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

趙構不知道,江上那艘船是韓世忠派來報告好消息的。

歐陽適的水師在出其不意之下雖然取得了令江左士大夫震駭難當的戰果,但漢軍的優勢其實有很大的侷限性。歐陽適沿江而上,日進數十里,無論是補給還是後繼兵力都有些跟不上,而且他的水師雖然大大優於韓世忠的水師,但陸戰卻不如對方,爲了保持不敗的神話,漢軍水師到後來乾脆就不上岸,只在江上游弋,佔據一些江心島來作爲據點。這樣一來既提高了漢軍水師進軍的速度,同時也減少了前進的阻力,可是單單控制長江而不能控制長江兩岸,漢軍水師對南宋政權便只有威脅性而沒有徵服能力,這一點歐陽適掩藏得很好,但還是被韓世忠看出了一些端倪。

韓世忠雖然暫時無力正面迎擊歐陽適的艦隊,但他將兵力佈置在長江兩岸的重鎮,將原本要用來對付金人的拒馬等設施搬到岸邊來對付漢軍水師,千方百計阻止他們上岸。漢軍的船隻到了哪裡,他在岸上的部隊就跟到哪裡。這種看似笨拙的土辦法實際上極爲有效,果然歐陽適的船隊到了揚州便遲疑不進,停靠在離揚州不遠的江心島上等待後援和補給。

至此,韓世忠才鬆了一口氣。

任何一個名將,在面對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武器、戰法時,心智都有可能會被這種新武器、新戰法的氣勢壓制住,所以韓世忠在泰興段首次接觸歐陽適的艦隊時心裡實產生了極大的恐懼,而對歐陽適的統帥能力也大大高估,到了他的火船戰術被破,更是以爲漢部之四將軍,果然非常人所能及,自嘆遠遠不如。但等到他發現歐陽適逆江而上二百里而不上岸,沿途對許多有機會佔據的糧倉、天險都“莫名其妙”地放過,心裡便起了疑惑,對歐陽適恐懼之感漸去,平下心來分析漢軍水師進兵的軌跡,漸漸就發現了對方的不足。等歐陽適的艦隊到了揚州一帶,韓世忠便已完全把握了歐陽適的作戰思維,心中冷笑,對其部將道:“我在泰興時以爲漢部水師實爲天降神兵,如今看來,不過爾爾!”

部將問故。

韓世忠道:“觀其在長江及東南沿海施展的手段,不過是流寇伎倆,聲威雖然煊赫,勢不可久!假以時日,破之何難!”

他一邊佈置後續江防,一邊上表向趙構報告江戰情況、敵我虛實,但他這份奏表還沒到達建康趙構就已經逃跑了——其實就算韓世忠的奏表先一步到達,趙構也未必會深信他,就算有些相信韓世忠的分析,也未必肯拿自己的“萬金之軀”來冒險。

韓世忠聽說皇帝棄建康而逃,吃驚非小。他雖然有了後續的戰略計劃,但這計劃可是要打一場爲時不短的消耗戰來逼退歐陽適的,如今皇帝逃跑,士林人心惶惶,這消耗戰還怎麼進行?所以吃驚之下趕緊朝建康而來。

韓世忠到達建康時,城內的文官武將已經逃了一半,但各地還大多不知道趙構逃跑的消息,所以建康留守、兵部尚書秦檜和御史中丞趙鼎便率領留守羣臣支撐着這個搖搖欲墜、沒有皇帝的行在,處理着日常的文書行政工作。韓世忠見秦檜如此忠心剛膽,心中讚歎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古人誠不我欺。”入內來向秦檜稟明戰事、防務。

秦檜這時還不算宰相,地位略與副宰相相差,但這時皇帝逃跑,宰相隨駕,他這個皇帝親題的留守便成爲一個臨時的第一大臣,有權處理戰守、議和等大事。

聽了韓世忠的彙報後,秦檜道:“若是荊南無事,陛下在闕,韓將軍這法子或也行得。但如今長江上游被叛逆竊據,江左州縣人心思變,我怕韓將軍之謀尚未見成效,江東江西、淮南淮北就要變亂叢生了,那時若再發生一起苗、劉之變,國家社稷還如何能保全?”

韓世忠頷首道:“世忠亦有此慮,不知秦大人有何良策?”

秦檜嘆道:“我雖然不願,但爲今之計,只有議和一途了。”

韓世忠臉色微變,這些南渡將領對於議和一事素來敏感,因爲他們覺得中原之所以淪喪、金人之所以猖獗,就是靖康年間宰執大臣不斷議和給“議”出來的。

秦檜亦頗知這些武將的心思,說道:“若非議和,韓將軍可有什麼萬全之策麼?”

韓世忠沉吟半晌道:“議和亦可,卻得選剛勁之人去。歐陽適來勢雖然兇猛,但如今已被我限制在江心上不得岸,我料他必不敢再輕進,更不敢上岸!便用議和拖他個一月半月,待他糧絕,我們也不需答應什麼,他們自然退去。”

秦檜道:“但願如此。”

將相二人正自商議,忽而急報傳來:歐陽適竟然率領艦隊直撲石頭城了!

秦檜大驚,回顧韓世忠厲聲道:“韓將軍,你不是說漢軍不敢輕進麼?”

韓世忠聽到消息也感震驚,心道:“難道我之前的揣度都錯了?難道漢軍水師比我預料的還要強大?”

這時建康城內軍民文武聽到消息又都慌了,秦檜傳令守將全城戒備、巡防碼頭,誰知過了不久從官來報:建康守將竟然以隨駕爲名逃跑了!秦檜無奈之下,只好讓韓世忠暫時接管建康城防,準備迎擊歐陽適。

韓世忠接管了建康城防以後才發現這個行在的守軍被趙構帶走了一大半,之後又逃跑了一小半,留下來的人手既少且弱,別說守城,連維持治安也有問題。

秦檜外表着急,內心實際上卻不怎麼害怕,反正無論事情怎麼發展他都有退路,這次讓韓世忠去治城防實是出個難題給他,讓他少在自己跟前聒噪,誰知韓世忠去了半日便回來覆命:四門都已整肅,街道已無喧譁,守軍已經上城待命。秦檜吃了一驚,心道:“他竟有這般霹靂雷霆手段!怪不得在軍中有如此大名!”

其實韓世忠雖然能在短期內將建康城內城外的疲兵弱卒統合起來,但他畢竟不是神仙,沒法在一二日之內便將這支疲兵練成精兵,只是將這座搖搖欲墜的石頭城變成一隻看起來張牙舞爪的紙老虎而已。

第二日,沿長江南岸監視歐陽適艦隊的一部軍隊來到建康,這是韓世忠之前佈置下的兵馬,韓世忠得了這支真正能打仗的部隊以後才稍感安心,但這支部隊的人數畢竟還是太少,用以防範尋常據點還可以,用來防備建康這樣一座大城就顯得有點不足。

不久歐陽適舟師抵達,南岸船塢守軍望見艦隊竟不戰而潰,歐陽適不費吹灰之力便進入船塢,派人入城招降。

羣臣大恐,有許多便要幹名爲隨駕、實爲逃跑的好事,韓世忠道:“我料那歐陽適善於水戰,未必善於陸戰!他若敢上岸那正好,我們便用這建康城和他打一遭!”

大臣杜充怒道:“你料你料,萬一料錯了卻如何是好?”

秦檜喝道:“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裡吵!”鎮住這對文武以後才道:“我等揹負君父重託,誓保此城,焉能畏首畏尾,臨陣退縮!”

杜充等被秦檜這麼凜然一喝,無不羞愧,秦檜又對韓世忠道:“建康防衛薄弱,要以此城與漢軍相抗,怕非完全之策。一旦接戰不利,我等殉國成仁雖是平生所願,但恐怕江左州縣聞說建康淪陷都失去了繼續爲社稷守備的決心,那時我們可就成罪人了!”

韓世忠默然,良久方道:“以大人所見卻當如何?”

“且備戰,且議和。”秦檜道:“陛下南巡之前,已有旨意在我處,我們便按照這旨意行事吧。如今危急存亡之秋,正需我等同心協力。備戰之事,將軍主之,議和之事,秦檜主之。”

韓世忠拱手道:“大人所言正是謀國之議,敢不從命!”

秦檜正要派使者去見歐陽適,那邊歐陽適卻先派使者來了。

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5章 出谷(上)第164章 請辭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7章 去向(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189章 國債第15章 誓約(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168章 偶遇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352章 勤王(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9章 塞外(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94章 正名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352章 勤王(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74章 逆第198章 五論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82章 諾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97章 聯姻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楔子終極遊戲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192章 密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
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5章 出谷(上)第164章 請辭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7章 去向(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189章 國債第15章 誓約(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168章 偶遇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352章 勤王(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9章 塞外(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94章 正名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352章 勤王(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74章 逆第198章 五論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82章 諾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97章 聯姻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楔子終極遊戲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192章 密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