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取證

01

上級正式批准,對當年覃茜兇殺案進行復查,並限期完成。

皓然決定採納老公安鄭文的建議,複查的第一步,首先是開棺尋找證據。

同時決定,不驚動玉泉縣公安局,不打擾吉早鎮派出所和鎮領導,也不能讓板禺村新寨組的村民知道。市公安局除了主要領導,也就只有皓然和兩位貼心幹警知道這一行動。開棺尋找證據一切事宜,只能秘密進行。

這樣做,目的是要確保複查工作不遭受任何人爲干擾,以免橫生枝節,故意製造麻煩。

皓然叫上老公安鄭文和兩位貼心幹警,四個人開着一輛麪包車停放在吉早鎮一個不顯眼地方,然後抄山路,秘密奔向目的地。

02

聚居於吉早鎮的人們,全爲同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歷法,有自己的服裝和首飾,有自己的節日,勤勞勇敢,熱情好客,民族風俗獨具一格。

對於逝者,不管人是怎麼死,都要進行土葬,不能像城裡人那樣火化。這一特定風俗,誰也不能改變。否則,被視爲天大的不孝。

根據這一風俗,若林遇害後,沒有火化。覃茜被槍決後,爲了尊重當地民族風俗,有關部門也沒有強制火化,准許其家屬把屍體帶回老家安葬。

這裡安葬死人也十分講究。最是與衆不同的地方,就是死者生前所戴的,手上捏的,都不能取下,必須保持原狀,要讓那些“財和物”隨死者一起下葬。比如首飾、項鍊、手鐲、戒指等等。如果死者手裡捏有什麼東西,即使是一張廢紙,一片樹葉等細小無價值的東西,也不能取下。認爲這是死者喜愛之物,要隨同他而去,不能強行棄他所愛。還有一點,就是夫妻雙方感情不管有多麼不好,不分死亡先後,都要埋在同一個地方。有的是合葬,有的是分葬。合葬還是分葬,要以死者生前遺囑來定。如果沒有相關遺囑,就由家屬據情而定。

03

新寨組背後不到一公里處,是一片茂密的馬尾松樹林,面積至少也要有兩千畝,據說是飛播林。

松樹林長得不是很高,也就只有三米左右。若林和覃茜夫婦就安葬於這片松樹林裡一座小山坡的一塊平地上。

站在墳前極目遠望,視野十分開闊。吉早小城鎮全貌盡收眼底。小城鎮過去大約二十公里外,就是隱約可見的月亮山。

墳前坡腳不遠處是一泓足有兩個球場大的湖水。湖水四季滿盈,從不幹枯。湖水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平靜得像一塊明亮的鏡子,倒映着周邊的高山綠樹。

墳的兩側是兩道平緩山脊,以風水學而論,可以說是左青龍右白虎,也可以說是太師椅的兩邊扶手。

墳的背後是綿綿起伏的羣山,那山是一山比一山高,氣勢雄偉而磅礴,如同千軍萬馬向着墳地朝拜面來,有一種乾坤之勢。風水先生稱之爲萬馬歸朝。

想不到兩個死得不好的人,還被安葬在這一處風水寶地。這說明家屬對死者的無比尊重,同時也寄望其子孫後代有個好的前程。

兩所墳墓並排着。左邊爲被害人若林,右邊是兇手覃茜。若林墳稍微向前,覃茜墓略微往後。男前女後,這是當地安葬人的另一個講究。

兩所墳前均立有墓碑。兩塊墓碑均爲一塊不大的單碑。碑正中勒有墳主姓氏名字,右側爲死者簡要生平敘文,左側落款孝女姓名和安葬立碑日期。

“奇怪了。原來兩人還有一個女兒叫若芸。上次我進村寨調查時,村民們都沒有說實話。若林兄弟若木,也是支支吾吾。這是怎麼回事?”

鄭文對皓然的疑問,也十分感興趣。他再次分別細看兩所墳墓碑上的文字,略有所思道:“這裡面一定有隱情。”

04

鄭文對風水多少有些研究。

爲了不讓兩所墳風水遭受影響,開墳前,先在兩所墳頂上架起黑布,又在墳前及四周燃上冥紙,燒插香柱,然後前後左右拜三拜,最後才動土開墳。

先打開若林墳。該墳下葬並不深,去掉表層隆起的覆土,即見棺木。雖然下葬已有十五年之久,但棺木完好無缺。

揭開棺蓋。就像鄭文原來說的那樣,雖然肉體已全部腐化爲泥,但骨架和頭髮,一應俱全。

皓然對死者骨架從頭到腳仔細察看,尋找證據。

翻開顱蓋骨。頂骨、額骨完好無損,但枕骨有明顯的凹陷破裂。凹陷處有雞蛋般大小。

“也許,這是致命一擊。”皓然詳情度理道。

“百分之百是。”經驗豐富的老公安鄭文,更是毋庸置疑。

取出一綹頭髮和一片骨頭裝好後,皓然突然發現,死者的兩邊指骨,不是完全伸展,而是向內捲曲,如握緊拳頭形狀。

再細看,兩邊捲曲的指骨裡,均有髮絲。右邊是一綹長髮,左邊是一綹短髮。

皓然把它們分別裝好,並指着兩個證據袋對鄭文道:“這裡面一定有名堂。”

“就看鑑定結果了。”鄭文略有所思,像是心知肚明。

再打開覃茜墳,除了碑文外,其它沒有什麼可疑之處。皓然同樣收集覃茜的一綹頭髮和一片小骨頭。

取證完畢,正要覆土時,鄭文突然善心大發,決定把兩盒棺木下再挖深一米多,讓逝者安趟在他們更加舒服和最佳的穴位上。

這麼做,有兩種考量。一是,原兩所墳的下葬深度不到一米,根本發揮不了這塊風水寶地的作用,必須再挖出一米一八深,才能真正起到福澤後人、庇護子孫的效果。二是,這一善舉,不僅是讓逝者得以更好安息,同時也是爲了生者求得一份寬心。因爲別人家的墳墓,一般不能輕易去破壞。

忙結束後,皓然打算藉機再次隻身入村寨,調查瞭解墓碑上落款孝女若芸爲何許人,鄭文卻建議,等待鑑定出了結果,再查也不遲。

皓然想了想,覺得前輩的話有道理,只好改天再來了。畢竟這次開棺尋證,是一次秘密行動。

第十六章 小狗第十八章 禮物第十一章 取證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十章 慈誨第六章 舊案第三章 往事第八章 探親第四章 心機第三十二章 感恩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二章 情緣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二十四章 鑑定第二十四章 鑑定第三十七章 道破第二十六章 探訪第三十三章 意外第三十四章 狠毒第四章 心機第十九章 身世第一章 邂逅第十五章 新案第三十章 迷惑第二十六章 探訪第十一章 取證第八章 探親第三十章 迷惑第十章 慈誨第一章 邂逅第六章 舊案第三十五章 路攔第十三章 詮釋第十二章 疑惑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三十一章 提醒第六章 舊案第二十一章 辨別第四章 心機第十四章 求婚第三十五章 路攔第二十四章 鑑定第十九章 身世第二十八章 反省第六章 舊案第四章 心機第十一章 取證第十七章 黃豆第六章 舊案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十五章 新案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三十五章 路攔第三十三章 意外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六章 舊案第五章 點撥第二章 情緣第十九章 身世第十三章 詮釋第十七章 黃豆第九章 拷問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七章 問號第四章 心機第十八章 禮物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九章 拷問第十四章 求婚第三十五章 路攔第二十八章 反省第三章 往事第三十八章 前夜第十五章 新案第二十二章 武器第十章 慈誨第二十六章 探訪第十七章 黃豆第三十四章 狠毒第一章 邂逅第十八章 禮物第二章 情緣第一章 邂逅第三十二章 感恩第二十五章 舊事第二章 情緣第十章 慈誨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九章 拷問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四章 心機第十六章 小狗第五章 點撥第五章 點撥第十九章 身世第二十章 髮絲第二十六章 探訪
第十六章 小狗第十八章 禮物第十一章 取證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十章 慈誨第六章 舊案第三章 往事第八章 探親第四章 心機第三十二章 感恩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二章 情緣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二十四章 鑑定第二十四章 鑑定第三十七章 道破第二十六章 探訪第三十三章 意外第三十四章 狠毒第四章 心機第十九章 身世第一章 邂逅第十五章 新案第三十章 迷惑第二十六章 探訪第十一章 取證第八章 探親第三十章 迷惑第十章 慈誨第一章 邂逅第六章 舊案第三十五章 路攔第十三章 詮釋第十二章 疑惑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三十一章 提醒第六章 舊案第二十一章 辨別第四章 心機第十四章 求婚第三十五章 路攔第二十四章 鑑定第十九章 身世第二十八章 反省第六章 舊案第四章 心機第十一章 取證第十七章 黃豆第六章 舊案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十五章 新案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三十五章 路攔第三十三章 意外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六章 舊案第五章 點撥第二章 情緣第十九章 身世第十三章 詮釋第十七章 黃豆第九章 拷問第二十三章 困惑第七章 問號第四章 心機第十八章 禮物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九章 拷問第十四章 求婚第三十五章 路攔第二十八章 反省第三章 往事第三十八章 前夜第十五章 新案第二十二章 武器第十章 慈誨第二十六章 探訪第十七章 黃豆第三十四章 狠毒第一章 邂逅第十八章 禮物第二章 情緣第一章 邂逅第三十二章 感恩第二十五章 舊事第二章 情緣第十章 慈誨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九章 拷問第二十九章 否定第四章 心機第十六章 小狗第五章 點撥第五章 點撥第十九章 身世第二十章 髮絲第二十六章 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