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大唐五大建設

視線轉回大唐共和國的國內,在劉放吾將軍正在爲大唐開疆闢土的時候,白南卻超級滿足地在一個核心級官員和無敵奶爸之間轉換角色。實際上需要他做事的地方很少,家裡畢竟存在兩個女人,有了寶寶之後的許可馨顯然將寶寶的重要性排在了白南前面,而名義上是在白家幫忙的梅歐拉似乎也非常喜愛小孩子,經常跟明顯是競爭對手的許可馨一起討論育兒經,反而把白南撂在一旁。

白南對於這種情況也頗爲無奈,不過也不是不能接受,女人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時,他往往就找點事情做,比如說工作什麼的。

順帶提一下白南女兒的名字,叫做白欣,簡單的名字,與新同音,象徵着新世界和新的希望。

進入1777年,穿越衆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三個年頭,有的時候他們看着一座已經初現繁華的都市,似乎對於過往的記憶都出現了模糊,似乎他們本來就是在此地出生長大衰老一樣。

從去年胡發奎掌控西婆羅洲,正式建立了大唐婆羅洲海外領之後,陸續便有西婆羅洲華人被胡發奎半強迫地送到大唐本土來,之所以說他們是半強迫,那是因爲每個人都領了三十塊銀元的移民補貼,以及十畝田地的地契,外加各種衣物、生活雜物的“移民包”。

不得不說大唐共和國畢竟是後世人建立的國家,人性化的程度在本時代無人能出其右,經濟頭腦上也是沒話說。新移民抵達珈州必然會缺少各種東西,從被褥到餐具,從衣褲鞋襪到梳子、牙具、指甲刀一類的小東西。爲了方便新移民,大唐民政局移民署,專門利用預算,向國內各生產企業採購了一大批類似的物資,並將其裝入一個巨大的包裹內,也就是移民們在登船的時候領到的移民包了。這一方面極大地便利了移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巨大的採購,帶動了國內企業的生產和盈利。由於大唐政府財政收入極多,所以每年財政預算在編制的過程中,都會有大手筆大手筆的花錢措施。

這就是經濟理念差異的問題,很多歐洲國家會覺得把金銀抱在手裡纔是財富,但是大唐的經濟官員和大佬們卻知道,錢只有在花出去的時候才能產生價值。大唐的經濟也在這樣的採購-生產-利稅-再投資-再生產的過程中,不斷地擴大規模。直接結果是唐人的生活水平在穩步提高,各種基礎設施不斷出現,社會發展進步顯著,而大唐國庫裡的錢卻在翻着翻地往上漲。

拉動國民生產總值的三駕馬車,是每個大唐官員,甚至一般接受過教育的唐人都熟知的東西:消費、投資和貿易。貿易自不必說,大唐在與滿清、新西班牙的貿易中,維持着巨大的貿易順差,而且逐年遞增,獲取了驚人財富。消費上,雖然華人的勤儉節約傳統多少有些遏制個人消費,不過大部分現代衆的消費理念還是很現代的,而他們的消費也很快被民國衆、明代衆和新移民看在眼中,轉而被模仿,倒也不是那麼難看。更何況還有各大單位、國有企業以及一部分私營企業,進行大量的採購,或者自用,或者分配給員工作爲福利,這些也不可小看。

至於投資方面,大唐國政院更是登峰造極,簡單來說,大唐國內一年內執行的大型工程建設,可以比得上一些歐洲國家一個世紀進行的工程量。這絕對不是一句玩笑話,雖然大唐人口少,但是工程計劃乃至機械化應用、人力動員之類的水平,大唐共和國完爆同時代的競爭對手,所以也就不難想見這種情況的發生了。

以1777-1778財年大唐國政院批准的大型工程建設項目爲例,比較引人矚目地有“海岸鐵路線建設”、“三大港建設”、“珈州調水工程”、“惡魔谷水電站”和“三百中小學校建設”。

很難想象以大唐現在的人口,居然有能力同時維持這樣規模的五個大型的建設工程。其中,三大港建設指的是開發洛杉磯長灘港、舊金山港、溫哥華港。這三處港口中,除了溫哥華港還只有一座簡易碼頭,長灘港和舊金山港實際上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現在是要擴建碼頭,使其擁有更多的吞吐量。增多泊位是一方面,更重要地是增強貨運能力,比如說設置更多的裝卸機械,建設更多的倉庫等。

這也是順應大唐貿易不斷激增的舉措,雖然之前如長灘港停泊了大量的穿越船,可是並不代表着,長灘港有能力同時接受這麼多船的運轉,現在由於吸收外籍船員和培養本國船員,已有超過一百艘中大型民用船舶開始運營,自然需要更大更好的港口。

如果說三大港建設還有點基礎的話,那麼海岸鐵路線建設真的是從零開始了。海岸鐵路線並不是真的在海邊修建的,實際上海岸鐵路線分爲南北兩段,南段是從珈州南端的衛海郡爲起點,向北經過洛都,再向北進入中央谷地,連接南部城市豐原,經過農場中羽哈維等幾個重要農場城鎮,向西穿過海岸山山谷,到達舊金山,同時向北連接中央谷地第二大農場舜耕鎮(薩克拉門託),到最北奇科農場爲止。

北段從俄州城鎮尤金開始,向北經過玫園市(波特蘭),在比較平坦個河谷中一路向北,最終經過卑詩州的西雅圖,到達最終點溫哥華。

實際上在最初的方案中,海岸鐵路線南北兩段是一條,但是由於珈州和俄州之間山巒起伏,工程難度極爲巨大,要修通這一段,投入可能是南北兩段之和還要多得多,加上此時大唐對於這一段鐵路並沒有什麼太大需求,鐵路沿線的城鎮規模還比較小,基本上就是數百人規模的大農場而已,所以中線暫緩了。

不過即便如此,海岸鐵路線的工程量也是格外巨大的。不得不說,海岸鐵路線之所以會這麼早開始修建,有工業部長樑振海的一力支持,以及現代衆中當初來自中鐵的人士的呼聲。大唐也有新用這條鐵路來作爲驗證,因爲如果今後真的跟東南三州打通,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線那是少不了的。

珈州調水工程同樣也不是一件工程量小的計劃,珈州其實屬於比較缺水的地方,特別是南部地區,水源比較稀缺,這個工程計劃從水資源較爲豐富的中央谷地河網,開闢水庫和運河,將水源調到相對缺水的首都洛杉磯;另外從科羅拉多河和,開闢運河,進入腐殖層厚實的墨西卡利谷地,利用河水灌溉,建立大型的農業區。另一個位面,正是因爲這條運河,使得兩個沙漠中間,居然出現了一片綠色的農田,出產了大量的農產品。這個谷地當時分屬美墨兩國,不過根據大唐跟西班牙人簽訂的邊界協議,科羅拉多河下游大片的肥沃土地都屬於大唐共和國。

惡魔谷水電站位於洛杉磯以東內華達山邊沿,這座水電站在另一個位面規模不算大,在世界最大裝機量水電站中排不上什麼名次,不過這座水電站如果建成,足以滿足缺少煤炭,以及尚未實現天然氣發電的南珈州地區的供電需求。這會兒普通居民家中沒有什麼複雜的電器,電燈、收音機、電話、電扇這種小功率電器較爲常見,倒是工廠是用電大戶,但比起21世紀尋常城市的用電量,不值一提。

最後一項三百中小學建設,正如字面意思,是要在大唐的領土上修建三百所中小學校。由於大唐人口結構現在連紡錘狀都算不上,中青年佔據人口的絕對比例,兒童和老年都非常少。不過隨着移民的激增,嬰兒潮可以預期,再加上現在文盲數量巨大,很多新移民都要接受掃盲教育,所以中小學建設非常關鍵。

以上五項大規模工程,被稱爲“五大建設”,全部都是在1777年撥款,在數年內預計完工。有了這五大建設的燒錢能力,再加上盤蛇計劃和杜鵑計劃兩個戰爭計劃不斷吞噬着資金,大唐財政突然覺得自己也沒有那麼有錢了。五大建設雖然投資巨大,但是未來帶來的產出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國政院頂着壓力也要上馬。

爲了完成五大建設,每個月抵達的新移民,基本上都在進行簡單培訓後,被拉到了各個工地上去,條件可以說是比較艱苦的。好在他們的薪酬還算不錯,而且都有穩定的假期,加上華人吃苦耐勞,所以倒沒有出現什麼譁變之類的事情。這些新移民,也通過這種方式,迅速地成爲官方希望他們成爲的第二產業人口。修鐵路、修水利不僅是建築上的活兒,鋼鐵冶金、機械等各個基礎工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新移民中很多人都被分配過去了。他們從最基礎的工種開始做,有大師傅帶着學習,不少人都是願意做的,因爲在傳統的國人看來,這也是學習一門手藝。

相當數量的印第安人也被吸納進入了五大建設中,加快了他們歸化的過程。

598 萃英會(上)429 求見271 晉南091 重商主義094 真正的國力365 婆羅洲戰爭(上)626 反擊036 不信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584 新德國894 思維545林子平450 推翻306 剛需上架感言510 風暴漸近751 世界盃(中)505 互助法案683 再戰英吉利(上)433 新加坡898 貿易挑戰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942 火箭軍852 武器測試591 娛樂產業826 大片600 萃英會(下)292 友好的新皇帝632 惘686 再戰英吉利(下)611 青州案(五)874 推諉的歐洲046 遊街誇功273 電廠850 工業帶323 克上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874 推諉的歐洲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682 再戰英吉利(預)938 黑化458 緊急577 萊比錫戰役(九)-借款822 兜售(上)505 互助法案952 法國戰役588 移民之議(中)166 真正的野望274 帶來文明646 抵押436 孟加拉灣中的艦隊214 戰前內閣會議578 萊比錫戰役(十)740 候選人們(上)891 人口大遷移353 紅顏醉(四)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028 閱兵震懾837 三條法令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909 低地戰役(一)166 真正的野望150 波士頓海戰416 紅皮書868 巴爾幹之亂(上)287 戰山海(上)769 孫先生301 形勢680 突破防線623 龍驤614 盛怒208 售法巡洋艦038 擴軍590 文化發展063 舊金山建市082 賣出買入226 大沽口之戰(中)075 抵達香港534 大選169 俘虜建築隊810 書店814 宗族瓦解(中)668 真正圖謀(中)255 武衛軍854 地方主義215 輿情(上)613 青州案(七)597 圭亞那419 種子(上)956 大毀滅者(下)459 不可避免457 二子255 武衛軍600 萃英會(下)359 紅顏醉(十)527 頹勢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254 主動防禦585 運河009 甦醒的蘇穆裡
598 萃英會(上)429 求見271 晉南091 重商主義094 真正的國力365 婆羅洲戰爭(上)626 反擊036 不信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584 新德國894 思維545林子平450 推翻306 剛需上架感言510 風暴漸近751 世界盃(中)505 互助法案683 再戰英吉利(上)433 新加坡898 貿易挑戰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942 火箭軍852 武器測試591 娛樂產業826 大片600 萃英會(下)292 友好的新皇帝632 惘686 再戰英吉利(下)611 青州案(五)874 推諉的歐洲046 遊街誇功273 電廠850 工業帶323 克上140 夏威夷王國戰爭(下)874 推諉的歐洲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682 再戰英吉利(預)938 黑化458 緊急577 萊比錫戰役(九)-借款822 兜售(上)505 互助法案952 法國戰役588 移民之議(中)166 真正的野望274 帶來文明646 抵押436 孟加拉灣中的艦隊214 戰前內閣會議578 萊比錫戰役(十)740 候選人們(上)891 人口大遷移353 紅顏醉(四)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028 閱兵震懾837 三條法令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909 低地戰役(一)166 真正的野望150 波士頓海戰416 紅皮書868 巴爾幹之亂(上)287 戰山海(上)769 孫先生301 形勢680 突破防線623 龍驤614 盛怒208 售法巡洋艦038 擴軍590 文化發展063 舊金山建市082 賣出買入226 大沽口之戰(中)075 抵達香港534 大選169 俘虜建築隊810 書店814 宗族瓦解(中)668 真正圖謀(中)255 武衛軍854 地方主義215 輿情(上)613 青州案(七)597 圭亞那419 種子(上)956 大毀滅者(下)459 不可避免457 二子255 武衛軍600 萃英會(下)359 紅顏醉(十)527 頹勢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254 主動防禦585 運河009 甦醒的蘇穆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