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

折允武如此當衆表態,諸大臣一時都不知如何接口,郭浩是帶過兵的,陳正匯年輕時也曾是豪情萬丈的書生,見折允武真情流露都爲之感動,但他們畢竟不是年輕人了,一陣激動過後馬上便恢復理智,想到目前漢廷的困狀都覺單靠熱情無法解決問題。

韓昉道:“太子,眼前的局勢,不容我們意氣用事。”

折允武道:“意氣……這是邊疆將士的軍心士氣!怎麼是意氣!”

一直沒有說話的陳顯和張浩對望一眼,心裡均道:“太子畢竟年輕,幸虧把那李壽趕出去了,否則太子在他面前如此說話,我們再想把場子圓回來也難了。”

歐陽適看了折允武一眼,說道:“事情到了這份上,要想硬對硬,實在不行。若光是西夏一家我們還好對付,但加上宗弼、宗翰,還有隨時都會反咬我們一口的趙宋,我們無論如何抵擋不住!”

折允武聽歐陽適提起宗弼、宗翰、趙宋,心中的豪情登時熄滅了大半,化爲一股無奈道:“那四叔的說法,真要把那三十九處城寨給他們麼?”

李永奇聞言也擡頭盯緊了歐陽適——不但是他,在場所有人幾乎全都注視着歐陽適,歐陽適的修爲可比折允武好多了,全沒半點緊張,不緊不慢道:“之前我們衆大臣不是已與太子議過了麼?萬大事都用一個拖字。所以在給和不給之間,還是有一個拖字!”

折允武道:“但嵬名察哥已然動兵,照那李壽方纔的說法,恐怕也拖不得了。”

歐陽適笑道:“答應不答應的事情,自然是拖不得了。但答應後的事情,卻大有可拖之處。”

折允武不明,直接道:“請四叔賜教。”

歐陽適道:“這三十九處城寨,廣袤千里,要一一交割清楚,就算雙方十分配合,也得經年累月。若我們再從中作梗,怕不要兩三年才交割得完!兩三年下來,漠北的仗早打完了。這等外交交涉的事情,只需找到一個口才便捷的文士便可。以此換得西北安寧,先穩住雲中、河南、趙宋,等大哥一回來,那時收拾西夏,恢復疆土,如拾草芥!”

折允武道:“那……還是要答應割地?”

歐陽適道:“那也只是暫時答應。天下間的地方,有力者得。一切以漠北的大事爲重,只要穩住了中原的局勢,支持得大哥打贏了這場仗,只要大哥一回來,天下大勢便能反轉!”

韓昉也點頭道:“不錯,允夏人割地,只是權宜。借這件事拖得一拖,等陛下凱旋,自有另外一番話說。”

陳正匯嘆了一口氣道:“若無其它善法……怕唯有如此了。”

陳顯什麼也不說,但點頭而已。

韓昉瞥了李永奇一眼道:“李參軍,你以爲如何?”

李永奇心中不樂,但歐陽適既已如此說,自己又無奇策,便不敢強犟,低頭道:“若太子、元帥與諸位相公已然決定,我等無識武夫,不敢反對。”說是不敢反對,那終究是不願贊成。

韓昉目視折允武道:“太子……”

折允武道:“此事是否再問問七叔?”

歐陽適道:“老七的意思也是拖,若他到此,也必是這般主張。”

折允武心想從楊應麒這段時間的“軟弱”行徑看來,多半也會如此妥協,當下咬了咬牙道:“好吧!暫時就這般定了!”

李永奇雖已聽歐陽適等說這等割地乃是暫時,等折彥衝回來還是要奪回來的,但要陝西兵將向夏人棄土示弱,那是比殺了他們還難受!見折允武已經決定,忍不住當庭流淚——這一眶淚水卻全是熱淚!

歐陽適道:“現在既已定計,接下來最關鍵的,便是出任此事的人選。此事不是光彩之事,辦此事的人地位不能太高,所以不能由宰輔來辦。但地位又不能太低,否則夏人會以爲我們是在敷衍他們。武將容易衝動,而此事又需要婉轉,因此也不能用武將來辦。辦此事需要忍辱,又要善於周旋,若辦好了,便能讓西北邊疆在幾年的拉鋸中安穩度過,有利於東部的局勢,若辦砸了,到時候白白丟了疆土不說,還會惹得夏人垂涎而得寸進尺。所以該派哪個人去,這裡頭大有文章。”

韓昉面向折允武,奏道:“臣舉一人,乃燕雲名臣劉彥宗之子,河北西路轉運副使劉萼之兄劉筈,見居禮部,爲人端肅知禮,行止有節,且能因時順勢,又能顧念大局,此事由他去辦,必能成其全功。”

歐陽適點了點頭道:“劉筈這人我見過,很不錯。”

折允武道:“我也見過,確實是個國士。”

歐陽適道:“太子若是同意,不如便用他吧。文書交涉、細節斟酌,則讓韓昉在京畿遙控主持。”

折允武想了想,問其他幾位大臣道:“諸位,可有異議?”

陳顯、張浩對望一眼,一齊道:“臣等無異議。”

陳正匯道:“如此大事,文書發出之前,需先由楊相簽押。”

郭浩點了點頭,韓昉也道:“這是自然。”

折允武心道:“若最後有七叔把一把關,便不怕這事有何不妥了。”當下點頭允了。

韓昉與郭浩便分頭去措辦文書、使節事宜,這件事的拖字是要用在嵬名察哥答應談判之後,之前的動作卻要迅速,免得嵬名察哥不耐煩,到時候陝西進入全面戰爭狀態再要用談判來拖延就遲了。韓昉和郭浩都知道此中關竅,沒多久便辦好了文書,來請折允武簽押。

折允武拿着文書,手不住顫抖,心想:“父皇才走了多久,我便要籤這割地文書麼?等他回來,我有何面目見他。”

歐陽適在旁似乎窺破了他的心思,說道:“太子,並不是割地便是屈辱,這是爲了顧大局。等大哥來了,他也必能體會你此時的苦處,不會怪你的。”

折允武嘆了一口氣,手一揮,簽了押,又蓋了監國印璽。這張文書籤押之後,心中恍若有失,卻不將文書交給韓昉,而是自己收起,說道:“我……再想想。”說着便朝後堂走來。韓昉等在後面連叫“太子”他也當作沒聽見,直奔完顏虎處來。

到了後宮,見完顏虎正在看折允文和林輿下棋,他在簾外張望了一會,心想:“我多大了,遇事還要去問母后不成?”轉頭便走了,一邊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發呆。他現在極需一個人商量,卻不知道該找誰。走着走着,竟然走到了通往相府的角門,守門的侍衛見到他慌忙下跪見禮,口呼“太子”,折允武這纔回過神來。

折允武猶豫了一下,便過門來尋楊應麒,趙橘兒迎了出來道:“太子來了?怎麼不先通傳一聲。”

折允武問:“七叔的病好些了麼?”

趙橘兒道:“睡到現在還沒起呢。”

折允武哦了一聲,趙橘兒纔要問他有什麼事,折允武猶豫了一會,轉頭又走了。他回到偏殿,只見韓昉還在那裡等着,手一伸,把被他汗水滲溼了的文書遞給了韓昉。韓昉見文書雖有褶皺,但字跡並未走樣,便寬慰了折允武兩句,告辭下去辦事了。

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169章 飢亂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83章 臨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13章 狼羣(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65章 陰陽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尾聲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63章 表決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89章 國債第353章 屠營(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143章 塘沽問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
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169章 飢亂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83章 臨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13章 狼羣(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65章 陰陽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尾聲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63章 表決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189章 國債第353章 屠營(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143章 塘沽問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