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

bookmark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

記名總兵蕭慶衍急攻江浦,鮑超不允,道:滌帥判斷有誤,忠酋大軍正沿上游東竄,現已至天長縣境,吾若驟攻兩浦,忠酋大軍自後掩殺,吾等腹背受敵,得不償失。稍歇時日,待彭、揚、劉、毛水陸皆至,再行攻擊。

蕭慶衍道:提臺大人言之有理……

鮑超趕緊打斷道:你我同儕,言什麼提臺,稱什麼大人,兄部糧餉足否?

蕭慶衍道:潤帥在時,盆滿鉢盈;希帥在時,尚能餬口;而今,飢腸轆轆。

鮑超嘆曰:爾與吾何其似也!兵多銀少,親少疏多,三江兩湖之銀兩,全集雨花臺處,曾九帥浚濠兩道,築牆兩面,駐足其裡,悠哉樂哉。速遣小隊,南渡相告,我軍即將渡江而擊。

鮑蕭二部攻至兩浦,曾國荃驚喜交夾,急命記名總兵李臣典、副將趙清河、總兵晏禮周、副將何玉貴攻擊雨花臺及、聚寶門外石壘,提督蕭孚泗、道員陳堤,旁擊策應。

6月13日凌晨,李臣典發令攻擊,次日黎明,十一石壘,全皆攻破。

曾國藩得報,喜奏:江之北岸,鮑超、彭玉麟等部水陸並進,從此進取江浦、九洑洲,或可剪其枝葉;南岸曾國荃部擊破石壘,圖拔金陵,大勢向好。

慈禧太后聞奏,喜曰:曾臣國荃、鮑臣春霆等兩面合擊,齊頭並攻,金陵洪逆行將覆滅;李臣鴻章,驅逆出滬後,復又進佔常熟、太倉、崑山,蘇南之地,蘇常以外,即將全復;惟左臣總棠,升任閩浙總督後,頓兵富陽,屢擊不得,已近兩月,速即傳旨督促。

左宗棠接旨,道:兩宮於千里之外,安知浙地戎機!我軍攻佔湯溪、蘭溪、龍遊、金華後,分兵駐守;皖南賊軍未滅,又須分兵兼顧;所以攻富陽者,僅有萬餘。而賊逆之軍,各由杭州、嘉興、常熟、石門,紛至沓來。賊逆相聚如螞,安能一蹴而就。傳令蔣益澧,富陽堅城,如不能驟拔,務必扼要立營,以綴城賊。吾由嚴州撥兵扼駐新城,護以師船,以遏賊援而通餉運。吾即率軍由富陽而下,由新城、臨安直搗餘杭,以分賊勢,調賊回援。

宗棠令罷,即疏:惟以歸復杭州局勢而言,非重兵由新城、臨安直搗餘杭,不能扼杭州之吭,而拊富陽之背。

臣原擬劉典一軍肅清皖南後,即可由分水、臨安直搗餘杭。及徽、休、祁、黟雖以此肅清,而賊由池屬建德犯江西繞、景,劉典一軍勢難遽撤,且恐繞、景吃緊,仍須兼顧江西。

臣軍水陸馬步共有三萬餘人,除劉典、王文瑞兩軍之在皖者已一萬有奇,蔣益澧全軍之攻富陽者亦一萬有奇。

臣復撥水師馬步助之,其餘各營其分撥下游之新城、桐廬及紹郡之義橋一帶,上游之淳安、遂安兩縣外,尚須分防衢州、金華、嚴州,兵力實不爲厚。加以痢疾相尋,是以兵事尚滯。

李鴻章於蘇南之地,雖屢戰屢勝,疊收失地,然心亦焦慮,上奏曰:微臣可慮者三,可幸者二、

查蘇、常、杭、嘉爲東南財賦最盛之區,逆衆戰踞四年,徵糧收稅,取精用宏,且時以財粟接濟金陵,轉輸各路。金陵是其老巢,而蘇、常、杭、嘉又爲金陵根本,賊必死守而力爭之,以成犄角之勢,以獲糧餉之源,此其可慮者一也。

江南多水,蘇嘉各郡尤甚。湖河蕩港,千百通聯,津路迷離,橋樑斷續,戰船有不能遍及之處,陸軍有望洋而嘆之時,我難進而賊易守即如前次常熟解圍,太倉、崑山疊克,擒斬悍逆實不下四五萬,蘇嘉各賊亦未嘗不膽寒,然猶死力抗拒,蓋恃地形之險足以自固。臣由鬆滬進兵,乃爲蘇省偏隅,嘉興對面,蘇嘉並圖則無此兵力,舍嘉圖蘇則動輒牽制,此其可慮者二也。

僞忠王李秀成爲諸王之冠,不甚耐戰,而最多狡謀,據有蘇、杭、嘉、湖四郡之地,其餘各僞王皆其死黨,悉聽指揮。去年迄今,圖救金陵而分竄皖南、北,又欲繞竄揚州、裡下河,以取遠勢。茲我軍進逼蘇州,該酋乃徘徊金陵上下,不即回顧,遣其心腹黨羽分守蘇嘉。若此間攻剿過急,則或挈衆來援,或另圖竄踞,此其可慮者三也。

江、皖、浙東各有重兵堵截,又赤地千里,無所掠食。聞鮑超與曾國荃所派各軍連復巢縣、含山、和州,已追至江浦、浦口,其另股竄天長、揚州者,人數雖多,飢疲實甚。都興阿、吳棠等果能竭力堵守,扼斷北賊過江之路,則各軍分投剿辦,較易收拾,此其可幸者一也。

先前,李秀成、李世賢自分踞蘇、浙,氣勢日盛。近歲以來屢挫於官軍,各路損傷不下數十萬,其精銳計不甚多。各軍攻奪不下數十城,其膏腴亦去其半也。但使我軍穩紮穩進,得寸得尺,毋再失機,徐圖制敵,此其可幸者二也。

一年以來,蘇浙滬地日益縮減,洪秀全驚懼,道:朕之地,何將來保?朕之民,何官佑護?天京城外,朕至固之石壘,固若金湯十一載,今日卻爲妖攻破,爲何?

洪仁玕道:湘妖現已啓用夷炮,夷炮尖利,石遇即焚。

洪秀全道:蘇福之太倉、崑山皆失,蘇州岌岌可危;浙省之金華失陷以後,妖軍已抵杭州城下,速速發詔,一日十詔,敕令李秀成即由江北迴援,近救天京,遠救蘇州。

忠王李秀成接令,亦急,道:江浦、浦口尚在我手,速撤天長、來安之圍,大軍由儀徵、六合南下,經兩浦、九洑洲南渡援京。

李秀成大軍洶洶南下,鮑超、彭玉麟、楊載福、蕭慶衍、劉連捷等急聚議阻。

鮑超道:賊無水師,十幾萬之衆,橫渡長江,如失浦口、江浦之依恃,必定大亂!吾意,即集全力,攻佔兩浦,釜底抽薪。

楊載福道:此策甚好,賊軍勢大,又乃窮寇,勿須迎頭截擊;賊聚江邊,無船可渡,無地可依,註定大亂,吾等趁亂誅之。

彭玉麟道:九洑洲橫亙江心,北銜兩浦,南與下關、草鞋峽、燕子磯互爲犄角,金陵水路之鎖鑰,佔此要隘,大局定矣。

鮑超道:九洑洲一得,一勞永逸。速諮曾沅甫,分遣勁旅,遙相呼應。

6月25日,鮑超、彭玉麟、楊載福、劉連捷、蕭慶衍五部齊發,水陸並行,圍攻浦口、江浦。

湘軍勢大,兩浦守軍,肝膽倶寒,不戰而退。

李秀成二十餘萬大軍俱至江緣,聞兩浦失守,軍心大亂。李秀成亦飭各王,孰掩孰護,孰抗孰渡,分工亦明;然各王亦惶,陰奉陽違。

鮑超趁機督促各部,齊出兩浦,壓向江岸,肆意驅殺。彭玉麟、楊載福督亦率水師,炮轟槍擊,橫加殺戮渡江之兵。

太平軍二十餘萬大軍,擁擠團簇,亂作一團,潰不成軍,南渡成功者,不足五萬。

李秀成痛哭流涕,面陳天王洪秀全:皖北此行,前後失去十幾萬戰士,因我一人之失銳,致國之復危也。

洪秀全道:再言何益,南北交困勢成,忠胞可有別策扼妖?

秀成道:蘇、常、杭、嘉,銜連成片,天國唯一完善之區,此域不失,天國無恙。蘇州告急,必即馳援!

洪秀全道:忠胞言之有理,速攜天軍,回援蘇浙。

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
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