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建村落(上)

曹廣弼一槍一箭立下了威風,女真人便都不再敢小看漢部。此時的女真正在極力吸收各種勢力以增強自己的實力,粘罕覺得這羣人或可以引爲臂助,但這種事情他還是不能擅自決斷,因此要引他們回去和烏雅束等首腦相見了再說。

他聽從阿魯蠻的請求,面向長白山的方向發誓道:“這一路去我定不以詭計加害漢部朋友,若都勃極烈不肯收容,我當親自送他們出境,如若違誓,天神誅之!”

從兩部相遇處到女真人的心臟會寧,非一日可到。路上折彥衝等和粘罕談論局勢武功,互相佩服。而楊應麒最令粘罕吃驚,他沒想到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學識,對歐陽適那句“人人識字、有大學問者也有三五個”便信服了。

漸行女真村落漸多,未見烏雅束之前,粘罕先給折彥衝等人引見自己的父親、女真的國相撒改。撒改爲人多智廣聞,見面說道:“你就是狄喻啊,我聽過你的名字。”又道:“前幾天我就聽說,西北境上有一部來歷奇特的人,打擊了不少盜賊,卻分給一些貧苦人食物,就是你們吧?你們有這樣的仁德,天神一定會保佑你們。”

在撒改的部落住了一天,再走一日,才望見女真的大本營會寧城。在曹廣弼等人的視野中,那簡直不能說是一座城市,只能說是一座城寨——甚至是村寨。

還沒進城寨,便有一隊人馬在外面迎接,領頭一人身材魁梧,肌肉壯健,大概四十來歲年紀,還沒走近就高聲道:“粘罕!聽說你招來了不少有本事的漢人!”

粘罕上前道:“沒錯,是一些文武雙全的漢部朋友!”跟着便替折彥衝等人引見:“這是我的族叔、烏雅束都勃極烈的弟弟,我部最了不起的英雄——阿骨打。”

楊應麒聽見阿骨打的名字差點嚇得摔倒,幸好他比較矮小,走在曹廣弼後面沒被看見。

折彥衝上前去抱拳爲禮,阿骨打道:“我一生中最敬重的就是英雄好漢!聽說各位不但能文能武,還帶來不少圖書!”

折彥衝道:“我們手頭沒有圖書,但我們知道如何印製書籍。”

阿骨打大喜道:“那更妙了!有種馬在,還怕沒有馬崽麼?快來,我哥哥在裡面等着你呢!”

與烏雅束的會面其實只是一個過場,因爲阿骨打的這個哥哥已經身患重病,近來族中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阿骨打在料理。

晚上阿骨打設牛羊筵款待,折彥衝道:“折彥衝直人快語,喝酒前想問一下勃極烈將如何安置我等?我部流亡已久,此事不定,我等酒食難安。”

阿骨打道:“你們想如何?”

折彥衝道:“我部僅三百餘人,有十里之地足以休養。”

阿骨打道:“十里之地,如何能長久?我的意思是讓漢部融入我部,一來無分彼此,二來也好教族中子弟識字知文。”

楊應麒這時已經調整好心態,聞言上前道:“阿骨打叔叔,我有個好主意呢。”臉上一派天真,便與一般十三歲孩童無異。

阿骨打一笑道:“好,你說說。”

這個宴會乃是席地而坐,連地毯也沒有,地板地磚更是不可能。楊應麒跪在地上說道:“能和完顏部融爲一體,無分彼此,這是我們最希望的。不過我部習俗,和女真不大一樣,住在一起只怕有些不便。再說此城太小,而且城內本有人家,我們幾百個人住進來只怕會多有打擾。我進城之前,見河灘那邊有塊荒地。大小剛好夠我們建個小村落。我想我們不如就在這裡建村。那裡離本城不過十里,往來十分方便,若住在那裡,平時我們和完顏部一起打獵畜牧,耕田讀書都沒有問題。”

阿骨打道:“如此甚好,只是那河灘甚是貧瘠,只怕養不活你們這麼多人。”

楊應麒道:“不要緊,只要阿骨打叔叔不禁我們與人交易,我們自有營生之道。”

阿骨打道:“你們有什麼東西可賣麼?”

楊應麒道:“我們中有許多巧匠,能製陶,能造紙,能打鐵。”

阿骨打哈哈笑道:“我很希望你們造出好紙來,不過說到打鐵,自從我部收服烏春部以來,女真兵器便聞名遠近,至於造陶,那更是從很久以前我們就精通的事情了。我不是要取笑你們,只怕你們的東西賣不出去。”

楊應麒道:“我們有一百六十個獵人,幾十個很會養馬的好手,只要阿骨打叔叔肯與我們共山林草地之利,就算我們的東西賣不出去,靠他們也足以維持生計。”

阿骨打道:“你們教我們的子弟讀書,我們讓你們在領地上打獵牧羊,那是應該的。不過你們就守着那個河灘的話,我怕你們會很窮。”他這樣說,也就算是允可了。

折彥衝道:“這個不怕!只要有個空間給我們,我們便能自力更生。”

當晚兩族人暢飲美酒,十分歡快。席間阿骨打問阿魯蠻道:“我聽說你也是女真人。”

阿魯蠻道:“是,我是曷蘇館女真!”

阿骨打道:“祖上可有什麼英雄人物麼?”

阿魯蠻道:“我只聽族內老一輩的人說,我們的始祖叫阿古乃,當初和兩個弟弟在高麗過活。後來始祖的二弟三弟決定北上,始祖年事已高,不能同去,便留在高麗,後來才漸漸北遷,來到鴨綠水北邊這一帶。我們的始祖待人寬厚,他的兩個弟弟卻十分英雄了得。”

阿骨打忙道:“那兩個弟弟叫什麼名字?”

阿魯蠻道:“二弟弟叫函普,三弟弟叫保活裡。”

阿骨打大喜道:“原來你是大始祖的子孫啊!我們一族,就是函普祖的後代!”

歷數輩分,阿魯蠻該認阿骨打爲叔。

烏雅束聽說這件事情也扶病出來,對阿魯蠻道:“我聽祖輩相傳,大始祖當初曾對兩個弟弟說:‘我雖然不能和你們一起去,但後世子孫必有相見之日!’沒想到應驗在今天。”爲表慶賀,烏雅束命盡取美酒良肉,合族狂歡。

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191章 入汴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79章 亂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59章 針鋒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9章 塞外(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174章 逆第202章 自辱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173章 叛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章 部勒(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80章 異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7章 去向(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159章 針鋒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75章 間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
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191章 入汴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79章 亂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59章 針鋒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9章 塞外(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174章 逆第202章 自辱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173章 叛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章 部勒(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80章 異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7章 去向(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159章 針鋒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75章 間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