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

下面是一位家長的手記:

晚上的時候在家裡給小寶貝在廁所端尿盆,小寶貝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我就對他說:“下次你自己來廁所尿尿好不好?”他說:“好!”睡覺前,我讓小寶貝自己去衛生間尿尿,小傢伙扭着屁股,自己跑去了衛生間,我不放心,就跟着他來到衛生間,只見小傢伙像平時一樣,站在便池邊上,我怕他站不穩,就過去扶着他,他還不讓我扶,可能小傢伙覺得很有意思吧。等他小便完了,我拉他起來,他還不肯,還要接着蹲。又蹲了會,我便強行把他拎到廁所外面去了。過了一會,他又把我往廁所拉。去了後他自己往便池那走,我問他是不是要尿尿,他說“嗯”。這次他自己拉着我的手蹲下大便,真不錯!這麼快就學會自己上廁所了,估計平時看大人上廁所他都記在心裡了吧。

有的家長會說,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吃飯和穿衣或許有些難度,但是上廁所應該沒什麼問題了吧?也許你的孩子在家裡能夠在家長協助下上廁所,但是再過兩年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必須學會獨立到衛生間排便,家長們必須要有這個準備。由於孩子剛入園時,會對新環境產生陌生和懼怕感,不敢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對孩子的大小便規律也不太瞭解,這就極易造成孩子憋大小便的情況,實在憋不住就會弄溼或弄髒褲子,這不僅會增加老師的負擔,還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對老師或者學校產生恐懼心理,那孩子以後的學習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看如何從孩子3歲的時候就教給他們上廁所。

首先,要讓孩子學會表達大小便的語言。

也許孩子內急的時候,會跟家長說要上廁所,但是孩子是大便還是小便,作爲家長一定要問清楚,要讓孩子學會分清兩者的不同。當孩子能夠分清他要大便或者是小便以後,要讓孩子內急時,主動地告訴家長,這樣家長才能及時做好相應的準備。另外,不要忽略對孩子主動表達排便需要的行爲予以表揚。

孩子能夠準確掌握表達內急的語言後,有時卻會因爲自制力不夠強而出現把大小便排在褲子裡的現象。此時,家長一定不要過於責備,因爲這是由孩子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因爲這時候孩子的排便系統還不夠完善,而大聲斥責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恐懼心理,從而使孩子一有了排便意識就產生恐懼心理。家長可讓孩子觀看大人清洗髒褲子的過程,讓孩子體會家長的辛勞,讓孩子瞭解以後要及時地告訴家長他的排便意識。

第二,到衛生間去。

1歲前的孩子排便我們不多說了,主要是用尿布解決的。但是隨着年齡增大,孩子到了3歲的時候,就不能再用尿布了,得讓孩子學會到衛生間去,雖然這個時候孩子的排便還不能夠完全自己解決,但是從這時候家長就要訓練孩子自己去衛生間來解決他的排便問題了。

有時候孩子會因爲好奇跟着家長到廁所去,並在一旁觀看家長。這時,家長不要把孩子趕出去,反而要抓住這個機會,教給孩子如廁的方法,而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很願意模仿家長如廁的方式,無形中孩子就慢慢學會了自己排便了,如果有一天家長不在家,也不用擔心孩子不會上廁所而把家裡弄得很髒。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在衛生間給孩子裝上一個適用的小馬桶,便後要求孩子自己沖水。如果孩子使用的是大人的馬桶,需要家長把孩子抱到馬桶上去排便,但便後同樣可以讓孩子自己完成沖水。當然,如果孩子夠不着沖水的按鈕,家長可以幫忙,但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孩子的自主意識,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孩子形成便後沖水的好習慣。

第三,讓孩子學會蹲廁。

現在城市裡的家庭衛生間大多都是座便器,而學校裡的衛生間大多是蹲廁。使用蹲廁的方法和使用座便器不同,爲了讓孩子以後到了學校能夠很快適應蹲廁,家長要提前對孩子進行蹲廁訓練和指導。現在小區裡的公廁很多都是蹲廁,家長可以經常帶着孩子去外面的公廁訓練孩子如何使用蹲廁,指導孩子如何脫褲子、蹲下、站起、提褲子。如果熟悉了使用蹲廁,家長要常常帶孩子出來使用蹲廁排便。由於孩子的穩定性不是很好,家長可以在孩子蹲廁的時候對孩子稍加攙扶,並且告訴他這是大人用的蹲廁,所以,才需扶着他,等他長大了到了幼兒園,會有專門給小朋友用的蹲廁,到時候就不用大人扶了,這樣不僅會讓孩子學習蹲廁,也會激起孩子的入園興趣。

第四,讓孩子學會便後擦洗。

人在排便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病菌,而孩子一般不怎麼注意衛生。如果孩子便後就直接去吃東西,很容易得各種病,所以便後擦洗是孩子必須要學會的,也是必須養成的衛生習慣。即使3歲的孩子,一般也還做不到自己完全擦乾淨,所以,需要提早進行訓練。如,先將手紙撕下來疊成小方塊,拉完後,在肛門邊多擦幾次。注意,儘量不要讓手碰到,也不要使太大的勁,以防將手紙弄破。如果是女孩子,還要教她由前向後進行擦拭,以免弄髒外陰。同時,還應讓孩子養成便後洗手這一良好的衛生習慣。

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水,所以讓孩子便後洗手很輕鬆,家長可以拿着孩子的手給孩子一邊洗一邊說:“你看,小手這樣一洗多白啊!”剛開始時,孩子可能會經常忘記洗手,家長可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給孩子講明便後洗手的必要性。如,大便後,擦過屁屁的手上會有很多小細菌,如果不趕緊洗掉,小細菌就會在孩子吃東西時跑進肚子裡,讓孩子肚子疼。家長還可以把它編成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同時,請孩子把這些道理講給別人聽,當然,聽的人要及時給孩子以鼓勵,以此激勵孩子把這種好的行爲堅持下去。

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5章 3歲,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第12章 不要讓小孩子成爲“大胖墩”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21章 批評也要講方法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2章 3歲,天才般的大腦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55章 做自己的小主人第64章 鼓勵孩子勇敢地去創造第14章 飲料再好,也不如水第60章 要抓住特徵觀察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懼心理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68章 記憶力要培養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23章 家長錯了也要道歉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33章 讓孩子更會“說”第59章 在遊戲中提高觀察力第42章 講究衛生纔是好孩子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68章 記憶力要培養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40章 小事情,大道理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71章 記憶力要強化第68章 記憶力要培養第37章 有興趣,孩子纔會更聰明第47章 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第37章 有興趣,孩子纔會更聰明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48章 讓孩子不再“任性”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29章 天賦也是一種智力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47章 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6章 教育就要從3歲開始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49章 讓孩子勇敢起來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6章 教育就要從3歲開始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61章 把觀察也當成一種習慣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60章 要抓住特徵觀察第43章 從小就要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40章 小事情,大道理第47章 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第35章 “寫”出更美好的語言第54章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第56章 熱愛勞動就是好孩子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55章 做自己的小主人第71章 記憶力要強化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57章 從興趣入手
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5章 3歲,天才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第12章 不要讓小孩子成爲“大胖墩”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21章 批評也要講方法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2章 3歲,天才般的大腦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7章 3歲蘊藏巨大的語言天賦第55章 做自己的小主人第64章 鼓勵孩子勇敢地去創造第14章 飲料再好,也不如水第60章 要抓住特徵觀察第16章 “奇怪寶寶”與飲食第27章 消除孩子恐懼心理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68章 記憶力要培養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23章 家長錯了也要道歉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69章 記憶力要激發第33章 讓孩子更會“說”第59章 在遊戲中提高觀察力第42章 講究衛生纔是好孩子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68章 記憶力要培養第3章 3歲,超強的學習能力第40章 小事情,大道理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67章 培養孩子創造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71章 記憶力要強化第68章 記憶力要培養第37章 有興趣,孩子纔會更聰明第47章 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第37章 有興趣,孩子纔會更聰明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19章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48章 讓孩子不再“任性”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62章 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29章 天賦也是一種智力第4章 3歲,健康的身體第57章 從興趣入手第58章 讓孩子善於觀察第47章 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第63章 把家庭當作創造力的搖籃第6章 教育就要從3歲開始第52章 自己學會吃飯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50章 避免孩子出現性格偏差第45章 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49章 讓孩子勇敢起來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6章 教育就要從3歲開始第1章 3歲,無限的潛能第61章 把觀察也當成一種習慣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25章 全世界都是我的第60章 要抓住特徵觀察第43章 從小就要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40章 小事情,大道理第47章 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第35章 “寫”出更美好的語言第54章 讓孩子學會上廁所第56章 熱愛勞動就是好孩子第22章 表揚也要懂藝術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9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第10章 調節好飲食,給孩子最棒的身體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31章 提高智力更有招第8章 培養孩子的天賦就要抓住好方法第18章 架起相互信任的橋樑第55章 做自己的小主人第71章 記憶力要強化第38章 小小年紀也有心理障礙第57章 從興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