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兵謀再定>

此次大敗,宋軍死傷逃亡過半。但种師道心中反而略略安定。此戰雖酷,但淘盡黃沙始得金,一些能戰的兵將冒出頭來,軍伍的組織比起戰前也更嚴謹了一些。

憂國之餘,他又想起了兩個孫子:次孫種彥崧在塘沽醫館裡,據說病情日漸好轉;而長孫種彥崇卻在此戰中下落不明。種家舊部在數萬屍首中一個個地翻看,既急着找到這個少主,又害怕找到這個可能摧垮小種經略相公的噩耗。

“種帥!童太師有請。”

雄州城內,童貫高踞虎椅,見到种師道怒道:“都統制,好好一個局面,爲什麼會敗得如此難看?”

左右聞言無不愕然,种師道卻好像早有心理準備,淡淡道:“太師待要如何?”

童貫哼了一聲道:“如何?如何?本使自然要如實稟明朝廷,請聖天子定奪!”

种師道嘆道:“那太師便稟明去吧。”

屋內氣氛極爲詭異,童貫要想發作,卻一時找不到口實,想了一下又道:“剛纔耶律淳派使者來了。”

种師道問道:“派使者來幹什麼?”

童貫被他這一問竟有些訥訥,原來耶律淳是派了使者來責大宋“射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新起之鄰,基它日之禍!”童貫對內如虎,對外如貓,怕遼人惱羞成怒又打過白溝來,當時竟不能對。但這等丟臉的實況如何能說?過了一會才道:“他們來求和!”

种師道哦了一聲道:“求和,那很好啊。就許了他們吧。”心中深深一嘆,幾萬人的性命投進去,換來的卻仍然是這樣一個老局面。

童貫卻不樂意,這次爲了發動北征,他可是投入巨大政治資本的,現在敗得如此難看,若就此收手,不但前期的投入打水漂,回京後還得面臨御使的彈劾!御使的彈劾倒也罷了,最怕的是道君皇帝會因爲這件事情而遷怒自己。如果失寵於皇帝,那他童貫可就全完了!這次叫种師道來,雖然早知道對方的脾氣臭,但還是存着萬一的想法,希望他能出個幫自己挽回局面的點子,誰知對方還是這麼不合作。

兩人各有各的心思和立場,既無法說服對方,也不願聽從對方,終於不歡而散。

种師道走後,王瑰上前道:“太師,如今形勢,只怕大大不妙!”

童貫自己也知道不妙,卻仍道:“說說看。”

王瑰道:“出師之前,我們可是在聖天子面前說盡必勝之言的,如今卻敗得這麼慘,如何回京去見皇上?”

童貫心中甚荏,嘴脣顫了顫道:“你有什麼好主意沒?”

王瑰道:“爲今之計,只有……找個人來背這個黑鍋了。”

“哦?”童貫問:“找誰?”

“這個人,自然得有分量!”王瑰道:“資格要老,軍階要高,聲名要大,但又和我們不是一路上的人!”

童貫眼睛亮了一下道:“但這黑鍋……該如何扣?”

王瑰道:“此戰之敗,實與太師指揮不當無關,乃是有內鬼從中作梗所致。這個人雖然身居高位,但戰前慢我軍心,臨戰放水,戰後又懼敵求和——有此三跡,可確定此人必是有心助賊!而有這樣一個人前後搗鬼,我軍就想不敗也難了。”

童貫大喜道:“好!好!”沉吟片刻又道:“只是說得他如此過份,恐怕無人相信。”

王瑰道:“別人信不信無所謂,王丞相(王黼)是一定會信的。王丞相信了,就會想辦法讓聖天子也相信。”王黼和童貫狼狽爲奸,此次又一力主戰,戰事一敗他也難辭其咎,所以也必然會急着找人來背黑鍋。

童貫在這方面的謀略上大有天才,一點就透,笑道:“妙計妙計,馬上寫奏本,劾种師道助敵致敗!”

童貫密奏一上,王黼果然大怒,以种師道爲右衛將軍致仕。而道君皇帝聽說連種師道也打了敗仗,心中憂懼,下詔班師。

至此,一場傾動十餘路、費錢六千萬、積屍百餘里的北征便草草告一段落,軍中兵將聽說小種經略相公獨承兵敗之罪無不憤怒,然而种師道本人卻沒說什麼,只是讓從人收拾好東西,準備南歸。

北上的時候,一路跟着兩個活蹦亂跳的孫子,回去時卻再沒有家事的溫馨,有的只是比戰前更悒鬱的國事憂患。如無意外的話,種彥崧還有重見之日。但種彥崇呢?沒人知道他的生死。也許他會像千千萬萬個在戰場上失蹤了的士兵一樣,從此只留在親人的記憶中。對這種可能,种師道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可他看起來還是比戰前蒼老了幾分。馬車車門闔上,小種經略相公的身影便在這北國邊疆中消失了。

“宋軍班師了?”楊應麒有些失望,“他們怎麼來去都那麼隨意啊!來的時候沒準備好,去的時候也這麼匆忙,這是來幹什麼?來做家家酒麼?”

他有一肚子的不滿,卻不願意生二哥的氣,於是便把火全發在趙佶頭上。就在這時,幕僚說一個叫楊永福的胡商求見塘沽政務之首,問楊應麒是否見見。楊應麒正沒好氣,火道:“什麼胡商!不見!”

那幕僚補充了一句道:“那胡商好像是幫六將軍做事的。”

楊應麒眉頭一皺道:“他有什麼事?賣密報麼?”

“不是,好像是來借錢。”

“借錢?”楊應麒冷笑道:“我沒錢!要借讓他找四哥去!”

那個漢名叫楊永福的畏兀兒人在楊應麒這裡碰了個大釘子,悶悶不樂地求歐陽適去了。歐陽適的情緒絲毫不受宋軍勝敗的影響,聽說楊永福是幫蕭鐵奴做事,很樂意地接見了他。一問來由,才知道他是幫蕭鐵奴買武器的。

漢部軍糧、武器、戰馬的押運,有一部分是通過商人來完成的:這些商人在遼南以較市場價低的價格購入軍資,然後運到指定的目的地以比市場價高的價格賣給前線軍方。中途如何轉運全由他們自己想辦法。爲了防止他們買了漢部的軍資後賣給其它勢力,漢部會將他們購銷的數量、種類都記錄在案:完成任務者記爲紅,得紅的次數越多就越能享受價格上的優惠;部分完成任務者記爲灰,灰記會抵消紅記的功勞;被發現倒賣軍資給其它勢力者則列入黑名單。

這楊永福這段日子往來於遼口、陰山之間,倒買倒賣,但這次把兵器運到居庸關西北時,幫他押運的部分民夫被金軍強行徵集入伍。他要繼續前行人手又不足,不把這單買賣完成又得折本,想再募人,錢又見底了——若募了人便沒錢走到陰山了。後來想了個辦法,且先將貨物存好,硬着頭皮穿過南京路,進入塘沽來撞彩想辦法。

歐陽適弄明白後笑道:“你可真敢吹!只是一個運軍資的商人,居然敢自稱和六將軍有關係。罷了,四將軍我最近心情好,便借你一些錢,不過要算利息的。”

楊永福大喜,忙道:“當然!當然!”

歐陽適又問:“你拿了錢,是否就在塘沽募集人手?”

楊永福道:“回四將軍,我到塘沽來,本來確如將軍所說,一是借錢,二是招募人手,但到這裡後才聽說燕京現在正在大賣南奴,價格比招民夫還便宜,所以改了主意,等錢到手以後就去買些。”

歐陽適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好吧,你報個數,待會到帳倉領取簽押。去到陰山若見到六將軍,代我向他問好。”

楊永福大喜道:“一定!一定!”心裡卻盤算着怎麼把這句簡簡單單的“問好”轉換爲生意門路。

歐陽適忽然又問:“對了,你爲什麼要改姓楊?恩,說起來好像你們畏兀兒人改姓楊的特別多。”

楊永福道:“因爲大家都說楊字是發大財的姓啊。”

歐陽適一聽就明白了,笑道:“發大財?我看是爲了要和七將軍扯上一點邊吧。”

楊永福呵呵笑道:“是啊,不過看來還是跟四將軍姓發的財多些。以後我就改姓歐陽,叫歐陽永福。”

歐陽適一聽不由得放聲大笑。

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8章 伏擊(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195章 李綱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13章 狼羣(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197章 聯姻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8章 伏擊(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02章 自辱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3章 狼羣(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172章 信任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354章 審判(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173章 叛
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8章 伏擊(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195章 李綱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13章 狼羣(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197章 聯姻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8章 伏擊(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02章 自辱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3章 狼羣(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172章 信任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354章 審判(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173章 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