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兵謀再定>

此次大敗,宋軍死傷逃亡過半。但种師道心中反而略略安定。此戰雖酷,但淘盡黃沙始得金,一些能戰的兵將冒出頭來,軍伍的組織比起戰前也更嚴謹了一些。

憂國之餘,他又想起了兩個孫子:次孫種彥崧在塘沽醫館裡,據說病情日漸好轉;而長孫種彥崇卻在此戰中下落不明。種家舊部在數萬屍首中一個個地翻看,既急着找到這個少主,又害怕找到這個可能摧垮小種經略相公的噩耗。

“種帥!童太師有請。”

雄州城內,童貫高踞虎椅,見到种師道怒道:“都統制,好好一個局面,爲什麼會敗得如此難看?”

左右聞言無不愕然,种師道卻好像早有心理準備,淡淡道:“太師待要如何?”

童貫哼了一聲道:“如何?如何?本使自然要如實稟明朝廷,請聖天子定奪!”

种師道嘆道:“那太師便稟明去吧。”

屋內氣氛極爲詭異,童貫要想發作,卻一時找不到口實,想了一下又道:“剛纔耶律淳派使者來了。”

种師道問道:“派使者來幹什麼?”

童貫被他這一問竟有些訥訥,原來耶律淳是派了使者來責大宋“射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新起之鄰,基它日之禍!”童貫對內如虎,對外如貓,怕遼人惱羞成怒又打過白溝來,當時竟不能對。但這等丟臉的實況如何能說?過了一會才道:“他們來求和!”

种師道哦了一聲道:“求和,那很好啊。就許了他們吧。”心中深深一嘆,幾萬人的性命投進去,換來的卻仍然是這樣一個老局面。

童貫卻不樂意,這次爲了發動北征,他可是投入巨大政治資本的,現在敗得如此難看,若就此收手,不但前期的投入打水漂,回京後還得面臨御使的彈劾!御使的彈劾倒也罷了,最怕的是道君皇帝會因爲這件事情而遷怒自己。如果失寵於皇帝,那他童貫可就全完了!這次叫种師道來,雖然早知道對方的脾氣臭,但還是存着萬一的想法,希望他能出個幫自己挽回局面的點子,誰知對方還是這麼不合作。

兩人各有各的心思和立場,既無法說服對方,也不願聽從對方,終於不歡而散。

种師道走後,王瑰上前道:“太師,如今形勢,只怕大大不妙!”

童貫自己也知道不妙,卻仍道:“說說看。”

王瑰道:“出師之前,我們可是在聖天子面前說盡必勝之言的,如今卻敗得這麼慘,如何回京去見皇上?”

童貫心中甚荏,嘴脣顫了顫道:“你有什麼好主意沒?”

王瑰道:“爲今之計,只有……找個人來背這個黑鍋了。”

“哦?”童貫問:“找誰?”

“這個人,自然得有分量!”王瑰道:“資格要老,軍階要高,聲名要大,但又和我們不是一路上的人!”

童貫眼睛亮了一下道:“但這黑鍋……該如何扣?”

王瑰道:“此戰之敗,實與太師指揮不當無關,乃是有內鬼從中作梗所致。這個人雖然身居高位,但戰前慢我軍心,臨戰放水,戰後又懼敵求和——有此三跡,可確定此人必是有心助賊!而有這樣一個人前後搗鬼,我軍就想不敗也難了。”

童貫大喜道:“好!好!”沉吟片刻又道:“只是說得他如此過份,恐怕無人相信。”

王瑰道:“別人信不信無所謂,王丞相(王黼)是一定會信的。王丞相信了,就會想辦法讓聖天子也相信。”王黼和童貫狼狽爲奸,此次又一力主戰,戰事一敗他也難辭其咎,所以也必然會急着找人來背黑鍋。

童貫在這方面的謀略上大有天才,一點就透,笑道:“妙計妙計,馬上寫奏本,劾种師道助敵致敗!”

童貫密奏一上,王黼果然大怒,以种師道爲右衛將軍致仕。而道君皇帝聽說連種師道也打了敗仗,心中憂懼,下詔班師。

至此,一場傾動十餘路、費錢六千萬、積屍百餘里的北征便草草告一段落,軍中兵將聽說小種經略相公獨承兵敗之罪無不憤怒,然而种師道本人卻沒說什麼,只是讓從人收拾好東西,準備南歸。

北上的時候,一路跟着兩個活蹦亂跳的孫子,回去時卻再沒有家事的溫馨,有的只是比戰前更悒鬱的國事憂患。如無意外的話,種彥崧還有重見之日。但種彥崇呢?沒人知道他的生死。也許他會像千千萬萬個在戰場上失蹤了的士兵一樣,從此只留在親人的記憶中。對這種可能,种師道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可他看起來還是比戰前蒼老了幾分。馬車車門闔上,小種經略相公的身影便在這北國邊疆中消失了。

“宋軍班師了?”楊應麒有些失望,“他們怎麼來去都那麼隨意啊!來的時候沒準備好,去的時候也這麼匆忙,這是來幹什麼?來做家家酒麼?”

他有一肚子的不滿,卻不願意生二哥的氣,於是便把火全發在趙佶頭上。就在這時,幕僚說一個叫楊永福的胡商求見塘沽政務之首,問楊應麒是否見見。楊應麒正沒好氣,火道:“什麼胡商!不見!”

那幕僚補充了一句道:“那胡商好像是幫六將軍做事的。”

楊應麒眉頭一皺道:“他有什麼事?賣密報麼?”

“不是,好像是來借錢。”

“借錢?”楊應麒冷笑道:“我沒錢!要借讓他找四哥去!”

那個漢名叫楊永福的畏兀兒人在楊應麒這裡碰了個大釘子,悶悶不樂地求歐陽適去了。歐陽適的情緒絲毫不受宋軍勝敗的影響,聽說楊永福是幫蕭鐵奴做事,很樂意地接見了他。一問來由,才知道他是幫蕭鐵奴買武器的。

漢部軍糧、武器、戰馬的押運,有一部分是通過商人來完成的:這些商人在遼南以較市場價低的價格購入軍資,然後運到指定的目的地以比市場價高的價格賣給前線軍方。中途如何轉運全由他們自己想辦法。爲了防止他們買了漢部的軍資後賣給其它勢力,漢部會將他們購銷的數量、種類都記錄在案:完成任務者記爲紅,得紅的次數越多就越能享受價格上的優惠;部分完成任務者記爲灰,灰記會抵消紅記的功勞;被發現倒賣軍資給其它勢力者則列入黑名單。

這楊永福這段日子往來於遼口、陰山之間,倒買倒賣,但這次把兵器運到居庸關西北時,幫他押運的部分民夫被金軍強行徵集入伍。他要繼續前行人手又不足,不把這單買賣完成又得折本,想再募人,錢又見底了——若募了人便沒錢走到陰山了。後來想了個辦法,且先將貨物存好,硬着頭皮穿過南京路,進入塘沽來撞彩想辦法。

歐陽適弄明白後笑道:“你可真敢吹!只是一個運軍資的商人,居然敢自稱和六將軍有關係。罷了,四將軍我最近心情好,便借你一些錢,不過要算利息的。”

楊永福大喜,忙道:“當然!當然!”

歐陽適又問:“你拿了錢,是否就在塘沽募集人手?”

楊永福道:“回四將軍,我到塘沽來,本來確如將軍所說,一是借錢,二是招募人手,但到這裡後才聽說燕京現在正在大賣南奴,價格比招民夫還便宜,所以改了主意,等錢到手以後就去買些。”

歐陽適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好吧,你報個數,待會到帳倉領取簽押。去到陰山若見到六將軍,代我向他問好。”

楊永福大喜道:“一定!一定!”心裡卻盤算着怎麼把這句簡簡單單的“問好”轉換爲生意門路。

歐陽適忽然又問:“對了,你爲什麼要改姓楊?恩,說起來好像你們畏兀兒人改姓楊的特別多。”

楊永福道:“因爲大家都說楊字是發大財的姓啊。”

歐陽適一聽就明白了,笑道:“發大財?我看是爲了要和七將軍扯上一點邊吧。”

楊永福呵呵笑道:“是啊,不過看來還是跟四將軍姓發的財多些。以後我就改姓歐陽,叫歐陽永福。”

歐陽適一聽不由得放聲大笑。

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47章 嶽幕(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170章 安撫第146章 故人矣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83章 臨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67章 裂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72章 信任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03章 鉅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13章 狼羣(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3章 論武(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7章 去向(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7章 去向(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182章 諾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2章 鷹兔(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51章 夕下論
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47章 嶽幕(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170章 安撫第146章 故人矣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83章 臨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67章 裂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72章 信任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03章 鉅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13章 狼羣(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3章 論武(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7章 去向(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7章 去向(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182章 諾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2章 鷹兔(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51章 夕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