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批評也要講方法

孩子3歲的時候,正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處事能力還不很強,所以孩子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地會犯一些錯誤,對於孩子犯錯來說,不管不問,那是家長不負責任的態度,如果拉過來就打,這也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覆蓋上陰影。批評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做到心服口服,這樣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批評孩子時一定要講究方法。當孩子經常不接受你的批評時,作爲家長是否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好好反思一下呢?

在批評孩子的方法上,我國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育孩子時,批評比表揚還要高深,因爲批評一定要講究方法,這是一門藝術,你用得好它比表揚的效果還有用。”因此,在教育孩子上,處處留心皆學問。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批評也是一門藝術,所以家長批評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批評方式和時機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要想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抓住恰當的教育時機並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例如:

當孩子在廚房拿着碗筷玩耍時,有時候家長心情好了,就會對孩子說不要玩這些東西,對自己有危險,如果家長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說一些嚴厲的話,“你沒事玩這個幹什麼,萬一把碗打碎了,劃傷你就高興了,老實呆着去。”這種現象很常見,很多家長都會發脾氣,而且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不注意方式和言辭。

一個聰明的家長應該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不僅注意方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從批評中得到經驗和教訓。

一些家長看到孩子犯錯之後,不問緣由,上來就對孩子指責批評。家長在批評孩子之前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不能偏聽偏信,在沒有證實、孩子沒有承認的情況下草率地批評孩子,只會使孩子感到委屈,也有損於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例如:

孩子拿着剪刀到處跑,剪這個剪那個,媽媽看到後就說:“你玩剪刀幹什麼,玩什麼不行非要玩剪刀,還到處剪東西,剪到自己怎麼辦。”然後,一邊責備孩子,一邊把他拉到門外,“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這位媽媽不知道,孩子玩剪刀的過程就是孩子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的過程。其實對於孩子玩一些危險的工具,家長們不必過於緊張,應該爲孩子準備一把他專用的安全剪刀,鼓勵孩子學習使用安全剪刀的方法,只要孩子在擺弄剪刀的時候,家長在一邊看着,孩子就不會有大危險。這樣既達到了教育的效果,也給了孩子學習使用工具的機會。

還有一些家長,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孩子不聽話,就不分場合地對孩子橫加批評,這樣會使孩子很難受,也會讓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感。

而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對孩子進行威嚇,更是讓孩子產生遠離家長的思想。

例如:

有一個媽媽看到兒子不停地玩玩具,而且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玩完一個就扔一邊不管了,所以這個媽媽就對兒子進行恐嚇式的批評:“玩玩具有你這樣的嗎,扔的滿地都是,你再這樣我把你像玩具一樣給扔了。”整理收拾自己的東西對大人來說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對孩子來說更是一個很難養成的習慣,媽媽應該對孩子更加耐心一些。用“扔掉”之類的威脅其實並不能起多大的作用,孩子很快就會知道,媽媽只是說說而已。

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批評的時候連打帶罵,這樣下來也許孩子會記住教訓,但是孩子也可能學會打人、罵人,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所以批評孩子一定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

第一,暗示批評。

當孩子犯錯誤了,家長不要直接指責孩子的過失,如果能心平氣和地啓發孩子,孩子會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願意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而且這樣做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第二,批評的時候要小聲。

一個3歲的孩子是能夠聽出來家長所說的話是好是壞,如果孩子犯錯了,就對孩子大聲辱罵、大聲批評,也許會驚嚇到孩子。如果家長以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平和而有說服力,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批評方式,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更好。

第三,批評也要有個度。

孩子一旦做錯了事,總擔心會受到家長嚴厲的批評,如果家長和孩子想的一樣,抓住孩子犯的錯誤不放,沒完沒了地對孩子進行批評,這樣會使孩子對家長產生一種恐懼感,如果對孩子教育性稍加批評,孩子反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待批評和自己所犯過錯也就能夠清醒地認識和反省。

第四,換個立場批評。

當孩子跟其他小朋友鬧矛盾後,家長批評孩子時,孩子也許會把責任推到其他人身上,以此來逃避家長的批評。此時最有效的方法,是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個人,你該怎麼說呀”,這就會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麼?並發現自己也有過錯,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責任嫁禍他人的做法。

孩子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所有的人都會犯錯誤,不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都會犯錯誤,所以,批評孩子也要合情合理,不能對孩子濫用批評,否則,就是家長犯錯誤了。

批評孩子的目的是爲了教育孩子,使孩子向着健康的道路發展,如果家長把批評作爲教育的方式,那結果是沒有真正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起到了負作用。我們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批評孩子,家長要有一個清晰的把握。

如果孩子只是因爲不小心造成了一個錯誤,而這錯誤本身並不大,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或者是一個杯子,那麼家長也沒有必要小題大做,爲這樣的事情去批評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只要淡淡地說一聲:“以後走路要小心。”“拿掃把把玻璃掃掉。”讓孩子自己收拾殘局就可以了。

有時候家長批評孩子確實方法欠妥當,家長不妨假設一下,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怎麼看待這一錯誤。當孩子玩沙土、玩泥巴時,家長首先想到的是不衛生,想到的是這一行爲會把衣服弄髒、弄破,給自己帶來麻煩。而孩子卻覺得這一活動給他帶來了無比的快樂,這是一種百玩不厭的遊戲。如果家長能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的話,一定不願掃孩子的興。

批評不要抹殺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一個3歲的孩子應該具有的天性,孩子犯錯是因爲孩子對度的把握還不能做到像常人一樣,如果孩子因爲對某一事物好奇,抱着做試驗的想法做出錯事來,這種情況下也不要批評孩子,而應該引導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孩子玩火,也許孩子很奇怪爲什麼一個小小火柴棒或者是打火機就能冒出火來,所以他們會不停地玩這個取火工具,還會拿着其他東西來點火,所以家長看到後,不要只顧批評孩子,還要給孩子講解一下冒火的原因以及玩火會造成的危害,這樣既保護了他的好奇心,又讓他懂得了不少道理。雖然孩子可能會把事情越弄越糟,但基於孩子的動機,家長不應該批評他,而應該鼓勵他做進一步的探索。

當孩子的想法不同於家長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因爲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而批評孩子,相反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問問孩子有這種想法的道理,鼓勵孩子去創新,讓孩子有權決定他們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

第61章 把觀察也當成一種習慣第44章 挑食不是好孩子的習慣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20章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第33章 讓孩子更會“說”第30章 把孩子的智力開發出來第53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第14章 飲料再好,也不如水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5章 3歲,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第56章 熱愛勞動就是好孩子第71章 記憶力要強化第11章 給孩子一口健康的小白牙第5章 3歲,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26章 別人什麼都比我好第51章 讓孩子擁有美好的心靈第44章 挑食不是好孩子的習慣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23章 家長錯了也要道歉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34章 “讀”出孩子最初的魅力語言第33章 讓孩子更會“說”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42章 講究衛生纔是好孩子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48章 讓孩子不再“任性”第17章 溝通,做孩子的朋友第35章 “寫”出更美好的語言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43章 從小就要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20章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24章 沒有家長就不行第40章 小事情,大道理第15章 孩子也有不能多吃的食物第26章 別人什麼都比我好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2章 3歲,天才般的大腦第36章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15章 孩子也有不能多吃的食物第32章 “聽”出美好的世界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60章 要抓住特徵觀察第49章 讓孩子勇敢起來第41章 睡覺也要好好地睡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懼心理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37章 有興趣,孩子纔會更聰明第36章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第17章 溝通,做孩子的朋友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11章 給孩子一口健康的小白牙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20章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41章 睡覺也要好好地睡第35章 “寫”出更美好的語言第54章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64章 鼓勵孩子勇敢地去創造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14章 飲料再好,也不如水第32章 “聽”出美好的世界第6章 教育就要從3歲開始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49章 讓孩子勇敢起來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55章 做自己的小主人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23章 家長錯了也要道歉第34章 “讀”出孩子最初的魅力語言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
第61章 把觀察也當成一種習慣第44章 挑食不是好孩子的習慣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20章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第33章 讓孩子更會“說”第30章 把孩子的智力開發出來第53章 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第14章 飲料再好,也不如水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5章 3歲,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第56章 熱愛勞動就是好孩子第71章 記憶力要強化第11章 給孩子一口健康的小白牙第5章 3歲,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26章 別人什麼都比我好第51章 讓孩子擁有美好的心靈第44章 挑食不是好孩子的習慣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23章 家長錯了也要道歉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34章 “讀”出孩子最初的魅力語言第33章 讓孩子更會“說”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42章 講究衛生纔是好孩子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48章 讓孩子不再“任性”第17章 溝通,做孩子的朋友第35章 “寫”出更美好的語言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43章 從小就要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20章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24章 沒有家長就不行第40章 小事情,大道理第15章 孩子也有不能多吃的食物第26章 別人什麼都比我好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2章 3歲,天才般的大腦第36章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15章 孩子也有不能多吃的食物第32章 “聽”出美好的世界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60章 要抓住特徵觀察第49章 讓孩子勇敢起來第41章 睡覺也要好好地睡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懼心理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37章 有興趣,孩子纔會更聰明第36章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第17章 溝通,做孩子的朋友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11章 給孩子一口健康的小白牙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20章 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41章 睡覺也要好好地睡第35章 “寫”出更美好的語言第54章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64章 鼓勵孩子勇敢地去創造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14章 飲料再好,也不如水第32章 “聽”出美好的世界第6章 教育就要從3歲開始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49章 讓孩子勇敢起來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55章 做自己的小主人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23章 家長錯了也要道歉第34章 “讀”出孩子最初的魅力語言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