374章 19式機槍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56章 回家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412章 格局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175章 5分之1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154章 唐繼堯第30章 清末槍照第214章 江上第118章 不甘第2章 圓珠筆第244章 騎戰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92章 無二第447章 炮臺第426章 順利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193章 宋教仁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484章 菲律賓第477章 轉移第217章 沉艦第93章 軍服第480章 傷亡第75章 突進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287章 理由第56章 回家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346章 虎!虎!虎!第152章 張百麟第110章 如何吃餃子第60章 坦白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225章 船隻第18章 江上(二)第407章 泰國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410章 會面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400章 阮愛國第42章 寒風凜凜第452章 可恨的奸商第172章 禮物第374章 19式機槍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90章 龍口第279章 漢陽兵工廠第352章 警惕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434章 啓航第136章 大月薰第490章 索要索馬里第129章 王耀武
第117章 走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157章 競爭第77章 羣龍無首第310章 狙擊手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四百零四章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24章 等待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61章 不信第6章 當頭炮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352章 警惕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360章 破交戰第175章 5分之1第77章 羣龍無首第五百一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五章第331章 裝甲師第4章 自己幹?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374章 19式機槍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56章 回家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412章 格局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175章 5分之1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154章 唐繼堯第30章 清末槍照第214章 江上第118章 不甘第2章 圓珠筆第244章 騎戰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92章 無二第447章 炮臺第426章 順利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193章 宋教仁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484章 菲律賓第477章 轉移第217章 沉艦第93章 軍服第480章 傷亡第75章 突進第483章 成功 失敗第287章 理由第56章 回家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346章 虎!虎!虎!第152章 張百麟第110章 如何吃餃子第60章 坦白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225章 船隻第18章 江上(二)第407章 泰國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410章 會面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400章 阮愛國第42章 寒風凜凜第452章 可恨的奸商第172章 禮物第374章 19式機槍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90章 龍口第279章 漢陽兵工廠第352章 警惕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434章 啓航第136章 大月薰第490章 索要索馬里第129章 王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