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

蕭慶一時想不到耶律餘睹要出什麼計策,韓福奴亦不明白,耶律餘睹道:“這計策,嘿!說來簡單!你這就帶上我的勸進表到燕京去,親自交給宗翰!”?

“勸進表?”蕭慶一時沒反應過來,問道:“什麼勸進表?”?

耶律餘睹道:“吳乞買不是死了麼?他一死,女真便沒了皇帝,所以我們便要勸進!”?

蕭慶一聽,忍不住贊此計甚妙,說道:“如此一來,我們是無須一兵一卒,亦能坐觀其鬥了!”?

韓福奴一時還弄不明白這裡面的機關,蕭慶給他解釋道:“宗翰其實是想做皇帝的,這一點我們都知道。只是以前他爲時局、名分所限,不敢表露其態度。現在時局已變,完顏氏在東北幾乎滅種,留在漢地的人裡面就以宗翰最尊最長,勢力又極大。我們一勸進,宗翰就算不想登基,也會動這念頭。但完顏氏二房的人又絕不會容許宗翰做皇帝,所以這件事情若沒人提起便罷,若有人提起,就算最後宗翰決定不登基,他們兩派人馬也一定會起衝突!”?

韓福奴等這才明白過來,當下蕭慶張羅着擬《勸進表》,擬定後便要出發,才走出沒幾步又回來道:“都統,此事不當這麼辦!”?

耶律餘睹怔了怔問:“怎麼?”?

蕭慶道:“若按親疏,我們是外族,帶頭勸進非所宜,再說也會顯得太過露骨。此事當由女真人——最好是宗翰的親人牽頭方可!若論地位,現在雁門關之帥臣乃是宗憲,而不是都統,我們不當繞開他!”?

耶律餘睹恍然大悟道:“不錯,不錯!”便將勸進表毀了,來見宗憲。?

宗憲自接掌雁門大軍以來,日日小心謹慎,這時銀術可已領兵準備增援東北,宗弼引兵防備東南,完顏希尹領兵鎮守雲中,衆帥臣就軍功、威望、能耐而論,數他最弱,所以只能以小心謹慎來彌補之,又頗盼望宗翰能儘早調人來接替他。?

不過完顏氏老一輩的王公宿將在東北死傷甚夥,燕雲這邊的強將倒也甚多,但無論在哪個時代,方面之才畢竟都是屈指可數的,如今女真四面皆敵,不但河東、塘沽、山東方面隨時可能反守爲攻,就連原來比較安全的漠北方向也顯得難以預料了——誰知道蕭鐵奴會否再來一次千里奔襲呢?所以各個方面都需要帥才,一時之間,宗翰也實在調不出能壓服耶律餘睹的帥臣來。?

幸好這段時間裡耶律餘睹一直都很老實,不但沒有露出半點不穩的跡象,相反,還在盡心盡力地幫宗憲穩定人心,宗憲頗有才識,讀的書多,爲人亦較寬厚,耶律餘睹既全力輔助他,他便也投桃報李,待之以信。這天耶律餘睹忽然來見,開口便道:“監軍,我們大金危矣!”宗憲這時雖代行帥臣之事,但耶律餘睹等人仍然習慣性地稱他爲監軍,他對此也不以爲意。?

宗憲聽到這句話吃了一驚,問道:“出什麼事情了?曹廣弼反攻了?”他見耶律餘睹匆匆而來說“大金危矣”,還以爲曹廣弼來攻,誰知道耶律餘睹卻說道:“不是。曹廣弼在太原自保有餘,進取不足。只要我們立得住陣腳,他不敢輕易來犯的。不過問題是我們的將士已經開始人心浮動,此事大是可慮!”?

宗憲問道:“是有人散播謠言麼?”?

“也不全是。”耶律餘睹道:“這兩天我派人巡視軍營,發現許多將士心傷我大金皇帝之駕崩,以及東北老家之失陷……”?

宗憲聽到這裡爲之黯然,這個問題在女真將士裡尤其嚴重,又聽耶律餘睹繼續道:“老家失陷,這便罷了。但現在我們卻陷入有國無君之大危機中!國之無君長,如人之無首腦,如何使得!”?

宗憲聞言甚是神傷,說道:“我大金逢此開國未遇之大劫,如今……”忽然想起耶律餘睹既提起此事,多半是有所爲而來,看了他一眼,問道:“耶律將軍此來,莫非是有什麼良策?”?

“良策算不上。”耶律餘睹道:“只不過是覺得有一件大事我們不能拖延,否則實有亡國之危!”?

宗憲問:“什麼大事?”?

“立君!”?

宗憲驚道:“這……立君?”?

耶律餘睹道:“不錯!唯有擁立新君,方能穩定軍心民心!”?

宗憲道:“這……我們乃是邊臣,如何論得這事!”?

耶律餘睹道:“耶律餘睹是方面之將帥,但監軍卻是完顏宗室,如今又統大軍,這等軍民心聲,正該由監軍上達!”?

宗憲沉吟道:“上達,卻上達到哪裡去?”?

耶律餘睹道:“自然是將軍的胞兄,我大金的都元帥!我大金之都元帥,本由諳班兼任,則都元帥有如諳班。如今天會皇帝已逝世,論位望,自當由都元帥繼承大統!此事刻不容緩,若是遲了,一來國內軍民臣工易生異心,二來漢、宋窺我無君,必然相輕來犯!”?

宗憲還在猶豫,耶律餘睹道:“此事需得趕緊,若是時機錯過,不但有外禍,而且有內患!”?

宗憲道:“且容我思之。”?

耶律餘睹出去後,他便召集女真諸將商議,諸將都道此事當行,宗憲道:“立君自然應該,只是我怕此事會讓二房不悅。”?

諸將都道:“如今天會皇已死,自當由都元帥來繼位。若都元帥不早稱帝,萬一被二房那班人搶先了,那到時候我們哪裡還有地方站去!”?

本來這個提議是耶律餘睹提出的,但鎮守雁門關的女真諸將都是宗翰的擁護者,他們沒想起此事便罷,這時一被提醒,馬上變得極爲熱心。?

宗憲道:“不如先移書問問希尹將軍、銀術可他們,以圖萬全。”?

諸將都道不可,或道:“此事一旦傳開,讓二房那邊知道有了防備,恐怕就難成了。”或道:“若是和希尹、銀術可他們說去,萬一他們搶先一步勸進,那我們這擁立的頭功便打水漂了。”或道:“將軍乃是都元帥至親,這件事情,正該將軍來做!”?

宗憲心中仍然有顧慮,但經不起他們的催促,終於和耶律餘睹聯名上書,勸宗翰登基以穩民心。這卻是一份密表,外人不知。這份密表到達燕京時,種去病已經大軍壓境,襲擊大定府臨近州縣。宗翰正猶豫着要不要增派大軍前往救援,只是由於遼西走廊壓力也已經大了起來,同時塘沽、山東方面都有異動,似乎漢軍正向這兩處地方增加兵馬,若說大定府那邊是虛攻,塘沽、山東纔是漢軍真正的突破點,那也大有可能,所以宗翰一時拿不定主意,不知該否救援大定府。?

就在這時宗憲的勸進表遞到,宗翰先是不悅:“如今國破家亡之際,他竟然還來幹這等愚蠢事情!”然而轉念一想:“這事我雖不想,焉知宗輔、宗弼他們不想?”?

這大金皇帝的位置,宗翰不是沒想過,只是當初阿骨打建成大功之後,曾與衆功臣盟誓,在他那一輩女真君主之位手足輪流,但到了下一代則當立阿骨打一系子孫。宗翰一系血緣較遠,雖然在宗字輩中他年紀最長,功勞最高,但要繼承大統,實有親疏上的大障礙。然而這時女真老巢覆滅,卻不是他趁機登基的大好時機?想到此處,一股大欲望涌上來,理智竟然有些把持不定,猶豫了好久,終於決定先問問完顏希尹、銀術可、韓企先等重臣宿將的意見,又派人去探宗輔的口風。?

完顏希尹、銀術可領兵在外,尚未收到消息,同在燕京的宗輔聽說宗翰微微透露的意思後大驚,慌忙來見他道:“如今折彥衝大軍壓境,南北東西都是敵人,如何還顧得上這事!上此議者乃是大奸臣,請都元帥速速殺之!”

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12章 鷹兔(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1章 夜遁(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173章 叛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173章 叛第177章 勢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25章 收俘虜(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71章 文詞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80章 異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69章 飢亂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58章 故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14章 烏古(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11章 夜遁(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91章 入汴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
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12章 鷹兔(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1章 夜遁(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173章 叛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173章 叛第177章 勢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25章 收俘虜(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71章 文詞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80章 異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69章 飢亂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58章 故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14章 烏古(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11章 夜遁(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91章 入汴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