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

一些部落甚至出現了超過六成以上的死亡,甚至一個部落整個從珈州消失掉了,原來的村子變成了一片鬼蜮廢墟。衛生部和陸軍派出的聯合救援組開始四處拯救這裡的印第安人,一些村落結構完全被毀壞的倖存者,在經過診治和疫苗接種之後,被帶到附近的城鎮和農場,一邊接受華文教育,一邊在此工作成爲新的居民。

於是,在天花危機過去之後,民政部猛然發現,整個珈州仍在自行運作的印第安人部落只有三個了,全珈州歸化印第安人總量達到了十分驚人的208546人。截止1777年底,大唐共和國人口出現了劇增,原穿越衆加來自中國、婆羅洲的新移民,加上從越南帶來的婦女,以及少量從暹羅等其他國家過來的新移民,大唐的總人口超過五十萬,達到了55。89萬。從1774年穿越衆剛來到這裡到1777年底,僅僅不到五年的時間,大唐的人口就翻了僅四倍。當然比起國土面積的劇增,似乎也不算太多。

於是,這場天花危機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大唐算是一件大好事了,只是高層們並不清楚,在天花危機其實完全有可能不造成這麼大的印第安人死亡,一些極端的印第安人一手導演了這場對同族的生化屠殺,至少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後世一些文學作品中對此存在很大的爭議,一部分人認爲是堪稱“近代世界第一陰謀家”的白南是幕後黑手,故意利用病毒屠殺了大批印第安人,使得大唐社會加快了對印第安人的同化。這種說法一般流傳在國外,被當成黑大唐共和國這個世界級“霸權國家”的重要證據。還有一種觀點提到了原住民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實際也就是納/粹黨人,非常多的小說描寫了這個神秘而又可怕的組織,成爲了大唐歷史素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都市傳說、野史。被稱爲“神鷹會”的組織,也成爲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跟“共濟會”並稱的世界重要神秘組織。後來甚至一些正統歷史學家也認爲,大唐的民族主義發端並不是所謂的“皇漢”,而是發軔於極端唐化印第安文化。

雖然病毒危機可怕,但是接種了疫苗後的唐人還是仗照打、生意照做,疫情確實對大唐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造成了一些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不過大唐共和國的gdp仍舊是以倍爲計算單位的。

在大唐國內因爲天花而各種緊張的時候,東南三州駐紮的大唐遠征軍,終於在夏初開拔啓程,前往新英格蘭,協助大陸軍作戰,對付不列顛的干涉軍。當然早在大唐陸軍出征之前,大唐海軍根本就沒有閒着,一艘巡洋艦加三艘護衛艦的強大艦隊,在1月-5月的時間中,共在海上遭遇英軍艦船八次,沒有一次英國人全身而退,總共擊沉英國軍艦21艘,其中包含四級以上的戰列艦三艘,擊沉或俘獲英國商船、運輸船15艘。

一時之間,大唐海軍雄威使得原本驕傲的英格蘭人聞風喪膽,一些皇家海軍船長甚至拒絕離開港口,稱並不是他們不勇敢,而是有腦子的人都不會去打贏不了的戰爭。

即便大唐對英國人的後勤補給和海軍支援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不過並未完全掐斷在美英軍的補給,當然也因爲大唐的破交戰行動,使得在美英軍出現了物資短缺的情況,這使得英軍不得不減少了自己的行動次數,甚至開始不斷地派出士兵劫掠新英格蘭的村莊和城市,獲取糧草和其他的軍需品。

這種行爲導致了當地人越來越大的反感,一些本身帶有保皇傾向的當地人,因爲英軍的劫掠,立即轉變成爲了“愛國者”,在郭新這名特種兵出身的顧問的影響下,賓夕法尼亞、新澤西、紐約等地方都涌現出了一批專門偷襲英國人的游擊隊,他們往往並沒有什麼武器,一羣人中才有兩三條槍,但是他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比如說火藥、縱火,甚至用敲悶棍的方式,使得英軍不斷出現損傷。

直到五月底大唐軍隊抵達新英格蘭的時候,英軍已經衰落到了一個驚人的低點上——後方軍隊和大批物資沒有到達,軍隊因爲接連的失敗和屢遭偷襲騷擾而士氣跌入低谷——一切似乎都預示着,這是一個重創英軍的好機會。

當劉放吾抵達費城時,他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這小半年時間裡,新英格蘭一直流傳着大唐海軍痛揍英國皇家海軍的各種消息,人們對於大唐陸軍的抵達保持着很高的期待。而且劉放吾少將也是大唐共和國第一個踏上美國土地的將軍,更值得大陸軍重視。

甚至喬治.華盛頓爲了會見劉放吾,親自從前線來到了費城,因爲英軍的乏力所以他們無法組織起什麼有效的進攻,所以華盛頓敢抽身返回。再者前線還有數名大唐的優秀顧問和他信的過的部屬,使他堅信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華盛頓熱情地伸出手與劉放吾將軍相握,他道:“你好(中文),幸會了,將軍閣下,感謝您不遠萬里來到新英格蘭,爲這裡的人民的自由和正義而戰。”

即便華盛頓心中還是有些吐槽,大唐打着幫助十三殖民地的旗號,顛顛兒地從西海岸一路推過來,佔據了佛羅里達大片地區,好處佔得可是一點不少。不過雖然這麼想,華盛頓還是認爲現在美國缺少不了大唐的幫助的。大陸會議從大唐得到了戰爭貸款,使得它能夠正常運轉,而大陸軍則得到了大批的先進武器,使得他們在面對英軍的較量中,慢慢靠着武器而取得了一定優勢。

現在,被寄予厚望的大唐陸軍一千多人抵達費城,更是讓所有的愛國者,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名詞解釋,在英文中,北美獨立戰爭裡的愛國者pat日ot,屬於特指,也可以理解成獨立派,愛的那個國是沒有完全獨立的美國,不是英國。這個詞與loya立st保皇黨/效忠派相對立)

此時劉放吾也很友好地表達善意道:“美國人民追求自由和獨立的偉大精神,是我們大唐共和國所敬佩和讚賞的,我們相信在雙方的精誠合作下,代表陳舊勢力的英國最終會敗退,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

這種話是老實巴交的劉將軍自己想不出來的,好在他身邊有做政工的,外交辭令什麼的可是準備了不少,臨下船的時候劉將軍還溫習了一遍。劉放吾當年出國作戰,在緬甸跟英印軍進行協同,本身英語還是可以的。

華盛頓爽朗地笑道:“我也堅信這一點。”

一番客套之後,華盛頓提出讓唐軍稍事休息,之後再討論打過仗的事情。

劉放吾卻向華盛頓表示:“我們大唐軍隊來新英格蘭是打仗的,並不是來旅遊或者休閒的。每一個士兵都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明天就能夠上戰場。”

華盛頓也是一凜,他察覺到劉放吾絕對不是在開玩笑,任何他見過的軍隊到了一個新環境中,都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士兵們得休息幾天纔會願意打仗。可是就華盛頓自己的觀察來看,從船上下來的唐軍士兵揹着大包,仍舊保持着整齊的隊形,每個戰術單位下船結束後,他們的軍官會對他們進行列隊集結。這些士兵的臉上寫滿了肅穆,他們也許看上去並不算健壯,但是給人的壓迫感卻是格外巨大的。

從唐軍的精神狀態和士氣來看,劉放吾絕對沒有虛言,唐軍真的是馬上可以打仗的。

華盛頓也沒有推辭,帶着剛下船不久的劉放吾和他的司令部來到了大陸軍在費城的據點。巨大的桌子上鋪着一張極爲詳盡的軍事地圖,讓華盛頓還有些汗顏的是,這份地圖是大唐軍事顧問團帶來的,雖然在一些細節上並不一一準確,但是精確程度和細緻程度,是大陸軍自有的地圖沒法比的,以至於現在所有的軍用地圖,都已經替換成了唐人的版本,甚至大陸軍還對這些地圖格外重視,絕對不允許落入英軍手中。部隊在遭遇可能被俘情況下,必須先行毀掉地圖。

“現在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克林頓統帥的英軍主力,現在被實質上困於紐約,因爲貴國英勇海軍在海上實現的封鎖,使得克林頓現在手中的一萬餘名英軍,面臨着巨大的困難。不過克林頓在紐約有着十分堅固的堡壘,打造了多道防線,如果正面進攻,損失可能非常大。而另一部英軍,是魁北克方向伯戈因的部隊,他手中有不太到一萬的兵力,一半是英軍一半是黑森僱傭兵,如果考慮到與英國結盟的印第安人軍力和當地一些臨時武裝起來的民兵,兵力應該也有一萬多人,這個方向的敵軍師我們當下最主要的敵人,有跡象表明他們正準備南下,配合克林頓對我們進行攻勢。”

225 大沽口之戰(上)685 再戰英吉利(下)112 軍事援助094 真正的國力253 豐臺大營685 再戰英吉利(下)131 打探婆羅洲452 野心勃勃168 搶攻彭薩科拉672 初戰英吉利(上)818 新艦名716 華沙會戰(十四):暴打618 三個條件333 陸奧出羽州772 奪路而逃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514 黨主席336 遣唐使(下)220 老艦重登179 小工人陳福仔731 殖民大時代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831 無妄之災382 暹羅之變767 可選擇的路383 連長354 紅顏醉(五)588 移民之議(中)122 夏威夷種植園023 聖地亞哥號081 碰壁之後425 南北齊動380 一七八一604 因應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501 蹤跡564 隱藏的爆炸477 大崩潰223 南固威島181 鄭信578 萊比錫戰役(十)732 插手印度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028 閱兵震懾928 決戰日德蘭(三)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341 江南(三)301 形勢439 遭遇戰346 江南(八)926 決戰日德蘭(一)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403 治中南687 佔領荷蘭882 部署調整103 通用和一汽372 不列顛買買買935 決戰日德蘭(十)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286 守關不出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833 加拿大民兵652 土倫戰役(上)232 擒龍(一)509 海軍壯大計劃132 不許登岸830 宣戰700 增兵947 服軟784 拳亂(十)570 萊比錫戰役(二)918 四面受敵291 皇子019 報復509 海軍壯大計劃647 海軍五年計劃690 父與子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644 恐懼與機會372 不列顛買買買950 葡萄牙政變242 擒龍(十一)609 青州案(三)133 先兵後禮359 紅顏醉(十)063 舊金山建市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510 風暴漸近166 真正的野望298 嘉慶508 最終停戰(下)921 工業狂潮263 伏擊442 廓爾喀旅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315 購地818 新艦名
225 大沽口之戰(上)685 再戰英吉利(下)112 軍事援助094 真正的國力253 豐臺大營685 再戰英吉利(下)131 打探婆羅洲452 野心勃勃168 搶攻彭薩科拉672 初戰英吉利(上)818 新艦名716 華沙會戰(十四):暴打618 三個條件333 陸奧出羽州772 奪路而逃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514 黨主席336 遣唐使(下)220 老艦重登179 小工人陳福仔731 殖民大時代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831 無妄之災382 暹羅之變767 可選擇的路383 連長354 紅顏醉(五)588 移民之議(中)122 夏威夷種植園023 聖地亞哥號081 碰壁之後425 南北齊動380 一七八一604 因應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501 蹤跡564 隱藏的爆炸477 大崩潰223 南固威島181 鄭信578 萊比錫戰役(十)732 插手印度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028 閱兵震懾928 決戰日德蘭(三)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341 江南(三)301 形勢439 遭遇戰346 江南(八)926 決戰日德蘭(一)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403 治中南687 佔領荷蘭882 部署調整103 通用和一汽372 不列顛買買買935 決戰日德蘭(十)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286 守關不出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833 加拿大民兵652 土倫戰役(上)232 擒龍(一)509 海軍壯大計劃132 不許登岸830 宣戰700 增兵947 服軟784 拳亂(十)570 萊比錫戰役(二)918 四面受敵291 皇子019 報復509 海軍壯大計劃647 海軍五年計劃690 父與子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644 恐懼與機會372 不列顛買買買950 葡萄牙政變242 擒龍(十一)609 青州案(三)133 先兵後禮359 紅顏醉(十)063 舊金山建市162 遠征軍準備起航(中)510 風暴漸近166 真正的野望298 嘉慶508 最終停戰(下)921 工業狂潮263 伏擊442 廓爾喀旅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315 購地818 新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