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輩士子,乃是國之棟樑,是大宋死節的忠臣,陛下,您爲何不願意見我們啊!”
“是啊,陛下,我們都跪了一個多時辰了!”
“陛下,我們要見陛下!”
“爲什麼陛下你要軟禁太上皇!爲什麼你要囚禁先皇!你到底是什麼居心?”
“陛下,你這皇位來路不正,你可有膽面見我們!”
......
這羣士子們的言語尺度之大,不可不謂百無禁忌。
他們仗着自己有功名在身,
仗着大宋的律法是不以言論獲罪,
仗着對文人墨客的優待政策,
以及某些大宋特有的潛規則。
在這裡盡情地咆哮着。
一個個好比是潑婦罵街一般,丟盡了文人墨客的委婉。
大白話就直接上去懟,成何體統?
一些侍衛們都看不下去了,他們自問還識字,哪裡有求見陛下的人,用這般的語氣說話啊?
這要是擱在其他的朝代,
早就不知道被抄多少家,滅多少族咯!
也虧這是在大宋!
時間點點滴滴地流逝着,很快,就到了晌午。
這是在大冬天啊!
陽光還不是怎麼毒辣的時候。
他們有些人就受不住這等陽光的照耀了,一個個身體虛得令人髮指!
平日裡面風花雪月慣了,要不是張三做東,要不是李四請客,不是醉仙樓,就是天仙閣,今日是王姑娘,明日就是李美人。
嬌妻美妾不夠享用,青樓之中自號騷人。
一個個自比唐朝詩仙,卻學不來詩仙的瀟灑與出衆。
吟詩作樂,卻沒有一篇詩文值得傳唱。
都是些沽名釣譽之輩,腹內沒有多少筆墨之徒。
今日被人匯聚於此,不過是前來噁心搪塞皇帝趙樸的罷了。
當然更多的是警告。
警告你這皇帝,別認爲你是靠中立派推上來的皇帝,就可以對他們這羣科舉出身的文官集團爲所欲爲。
這個下馬威,可比之前的皇帝詔書的下馬威要厲害多了。
若是普通的皇帝,爲了一些好名聲,說不準現在早早地就接見了這羣讀書的士子。
可惜啊,
趙樸不是普通皇帝啊,他的思維怎麼可能會是尋常昏庸的君主所能比較的呢?
等到了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趙樸纔跟劉伯溫吃好喝足了一邊笑着聊天一邊向外走。
看到了面前的無數士子東倒西歪地靠着牆壁,要麼就躺在地上。
好像很是辛苦一樣。
最關鍵的是有幾個瘦削的士子,小臉煞白,似乎是餓昏了過去。
“咳咳!”
趙樸咳嗽了一聲,這纔有人反應了過來。
“啊?這是......”
他們這羣人遲疑了一會兒,因爲皇帝已經快六個時辰沒有見他們了,現在突然有個人穿着休閒式的龍袍站在他們的面前。
他們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怎麼?爾等士子,看見了當今的陛下,還不快快行禮?”
劉伯溫本來是笑着的一張臉,馬上就板了下去。
好傢伙,
這羣人終於是反應過來了,馬上就跪拜了下去,山呼萬歲。
隨後質問皇帝的聲音又響起來了。
只是聲音參差不齊,讓趙樸聽了心中忍不住地暗暗發笑:這羣讀書人怕不是真讀書讀傻了,一個個認爲自己是王安石啊?一張開嘴就是倫理道德的,搞得自己多了不起一樣,結果三句有兩句是假大空,還有一句是狗屁。
等他們說累了,趙樸這才幽幽地開了口。
他只說了一句話,說完了就走了。
根本就沒有給這羣人追問的時間。
因爲在他眼裡,這羣讀書人都是廢物,不是人才,就算是做了官,都是害民的官員,凡是今天前來參與逼宮行徑的讀書人的名單。
他都讓雨化田去搜集了。
以後都不會錄用的。
當然,這羣讀書人是矇在鼓裡面的,還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他們還在回味這句話呢。
就連劉伯溫都愣住了,停滯在原地,嘴裡面不斷地複述着趙樸剛纔說的那句話,“吾輩讀書之人,理應能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如爾等這般無理取鬧之輩,終歸是屢屢無爲,虛度衆生,朕不與爾等語,爾等退下吧!”
好一個吾輩讀書之人,理應能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陛下所言,真乃字字珠璣啊!
這一句話道盡了讀書人的真諦,真乃醒世恆言也!
劉伯溫心中對這句話賞玩再三,越玩味越覺得這句話太厲害了,如果陛下對儒學沒有大師級的理解,他是不會說出這句話的!
此時的皇帝趙樸只是隨口將他記得的一句話說出來了而已,他還認爲這句話是這個時代已經流傳開了的話。
其實不然,
說這句話的人,目前還是一個六七歲的娃娃,還沒有到牛逼轟轟的時候。
於是乎,就在趙樸認爲這羣士子風波已經結束掉的時候,卻不想他的這一句話會引起整個天下士子的軒然大波。
當然,這些他是不會去思考的。
畢竟士子們可從未進入過他的法眼啊。
他一回到御書房,就開始想着怎麼對付江南世家,也就是江南的商人和讀書人以及官員所聯合成的新型世家勢力。
他們與傳統的世家不一樣。
傳統的世家大族,只有一個姓,這個姓氏的家族興旺發達,這個家族就發達了。
一旦衰敗,就衰敗了。
毫無辦法抵抗政策方面亦或者是天災的打擊。
可現在呢?
到了宋朝這個時間段,世家的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
出現了以學院、學堂爲主的一股勢力。
在這裡面出來的大官們可不少,比如歐陽修後來也主導了什麼學院的建設。
稱呼他們世家,就顯得太俗套了。
這個時候,有個新創的名詞,剛剛好對應上,那就是學閥!
對!
就是學閥!
你是從那個學院出來的,參加了科舉,當地的地方官會給你優待,俗稱開卷考試。
然後一步步地向上爬。
導致了大規模的學閥勢力,亦或是同鄉勢力的崛起。
成了新的世家大族。
在北宋的一百多年裡面,已經形成了各種利益網和區塊鏈。
牽一髮而動全身。
雨化田蒐集來的情報中,各種各樣的都有,趙構將這些毫不關聯的情報全都打亂了再仔細一看,發現他們又是互相關聯的。
比如在臨安城裡面做知州的是通明書院出來的學生。
那麼相應的,這個臨安城的通判就是與通明學院關係好的聞達書院出來的學生!
在另一個城市,這兩個關係就反了過來。
就像是人爲劃分的一樣。
“呵呵,這些個讀書人,平日裡面一個個嘴上仁義道德,之乎者也,沒想到啊,一肚子裡面都是男娼女盜!朕就說爲什麼北三鎮在金兵沒有攻打的情況下啊,就投降了!因爲這三鎮的知州都是這李邦彥的學生,都是他同學院的學生!”
趙樸的臉色很陰沉,因爲他發現這些個書院裡面出來的學生已經將整個大宋朝上上下下幾百個路、州、縣裡面的官員位置都給坐滿了!
留給寒門學子,就只剩下了三分之一!
呵呵!
好啊,好的很啊!
大宋的滅亡,跟這羣讀書人真的是拖不了關係!
難怪了!
難怪王安石變法,所有的法令一到下面去就變了味道。
果然啊,王安石的經是好經,可惜被人給念歪了!
王安石要打的人,不在明處,而在暗處,在這個大大小小無數關係網裡面!
這關係網不給捅破了!
他王安石就算是商鞅復生,他也改變不了局勢啊!
看着眼前搜刮來的人物關係圖,趙樸的心是很難受的。
可就在他遲疑的時候,
突然宮外又響起了聲勢浩大的士子們的咆哮聲,他們似乎變得更加激進,人數也變得多了。
可惜,他們來得不是時候。
皇帝真處於憤怒的前奏之下呢,“來得好,這羣吃飽了飯沒事做的讀書人,朕今天不殺幾個祭天,就讓你們這羣吸血蟲吸斷了大宋的骨髓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