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孟雲

歷史距離白南原本位面中的軌跡,已經偏離得越來越遠了。美國更早獲得了獨立,並且更加迅速和全面地進入了工業革命,但對於周邊土地的開拓能力卻被大唐限制了。歐洲更是較勁一般地從大唐引進先進的機器,生恐自己在這一輪工業革命的大潮中被落下。乾隆變成了北海道島上無所事事的退休老頭,中國的國門被另一位面的中國人提前打開。

當然一些細微的變化也是有的,並且對於地區和世界形勢也產生了一些影響。1781年的夏季,緬甸貢榜王朝的第六任君主孟雲,比歷史上提前了大半年的時間登上了王位,他登位後把王都遷到了阿布拉馬拉(今曼德勒城外地區),並且再度發兵,企圖征服暹羅。

孟雲是緬甸歷史上頗有賢明的君主,在他主政期間,緬甸的社會和文化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他同樣也是一個具有野心的君主,在登基之初,孟雲就希望以赫赫武功來確立自己的地位和聲望。他有兩個選擇,一是再度向北,在撣邦和中國雲南交界的地方,發動對清的戰爭。十多年前的清緬戰爭,雖然最終是以雙方主帥在沒有取得各自君主同意下,進行的戰場議和。但實際過程中,真正取得軍事勝利的還是緬甸人。清軍沒有實現自己的幾乎任何軍事目標,清軍四次更換主帥,四任主帥盡皆身死,更是折損了數萬士兵,緬甸的損失卻相對有限。不過緬甸也因爲這次戰爭,而徹底失去了之前已經拿下的暹羅,被鄭信趕出暹羅。(吐個槽,屁股是偏的維基百科英文版中,直接寫緬甸獲勝,並且傷亡significantly-less,還寫這場戰爭是緬甸抵禦中國侵略,戰後奠定了緬甸的疆域,而且確保了緬甸的獨立。比較可笑的是,你轉回中文版維基詞條,說是爭奪支配權的戰爭,就是一個和局。反而在中文詞條上,維基標準中立性有問題,帶有地方立場。我覺得,號稱中立和自由的維基百科,本身就是最偏見的了)

京師事變後,清軍的虛弱可以說被很多人看在眼裡了。尤其是嘉慶新政推行,傳統的軍事體系被廢除,新軍上路,更是處在青黃不接、戰鬥力不成的階段。正是因爲這樣,緬甸內部有聲音,認爲應該出兵車裡(西雙版納),奪取雲南。

另一個選擇就是再度出兵暹羅,畢竟緬甸和暹羅之間是宿敵關係,幾乎誰強大起來都是要壓對方一頭,好好地欺辱對方。之前差一點就能夠統治暹羅了,結果因爲清緬戰爭和曼尼普爾的叛亂導致美夢成空。

孟雲也權衡,清軍雖然弱小,但是畢竟是數十倍上百倍於緬甸的國力,緬甸是如何都不能與清國進行一場長期戰爭的。即便是清緬戰爭,清軍連續進行了四次作戰,基本上被打敗一波,就來一波,就跟從lol高地無限刷新出來的小兵一樣,緬甸是怎麼補也補不完,最後如果再遇上一個超級兵,那直接可以打個gg收場了。緬軍並也不是真的那麼強大,清緬戰爭中,緬軍利用地形和清軍的愚蠢,殺敵過萬,可是一旦緬軍進入曠野,與清軍進行野戰,清軍的馬甲騎兵和兵陣,讓緬軍相當不適應,難以取勝。這樣來看,即便清軍弱小,可是數量的優勢以及一些地形上優勢,讓孟雲極爲猶豫。

緬軍可不能即時刷新,只要一場大敗,緬軍就徹底完了。甚至孟雲自己的寶座也坐不穩了,國內盯着他的人可是多了。如果不是當年三代緬王對於清國的國力沒有深刻認識,緬軍肯定不會主動挑釁,企圖佔據雲南的。

那麼這樣看來,能夠選擇虐待的也只有暹羅了。孟雲也聽說了,暹羅年初發生了內亂,隨後來自域外的唐人入侵了暹羅,並且擊敗了昭披耶卻克里的大軍,現在已經佔據了王都吞武裡,並控制了大片的暹羅土地。孟雲不熟悉大唐,但是也聽說過這個國家的威名,這個國家在幾年前一舉攻入了清國的國都,甚至還強制地給他們換了一個皇帝,國土在萬里之外,卻能夠派遣數萬大軍到遠東來打仗,國力不可謂不強。

孟雲相當謹慎,對於這個不熟悉的國家,他不打算輕易招惹,可是看着這個國家把暹羅生生吞下,又是孟雲所不能接受的。而根據緬甸探子的回報,唐人的軍隊並沒有進入暹羅西北部的山區,而是僅在平原地區活動,這就讓孟雲想入非非了。就算僅佔據清邁、夜豐頌、南邦等山地地區,也是相當可觀的一片土地了。

更何況,孟雲的最大目標,並不是要統治暹羅。新登基的他,需要這樣的軍事勝利來穩固自己的位置。而無疑暹羅正處於動盪中,開疆闢土也正是好時機。唐軍遠征暹羅,注意力集中在平原地區,那麼緬甸佔領西北部山區,唐軍處於理智,並不應該採取什麼激烈反應,而緬甸則有大把的精力,可以消化掉這個戰果。

於是,就在孟雲剛剛登基緬王不久,他糾集了四萬多緬軍,從上緬甸出發,從撣邦攻入暹羅。清萊、清邁等地的暹羅領主,本就力量不強,雖然全力抵擋緬軍,但還是被擊敗,領地被奪。這些當地的貴族領主們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逃到南方去,以前他們自然會求暹羅國王替他們做主,而現在暹羅已經沒有了國王,吞武裡做主的人是唐人。反正不管是誰了,他們儘管之前沒有宣佈服從唐人的統治,現在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說自己是大唐治下領主,現在土地被緬甸無端奪取,子民被無端殺戮,希望唐軍可以爲他們主持正義。

這個消息立即就引起了唐軍的重視,常斌也立即調動兵馬,在西北部地區集結,同時向白南請示,是否進入山區同緬軍作戰。因爲一旦這麼做了,唐軍很可能就會陷入一場擴大化的戰爭中。

837 三條法令683 再戰英吉利(上)136 投誠大唐933 決戰日德蘭(八)013 印第安政策003 碰頭會150 波士頓海戰164 唐人的智慧016 鄧艦長的海軍宏圖823 兜售(中)257 當唐軍(下)946 次大陸戰役(下)191 天化危機(下)324 辦薩載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601 段九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867 駐軍權367 婆羅洲戰爭(下)261 古北口026 大唐086 增強的海盜174 東南三州372 不列顛買買買118 由秋收而想601 段九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061 貿易需求884 海軍競賽178 海軍雄心(下)018 獵騎解圍548逆轉來逆轉去451 國家安全會議904 覆滅黑海艦隊322 拆遷018 獵騎解圍611 青州案(五)034 阿爾普爾科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672 初戰英吉利(上)949 察裡津戰役486 陣之團851 導彈驅逐艦198 技術出口160 女兒043 參觀訓練356 紅顏醉(七)478 罪魁208 售法巡洋艦618 三個條件350 紅顏醉(一)914 低地戰役(六)242 擒龍(十一)644 恐懼與機會692 美國商人(上)224 登州水師376 上海生意(下)742 君子道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549所求485 三寶顏318 應對893 新坦克(下)820 特殊組織(番外)051 約庫茲戰爭(上)044 妥協664 獅子號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559 統一計劃674 初戰英吉利(下)421 六海外領626 反擊212 銀貴錢賤096 風變053 約庫茲戰爭785 拳亂(十一)386 吞武裡之戰(二)332 火力支援艦207 軍貿大單798 滋事775 拳亂(一)563 火的夜晚102 自由風級307 制憲會議(上)298 嘉慶519 清軍備戰411 歐洲事務全權大使902 橙色革命(中)284 桂林389 吞武裡之戰(五)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018 獵騎解圍502 人頭915 低地戰役(七)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354 紅顏醉(五)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112 軍事援助902 橙色革命(中)
837 三條法令683 再戰英吉利(上)136 投誠大唐933 決戰日德蘭(八)013 印第安政策003 碰頭會150 波士頓海戰164 唐人的智慧016 鄧艦長的海軍宏圖823 兜售(中)257 當唐軍(下)946 次大陸戰役(下)191 天化危機(下)324 辦薩載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601 段九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867 駐軍權367 婆羅洲戰爭(下)261 古北口026 大唐086 增強的海盜174 東南三州372 不列顛買買買118 由秋收而想601 段九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061 貿易需求884 海軍競賽178 海軍雄心(下)018 獵騎解圍548逆轉來逆轉去451 國家安全會議904 覆滅黑海艦隊322 拆遷018 獵騎解圍611 青州案(五)034 阿爾普爾科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672 初戰英吉利(上)949 察裡津戰役486 陣之團851 導彈驅逐艦198 技術出口160 女兒043 參觀訓練356 紅顏醉(七)478 罪魁208 售法巡洋艦618 三個條件350 紅顏醉(一)914 低地戰役(六)242 擒龍(十一)644 恐懼與機會692 美國商人(上)224 登州水師376 上海生意(下)742 君子道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549所求485 三寶顏318 應對893 新坦克(下)820 特殊組織(番外)051 約庫茲戰爭(上)044 妥協664 獅子號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559 統一計劃674 初戰英吉利(下)421 六海外領626 反擊212 銀貴錢賤096 風變053 約庫茲戰爭785 拳亂(十一)386 吞武裡之戰(二)332 火力支援艦207 軍貿大單798 滋事775 拳亂(一)563 火的夜晚102 自由風級307 制憲會議(上)298 嘉慶519 清軍備戰411 歐洲事務全權大使902 橙色革命(中)284 桂林389 吞武裡之戰(五)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018 獵騎解圍502 人頭915 低地戰役(七)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354 紅顏醉(五)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112 軍事援助902 橙色革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