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吞武裡之戰(下)

血腥,是單方面的。

因爲陸戰隊從頭至尾都沒有損失一個人,期間一門火炮出現了炸膛,炸傷了兩名士兵,但是傷情並不算太重,比較幸運,其餘的,便都是安生地在城牆上開槍開炮的仁兄們了。極爲密集的火力網,和唐軍早已規範化的交叉火力和相互配合的設置,讓暹羅軍紛紛倒在了城下。

可以說,這場戰鬥是真正體現了機槍威力的一場戰鬥。披耶素裡阿派領軍一萬,對吞武裡城進行猛攻,可是在城下丟下的屍體數量就超過了六千。另一個位面中,1893到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在一戰索姆河戰役中,當英法聯軍衝向德軍陣地時,被德軍數百挺的機槍掃射,英軍一天中傷亡了近6萬人。

機槍是人類歷史上發明出來的,殺戮效率最高的武器之一。在唐人的手中,更是證明了這一點。上萬暹羅步兵,在無法後退的情況下向前企圖搶入吞武裡城牆的缺口。可是就是這一個缺口,似乎成了死亡的召喚。希望如此的近,看起來極爲誘人,但是魔鬼卻會在你抓到光明之前,將你徹底撕碎。

當暹羅士兵向前衝擊,前後左右身邊的戰友相繼都被槍彈掃倒,那種恐懼是無與倫比的,而最終他們的宿命也絕對是被口徑不同的槍彈擊中。在仍舊有勇敢這種東西的暹羅人念頭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他們能夠突破進城,那麼此戰就有一線生機。可是望山跑死馬,那一截坍塌的城牆,就像是永遠無法企及的地方,最終讓數千人魂喪當場。

戰後常斌親自來到城牆上視察情況,望到城下密集的屍體,不由長嘆:“戰爭真的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啊。”

唐軍人力不足,也並無人出城去收斂屍體,站在城牆上的陸戰隊士兵們即便心理素質非常硬,但也難免有些胃腸起伏。

披耶素裡阿派在目睹自己的大軍居然如此輕易地就被毀滅了之後,無比震驚和恐懼。當時他已經做好了部下們衝進城內大殺四方,自己在帶軍進城掩殺一番的打算。可是最“幸運的”的一名暹羅士兵,距離那段缺口的距離,也有一百多米。在已經很明白自己不能進入吞武裡城之後,大部分暹羅士兵一擁而散,就算是後面的督戰隊也被震懾的厲害。實際上他們跟着衝鋒,被炮火跟機槍殺傷也很嚴重,根本再無法約束住這支暹羅攻城部隊了。

披耶素裡阿派損兵折將,只得向自己的叔叔請罪,不過披耶素裡阿派顯然還沒有幡然醒悟的意思,他在拉瑪一世的面前,仍舊固執地認爲:“此次雖然折損巨大,死傷數千人,但是唐人的虛實我們也已經探明瞭。唐軍總共也就是千數之衆,仗着船堅利炮和快槍,纔敢如此明目張膽地入侵我暹羅。可畢竟唐人兵馬太少,那槍火也總有所不及或告罄之時,只要能一波更大規模的攻城,必然能從那缺口處殺進去,奪回吞武裡。”

拉瑪一世聽到自己一萬軍隊就此基本覆滅,也是被震驚,他怒道:“你說一萬兵可攻城,本王給了你一萬,如今你把本王的一萬兵馬打沒了,吞武裡城下倒了不知道多少暹羅人的屍體,唐軍還沒有傷到一根毛。現在你要本王再給你兵馬,如何能信你將唐人擊敗?”

披耶素裡阿派咬着牙,合十道:“叔叔,請再信任我一回吧。這次我必定能把唐人打敗的。唐人的火槍雖多雖快,但只要人夠多,總有能突破進去的,進去了就能將那些只會放槍沒有膽氣的唐人殺絕,我們就贏了!”

披耶素裡阿派想得簡單,甚至可以說天真。此時有文官道:“大王請三思啊,唐軍力強,如今已先勝一局,必然士氣如虹。我暹羅軍雖本土作戰,人力也多,但是披耶大將所敘述之戰法,無非是用人命堆填,有傷天和,佛是不願看到這一幕的。”

披耶素裡阿派不屑道:“如果佛真的不願看到戰火和災禍,那就應該把唐人都消滅了,而不是讓我們善男信女們身死。”

拉瑪一世將手中的飾物狠狠地擲向披耶素裡阿派,罵道:“你這小兒,居然對佛不敬,罰你去抄經百遍,先度一度你這潑辣的性!”

披耶素裡阿派不敢在自己的叔叔面前造次,連忙跪在叔叔的腳邊悔罪。

而主和派的文官們又提出見解:“再者,就算重奪吞武裡,只要唐人的戰艦仍在昭披耶河上,咱們就沒法安生。佔着吞武裡,反而要不斷地遭唐人炮襲,陛下貴體康健重要,總不能輕易涉險。”

他們又找了很多個理由,無非都是想讓拉瑪一世跟唐人認慫,儘快把這場戰爭結束。這些官員們,大都是貴族,利益都在吞武裡和周遭。只要戰爭繼續,他們的利益就會嚴重受損,所以他們纔不會管什麼王國體面,只想討好唐人,儘快了卻這一事。反而對於他們而言,就算最終拉瑪一世被拉下馬,只要唐人還用他們治理當地,那麼他們也只是換了一個主子,沒有什麼區別。

拉瑪一世自然能夠明白這些文官的伎倆,他知道自己敗不得,在這個節骨眼上了,更是不能輕易言退,與唐人求和。於是,他咬了咬牙,環視四周大將,問道:“你們有誰有信心可與唐人一戰?”

他也看出來了,披耶素裡阿派雖然很渾,但是說的話大體中肯,唐人力量確實有限,人命堆雖然殘酷,但也是唯一的辦法了。

310 修路169 俘虜建築隊943 導彈戰232 擒龍(一)276 美國大商人(下)733 進展神速232 擒龍(一)335 遣唐使(中)404 告官潮028 閱兵震懾125 吉普VS甲殼蟲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498 報應不爽(上)446 跳火車(中)519 清軍備戰680 突破防線533 票選149 波士頓攻城戰611 青州案(五)325 聖女312 波音576 萊比錫戰役(八)460 西海岸戰區(上)837 三條法令181 鄭信271 晉南799 要挾943 導彈戰763 調派901 橙色革命(上)271 晉南440 聶拉木831 無妄之災199 新的軍事改革864 解放447 跳火車(下)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336 遣唐使(下)228 路況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614 盛怒620 扣留800 就職188 礦工保護492 不妥協195 五輪之後你再上056 創業的夢想389 吞武裡之戰(五)823 兜售(中)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667 真正圖謀(上)903 橙色革命(下)024 白鯊登場932 決戰日德蘭(七)755 對奧斯曼的滿滿惡意655 德意志野望619 不戰349 江南造船廠864 解放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568 大戰的肇始756 五國之議087 候鳥計劃完結437 謝絕699 內鬥619 不戰646 抵押303 滲透嶺南329 攻打仙台524 河網戰術174 東南三州492 不妥協100 杜鵑計劃(下)100 杜鵑計劃(下)308 制憲會議(下)164 唐人的智慧695 讓步095 風起623 龍驤530 越南海外領053 約庫茲戰爭131 打探婆羅洲734 北印度海外領565 科隆的譁變594 里約674 初戰英吉利(下)830 宣戰374 上海的生意(上)458 緊急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851 導彈驅逐艦255 武衛軍794 雞頭鳳尾434 福興394 吞武裡之戰(十)463 組織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802 認可
310 修路169 俘虜建築隊943 導彈戰232 擒龍(一)276 美國大商人(下)733 進展神速232 擒龍(一)335 遣唐使(中)404 告官潮028 閱兵震懾125 吉普VS甲殼蟲936 決戰日德蘭(十一)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498 報應不爽(上)446 跳火車(中)519 清軍備戰680 突破防線533 票選149 波士頓攻城戰611 青州案(五)325 聖女312 波音576 萊比錫戰役(八)460 西海岸戰區(上)837 三條法令181 鄭信271 晉南799 要挾943 導彈戰763 調派901 橙色革命(上)271 晉南440 聶拉木831 無妄之災199 新的軍事改革864 解放447 跳火車(下)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336 遣唐使(下)228 路況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614 盛怒620 扣留800 就職188 礦工保護492 不妥協195 五輪之後你再上056 創業的夢想389 吞武裡之戰(五)823 兜售(中)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667 真正圖謀(上)903 橙色革命(下)024 白鯊登場932 決戰日德蘭(七)755 對奧斯曼的滿滿惡意655 德意志野望619 不戰349 江南造船廠864 解放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568 大戰的肇始756 五國之議087 候鳥計劃完結437 謝絕699 內鬥619 不戰646 抵押303 滲透嶺南329 攻打仙台524 河網戰術174 東南三州492 不妥協100 杜鵑計劃(下)100 杜鵑計劃(下)308 制憲會議(下)164 唐人的智慧695 讓步095 風起623 龍驤530 越南海外領053 約庫茲戰爭131 打探婆羅洲734 北印度海外領565 科隆的譁變594 里約674 初戰英吉利(下)830 宣戰374 上海的生意(上)458 緊急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712 華沙會戰(十):唐人在哪851 導彈驅逐艦255 武衛軍794 雞頭鳳尾434 福興394 吞武裡之戰(十)463 組織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802 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