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子夜問藥

种師道和种師中分別後回到住處,越想越不安心,讓孫子請种師中過門,和他商議鄧肅一行之事。

种師中道:“據了翁來信,那漢部的事業已經極大。而且如果了翁所知不假,所言不虛,那他們贈我們糧草地圖,或許都是出自真心。”

种師道搖頭道:“就算他們心懷故國,出這麼大的力氣也是可疑。贈糧也就算了,我聽說他們還在界河北岸立了個港口,且與遼人起過沖突!這是何等大事,恐怕不是一句‘故國之情’所能說得過去的。”

种師中道:“兄長是怕他們另有陰謀?”

种師道沉吟道:“若是陰謀,也便罷了。我怕的是陽謀。”

“陽謀?”

种師道拍了一下手掌道:“收買人心!”

种師中驚道:“收買人心?他們要收買誰的人心?”

种師道卻嘆道:“這也只是我的揣測,作不得準。但一時之間,我也想不到其它能說得過去的緣由了。可惜我身爲大將,不能孟浪行事,否則去找那楊應麒談一談,或許能窺知他的一些底細!”

“楊應麒?”种師中道:“是了翁書信中提到的那個漢部文官之首麼?”

“不錯。”

种師中道:“此人遠在海外,兄長便想見他,如何見得他着?”

种師道沉吟半晌,說道:“我懷疑他此刻就在雄州城內!”

种師中大驚道:“什麼?”种師道這才把自己關於楊小七可能是楊應麒的推測說了,种師中聽得一凜道:“這個漢部,如此大膽!此事非同小可,是否要會同諸將商議?”

种師道搖頭道:“只怕不妥,一來我們沒什麼證據,二來那楊應麒要是沒什麼惡意,我們豈非妄作小人?”

种師中道:“但既然有此疑心,我們便不能毫無作爲。有了!兄長不是懷疑那地圖有誤麼?不如便以探究地圖爲名,光明正大地叫他前來一問!”

种師道沉默半晌道:“好。”

种師中當下去求見童貫,童貫不喜種家兄弟,但他們畢竟是西北干城,面子上不能做得太過份,只讓門子刁難了种師中半天便放他進來。

种師中進了大堂,只見堂上坐着一個青年,似乎童貫有客人在,便抱拳道:“太師,末將有軍情相請。”那是要童貫先摒退客人了。

童貫冷冷道:“什麼軍情?但說無妨。”

种師中看了那青年一眼,童貫這纔會意,笑道:“這位是鄧上使,東海歐陽將軍的參軍。”

种師中眉毛揚起道:“原來如此,那正好!末將此來,正是代家兄請這位貴賓過府一見。”

童貫問种師道爲何要找鄧肅,种師中道:“日間看了金使所贈地圖,家兄有多處不明,因此要請這位鄧大人過府詢問。”

童貫皺了皺眉道:“晚宴就要開始。這事再說吧。”

种師中正要強請,鄧肅背後侍立着的楊應麒站出來道:“地圖的事情,小七比鄧大人清楚。能否由我去給種帥說明。”

童貫笑道:“你一個小小商人也懂得這個?”

楊應麒道:“小七是管寧學舍讀過書,這地圖下面的字,有些就是小七寫的。這次既是幫歐陽將軍做事,也是幫大宋故國做事,小七樂意效勞。”

童貫點了點頭道:“難得。”問种師中道:“如何?”

种師中看了楊應麒兩眼,說道:“這樣也好。”

鄧肅問楊應麒道:“地圖的事情,你記得‘周全’?”

楊應麒道:“應該不會有什麼漏子。”

這兩句暗語聽在童貫耳朵裡毫無特別處,种師中認爲別有含意,卻也不說破。帶了楊應麒出門,到了師道住處,請楊應麒先坐:“我去告知家兄。”

種彥崧在旁見到楊應麒,上前問道:“小七哥,你怎麼來了?”

楊應麒笑道:“你爺爺讓我來解說地圖。”

種彥崧奇道:“地圖?什麼地圖?”

旁邊種彥崇咳嗽一聲道:“爺爺要問的事,多半是軍中要務,你多什麼嘴!”

種彥崧道:“你怎麼知道是不是軍中要務?”他畢竟是將門子弟,庭訓謹嚴,口中和兄長擡槓,卻沒真問下去,轉了個話題問那女子怎麼樣了。

楊應麒道:“我吩咐的人辦事謹慎妥當,應該不會有什麼岔子。”

跟着兩人又說了一些齊東野語,海外見聞。種彥崧言語貌似無忌,其實關於大宋軍政之務半點不提,說話甚有分寸。漢部的事情楊應麒不是怕宋人知道,而是怕宋人不知道,因此有問必答,將津門、遼口的繁庶一一敘述,到後來不但種彥崧津津有味,連種彥崇也聽進去了。

忽然楊應麒道:“種帥怎麼還不見召,莫是出了什麼事情了?”

種彥崇忙道:“我去看看,崧弟你陪着楊兄。”掀開帷幕,才進後堂,便見祖父和叔祖一坐一立都在隔壁。他怔了一下,做了個詢問的手勢,种師道示意孫子自己還要再聽一聽,種彥崇會意,便出來道:“楊兄,家祖父畢竟是上了年紀,方纔微感不適,正在服藥。須過一會再出來相見,還請見諒。”

楊應麒溜了帷幕一眼笑道:“無妨。”便和種彥崧繼續剛纔的話題。說着說着,講起漢部諸首領來,從狄喻開始,說到折彥衝、曹廣弼、楊開遠、歐陽適等人,蕭鐵奴、阿魯蠻和自己卻略略帶過。

種彥崧道:“這麼說來,你們漢部的首領都是我大宋子民了?折、曹、楊都是我大宋將門之姓,不知有無關係。大哥,你知道麼?”

種彥崇見識較廣,說道:“曹家似乎有旁支子孫在雄州,但聽說家道中落已久,具體如何就不清楚了。還有折家,嗯,‘德御惟繼、克可彥知’,那位折大將軍,不知是不是折家的子弟。”

楊應麒聽了心中倒是一突:“大哥二哥的家世,連我都不是很清楚。難道種家卻知道?嗯,若二哥祖上是大宋將門,那和種家有些牽連也不奇怪。二哥至少自己還明白自己的來歷,但大哥除非記憶恢復,否則只怕是誰也說不明白了”

又聽種彥崇道:“至於楊家,聽楊兄講,好像漢部的這兩位楊將軍是江南人啊,多半和北地楊門沒什麼關係。”

種彥崧忽然問楊應麒道:“小七哥,這兩位將軍姓楊,你也姓楊;他們是江南人,你也是江南人——真是好巧啊!你和他們有什麼關係嗎?”种師道猜測楊小七就是楊應麒,只是茲事體大,當時並未向孫子說明。但種彥崧兄弟聰明穎悟,雖然沒讀過陳瓘給祖父的信件,心中卻都有些懷疑楊應麒身份不尋常。因此剛纔的那席話,半是閒聊,半是試探。

楊應麒聽種彥崧這一問笑道:“我和大楊將軍是本家。嘻嘻。”

他要是推說沒關係,種家兄弟多半不信,這時自承“本家”,種家兄弟反而第一反應地懷疑他在攀附。種彥崧笑道:“小七哥,你既然是那位大楊將軍的本家,幹嘛不去金國討個出身,還這麼辛苦在海上跑生意?嗯,你這次臨時來幫那個歐陽將軍做事,是有在金國入士的打算了嗎?”

楊應麒道:“也是,也不是。一來嘛,在漢部轄地做生意比在大宋容易,並不比做官辛苦。二來嘛,每天跑大楊將軍那裡打秋風的人多了去了,我現在又不是日子過不下去,還沒必要通過這條路子去討出身。三來嘛,我雖然身在海外,但大宋畢竟是父母之邦,現在我做的生意,對自己來說固然有賺頭,對大宋也頗爲有利,所以不辭辛苦,冒風破浪前來。”

種彥崧哦了一聲,問楊應麒做的是什麼生意。楊應麒道:“我賣的是燕窩等藥材。”

種彥崧奇道:“賣燕窩對大宋有什麼利處?”

楊應麒笑道:“你不懂啦。有些藥材,在海外便宜得很,在大宋卻很昂貴,很多人都受不起。所以我們運來賣,只是收取一點應得的利潤,既讓自己有些賺頭,也能惠及大宋。這卻不是一舉兩得?”

種彥崧一時沒聽明白,問道:“海外燕窩很便宜麼?還有,燕窩能做藥材嗎?”

種彥崇卻凝眉片刻,接過話頭問道:“除了燕窩,還有什麼藥材?”

楊應麒道:“一些消腫脹、去邪魔的藥材也有,可惜找不到買家。”

種彥崧年紀雖小,但畢竟出身名門,也聽得出楊應麒話裡有話。忽而帷幕後咳嗽一聲,楊應麒一聽咳嗽便知是种師道要出來了,連忙起立。

帷幕掀起,種世道邁了出來,楊應麒看了他一眼,心道:“這樣一個乾癟老頭子,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名氣?連二哥都那般折服?”

種彥崇在旁邊道:“楊兄,這位便是家祖父。”

楊應麒忙道:“江南楊小七見過經略相公。”膝蓋彎下便要磕頭,种師道伸手扶起道:“不敢。”

楊應麒道:“經略相公年高德勳,當得晚輩們敬仰叩拜。”

种師道道:“楊先生是義商,又通醫術,老朽正有事請教,不必多禮了。”

種彥崇兄弟見祖父對楊應麒如此客氣,心中均微感意外。

那邊种師道兄弟已與楊應麒分賓主坐定,種彥崇見叔祖示意,便帶了弟弟出去了。种師道道:“我有一故人之子,姓陳,名正匯,乃八閩陳了翁的公子,聽說流落海外逾年,不知楊先生可知道他的消息?”

楊應麒問道:“相公認得了翁?”

种師道笑道:“瑩中(陳瓘)是明道(程顥)高足,老朽是橫渠(張載)門下,彼此音訊相通,如何不識?瑩中臨終前曾遺老朽尺牘一封,提起正匯賢侄之事,因此我知他在海外。”

楊應麒心中一凜:“我只道他種家是西北將門之後,沒想到他們和中原大儒的關係也如此密切!陳正匯說他父親臨終前寫了七封信,原來其中一封到了他手上!”口中道:“陳大人在漢部甚見重用。眼前這些事情,比如晚輩渡海賣藥等等,也多是他在推動。”

种師道道:“有心了,有心了。只是我大宋之民,患的多是臟腑之疾,怕不是外傷藥物療得的。”

楊應麒道:“據晚輩所見,卻是內病外傷都有。外傷急,內病緩,應該先把傷口包紮好,再慢慢調理內病。”

种師道道:“我怕的是藥下得亂了,舊傷未愈,又添新病。”

楊應麒問:“眼下這藥有什麼不妥麼?”

种師道道:“楊先生醫術或許高明,可惜對大宋的水土似乎瞭解不深,只怕會弄巧成拙。”

楊應麒沉思半晌道:“當日滄州設港之時,晚輩也在場,見了一些戰事,不知相公可願意聽聽?”

种師道還未開口,种師中道:“願聞其詳。”

楊應麒便說起當初塘沽開港時那場規模不大不小的戰爭,他本人也頗通軍事,口才又好,從天時、地利到雙方兵力、建制、武將、士氣,娓娓道來,讓种師道和种師中有如親臨戰場。种師道兄弟都是百戰之軀,戰場上的事情是真是假一聽便心中瞭然。聽完楊應麒敘述,兩人對視一眼,各自看到了對方眼中訝異之色!

楊應麒以爲他們只是訝異大宋北伐軍隊未到而燕地已有過一場衝突,誰知道种師中卻嘿了一聲道:“了翁信中所言,我本以爲太過了!今日看來,卻是……嘿嘿!漢部,漢部!好個漢部!看來連大遼你們也不放在眼裡了!”

楊應麒怔了一下道:“大遼有什麼好怕的?他們能戰之兵已經不多,敢戰之將也沒幾個了。當日我們八百兵馬便幾乎全勝他們二千人。如今有種帥在!十萬大軍橫掃過去,還怕取不了一個小小的燕京?”

种師道淡然一笑道:“楊先生太看得起老朽了。”他說話甚有分寸,涉及己方軍務便打住,頓了一下道:“剛纔楊先生提到的這位曹將軍,現在可在塘沽?”

楊應麒道:“不在。”

种師道道:“可惜。那是見不着他了。楊先生,漢部之中,如曹將軍之將才者有幾人?大金國內,又有幾人?”

楊應麒沉吟道:“大金國內人物,有規矩在,恕不能奉告。漢部之內,或一二人,或二三人。”

种師道點頭道:“難得,難得。”又道:“方纔孫兒問楊先生爲何千辛萬苦,跨海來販藥。楊先生道是念故國之情——真的只是這麼簡單麼?”

楊應麒沉默半晌,說道:“我們在外海做生意,是背靠大宋的人力、財力才能做到現在這麼大。大宋穩了,對我們大有好處。”

种師道點頭道:“這纔像句實在話。”忽聞三更梆聲想起,种師道道:“本待與楊先生長談,只是如今晚了,老朽身居危位,不便留客。”

楊應麒忙起身告辭,种師道派種彥崇兄弟護送他回去。不說楊應麒纔出路口便有密子跟上保護,卻說他走了以後,种師中對种師道道:“此人如何了?可要扣住?”

种師道道:“暫時看不出他有什麼壞心!若他是好心而我們妨害他,豈不是恩將仇報?只怕反而誤了大事。再說,我看此人不似魯莽之徒,他既敢來,多半有把握我們害不得他!或者不敢害他!”

种師中冷笑道:“不敢?”

种師道道:“總之,這人的事情,就當我們不知道,彥崇、彥崧他們也不令得知。”這也是他剛纔和楊應麒對話時沒有點破最後一層燈籠紙的緣故。

种師中問:“童某人那邊呢?”

种師道嘆道:“我們便告訴了他,他會信?便信了,又能幹出什麼好事來?”

种師中黯然道:“不錯。這場仗,着實令人擔心。大哥你可有把握?”

种師道道:“如今看來,他們漢部轉呈過來的情報,頗可信任。若依他們所言,大遼承衰敗餘緒,南京道精兵不過萬人。耶律醇譖越以後擴軍拉丁,所擴亦不過五六萬人。平州之兵要防備遼西的金軍,不敢動彈。而新招之兵,或可用,或不可用,要看將帥的才幹如何了。若此次我得專軍權……或能不敗。”

种師中道:“這次童某人可不再是能架空的監軍!只怕他不肯放權。”

种師道嘆道:“盡力而爲吧。”

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69章 飢亂第143章 塘沽問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2章 鷹兔(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168章 偶遇第17章 建村落(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15章 誓約(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94章 正名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76章 詔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160章 利害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166章 使者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
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69章 飢亂第143章 塘沽問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2章 鷹兔(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168章 偶遇第17章 建村落(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15章 誓約(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94章 正名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76章 詔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160章 利害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166章 使者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