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捷之威(下)

沒人知道阿骨打在想什麼,包括他的幾個兒子。他看着在戰場中死命搏殺的雙方,好一會才指着戰場中點點銀光問:“那銀光是怎麼回事?”

左右都不知如何回答,四子宗望道:“我知道,那是曹廣弼的銀槍隊!”

衆人這才恍然!但見陷入重圍的金軍前部和左右都是四處衝擊,便如鬣狗不斷撕咬一匹大象的皮肉,而那排銀光卻星星點點,便如一道由鐵釘釘成的防線,守護着四千人的後方!

阿骨打道:“好銀槍隊!好曹廣弼!有此人在,這四千人沒那麼容易垮!”

宗望道:“雖然如此,但這兩部都是我國精銳,若拖久了,只怕損傷必重!”

阿骨打沉吟片刻,說道:“傳令宗翰,讓他自主行事。”

完顏宗翰此時統領左翼,他是國相撒改之子,阿骨打的堂侄,在小一輩宗族中最受阿骨打器重。此時也已領兵趕到,眼見右軍被圍,中軍卻遲遲不進,心中揣度完顏阿骨打的用意。不久阿骨打的軍令傳來,宗翰望着南邊煙塵滾滾,心道:“大金國基未穩,大局爲重!”

折彥衝此時身在圍中,已經無法知悉外方的形勢,眼見遼主車駕已近,但阿魯蠻所部漸漸力疲,竟無法再衝進一步!宗雄和自己也消耗得厲害。他偶爾回望,但見背後有銀光閃動,這才安心。

狄喻卻注意到那些銀光也漸漸黯淡了,心道:“廣弼也疲了。中軍還沒到麼?怎麼來得這麼慢!再下去,我們可就……”忽聽殺聲大震,從北而來,狄喻大喜:“這樣的威勢,必是中軍或左翼到了!”

遼軍比折彥衝與宗雄所部多出不止十倍,但這隻大象的肉腳偏偏捏不下這隻渾身是刺的刺蝟!反而被刺得疼了,拖得疲了——和四千人接鋒的部隊早已傷痕累累,一時無法擠上作戰的契丹將士的心也被這四千人的毅力給消耗得差不多了。他們沒想到不到這區區四千人竟然能堅持這麼久!

忽然北邊蹄聲大作,那可是金軍的生力軍!北面的遼軍掉轉方向防禦,但宗翰何等人物?這部衰疲之軍阻攔不住,竟被他衝了進去。

阿骨打望見戰局,命中軍步步逼進,他這樣做雖然沒有迅速參戰,卻對遼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不久,遼軍中央的黃色鑾輿南移,阿骨打冷笑道:“耶律延禧這個敗家子,終究沒有膽子站在最前線!”

此時戰場上金軍其實還未佔上風,但皇帝鑾輿南移,那分明是臨陣逃跑,對遼軍士氣打擊極大!阿魯蠻本已無力再進,這時望見鑾輿迴轉,呼吼着已經嘶啞的喉嚨,捨命向南。

遼主本部這支部隊,如果以一個圓圈來劃分,則以處於中部的那部分最爲精銳,也正是這部分人抵抗着折彥衝前進的步伐!外圍的軍隊次之,所以擋不住折彥衝的衝擊。而最核心遼主周圍的親衛又次之——這批人有三分之一是儀仗,另有三分之一是抽調上來護主的貴胄子弟,雖然有寶馬寶刀,但大多怕死。這時見遼主先逃了,而那些渾身是血、野獸般的女真人又再次衝來,連忙都忠心耿耿地追隨皇帝也逃了。他們這一逃,遼軍軍心大壞,折彥沖和宗雄激起最後一點意志力,沒命地往遼主鑾輿逃走的方向衝趕。

契丹軍陣內有潰兵,外有強敵,便如一個桃子裡外一起爛,阿骨打中軍未到,遼軍主力卻已經崩潰。阿骨打指揮諸子諸將把契丹敗軍切割殲滅。

這一戰遼兵失馬者沒有一個能逃回遼境,所有步卒全部失陷,不是死在金軍的馬刀狼棒下,便是淪爲女真戰奴。宗翰兵鋒所及達百里之外,百餘里間契丹人死傷狼藉,遼主耶律延禧雖然僥倖逃脫,但逃得十分狼狽,連自己的車馬鑾輿也顧不得了,盡數落入宗雄之手。

兵馬過後,楊開遠率工兵從後掩來,收拾戰場上的軍械、糧草、牛馬、俘虜。由於有上次折彥衝將所獲戰利品主動上交的前例,女真人對楊開遠收取這些東西並不排斥。

折彥衝等追出數十里後也停下修整。阿魯蠻身受九創,滿身鮮血,也不知多少是敵人的,多少是他自己的!楊開遠跟上來後,折彥衝忙叫隨軍醫生給他料理傷勢。阿魯蠻脫光了衣服,任由醫生給他處理傷口,大聲談笑,似乎還沒打夠。

楊開遠頗知醫理,知道阿魯蠻激戰之餘,身體消耗極重,此時本該歇息了卻還如此興奮對他的傷勢來說可不是好事!正不知如何是好,蕭鐵奴走上來道:“五哥!我以前叫你五哥是因爲你比我大兩個月,今天這樣叫你,卻是服你是我部最堅最強的狼牙棒!”

阿魯蠻沉默了下來,忽然放聲大笑道:“六奴兒!你終於服我了麼?”大笑之後,不久便沉沉睡去。楊開遠等見狀才鬆了一口氣。

曹廣弼清點俘虜,從中挑選了數百人打入行伍之間,補足了這一戰的減員。

前方女真各部攻州掠城,不過也沒有把戰線無止境地推出去——遼人損傷慘重,金軍卻也需要修整。楊開遠依舊例把收撿到的戰利品交了上去,阿骨打退還給他們一半,又重重賞了阿魯蠻等人,親自到營長內看望他的傷勢。這時阿魯蠻的情況也已經穩定下來了。

阿骨打問折彥衝道:“你要隨我班師,還是帶你的弟兄繼續向南?銀可術他們正在前面攻城掠地呢!哼!此戰過後,我大金氣勢如虹,前面的遼人望見我們的兵馬,打都不敢打,被孩兒們一喝就開城投降了。”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打攻堅戰我部不落人後,至於喝降收城,卻用不上我手下這支疲倦之師。如今天寒地凍,又是大戰之後,兵士思家,願隨國主班師。”

阿骨打微笑道:“怎麼,想阿虎了?”

折彥衝道:“是。回家過冬抱老婆,等開春來纔有力氣替叔叔將大遼東京收入囊中。”

阿骨打聞言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

這一戰對遼金兩國國力之升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之前女真人雖然連連獲勝,但那幾次勝利都只能算是區域性的勝利,但這次遼主親征,兵甲犀利,卻仍然被女真摧枯拉朽般打得大敗,從此大遼自耶律延禧以下個個談女真色變。而女真人則士氣高漲,對遼人最後一點忌憚之心也一掃而空。

阿骨打、撒改等人在對遼攻略的態度上也爲之一變:如果說在此戰之前女真首腦的目的還僅僅在於建國自立,經此一勝,他們的野心已一變而成吞遼之志!

而這時,楊應麒正望着北斗,思考着漢部的未來。

第168章 偶遇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182章 諾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99章 老臣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65章 陰陽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169章 飢亂第355章 姻幻(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7章 去向(上)第198章 五論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172章 信任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14章 烏古(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2章 部勒(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179章 亂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62章 講演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179章 亂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350章 迎敗(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
第168章 偶遇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182章 諾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99章 老臣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65章 陰陽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169章 飢亂第355章 姻幻(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7章 去向(上)第198章 五論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172章 信任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14章 烏古(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2章 部勒(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179章 亂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62章 講演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179章 亂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350章 迎敗(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