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

在這次漢廷重構中央、地方,上層官員與將領流動甚大,虞琪由河東移鎮陝西,鄧肅升領河東,李彥仙升調秦鳳,這是地方上的變動。文武全才的郭浩帶領一班陝西文武進入中央軍事系統,這是西系對中央的輸血。

在這次大調動中進入燕京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折允武。於阿骨打即皇帝位那年出生的折允武,如今已經虛歲十八了。和他父輩幾個叔叔相比,折允武這一代實在顯得非常晚熟,當年楊開遠在死谷與折彥衝相遇,也差不多是這個年齡,蕭鐵奴謀算折彥衝時,年紀比折允武還要小一點。但在折彥衝的記憶裡,當時的蕭鐵奴已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對手,他完全沒考慮到對方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可是再看看他的大兒子,折彥衝忍不住感到一陣失望。

“如果把他拋到死谷裡去,如果把他拋到沙漠裡去,拋到狼羣裡去……”想到這裡折彥衝搖了搖頭,他覺得折允武若是到了那個環境多半隻有死路一條。

“讓他下軍隊去訓練吧。”折彥衝說。他已從一些多口的人那裡知道了蕭鐵奴是如何對待蕭駿的,覺得老六的做法很有道理,所以便決定將折允武調到最基層的軍隊去,希望他能學到一點東西。

折允武一開始聽了父親的話,實在有些擔心,蕭駿的處境他也聽說過一些,臥馬棚,吃粗糧——這哪裡是他這樣一個貴族子弟想像過的?不過他下去以後才知道事情沒那麼嚴重,對他來說甚至是一件很慶幸的事情。

要知道,燕京這個大軍營畢竟不是蕭字旗,折允武也不是蕭駿。折允武頂頭的郎將是從陝西新調入中央的將領任得敬,折彥衝對這個年輕的郎將頗爲器重,又想他是新來的人,和中央關係不深,便將兒子扔到他旗下去歷練。誰知道任得敬外貌忠厚,內裡精明,只兩個轉折便從盧彥倫處知道了折允武的身份,這一下可把他嚇着了,他思前想後,決定不動聲色,暗中照料。雖然在出操作息的紀律上他不敢放水,但折允武來了以後,全軍吃的、穿的、用的,卻都是嚴格按照漢軍最足量的標準來提供,他看得死緊,不許出現半分的剋扣。

此外,任得敬又在折允武入營之前,悄悄更調了太子爺所在十人隊的成員。任得敬一開始倒也是出於好心,他是怕有人要謀害太子,所以挑選的都是身家清白、略略識字的將士,但偏偏有兩個消息靈通的厲害人物,聽到消息後趕緊把自己的子弟送了過來。

第一個是盧彥倫,任得敬在這件事情上欠了他人情,第二個是劉萼,他是和西系大將曲端關係甚深的重臣,任得敬入京途中曾得他招呼,入京後又蒙他多方幫忙安頓落腳,也是有交往的,所以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默許了。他讓盧彥倫的兒子盧璣做正隊長,讓劉萼的兒子劉仲詢做副隊長,有了這兩高幹子弟在,折允武所在這個十人隊就變了顏色。

折彥衝高居九天之上,哪裡能審查到這些細處?而由於這些事情都是在折允武入營之前就已經變易妥當,所以這個少年也毫無察覺,只是覺得進入軍營後事事順心,同袍們都十分照顧自己而已。

尤其是兩個正副隊長,更是軍隊裡難得一見的人物。盧彥倫和劉萼都是北國士人,他們的兒子既得北國水土之養育,身材高大英偉,又有家學傳授,言語典雅不俗,和別的軍人大不相同。兩人雖然都瞞了自己的家世背景,但學問修養卻瞞不住。折允武從小得名師教養,學識自然也不差,一兩句話之間,便覺得九個同袍裡以這兩個人最爲相投。三人因此整日廝混一處,折允武性情漫浪,最喜新奇玩意兒。軍中雖然紀律森嚴,但盧璣神通廣大,往往總能弄到一些新鮮事物來滿足折允武的胃口,久而久之,折允武便喜歡上了這裡,覺得自己又舒適,又自由,當初的顧慮全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原來軍中也不難受嘛。”雖然要按時作息,按律出操,但折允武底子本來就好,這個對他也不是什麼難受的事情。而尤其讓他滿意的是,這裡不像家裡那樣,幹什麼都有十幾個人盯着。“早知道這樣,我就該早點來!”

折允武這次“下放”是一次秘密的事情,雖然盧彥倫等少數幾個高層知道,折允武頂頭的郎將任得敬知道,但郎將以下的都尉、校尉就都不知。折允武所在的十人小隊裡,沒有特殊背景的另外幾個士卒雖然不知道,但也被盧璣、劉仲詢鎮住,凡事都跟着盧、劉二人轉,只剩下最後一個鄉下出身叫張端的,對摺允武的事情毫無頭緒,又不肯湊盧劉等人的趣,盧劉等人嫌他礙事,都有心弄走他,只是一時沒個由頭。

這日六月正中,天氣炎熱,折允武所在的隊伍外出作實戰訓練回來,盧璣讓人堵住帳門,對張端道:“我們要說話,你出去一會。”

張端自往他的席子上一躺,說道:“你自說你的話,我不聽就是。”

盧璣道:“既要你出去,自有我的道理!我是隊長,你敢抗命麼?”

張端無奈,懨懨出去了。盧璣又道:“守住門口,有人進來便高聲報告。”

張端出去後,折允武忙問:“怎麼,有什麼好東西麼?”

盧璣哈哈一笑,摸出一個袋子來,觸手冰涼,將袋子掀開,卻是一盒糕餅樣的東西,上面還冒着煙,不認識的就說:“大熱天還吃這等熱騰騰的東西?咦,怎麼有一股寒氣?”盧璣鄙夷地看了那人一眼,一聲冷笑。

折允武卻大喜道:“雪糕?這玩意兒在眼下可難得。乖乖,隊長你哪裡弄來的?”

盧璣笑道:“別多說了,都融得差不多了,咱們分了吧。”

就分與衆人吃了,分給折允武這份自然最大,一份當得三份。折允武吃了兩口,過意不去,讓一個吃過的同袍把張端替代進來。盧璣雖然有些不情願,卻也不敢反對。張端進來後,折允武便要分一半請他,說道:“天氣熱,吃點雪糕,消消暑氣。”

張端奇道:“這是什麼東西?”盧璣冷笑道:“鄉下人沒見識,阿武你理他作甚!”

折允武忙道:“一場同袍,別這樣說。”又對張端道:“這是雪糕。”

“雪糕?”張端道:“我倒也聽說過,不過好像塘沽纔有這等稀奇東西。這裡是軍營,怎麼會有?”

折允武笑道:“這是多虧了盧隊長,我們纔有這口福。別說了,快吃!都融了一大半了。”

www .тт kān .C 〇

張端看了看道:“聽說這東西很貴的,這麼一小塊,夠換一斗米。”

盧璣哈哈笑道:“一斗米?一斗米你換得來,我跟你換去。我跟你說,在燕京這裡,便是十鬥米也換不到!”

張端低了頭,忽又擡起頭來道:“我不吃了,你們吃吧。”說着轉身要走。

折允武忙扯住他道:“你怎麼就走了呢?太不給面子了。”

“不幹面子的事。”張端道:“我實是吃不起。”

折允武道:“是隊長請客,什麼吃得起吃不起的。”

張端看了盧璣一眼,說道:“那我更受不起了。佘兄,我不像你們,我只是個鄉下人,餓過肚子。當初饑荒時節,十鬥米便夠我們一家捱過一個冬天。這麼一小口就要吃掉十鬥米……我吃不下,不敢造這個口孽。”

盧璣聞言怒道:“你不吃便不吃,何必說風涼話分明是說我……”看了折允武一眼,道:“分明是在罵我們造口孽!”

幾個同隊的士兵只分到一點,眼見張端不肯吃任那份雪糕融了,都爲這被暴殄的天物不忿,紛紛指責他。

張端本來是一直退讓隱忍,被衆人說得急了,發性道:“你們……你們……你們這羣花花公子!我便是說你們造口孽,那又有什麼不對的!”

盧璣冷笑道:“好啊!你終於承認了!還罵我們是花花公子……”

“難道你們不是嗎?”張端怒衝衝道:“十鬥米,十鬥米啊!我們一個月的軍俸,纔有多少?一年的軍俸,纔有多少?是,我知道你們這些人,都不指望這點軍俸吃飯,可是……可是我指望!你們有錢,可是我窮。你們沒捱過餓,我捱過!我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就都是捱餓餓死了!當初要是有十鬥米……要是有十鬥米,他們興許便能活下來了。”

盧璣和劉仲詢還在冷笑,折允武想起楊應麒的教誨卻有些黯然了,張端這一爆發便不可收拾:“我不知道你們是爲了什麼來軍營的,你們大概是來玩的,可我不是!我需要這軍俸——儘管它對你們來說很少,你們不放在眼裡,但在鄉下,卻足夠買我一個人忙活兩年才能到手的口糧!有了這軍俸,加上我父母兄長的耕作,我們便能不拿國家的賑濟。當年我們快餓死了的時候,是漢軍給我們帶來了口糧,還有免稅令!所以我感激這支軍隊,我信它,我來了這裡,已準備把命交給皇上,交給國家,隨時準備死在戰場上——這些,是入伍以後老隊長的教訓,我都記得!可我不知道爲什麼會來你們這樣一批人,你們根本就不需要這軍俸,爲什麼還要來這裡吃掉米?你們根本就不準備上戰場拼命,可爲什麼你們卻能做隊長、副隊長?你們……你們根本就都不像軍人!你們……你們其實就是一羣蛀蟲!”?”

張端道:“我沒說風涼話。”

盧璣冷笑道:“你還說沒有?那你又說什麼口孽,......

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15章 誓約(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81章 責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11章 夜遁(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76章 詔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1章 瘟疫(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163章 表決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61章 民議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04章 思良將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6章 邊關(上)第1章 瘟疫(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176章 詔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62章 講演第348章 秦府(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58章 故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
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15章 誓約(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81章 責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11章 夜遁(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76章 詔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1章 瘟疫(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163章 表決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61章 民議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04章 思良將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6章 邊關(上)第1章 瘟疫(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176章 詔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62章 講演第348章 秦府(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58章 故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