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愛爾蘭

英國現在的正式國名叫做不列顛聯合王國,是由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和威爾士公國組成的。國旗也是由聖安德魯十字(蘇格蘭旗幟)、聖喬治十字(英格蘭旗幟)重合一起組成的。直到另一位面中1801年,才加入了代表愛爾蘭的聖帕特里克十字,也就是紅色的斜叉。

英國和愛爾蘭的問題,即便到白南穿越前那個時代都是一筆爛賬。公元前這裡曾經是凱爾特人的家園,羅馬帝國曾經嘗試過征服這裡但是並沒有成功。不過基督教的傳播最終使得愛爾蘭在公元五世紀褪去了凱爾特文化,引入了拉丁字母,保留了一些部落形式和習慣。之後維京人又入侵愛爾蘭,雖然他們沒能在此永久立足,但是對愛爾蘭的文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十二世紀時,盎格魯-諾曼人開始入侵愛爾蘭,雖然諾曼人取得了諸多勝利,但實際那時候英格蘭有效管控的只有愛爾蘭東部一個郡。1542年亨利八世下令愛爾蘭直接由英格蘭國王管轄,將愛爾蘭從一個公國提升爲一個王國,並將愛爾蘭與英格蘭關係定位爲共主邦聯。他的繼任者愛德華六世開始大規模對愛爾蘭殖民。此時的愛爾蘭是歐洲最落後的地區之一,在這裡沒有先進的武器和組織結構。不過,愛爾蘭人的反抗十分頑強,起義和暴動時有發生。

一直到伊麗莎白一世時期,愛爾蘭的起義纔算是被完全鎮壓下來,很多貴族被迫離開愛爾蘭,不少人前往美洲。英國開始在北愛爾蘭奧斯特郡加強移民,這個問題最終變成了後世的北愛爾蘭問題。清教徒移民和佔愛爾蘭人多數的天主教徒互相攻擊,在整個英國內戰期間,殺得人頭滾滾。護國主克倫威爾在戰爭中極爲殘酷,屠城和摧毀城市,並且下令只能讓愛爾蘭人在香儂河以西居住。光榮革命後失敗的國王詹姆斯二世利用愛爾蘭的力量企圖復辟,但是在他失敗之後,愛爾蘭人的權利遭到了進一步的削減。

整個十八世紀,愛爾蘭仍舊在不停地暴動着,規模最大的是1750年的一次起義,此後很多獨立運動組織相繼成立。

說起來,英國軍隊中存在着數量不少的愛爾蘭人,但是愛爾蘭人一直被英格蘭人歧視着,而且愛爾蘭農民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獨立的念頭。長期以來,英格蘭對愛爾蘭經濟掠奪,實行嚴苛的貿易保護主義,只允許愛爾蘭向英格蘭出口羊毛。另一位面中十九世紀中期,愛爾蘭因爲馬鈴薯危機導致******,數年間餓死了200多萬人,而英國政府居然袖手旁觀,忙着鴉片戰爭和世博會。那時土耳其蘇丹要捐款一萬英鎊,英女王說捐一千鎊就好,因爲她只捐了兩千鎊。饑荒期間,愛爾蘭居然還在向英格蘭出口糧食。英國對於愛爾蘭的野蠻統治可見一斑。

白南聽了海軍的謀劃,不由也是嘖嘖稱奇,他笑道:“這個計策倒是很有建設性,甚至去運作一下真的讓愛爾蘭從英國獨立也是不錯的想法。”

鄧希夷對此卻是比較悲觀的,他說道:“愛爾蘭是歐洲最落後的地區之一,比起東歐的很多地方也沒強到哪裡去。這裡人口也相對比較少,只有三百多萬,裡面還有不少是傾向於英國的清教徒。沒人、沒錢、沒武器,靠着他們主動對抗英國還是很困難的。”

總統助理潘樸也開口道:“歷史上,拿破崙戰爭時期,拿破崙曾經派遣過一支兩千人的軍隊到愛爾蘭南岸,不過很快英國人就擊敗了法國人和當地起義的農民。我們肯定會比法國人做得更好,但是要支援愛爾蘭獨立,所耗費的財力和精力,可能不亞於我們支持德國統一。國革在愛爾蘭的發展比較一般,我們在美國吸收的愛爾蘭族裔的國革成員返回愛爾蘭後,雖然發展了一定成員,但是還不足以領導大規模的起義。如果我們赤膊上陣,派遣軍隊參與愛爾蘭戰爭的話,整體規模可能要比現在我們參與歐洲大陸戰爭的規模更大。”

白南點了點頭,這番分析他還是比較認同的,現在大唐的主軸是發展,戰爭只是連帶的事情,也不求有多少回報,包括對付荷蘭,大唐收走錫蘭和南非也只不過是連帶的事情,而且拿走之後也不可能在此進行大規模的殖民,無法跟前些年大規模開發幾個海外領相比。

大唐這次戰爭其實目的很明確,瓦解反法同盟,削弱歐洲列強的實力,增強自己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大唐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親唐的荷蘭(不一定是國革化的),幫助德國消滅普魯士,建立一個國革化的波蘭,以德國和波蘭的力量對抗東部的蠻熊俄羅斯。至於法國是什麼後果,大唐其實並不特別關心。自然如果大唐實現了一系列的既定目標,那麼法國肯定也會是大佔便宜的。

白南也清楚,第一次反法同盟只不過是歐洲大戰萌發的一個開胃菜,大唐不會深入涉足。戰略上,佔領荷蘭和普魯士,將沙俄打回斯摩棱斯克,迫使英國和俄羅斯停戰;法國方面,拿破崙打贏意大利戰役,迫使奧地利退出聯盟。

大唐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於是白南和其他人就可以精確地計算,大唐怎樣花最少的力氣去做成這件事情。

於是白南決定道:“海軍繼續按照計劃行事,第一國際方面要適當對愛爾蘭國革的發展傾斜一下,現在我們不會翻這張牌,但是未來是一定用得上的。”

鄧希夷也說道:“擊敗英國之後,愛爾蘭也是一個很好的脅迫籌碼。”

其實比照愛爾蘭,蘇格蘭也同樣是一個很好的給英國添堵的點。英國這個國家雖然成就日不落,但是根底上其實存在很多料理不清的糾結處。也許在蒸蒸日上的時候,蘇格蘭人、愛爾蘭人會跟着英格蘭齊頭並進,但是出現問題的時候,大家肯定就各懷鬼胎了。就像是白南穿越前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一樣,聯合王國在無法爲蘇格蘭提供更好的條件時,蘇格蘭自然有興趣撇開英國政府單幹。

562 漢堡的小青年081 碰壁之後082 賣出買入606 野心勃勃952 法國戰役086 增強的海盜149 波士頓攻城戰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840 羣體性脫離202 庫克船長253 豐臺大營623 龍驤556 第一國際大會(上)369 新兵團618 三個條件916 低地戰役(八)184 苴洲島177 海軍雄心(上)741 候選人們(下)933 決戰日德蘭(八)272 天地會起事440 聶拉木730 小職員626 反擊834 紐芬蘭海戰(上)296 新朝新體(中)102 自由風級903 橙色革命(下)244 長纓在手蒼龍得縛130 蘭芳486 陣之團866 盟約停止546擔憂315 購地163 大唐遠征軍準備出征(下)890 卸職399 暹羅農地383 連長358 紅顏醉(九)956 大毀滅者(下)017 遇襲199 新的軍事改革296 新朝新體(中)478 罪魁164 唐人的智慧955 毀滅者(上)084 天地會392 吞武裡之戰(下)329 攻打仙台457 二子093 毒蛇600 萃英會(下)234 擒龍(三)470 東西夾擊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257 當唐軍(下)023 聖地亞哥號535 搬家799 要挾699 內鬥309 太平洋鐵路794 雞頭鳳尾222 船手衆199 新的軍事改革794 雞頭鳳尾106 交換818 新艦名248 京中人心(續)820 特殊組織(番外)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841 走上前臺白臉說兩句268 公案500 報應不爽181 鄭信539 赤字(下)542九零工程824 兜售(下)237 擒龍(六)656 大采購044 妥協892 新坦克(上)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286 守關不出077 解釋(上)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092 抵港381 財政908 搶先476 彼端719 華沙會戰(十七):鷹擊778 拳亂(四)857 海軍演練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685 再戰英吉利(下)526 升龍城下773 營救433 新加坡521 作戰計劃
562 漢堡的小青年081 碰壁之後082 賣出買入606 野心勃勃952 法國戰役086 增強的海盜149 波士頓攻城戰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840 羣體性脫離202 庫克船長253 豐臺大營623 龍驤556 第一國際大會(上)369 新兵團618 三個條件916 低地戰役(八)184 苴洲島177 海軍雄心(上)741 候選人們(下)933 決戰日德蘭(八)272 天地會起事440 聶拉木730 小職員626 反擊834 紐芬蘭海戰(上)296 新朝新體(中)102 自由風級903 橙色革命(下)244 長纓在手蒼龍得縛130 蘭芳486 陣之團866 盟約停止546擔憂315 購地163 大唐遠征軍準備出征(下)890 卸職399 暹羅農地383 連長358 紅顏醉(九)956 大毀滅者(下)017 遇襲199 新的軍事改革296 新朝新體(中)478 罪魁164 唐人的智慧955 毀滅者(上)084 天地會392 吞武裡之戰(下)329 攻打仙台457 二子093 毒蛇600 萃英會(下)234 擒龍(三)470 東西夾擊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257 當唐軍(下)023 聖地亞哥號535 搬家799 要挾699 內鬥309 太平洋鐵路794 雞頭鳳尾222 船手衆199 新的軍事改革794 雞頭鳳尾106 交換818 新艦名248 京中人心(續)820 特殊組織(番外)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841 走上前臺白臉說兩句268 公案500 報應不爽181 鄭信539 赤字(下)542九零工程824 兜售(下)237 擒龍(六)656 大采購044 妥協892 新坦克(上)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286 守關不出077 解釋(上)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092 抵港381 財政908 搶先476 彼端719 華沙會戰(十七):鷹擊778 拳亂(四)857 海軍演練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685 再戰英吉利(下)526 升龍城下773 營救433 新加坡521 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