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

荷蘭人當然不希望將殖民地交給唐人,這些殖民地很多都是他們經營了幾個世紀的財產,更是給荷蘭帶來巨大利益的經濟財富。可是現實就是現實,荷蘭人在英國人面前保不住那些殖民地了。實際在另一位面中,英國並沒有對荷蘭東印度殖民地動太多手腳,只攻打了荷蘭在蘇門答臘的殖民地。而本位面中英國人在之前的損失更大,對於找補利益的渴求也更加強烈,加上擁有新式的戰艦,所以攻打更多的荷蘭東印度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自然地,除了英國人的威脅外,荷蘭人還從唐人那裡察覺出了威脅。楚白親自來到阿姆斯特丹,拿出了這個協議,本身就帶着強烈的要挾意涵。楚白更不忌憚於告訴荷蘭人,大唐在整個東南亞有四萬多可以調動的陸軍,而在清國更有八萬人以上可供調動的軍力,大唐海軍在遠東的艦隊更有十餘艘先進戰艦,足以摧毀這顆星球上的任何敵人。

這樣的軍事實力直接是嚇傻了荷蘭人,荷蘭人不知道唐人在這個數字裡摻水了多少,可是考慮到英國在印度的軍力也就是不到一萬人,就給荷蘭人造成了這麼大的麻煩,就算唐軍的兵力是他們所說的十分之一,配以更強大的武器,那麼荷蘭人也是難以抗衡的。

自從大唐在婆羅洲開闢海外領之後,荷蘭人一直態度謹慎,荷蘭東印度公司更是要求全體公司僱員,不得挑釁唐人,不得跟唐軍爆發任何武裝衝突。因爲荷蘭人很清楚地認識到,他們是無法在東南亞對抗唐人的,唐人的軍力實在太強。而自從唐人擊敗了清國,甚至割走了日本的奧羽,佔據了南北固威島,並以這些地區爲基地屯駐武力,唐人的軍隊在遠東的實力更加上升了一個臺階。

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如果能拿出超過十萬員額的常備軍,都已經是強國中的強國了。實際上即便是,英國、法國、普魯士這樣的軍事強國,沒有什麼大戰的時候,也不可能擁有十萬兵力。一般史學界認爲,英國長期保持着五萬兵力的陸軍,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可能會進行擴充一些。而作爲標杆性的歐陸強國普魯士,腓特烈一世最鼎盛的時候普魯士陸軍曾達到8萬,後削減至3萬。軍曹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擴軍至8萬,腓特烈二世時期再擴軍,也就十幾萬的樣子。

再以英國爲例,另一位面中滑鐵盧戰爭可以說是歐洲在世界大戰前舊時代戰爭的最巔峰了,而威靈頓率領的英國兵力總額爲六萬八千人,這些人還不都是不列顛人,具體結構如下:來自不列顛和愛爾蘭:25000;來自荷蘭:17000;來自漢諾威:11000;來自布倫瑞克:6000;來自拿騷:3000;來自德意志其他地區:6000。

其實這種結構跟現在唐軍也非常類似,唐軍地面部隊的核心主力來自於大唐本土的正規軍,作戰力量約爲四萬人;其次則是名義上屬於清國軍隊的武衛軍和武毅軍,總兵力六萬人;再次就是德意志外籍兵團、大和兵團以及巴拿馬混成外籍兵團,有接近五萬人的兵力。就是單純比較兵力,在這個時代的歐洲強國中,已經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常備軍的規模可以達到這個程度了。

荷蘭當然非常害怕,前面是英國人,後面是唐人,不管是跟誰打都打不過,殖民地基本上是丟定了。可以說,大唐就是拿準了現在荷蘭的情況,積極地落井下石。可以說擺在荷蘭人面前最好的選擇也就是順從大唐的提議,將手中殖民地轉交給大唐了。大唐會跟荷蘭簽訂條約,從而進一步確認荷蘭在這一地區的財富利益,並且開放東南亞的其他海外領給荷蘭做生意。最後則是立即向荷蘭提供一筆資金,用於購買大唐的各種武器和工業品。

雖然荷蘭東印度是賣掉了,但是最起碼在唐人這裡賣出了價格,別提這價格高低,如果是讓英國人拿走,荷蘭人可真的一分錢都拿不到。

儘管荷蘭人的政治體制效率低下,可是在如此利益攸關的事情面前,幾乎是發動了全面的效率。這也是因爲作爲荷蘭第一大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裡面牽扯了太多的利益,不知道多少貴族是這家公司的股東,如果真的被英國人奪走東印度羣島殖民地,那麼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就完蛋了,而作爲股東的貴族們甚至可能賠掉褲子。現在轉手給唐人,一系列的種植園和土地仍舊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而且他們還可以繼續在巴達維亞、望加錫進行貿易,甚至之後還可以前往暹羅等地進行貿易,只要貿易航線維持住,荷蘭東印度公司還存在希望。

所以,在全國貴族和資本家們糾結和期盼中,最終範德斯皮格爾正式在阿姆斯特丹與楚白簽訂了《唐荷阿姆斯特丹條約》,條約正式確認了包括巴達維亞、馬六甲、巴東、望加錫、馬魯古羣島在內的所有荷蘭在東印度羣島的殖民地,主權歸屬大唐,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其他荷蘭公司在當地所有的財富受大唐政權保護,並在今後受大唐當地法律節制。通商和借貸等條款也一併出現在條約中,這份阿姆斯特丹條約基本上是楚白的原話一字不動。

條約的簽訂也使人們看出了大唐的地位和影響力,即便是歐洲強國如荷蘭,仍舊要屈服於大唐,以求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而在條約簽訂的第二天,大唐駐英國公使正式向英國政府轉交了這份條約的副本,並且希望唐英之間不要發生誤會,而如果有任何船隻企圖攻擊大唐所有土地的話,大唐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必然予以堅決的還擊。

同時,一艘快船也從阿姆斯特丹出發,火速趕往東印度羣島,向那裡的荷蘭人傳達條約的精神和荷蘭政府的意思。這是個真正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時代,歐洲和殖民地之間信息無法得到有效的溝通。大唐也決定進一步促進電報事業在歐洲國家的發展,最起碼讓其政府間有能夠正常溝通的渠道。現在來看,這種消息傳播的便利性,對大唐的幫助總比禁絕他們擁有電報更大。

497 治理墨西哥224 登州水師106 交換584 新德國394 吞武裡之戰(十)793 新局698 受降與危機836 紐芬蘭海戰(下)523 炮艇入河680 突破防線183 陽奉陰違719 華沙會戰(十七):鷹擊781 拳亂(七)001 迷途913 低地戰役(五)869 聯合之心019 報復077 解釋(上)538 赤字(中)691 駐歐唐軍816 百大廠建設441 入境629 新的三個條件350 紅顏醉(一)809 朝鮮使臣801 調兵遣將407 用命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899 風雨未來225 大沽口之戰(上)512 大革命的開幕126 閃電快馬372 不列顛買買買196 逗你玩072 遇船858 全球航行743 江戊伯451 國家安全會議753 合同341 江南(三)098 風平775 拳亂(一)414 坑767 可選擇的路781 拳亂(七)343 江南(五)920 前總統的未來學(下)488 馬尼拉灣海戰(上)881 應對歐洲432 憂思176 內陸殖民592 音樂會714 華沙會戰(十二):虐殺068 夏威夷576 萊比錫戰役(六)780 拳亂(六)434 福興088 國王的特使009 甦醒的蘇穆裡057 申報項目911 低地戰役(三)905 懸殊空戰279 戰事總結612 青州案(六)021 僱傭兵存續009 甦醒的蘇穆裡564 隱藏的爆炸941 新年轟炸行動856 拉普拉塔060 請客866 盟約停止744 除盜476 彼端283 “虛張聲勢”476 彼端695 讓步113 送完再賣125 吉普VS甲殼蟲106 交換144 利益的競逐314 英國人的求購723 秩序制定(下)729 英國決心922 大徵兵095 風起616 抵賴702 兵力準備110 美利堅的榜樣285 山海關353 紅顏醉(四)307 制憲會議(上)326 廢帝019 報復017 遇襲259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上)340 江南(二)237 擒龍(六)858 全球航行449 部落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
497 治理墨西哥224 登州水師106 交換584 新德國394 吞武裡之戰(十)793 新局698 受降與危機836 紐芬蘭海戰(下)523 炮艇入河680 突破防線183 陽奉陰違719 華沙會戰(十七):鷹擊781 拳亂(七)001 迷途913 低地戰役(五)869 聯合之心019 報復077 解釋(上)538 赤字(中)691 駐歐唐軍816 百大廠建設441 入境629 新的三個條件350 紅顏醉(一)809 朝鮮使臣801 調兵遣將407 用命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899 風雨未來225 大沽口之戰(上)512 大革命的開幕126 閃電快馬372 不列顛買買買196 逗你玩072 遇船858 全球航行743 江戊伯451 國家安全會議753 合同341 江南(三)098 風平775 拳亂(一)414 坑767 可選擇的路781 拳亂(七)343 江南(五)920 前總統的未來學(下)488 馬尼拉灣海戰(上)881 應對歐洲432 憂思176 內陸殖民592 音樂會714 華沙會戰(十二):虐殺068 夏威夷576 萊比錫戰役(六)780 拳亂(六)434 福興088 國王的特使009 甦醒的蘇穆裡057 申報項目911 低地戰役(三)905 懸殊空戰279 戰事總結612 青州案(六)021 僱傭兵存續009 甦醒的蘇穆裡564 隱藏的爆炸941 新年轟炸行動856 拉普拉塔060 請客866 盟約停止744 除盜476 彼端283 “虛張聲勢”476 彼端695 讓步113 送完再賣125 吉普VS甲殼蟲106 交換144 利益的競逐314 英國人的求購723 秩序制定(下)729 英國決心922 大徵兵095 風起616 抵賴702 兵力準備110 美利堅的榜樣285 山海關353 紅顏醉(四)307 制憲會議(上)326 廢帝019 報復017 遇襲259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上)340 江南(二)237 擒龍(六)858 全球航行449 部落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