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金夏合(下)

——————

蕭鐵奴取了天德軍,破了克夷門後繼續進軍,等他抵達中興府城下時,手中已有五萬人馬。

此時嵬名察哥的部分兵馬已經抵達中興府城下,乾順所控制的軍隊數量要比蕭鐵奴來得多,但戰鬥力參差不齊。乾順畏懼蕭鐵奴威名,不敢派軍野戰,竟將軍隊大部分接入城中,只在城東南、西南留下兩座大營作鼎足之勢。

不想數日之後,種去病竟然便從西南方向殺到了,破了夏軍的西南大營。原來劉錡軍勢強大,但隔着一個嵬名察哥過不來,種去病軍力較弱,但他前進的阻力較小,到應理時聽一個逃難的商人說漢軍已經到達中興府城下,便不顧一切引領漢軍六千人、回鶻兵三千人,順河北上直達中興府。種去病帶到中興府城下的兵馬雖然不及萬人,但他的到達對夏軍士氣的打擊和對漢軍士氣的鼓舞卻都大得難以估計!

當初蕭鐵奴只是派軍刺破了嵬名察哥在陝北的防線將自己的消息帶給劉錡,劉錡那邊卻還沒能進行信息反饋,所以蕭鐵奴也一直沒有得到種去病的確切消息,這時見到種去病,心中的高興當真是難以言喻!蕭鐵奴和種去病之間的相知與信任比別的將帥不同,所以二人會面後,蕭鐵奴馬上將麾下將近一半的大軍交給了他指揮。

中興府乃是當世名城,雖然還不能和大宋的汴梁相比,但在西北卻是首屈一指,便是長安因破落已久也是有所不如。乾順不比趙佶父子,面對蕭鐵奴還有抵抗之勇,嵬名仁忠等也有護主之志,這時蕭鐵奴從北面帶來的兵馬不過六萬,加上種去病所部也不足七萬人,在兵力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要攻克中興府,就算是蕭鐵奴也沒把握。

種去病從回鶻出發之前已預料到這次滅亡西夏的可能性很大,要滅西夏,中興府的攻城大戰在所難免,所以在回鶻的時候就已經讓託術、巴別兒準備了大批西域火器,其中火藥的數量尤爲可觀。

可惜,等他到達中興府時已經進入十一月下旬,天氣不但寒冷而且還接連下了幾天的雨雪,火藥難以發揮最大作用。眼見城防尚堅,經過一番商討,蕭鐵奴決定採納種去病和任得敬的建議,改攻爲圍,堵住各條道路,埋伏打援。

任得敬熟悉西夏的地理人情,便由他驅役俘虜、降軍和從本地徵集的民夫共七八萬人在城外造器械、堆臺壘,種去病則率領一萬五千人攻擊夏軍位於黃河邊上的東南大營。中興府城中派軍出來援救被任得敬擋住,東南大營的守將抵擋不住種去病的攻擊,棄營東逃。種去病從後趕來,追過了黃河,直到靈州川,趁亂殺入靈州。嵬名察哥聞訊,慌忙加派回援兵馬,卻都被種去病一一擊退。

但蕭鐵奴和種去病的好運似乎到頭了。進入十二月,漢軍開始出現補給跟不上的嚴重問題。此時寧夏平原堅壁清野已久,特別是中興府以北,蕭鐵奴能強行徵到的糧草並不多,用以攻城的箭矢一日少似一日,至於笨重的攻城器械更是缺乏,不得已只好驅役民夫工匠臨陣製造,但臨陣磨槍畢竟只是小補,而原本預期會在十一月下旬到達的軍資卻因爲天氣和道路原因比蕭鐵奴預料中來得要少,這時由雲中通往京畿的糧道纔剛剛打通,東路的後續物資要運到這裡還需要一段時間。

從北方刮來的風越來越厲害,蕭字旗和漠北諸族雖然比南方的人耐寒,但並不是完全不怕冷。跟着又下了一場大雪,雖有將領提倡踏雪攻城,但蕭鐵奴作爲全軍主帥,考慮到大雪使道路堵塞,接下來的補給可能會斷絕這個危機,便在任得敬等人的勸告下主動撤圍。

望着漢軍旗幟緩緩後撤的情景,中興府城內的君臣將相知道這一輪危機總算過去了,可是下一輪呢?下一輪漢軍再發起進攻,他們是否還能擋住?蕭鐵奴雖然暫時退走,但西夏君臣卻半點也不感到輕鬆,因爲蕭字旗不但沒有走遠,而且還留下了幾支胡騎四處劫掠騷擾,隨時威脅着中興府的城防。

更何況靈州這個肘腋重鎮也還在種去病手中,漢軍對中興府的大規模隨時會再次開始!

西夏都城內,數十萬軍民現在唯一能寄望的,就是嵬名察哥——晉王此刻所率領的軍隊不但是西夏政權的軍事主力,也是西夏王族的最後希望。

和當初宗望、宗翰圍攻汴梁相似,漢軍到達夏都城下的正規軍不過六七萬,加上脅從的降軍、民夫,也不過十幾萬人,沒法把中興府這樣一座大城圍個水泄不通,所以夏都和嵬名察哥之間一直有斷斷續續的消息往來。

嵬名察哥知道都城的情況後自然也很着急,雖然他判斷以蕭鐵奴此刻的兵力要攻陷中興府並不容易,但這卻不能是他回援遲緩的理由!但是劉錡實在盯得太緊,所以他纔會比種去病慢了一步。

幸好進入十二月以後,上天似乎開始眷顧西夏——不但中興府方面傳來了撤圍的消息,就是陝西軍方面也出現了接戰以來少有的混亂!

“劉錡出什麼事情了?”

有部將擔心那是漢人在使詭計,但嵬名察哥卻否定了這種看法,他認爲劉錡在這個時候不需要使用詭計,而且從漢軍的混亂看來,似乎是後方出了什麼事情。

“難道大宋終於動了?”嵬名察哥腦中閃過這樣一個誘人的猜測,不過很快就覺得出現這個情況的可能性並不大。

他很快就不需要猜測了,因爲準確的消息已經傳來了:“報——雲中方面派來援軍了!”

援軍?雲中怎麼可能派來援軍?在嵬名察哥的預料中,雲中應該比西夏更危險纔對?

第二天這個有所偏差的消息就被糾正了,原來雲中方面不是派來了援軍,而是宗翰丟了領地,帶領人馬來投靠西夏了。宗翰渡過黃河後,取道金肅,進入西夏祥佑軍司、嘉寧軍司領地,打聽到西北的情況後覺得西夏的形勢也很不妙,便主動配合當地夏軍攻擊劉錡的後方,陝北的防線壓制夏軍的常規部隊有餘,但再加上宗翰,陝北的守軍便抵擋不住了,劉錡擔心宗翰直接南下進攻長安截斷他的後路,所以不得已調兵回援,這樣一來咬住夏軍主力的軍力弱了,便讓嵬名察哥有了全力回援的可乘之機。

聽到這個消息後,嵬名察哥非但沒高興,反而心裡一沉!雖然宗翰可能會給西夏帶來幾萬戰鬥力頗可觀的友軍,但是誰都知道,這支被打敗了的友軍後面就是睥睨天下的折彥衝!雲中覆滅、宗翰來投,從短期來說緩解了嵬名察哥的燃眉之急,讓他可以從容趕回中興府,但從長遠來說這種形勢只會比宗翰守住雲中牽制折彥衝更加不利!

不過,雲中失守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眼前嵬名察哥和宗翰唯一的選擇就是團結起來,對付他們共同的敵人——大漢!

十二月中旬,嵬名察哥和宗翰會師了。兩人在帳內相見,宗翰一見便仰天長嘆道:“晉王,晉王!粘罕愧對先人,此來非爲自己偷生,只是要給族人謀一條活路,還望晉王能夠成全!那粘罕便立刻死了,也是無怨!”說着便要下跪。

嵬名察哥忙扶住道:“都元帥這是什麼話!折彥衝肆虐天下、凌辱萬族,我等同仇敵愾,正當攜手以抗!”

宗翰聞言大喜道:“若得如此,等擊退漢兒之後,我女真一族願爲大夏東部藩籬,絕無二心!”

跟着雙方的首腦人物便互相禮見,金軍方面完顏希尹、高慶裔和夏軍方面的嵬名仁禮大家都是見過的,耶律餘睹和嵬名察哥沒會過,但也都聞名已久。一場寒暄之後,衆將帥便談論起軍情來,嵬名察哥道:“蕭鐵奴已經攻到中興府,靈州更落入種去病之手!我連派三員大將率軍回援,都被蕭鐵奴和種去病伏擊殺敗,我自己又一直被劉錡拖住,難以儘快回援。雖然眼下漢軍撤圍,但蕭鐵奴並未走遠,種去病更是盤踞靈州!當下之計,需先收復靈州,守住中興府,才能謀劃其它。”耶律餘睹出列道:“遠來無功,願得一向導,耶律餘睹但領本部人馬,趁着這寒冬奪回靈州城,生擒種去病!”

嵬名察哥大喜道:“若得耶律都統出馬,何愁靈州不復!”

當下定計,由耶律餘睹領兵馬萬人爲回援先鋒,嵬名察哥另外佈置三萬大軍爲兩翼,朝靈州進發。夏軍主力和宗翰、完顏希尹等隨後就到。

會議過後,嵬名仁禮屏退左右,對嵬名察哥道:“宗翰此來,晉王就不一點疑心也沒有麼?”

嵬名察哥道:“若是這次來的是宗翰的一員大將,宗翰本人已死或被俘,那來人便不可信。但來的既是宗翰,以他的地位、性格,絕不可能淪爲折彥衝的內應。”

嵬名仁禮道:“這個自然,我疑的也不是這個。宗翰此人素有帝王之志,又長期高踞折彥衝頭頂,如今雖然衰敗,折彥衝也斷斷容不得他,他也絕不可能去做折彥衝的臣子。但正因爲他素有帝王之志,所以我擔心……”

嵬名察哥接口道:“擔心他會圖謀不軌,反過來吞我西夏?”

嵬名仁禮點了點頭,道:“眼下他只是一條喪家之犬,在西夏還沒立定腳跟,大概不會亂來,但就長遠來說,此人絕不能留。”

“長遠?”嵬名察哥冷笑道:“誰和他長遠?我們用的就是他的眼前!”

嵬名仁禮嘆道:“原來晉王早有打算,那卻是我過慮了。‘曹操’當前,‘孫劉’不得不聯,但若能擊退曹操,不知晉王打算如何處置‘劉備’?”

嵬名察哥沉吟片刻,眼神略現黯然道:“以當前局勢而論,我們比赤壁時的孫吳危殆百倍!此次西夏若能得保社稷已是萬幸!我們便能取得周郎那般大捷,也斷難與大漢分庭抗禮,大漢國力十倍於我,到頭來,我們便戰勝了也得俯首稱藩!”這番話已說得十分明白,嵬名察哥這時爭取的不是全面戰勝大漢,而是要通過戰場上的勝利爭取到成爲大漢藩屬的資格。

嵬名仁禮眉頭一跳,壓低了聲音道:“那……那到時候宗翰……”

嵬名察哥淡淡道:“到時候,宗翰的人頭便是我們向大漢皇帝效忠的最好禮物。”

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6章 邊關(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9章 塞外(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354章 審判(下)第176章 詔第19章 議婚姻(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97章 聯姻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4章 烏古(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4章 過冬(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1章 瘟疫(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191章 入汴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5章 出谷(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82章 諾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15章 誓約(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71章 文詞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2章 部勒(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90章 名妓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14章 烏古(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353章 屠營(上)
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6章 邊關(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9章 塞外(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354章 審判(下)第176章 詔第19章 議婚姻(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48章 秦府(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97章 聯姻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4章 烏古(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4章 過冬(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1章 瘟疫(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191章 入汴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5章 出谷(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82章 諾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15章 誓約(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71章 文詞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2章 部勒(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90章 名妓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14章 烏古(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353章 屠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