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下聘禮(上)

曹廣弼聽了楊應麒的話,奇道:“東方的大陸?”

楊應麒道:“沒錯,據……那個古書記載,在大海的那邊,有一片廣闊的大陸……”

曹廣弼道:“是東瀛麼?”

“不是。”楊應麒道:“東瀛只是幾個大島,那東大陸比東瀛遠多了,也許有數萬裡的海途。”

曹廣弼嚼舌道:“幾萬裡!那這個李將軍怎麼能過去!”

楊應麒道:“據古書記載,我們這片陸地和海那邊那塊陸地往北延伸,在極北之處有一個很靠近的地方,相距大概只有數十里左右。如果配合季風,是有可能從那條路過去的。不過這一路險阻重重,成功渡海又還能回來的,機會很低。當年具體的情形我們已經很難猜測了,這本族譜也沒寫清楚。我們只能推知,那個李將軍追着叛臣去到了東大陸,後來那個叛臣靠岸逃入東大陸的腹地追出數千裡,李將軍也靠岸追擊,竟然還是把這個叛臣給捉回來了。”說到這裡他嘆了口氣道:“這個李將軍真是了不起!”

曹廣弼道:“他雖然了不起,不過我還是沒聽出你剛纔爲什麼要那麼高興。”

楊應麒道:“我高興的,是他帶來的這些東西啊!李將軍在東大陸遇到一些‘番邦人’,喏,這裡有寫的:‘其臉皆塗彩,言語不可通,然不相犯,則性善與,以手勢比劃交接之……’沒錯!沒錯!想來李將軍從他們那裡得到了這些食物和補給,至於菸草,多半是當作奇物帶回來了。唉,他居然還能沿路回來,已經不能說是了不起,而是幸運了。”

曹廣弼點了點頭道:“可惜他回來以後,渤海國已經滅亡,他又被叛臣胡兵所追殺,一直逃入這個深谷,在此鬱鬱而終。”

楊應麒道:“嗯,而他的後人,則在這小谷內繼續住下來,並栽種他從東大陸帶來的玉米、馬鈴薯等過活。也幸虧有這些東西,否則這山谷這麼小,養不了這麼多人。”

曹廣弼道:“不過有一件事我不明白,他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後人怎麼會這麼癡呆,莫非他從東大陸帶回來的東西有毒?”

“不是。”楊應麒翻了翻族譜道:“從各種跡象看來,這個山谷從李將軍遷入以後,就再沒人來過!而李將軍的後人錯估了外界局勢的險惡程度,都不敢出去。幾百年下來對外界的恐懼似乎變成了一種本能!我們應該是第一批闖入者。二哥,你有沒有發現,這族譜的第一代,只有六個男人,其中還有兩個是兄弟。但現在,這個小小山谷怕已經有一千來人。”

曹廣弼道:“那又如何?”

楊應麒嘆道:“六家人變成幾百戶,這說明一個問題:他們近親通婚!”

曹廣弼道:“**自然不好,但……近親通婚會導致癡呆麼?”

楊應麒道:“我看過一本醫書,裡面有提到人種之婚配,當以血緣遠者爲佳。近親通婚容易導致各種怪病,甚至會讓人種退化。以前我只是在書上看到而已,今天才算見到一個着着實實的例子!唉,可惜李將軍如此英勇的人物,子孫後代卻變成這樣。”心道:“這些人對外界、天災全無抵抗力。若戰火燒到這裡,或者什麼瘟疫通過動物傳了進來,他們只怕就難免滅族。在我夢中的那個歷史,玉米等物要到明朝後期纔出現,看來在那個時空裡,這個山谷是因爲某種原因被徹底毀滅了。也許是因爲戰火,也許是因爲地震或大火災。”

曹廣弼也嘆息了一陣,道:“那我們要怎麼辦纔好?要不要把這些人救出去?”

楊應麒搖頭道:“我現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至於說強行把他們遷出去,只怕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場災難。”

曹廣弼道:“難道就這樣任他們在這裡自生自滅?”

楊應麒黯然道:“我們力量有限,暫時只能如此了。如果我們以後更強大了,也許能想到其它辦法。”

曹廣弼帶着楊應麒前往那個無名山谷以後,留在村裡的同伴也沒閒着。蕭鐵奴對歐陽適道:“楊應麒一走,我們剛好辦事,你跟去幹什麼!”

歐陽適道:“你是說折老大的事情?就現在動手?”

蕭鐵奴道:“就現在!曹老二說那個地方要兩三天的路程,他們一來一回,再加上耽擱,至少要五六天,我們正好辦事!”

歐陽適道:“如何辦?”

蕭鐵奴道:“你鬼點子比我多!這件事情又是你挑起的,你來想辦法,我協助就是。”

歐陽適皺眉道:“你可真會說話!不如這樣吧,你先把那女人怎麼騙你成親的事情說出來,如果那計策巧妙,我們就有樣學樣,如何?”

一聽這事,蕭鐵奴臉色大變,哼了一聲道:“這事我不管了,你自己看着辦吧!”

歐陽適忙叫道:“喂!你別走啊!我以後不提這事了行不行?”蕭鐵奴卻不再理他。

歐陽適忿道:“媽的!自己搞定就自己搞定!騙婚……騙婚……好!我就來次大的!”

他到鍛造間,從張老餘新造的強弓中取出最好的一把,讓楊開遠刻上一個虎字,再跑去找完顏虎道:“我大哥送給你的。”

完顏虎接過來一看,說道:“你哪個大哥?”

歐陽適道:“我還有哪個大哥?自然是折彥衝!”

完顏虎把弓一推道:“既要送東西,爲什麼他不自己來。”

歐陽適道:“這你就不懂了,我們漢人有些事情都是找兄弟代辦的。”

完顏虎嘴角不經意地一笑,把弓收了,道:“原來如此,我卻沒聽說過。”

歐陽適道:“你有沒有什麼東西送給我大哥?”

完顏虎道:“我卻沒什麼珍貴的東西能和這柄弓相比的……”說到這裡,頓了頓道:“你等等!”進屋找出一張虎皮來:“給你。”

“給我?”

“讓你給你大哥!”

歐陽適笑道:“女孩子送虎皮,這可少見。”

完顏虎道:“我出生那天,我爹爹正好打了一頭老虎,就是這個了。”

歐陽適大喜道:“原來如此!我大哥見了一定會很高興!”

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174章 逆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178章 會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02章 自辱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179章 亂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83章 臨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64章 請辭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176章 詔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11章 夜遁(下)第7章 去向(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9章 塞外(下)第185章 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87章 匕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13章 狼羣(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
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174章 逆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178章 會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02章 自辱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179章 亂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83章 臨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64章 請辭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176章 詔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11章 夜遁(下)第7章 去向(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9章 塞外(下)第185章 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187章 匕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13章 狼羣(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