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

北方一統,何愁吳蜀不平?

虞允文的話,也正是趙構的顧慮!不過上次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襲漢行動,已經把趙構嚇壞了。儘管南宋水師在韓世忠的領導下大肆擴張,但這支水師究竟能否抵擋得住漢部的攻擊,趙構仍有疑慮。在歐陽適撤退以後,趙構已經回到建康,但來自海上的危機時常讓他惴惴不安,他有意遷徙行在久矣,但該遷去哪裡卻一直拿不定主意。有人建議遷往荊湖,但荊湖方經大亂,近來金人又有南下之意,未必比建康安全;有人建議遷往巴蜀,但巴蜀乃是困守之地,一旦西行,等如將江東棄與漢部,到時候就只能等着折彥衝來收編招降了;也有人建議前往江西,但江西地理卑溼,若漢軍軍力能到達建康,到時順流而下,便如高屋建瓴,一戰可下!所以建康雖然並不十分安全,但南宋朝廷議來議去,也沒找到一個更好的地方來。

趙構連自保都感到把握不大,何況進攻?現在漢部面向南宋的戰線也布得極嚴,山東方面是趙立,陝西方面是種彥崧,聽說這一年裡密州附近還設了一個新的軍事基地,趙構認爲那多半也是爲了防範他的,一旦他主動挑起戰事,究竟能不能對漢部予以重創呢?趙構沒把握,加上漢宋新盟言猶在耳,逃出建康的狼狽狀也是前車不遠,這麼冒險的事情,他實在不敢做第二次!

但趙構的顧慮,又不僅僅是這個,實際上他害怕的事情比虞允文想到的還要多。南北分治,古已有之。江南相對於統一的北方雖然孤弱,但只要擁有湖廣巴蜀,則大可與北方政權一抗,所以對趙構來說,這個問題雖然嚴重,但仍然是遠憂,眼下他更擔心的乃是近患!

什麼近患呢?那就是趙佶趙桓已經被漢部“解救”出來了!這個消息傳到建康,對趙構來說無異於雷霆一震!這些天來,江南處處都在轟傳趙佶父子已經向折彥衝下跪稱臣,趙構的統治根基來自父兄,若連他們都稱臣,那趙構還有什麼地位可言?如果趙佶一紙招降書信頒下,那他趙構該如何自處?領命?還是不領命?

一想到這個問題,趙構就萎得更厲害了。

該怎麼辦呢?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他需要有個心腹來商量!找誰呢?

“宣秦檜!”

這時候的秦檜,心裡也有些嘀咕。上次的襲漢事件他其實是真正的推動者之一,當時他的目的是:在近期內有限度地削弱漢部,但又要保證不將漢部削弱得太過厲害。漢部要吞併天下——這是漢部幾大巨頭的共識,無論是折彥衝、楊應麒,還是曹廣弼、楊開遠,甚至蕭鐵奴、歐陽適都如此。所以秦檜不敢完全站在這個共識的對立面,否則楊應麒和歐陽適聯手一擊,馬上就能將秦檜碾成粉碎!正因如此,秦檜上次動手之時纔會顯得左推右拉——左邊推着趙構襲擊漢部,右邊又拉着楊歐來佔趙構的便宜,一邊是給漢部添加一些禍患,一邊又要促使大形勢仍然有利於漢部。

如果天下真的能達到秦檜所希望的平衡,那當然最好,但劉錡之顛覆陝西,蕭鐵奴之奔襲會寧,卻是兩件完全出乎秦檜意料的軍事行動,這兩大軍事行動幾乎是在同時進行,並先後發生作用,扭轉了整個戰略格局!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北方便已有一統之大勢,秦檜當初的計劃更完全成爲一種空想。

“難道我錯了麼?”

秦檜忽然感到害怕,北方那些英雄,似乎並不是他單靠智謀就能控制的!天下逐鹿,到最後還是得靠實力說話。

正當秦檜猶疑不安的時候,趙構的旨意到了,旨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宣他立刻入宮覲見!

趙構在這種情況下宣他進宮,秦檜不用想就知道會是什麼事情。趙構的困境他比誰都清楚,不過趙構的困境,並不完全和秦檜的困境相同,秦檜知道,自己的前途雖有一小半系在趙構身上,但仍有一大半系在別處。爲趙構“解決”困境,不會是他的目的,而僅僅是他的手段!那麼,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對於這一點,秦檜還沒想好,不過,趙構既然見召,那便不能耽擱了。

“備轎!”

轎子裡有節奏的起伏中,秦檜繼續想他的事情:“劉錡、種彥崧都隸屬於曹廣弼,雖然現在他們職位上並不是曹廣弼的直系下屬,但想必仍然會唯曹二馬首是瞻。當初本想由四將軍來解決西北危機,誰知到頭來卻是讓劉、種二人拔了頭籌!”

領土之並,軍事兼併遠比條約割讓來得有力量,因爲前者乃是一事實,而後者僅爲一名分,歐陽適在東南的努力,對於漢部吞併陝西也不過是讓既成事實名正言順而已,所以西北之平定,頭功自然屬於劉、種,而不是歐陽適。

秦檜又想:“歐陽適雖然在我的暗助下緩解了東南之患,但如今論功勞,卻是不及曹、蕭二人了,最多隻能與楊開遠、阿魯蠻比肩,要說憑藉此功進入中樞壓倒餘子,那是休想!”

楊應麒有建制之功,執政又久,無論德才均爲新漢政權文臣武將所欽服,漢部一旦建國,他便是宰割天下的不二人選。若想推翻他的地位取而代之,唯一的途徑,就是在折彥衝的支持下,以大功臣入主中樞理政,可現在有這個可能的,或爲曹廣弼,或爲蕭鐵奴,以歐陽適的功勳,無論如何壓不到這兩人頭上去!

“難道我當初真的選錯了麼?”

秦檜忽然覺得自己變得十分被動,可是現在他已經沒法回頭了。有些選擇一旦定下,便明知是走上了岔道也只有一條路走到黑了。

“相爺,到了!”

聽到轎伕頭的話,秦檜慌忙下轎,進了宮門。他和趙構一樣,也有遠近二事,方纔他想的就是遠事,近事則是如何應對趙構即將提出的難題。遠事暫時解決不了,但近事卻現在就必須應付的。秦檜心道:“官家與我一般,有遠近二事,遠者無計可施,至於近者,則是二聖之憂。此事卻當如何是好?”

走出轎門七步,便已有了主意,心道:“我在江南空想何益?莫若趁此時機北行一番,以窺大漢中樞之虛實!”

他的主意既定,腳步便顯得穩重起來。

——————

kk最近的系統真是……無語,晨早漏漏爬起來更新,大家別怪偶……

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8章 伏擊(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5章 誓約(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8章 伏擊(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9章 塞外(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97章 聯姻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10章 絕地(下)第176章 詔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354章 審判(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9章 塞外(上)第164章 請辭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5章 出谷(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5章 誓約(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58章 故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4章 過冬(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88章 定第175章 間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9章 塞外(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
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8章 伏擊(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5章 誓約(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8章 伏擊(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9章 塞外(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97章 聯姻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10章 絕地(下)第176章 詔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354章 審判(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9章 塞外(上)第164章 請辭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5章 出谷(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5章 誓約(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58章 故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4章 過冬(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14章 烏古(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88章 定第175章 間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9章 塞外(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