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水戰

這時,海中的羣鯊正在攻擊水中的水鬼,兇猛的鯊魚將水中諸人撕咬得肢離破碎,海水中一片血紅,騰起陣陣血腥之氣。

兩邊船上的衆人,被海中突然出現的這一血腥場景和李塵逸神奇的身手驚呆了,全都停下手來,瞪大雙眼緊張的盯着海面。

李塵逸飛躍而起,直奔最近的大船,距船舷尚有二丈餘,其力已竭,身體下墜。船上衆人“啊”的一聲,齊齊叫了起來。叫聲未停,只見李塵逸左手一揚,袖中飛出一道黑色閃電,搭在船舷上,人又重新飛起,轉眼間就站到了船舷之上。

兩邊衆人齊齊的呼叫一聲:“好!”李塵逸在衆人雷鳴般的叫好聲中,剛在船舷上站下,一道亮光突起,齊腰橫削過來。

這一下暗算,拿揑得恰到好處,正在李塵逸力盡之時,按常理就是大羅神仙也難逃過這一招,船上敵我雙方又大叫起來:“停手!”

好李塵逸,危急中身體後仰,來個空中鐵板橋,腳跟掛在船舷上,在閃過暗算過來的利斧的同時,雙腳一扭,腳尖一扣船舷的橫樑,身體倒飛入船,微笑着站在了甲板上。衆人又是雷鳴般的叫了一聲:“好!”李塵逸雙手抱拳,向四周來個羅圈揖,算是對大家叫好的答謝。然後他轉身來,對暗算他的人道:“閣下身手不凡,必不是無名之輩,爲何出此下流手段,暗算與我?”

那人瞪着眼睛,露出佩服的目光,道:“某家姚崇,我哥哥姚江海命喪你手,我爲兄報仇,恨不得生吃你肉。再者說來,你手段光明也是殺人的,只要能殺人,什麼手段都一樣!”李塵逸看了他一眼,點頭道:“你說的不錯!看來你們知道我們是誰了?即然你們知道我是誰,還不放下兵器,束手就擒!”

姚長林上前一步,道:“這第一陣算你們勝了,佔了上風,但你若要不戰而勝,那是妄想!告訴你,別說你們還沒有全勝,就是我們打不過你們,真拼起命來,鹿死誰手還不是定數。”

顧九柳走上兩步,劍指姚長林,道:“姚長林,我勸你還是不要頑抗的好,免得你門下弟子無故犧牲。”姚長林仰天大笑,道:“江湖人還有怕死的嗎?今天姚某拼着肉頭撞金鐘,就是戰死也要拉幾個墊背的!”說完這話,他轉過身,高聲叫道:“兒郎們,今天大家就是拼了命,也要維護姚家名聲,大家給我上!”

東海姚家的人一向以兇悍著稱,與人拼鬥不死不休,聽到門中長輩下令,立時將剛纔驚險的場面忘了,齊刷刷的亮出兵刃,不要命似的向前撲了過來。

中原羣雄見到姚家子弟給李塵逸叫好,心中均升起同情之心,不忍下重手殺掉他們,但到了此時也就由不得他們了,陷入了生死相搏的地步,只有拼命向前,擊殺敵人。這些人以顧九柳、齊三霸、田大可爲首,差不多抵得上大半個江湖,加上刑部總捕趙鎮山帶領四大捕頭,秦懷玉率六侍衛相助,武功實力較東海姚家高出何止一籌,他們這一奮力拼殺,姚家的人可就慘了,紛紛中招,輕者受傷倒地,重者魂歸異鄉。姚長林這時急了眼了,他奮力揮動大斧,抵擋顧九柳的寶劍,嘴裡突然發出長嘯。

李塵逸正刀劈拳打,下面腳踢,將幾個姚家弟子擊得或死或傷,聽到了姚長林的嘯聲,不由警覺起來,忙提起功力,橫刀前望。

武學名家自幼的培養,使他能在任何時侯對不利於己的意外變化都能提前警覺。他這一望,立時發現從船甲板下突然出現兩道黑影,快如閃電,直撲過來,他的腦海裡馬上出現了征戰九幽門時羅顯平被難的聲景,脫口叫道:“大家小心,是鬼斧!”邊喊邊迎上前,舞動漁棱兒,直劈出去。

“鬼斧”姚長山,名列江湖四奇,功夫非同幾響;李塵逸是武林第一號殺星,武學修爲不在姚長山之下。二人第一招相碰,未分勝負,姚長山急了,右手大斧掄開,急風暴雨般直攻過來。李塵逸哪會

與他硬拼攻勢,手中漁棱兒一個盤旋,使出金剛伏魔式中的護身絕技“霧鎖靈山”,將周身上下護得風雨不透。他這一式運起,別說姚長山的大斧攻不進來,就是天降急雨,也難落進刀幕之內。周圍的人只聽得一陣暴豆般鳴響,二人身形立即分開,隨即又聽得一聲大喝,兩條人影又戰在了一處。

甲板上距李塵逸最近的左側是秦懷玉,他一見小王爺與人劇鬥,心頭火起,掄起金頂狼牙棒,猛力斜劈姚長山的耳門;右側的田大可,左手格開對手的進擊,右手一翻,短柄鉤鐮槍向後剌出,閃電般點擊姚長山脅下;後面的“翻天掌”聞道莊,大喝一聲,憑空飛躍而起,雙掌齊出,推擊姚長山前胸。

姚長山真急了眼了,狂叫一聲,右手大斧掄開,硬劈李塵逸,左手一縮,要施展絕技擊傷對手。可他哪知道面前這小子是天字第一號殺星,周身怪異本領天下無人能及,而且心智機敏,應變速度快極。李塵逸目光中閃過姚長山左手的動作,左手在腰間一帶,“斬魔”寶刀連連閃動,擋在身前,正好格擋住姚長山懷中突發而出的“鬼斧”。

姚長山百無一失的絕學無功,不由微微怔了一下,就在此時,秦懷玉的金頂狼牙棒、田大可的短柄鉤鏮槍左右襲到,驚得他不及細想,雙手一分,擋住兩件兵器的同時,雙肘內扣,心田內運起一口玄門真氣,阻擋聞道莊的翻天神掌。能同時擋住這三大高手拼全力的一擊,按理說也夠姚長山驕傲的了,但這不是尋常比武較量,是生與死在呼吸之間的變幻,他擋住了三大高手,可卻擋不住小殺星李塵逸。

李塵逸壓力一減,看到姚長山招式變動,將周身守得十分嚴密,口中呼叫一聲,下面腳猛地踢起,正中姚長山小腹,立時將姚長山踢出足有三丈來遠。李塵逸的這一招無中生有,發無不中,但可惜力道不足,威力不不夠,沒能將姚長山踢斃當場。好個姚長山,雖敗不亂,張嘴吐了一口血,雙足用力,躍起空中,劃一道弧線,落入海中。

李塵逸見他落海,驚得大叫一聲:“不要,水中有鯊魚!”緊跟着跑到船舷邊,向海中望去,只見海水黑沉沉的,鯊魚都不見了蹤跡。過了好半天,水中仍不見任何動靜,這姚長山不是逃得遠了,便是已葬身海底了。李塵逸向海水中呸了一口,道:“便宜了你這老小子,讓你死得這麼痛快。”他回過身來,向船甲板上望去,見戰事已基本完結,僅有顧九柳在與一個黑衣老者拼力相鬥。他轉身來到近前,叫道:“顧前輩,別再與他纏鬥了,結果他就完了!”顧九柳笑着應道:“這傢伙罪不致死,殺他何來?”李塵逸大聲道:“那就將他踢下海去,生死由他。”說着,上前幾步,左手一領,右手疾點對手雙眼,同時腳下又是一個無中生有,飛速踢出一腳。

這個與顧九柳放對的人,是東海姚家排位僅次於姚長山的長老級人物,武功極高,真實本領還在姚長山之上,李塵逸這一腳雖然怪異疾迅,但若是平時,還真踢他不着,但現下他正與顧九柳相鬥,那裡容得他分出半點心神應對其它事情。因爲如此,李塵逸這一腳正中他的脅下,將他踢得飛了起來,越過船舷,落入海中,隨姚長山去了。

船上東海姚家的人,此時或死或傷,均無再戰之力,齊三霸吩咐教中弟子,將死者屍體收斂起來,傷者進行救治,然後升起風帆,幾艘船一齊駛向蓬萊島。

至此一役,東海姚家高手或死或逃,元氣大傷,江湖之上再無爭雄鬥狠的實力。

顧九柳拉着李塵逸的手,站在長安城外大道邊,笑着道:“我與二弟要回太行去了,過一段時間再回長安來與你敘話。我們哥倆不在這裡時,你事事要加小心。”聞道莊這時插言道:“被咱們打敗的那些灰孫子,還有他們的門人弟子,不會就此罷休,找到機會一定要尋你報仇,所以你要加倍小心。”李塵逸笑道:“你二位放心,經過這幾場大

仗,我也練成了聽風辨色的本事,一見風聲不好,我老早就跑得遠遠的,包管沒事!”

唐代時,高麗國與唐交惡,兩國在邊界時常發生爭戰,最終暴發了唐大舉伐高麗的戰爭。

李世民與衆臣議罷討伐高麗,準備御駕親征,心中興奮不已,精神抖擻,來到御花園,想與李塵逸商議,要他陪自己東去,征討高麗國。等他來到御花園,見李塵逸正皺着眉頭,站在園中思尋着什麼,不由大奇,忙上前問道:“逸兒,見到了孤怎麼不開口說話?”李塵逸淡淡一笑,道:“父皇,兒臣有一事藏在心內,不吐不快,但說出來又恐父皇不高興,故而神情它移,未注意父皇來到園中。”李世民笑道:“逸兒,自打你一回到朝中,我就與你說過,我先當你是朋友,後才視你爲子,所以你我單獨在此,不管什麼話,儘管說就是了!”

李塵逸道:“父皇,我朝本次征討高麗,乃兩國之爭,我不想多說什麼,但對父皇御駕親征,我倒認爲有些不妥,而且我有預感,父皇這次東去,恐有些風險,所以我倒是認爲,父皇不親去的好!”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道:“逸兒,大唐與高麗之戰,是早晚的事情,不是咱們打他,就是高麗打我們,有些事情不是以我們的意願來發展的。這次東征,是滿朝文武共同議定的,就連我去親征,也是大臣們商討後,逼着我去做的,爲了江山社稷,就是再危險,我也要親自出徵!”

李塵逸搖了搖頭,道:“父皇,國家大事我不太懂,但我想高麗國的百姓和我們大唐的百姓,一定是不願意打仗的!所以我倒是認爲打高麗國不是什麼勢在必行的大事,倒是在朝中整治朝綱,將那些重臣們的紈絝子弟收拾起來,教育他們好好做人更有意義。”

二人這一番爭執,雖然表面平和,但由於所議是關係到國家氣數的大事,所以二人心內都甚是激動,如果再有一會,可能就會因此而發生爭吵。

李世民於大事上的見識,那是非常人所能比擬的,他感到李塵逸內心對此次東征有着不同看法,但礙着自己的面子,不好明說,本來肚子裡的一堆話想對他說,但即感到如此,也只好罷了。於是他一搖手,道:“逸兒,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即對東征有看法,我也不勉強你,但這次我親征高麗,那是議定了的事情,誰也更改不了,所以咱們倆不要再說此事了,等我去東征後,你在朝中事事要多加小心,免得爲人所乘。”

李世民說這番話,是知道由於江湖中人與朝中官員的做法相異,李塵逸與朝中大臣們交情不好,而且皇族內也視他爲異己,雖然礙着自己這皇帝的面子,平時不敢發作,可一但自己不在朝中,就可能有人不利於他,甚致向他發難。

李塵逸知道李世民的意思,點頭道:“父皇放心,萬事我自會小心,我一定在長安城中恭候父皇得勝還朝!

大唐朝皇帝李世民御駕親征遼東高麗國,那是何等大事。大軍出發之日的清晨,滿朝文武及長安城中的百姓,齊齊候在長安城外,等待皇上的到來,爲東征的皇帝送行。

李世民親率大軍在十里長亭告別送行的衆文武,一聲令下,號炮連天,浩浩蕩蕩向遼東進發。

李塵逸站在送行隊伍的後面,目送李世民的身影漸漸遠去,搖了搖頭,獨自一人上了坐騎,默默的返回長安城。看樣子他不僅有些感傷,還有點孤獨和淒涼。在這長安城中,除了江湖朋友,朝中只有程知節和他還談得來,但可惜程知節隨李世民去東征了,滿朝文武沒有可交的朋友,都是些陰險狡詐之輩,他想到棄京師長安而去,又怕傷了父皇的心,他想:“唉!等父皇東征回來,向他辭行,返回山野之中,快意恩仇,重作江湖兒女,與朋友們相聚!”

算來,人也是天命所限,李塵逸這一猶豫,差一點就斷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因此而改變了大唐朝的氣數。

(本章完)

第102章 九幽門第8章 十二金剛第73章 終南山第82章 冰晶兒第27章 圈套第68章 父子第107章 剿滅第46章 山洞激戰第29章 佛心刀第25章 遣散第70章 雜亂第91章 突出重圍第36章 金剛伏魔第90章 凌天神劍第81章 西域第96章 埋伏第35章 老僧第5章 林茹雲第97章 魔杵神槍第1章 危險第84章 隱士谷往事第65章 血魔教第36章 金剛伏魔第10章 妙手仙娘第56章 後宮第81章 西域第94章 圍困第17章 紅塵過客第70章 雜亂第15章 黑風堂第6章 山寨第1章 危險第47章 白玉樓第79章 商隊第47章 白玉樓第47章 白玉樓第66章 花魔第78章 借力第23章 賊道士第83章 世外高人第90章 凌天神劍第98章 伏兵第12章 賭坊第82章 冰晶兒第61章 百花谷第78章 借力第86章 九幽神君第97章 魔杵神槍第60章 小叫化第82章 冰晶兒第34章 破陣第97章 魔杵神槍第51章 情義第75章 九皇子第28章 林家第40章 滅賊第114章 常勝槍王第114章 常勝槍王第64章 江湖四奇第56章 後宮第85章 西域雙劍第103章 寇海峰第57章 太子第102章 九幽門第61章 百花谷第98章 伏兵第11章 林家鎮第35章 老僧第76章 南北二奇第66章 花魔第78章 借力第85章 西域雙劍第49章 三式刀法第47章 白玉樓第67章 滅殺第6章 山寨第36章 金剛伏魔第14章 爭鬥第67章 滅殺第20章 清風劍客第28章 林家第64章 江湖四奇第5章 林茹雲第19章 往事第43章 魔手仙娘第87章 優曇花第66章 花魔第110章 聞俊人第56章 後宮第22章 五雲觀第16章 黑風堂下第11章 林家鎮第108章 惡鬥第50章 五怪第78章 借力第79章 商隊第33章 高僧第15章 黑風堂第109章 水戰
第102章 九幽門第8章 十二金剛第73章 終南山第82章 冰晶兒第27章 圈套第68章 父子第107章 剿滅第46章 山洞激戰第29章 佛心刀第25章 遣散第70章 雜亂第91章 突出重圍第36章 金剛伏魔第90章 凌天神劍第81章 西域第96章 埋伏第35章 老僧第5章 林茹雲第97章 魔杵神槍第1章 危險第84章 隱士谷往事第65章 血魔教第36章 金剛伏魔第10章 妙手仙娘第56章 後宮第81章 西域第94章 圍困第17章 紅塵過客第70章 雜亂第15章 黑風堂第6章 山寨第1章 危險第47章 白玉樓第79章 商隊第47章 白玉樓第47章 白玉樓第66章 花魔第78章 借力第23章 賊道士第83章 世外高人第90章 凌天神劍第98章 伏兵第12章 賭坊第82章 冰晶兒第61章 百花谷第78章 借力第86章 九幽神君第97章 魔杵神槍第60章 小叫化第82章 冰晶兒第34章 破陣第97章 魔杵神槍第51章 情義第75章 九皇子第28章 林家第40章 滅賊第114章 常勝槍王第114章 常勝槍王第64章 江湖四奇第56章 後宮第85章 西域雙劍第103章 寇海峰第57章 太子第102章 九幽門第61章 百花谷第98章 伏兵第11章 林家鎮第35章 老僧第76章 南北二奇第66章 花魔第78章 借力第85章 西域雙劍第49章 三式刀法第47章 白玉樓第67章 滅殺第6章 山寨第36章 金剛伏魔第14章 爭鬥第67章 滅殺第20章 清風劍客第28章 林家第64章 江湖四奇第5章 林茹雲第19章 往事第43章 魔手仙娘第87章 優曇花第66章 花魔第110章 聞俊人第56章 後宮第22章 五雲觀第16章 黑風堂下第11章 林家鎮第108章 惡鬥第50章 五怪第78章 借力第79章 商隊第33章 高僧第15章 黑風堂第109章 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