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陳家貨(上)

宗望一路軍馬這次汴梁之行敲詐了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但這些金銀財寶並不能在金國境內生根。

會寧才萌芽的手工業早被漢部商人瓦解,燕雲境內的手工業原來也算過得去,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漢部更爲優質的手工產品伴隨着政治勢力進入後,燕雲境內原有的手工業就像會寧一樣出現了萎縮。不過燕雲的根基畢竟比較厚實,工匠商人們在反應過來以後勤加改進,終於守住了一部分本地人的市場,但漢部的商品已牢牢佔據“上等貨”的第一印象,金國上下上至宗望、宗翰,下至普通士兵,只要是手頭有餘裕的都以漢部的商品爲首選。至於砂糖、香料、陶瓷、絲綢等物,燕雲手工業者更是連與漢部商人競爭的條件都沒有。

金國東路軍班師以後,燕京一帶掀起了一陣消費熱潮,滿載而歸的兵將們一邊拋售他們這次南下搶來的字畫古董,一邊從漢部商人手裡大肆購買各種生活用品和奢侈品。

楊應麒知道情況後對林翎說:“宗望發動了這麼大一場戰爭,搜刮到的金銀不可謂不多,但陳廣湖一船香料運過去,就把這場戰爭一半的戰果給換走了。早知道我也做香料生意去。”

林翎掩嘴笑道:“你妒忌人家,卻不知人家也把你恨得牙癢癢的呢!”

楊應麒問爲什麼,林翎道:“還爲什麼,稅收啊!宗望出生入死打了這麼一場大仗,結果到手的金銀都流到漢部商人手裡沒錯。可商人們手裡的金銀呢?你用稅收一卡,他們就個個得掉三成肉!你說他們恨不恨你?”

楊應麒罵道:“你們這些扒皮的商人,這還不滿意啊!要不是有我們罩着,你們的生意能做得這麼順?恐怕貨在路上就讓海盜劫了——就算進得了燕雲,哼!如果不是有漢部的刀在後面撐腰,那些胡人會老老實實跟你們做生意?”

林翎笑道:“別你們你們的,這次的事情與我無關。”

楊應麒橫了她一眼說:“與你無關?我怎麼聽說陳廣湖他們把帶不走的金銀全存到你錢莊裡了?”

林翎笑道:“是有存,但又不是送給我。等他回頭拿出來時,我還得給他利息呢。”

不管楊應麒表面怎麼說埋怨的話,塘沽的手工業和商業其實都因爲這次戰爭的刺激而更上一層樓,楊應麒又和宗望、宗翰達成了進一步的協議,同意漢部商人在燕雲地區的活動權限恢復到金漢戰爭前的水平——因爲金軍從高層將領到士兵家眷都需要購買漢部的商品,尤其是宗望擴軍所需要的武器和糧食。

如今金國境內的武器產量已頗不足用,民間鑄造業在漢部商人的打壓下大部分早已瓦解,而官營的兵器製造業由於效率比漢部的鍛造屋低,考慮到成本等問題也遠不如從漢部那裡直接購買來得划算。唯一讓宗望不滿的是他感興趣的一些武器如牀弩等楊應麒一件也不肯賣,肯賣的都是一些刀槍弓箭——這些金國的工匠也做得,不過沒漢部的貨物來得物美價廉罷了。

對於賣糧食,陳正匯意見不是很大。眼下漢部所控制的產糧區不但有流求、麻逸和遼東半島,就是遼口以北的遼河流域的餘糧也大部分爲漢部所左右。漢部的行政力量雖然到遼口爲止,但由於大量漢民的輸出,此時東北平原早已處處都是漢民村寨,其中遼河中下游更是漢人移民的“重災區”。這些擅長偷稅漏稅的漢村種出來的糧食,除了留下口糧和納稅之外,大部分都流向遼口、津門,其數量大概相當於這個地區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而在津門政府調控下漢部商人每年賣給金軍的糧食一般都不會超過這個數值的三分之二,賣糧食給大金對漢部糧食儲存來說衝擊不大,反而能因此處理一些陳糧,所以陳正匯對此並不反對。

但是賣武器給金國一事陳正匯則一直頗有異議,認爲此事類於資敵。楊應麒搖頭道:“女真人和蒙古人不同,他們本有烏春良匠,這幾年又得了大遼的無數工匠,你還怕他們不會自己造兵器麼?”

陳正匯道:“那倒不至於,但我們也不用主動去賣武器給他們啊。”

“津門鍛造屋的規模越來越大,造出來的武器本來就有大量剩餘,不賣給他們,難道放在倉庫裡爛掉麼?還是說要縮減津門兵器鍛造屋的規模?都不好吧。”楊應麒道:“要養活津門的兵器鍛造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暫時沒仗打的時候——要知道兵器爐火要常燒才能純青的啊!既然這樣,與其用我們自己的財力養着,不如用金人的財力來養着。再說我們賣的都是普通兵器,就算我們不賣,宗望他們難道還不會自己造?哼!其實我最怕的反而是他們自己培養工匠造武器,那反而會促進他們武器製造的進步。我多希望宗翰宗望他們完全放棄自己打造兵器,全靠從我們這裡買,那樣我們就掌控了他們兵器的來源,想給就給,想掐就掐——可惜他們也不笨。特別是宗翰,對那些會造炮車的匠人寶貝得什麼似的,我幾次讓趙履民想辦法挖角都沒成功!”

陳正匯道:“可是我們這般賣兵器給女真人,是否會加大他們相對於大宋的優勢呢?”

楊應麒呆了呆,一拍手掌叫道:“對哦!”

陳正匯道:“七將軍你後悔了?”

“當然後悔了!”

陳正匯正要說那不如就限制一下對女真的武器出口吧,誰知楊應麒卻已經叫了起來:“咱們得趕緊想辦法,多賣武器給大宋!這事早該進行了!嗯!正匯,你這個想法很好,這樣一來才能讓雙方平衡,而且我們也多了一條財路!”

陳正匯呆了呆,道:“大宋未必會來買我們的兵器吧?他們自己造的不比我們差啊。”

楊應麒嘆道:“要是放在熙寧年間,大宋的兵器製造也是不差的,只是蔡京敗了二十年的家,雖然不至於敗光家底,但我聽說大宋官營匠人偷工減料之風盛行,正所謂積重難返,一時間很難恢復當年盛況的。而我們正好趁機進入。再說,我們不但要想辦法賣給宋廷,還要想辦法賣給大宋民間——特別是兩河!大宋的地主商人們可是很有錢的,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有興趣的。”想了想道:“正匯,你有兄弟沒有?”

陳正匯呆了呆道:“兄弟?”

“是啊。”楊應麒道:“販賣武器是項大買賣,你若有兄弟,我便開個小門,交給你兄弟來做。”

陳正匯凜然道:“陳正匯是何等樣人,豈能假公濟私!”

楊應麒讚道:“正匯兄可真是君子。”又損道:“不過這事又不妨礙公務,你擔心個什麼!我要交給你兄弟做,一來圖的是公私兩便,二來也是爲了保密。”

陳正匯道:“不管怎麼說以公肥私就是不對!總之,這件事七將軍不要再提起了,再說,我也沒兄弟。”

楊應麒點頭道:“嗯,可惜你兒子年紀太小,要不然這件事大可便宜他。對了,陳顯有幾個兒子?”

陳正匯道:“五個。”

楊應麒又問:“都多大了,可有出仕?現在何處?”

陳正匯道:“陳老的五個兒子,魯、豫、晉、楚、越,最大的一個已將近四十,最小的陳越也有二十多了。老大、老三都考過科舉,但陳老告老回鄉後他們也跟着往四明去——現在又都跟着父親跑到漢部來了。陳魯和陳豫已經出仕我漢部,陳魯在流求,陳豫在塘沽,陳晉和陳越留在陳老身邊。只是那陳楚最是不肖,整日價不務正業,遊手好閒,今日跑遼口,明日跑清陽,就是不肯好好讀書!如今陳老已經公開遍告各地門生,不許他們接濟他的這個不肖子。”

楊應麒道:“嗯,這個陳楚,聽起來有些意思。你能不能幫我安排一下,我想見見他。要秘密。”

陳正匯奇道:“七將軍你要見他作什麼?難道……難道你想把這單生意交給他?”

楊應麒笑笑道:“有這個意思。”

陳正匯不悅道:“七將軍,我知道你要結好陳老,但這般做未免有損公費私之嫌。要是這陳楚是個德行佳上的人,那我不反對,可他擺明了是個不肖子,如何能把這等大事交給他?”

楊應麒搖頭道:“你沒完全猜透我的意思,而且做生意的事情你也不大懂。做生意,讀了滿肚子書和裝了滿肚子道德的人多半都不行。相反倒是肯到處亂跑的人才容易有這樣的資質,這樣的人要是讀過幾天書,懂得一點道理那就更好了!陳顯的書香門第裡出個狀元也不奇怪,但要鑽出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浪子卻不簡單。不過我還是要先度他一度,看他到底是個能做事的人,還是一個純粹的爛仔!”

第157章 新城(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190章 名妓第149章 民之棄第147章 武之庫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193章 秦檜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164章 請辭第3章 論武(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60章 利害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198章 五論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10章 絕地(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199章 老臣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71章 文詞第185章 變第152章 舟中議第346章 南行(上)第169章 飢亂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189章 國債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190章 名妓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345章 輾轉(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7章 去向(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02章 自辱第39章 渤海之叛(下)
第157章 新城(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190章 名妓第149章 民之棄第147章 武之庫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193章 秦檜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164章 請辭第3章 論武(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60章 利害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198章 五論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10章 絕地(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199章 老臣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71章 文詞第185章 變第152章 舟中議第346章 南行(上)第169章 飢亂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189章 國債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190章 名妓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345章 輾轉(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7章 去向(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02章 自辱第39章 渤海之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