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塞外(上)

當折彥衝等前往截擊契丹前哨的時候,曹廣弼則帶了石康、楊開遠等百餘人悄悄掩近趙履民的邊寨。

來到寨邊,楊開遠率百餘人埋伏好,曹廣弼和石康一騎一步向寨門走來。曹廣弼臀上傷口疼痛,但臉上卻不露聲色。

守夜的人瞧見了他二人,喝問來人是誰,曹廣弼叫道:“我乃雄州官軍幹事曹廣弼!趙履民在不在?若不在,叫趙同趙管事過來回話。”

那守夜的嘍囉以前見過曹廣弼,在燈火下看仔細了,笑道:“原來是曹殿直。等等,等等。”

那寨子也不大,沒一會那個趙管事便跑了來,隔着寨門道:“曹殿直,深夜來訪,可有什麼大事麼?”

ωωω ●тt kдn ●¢ Ο

曹廣弼道:“我們兩個方纔從遼境幹機密事情回來,本當連夜趕回雄州,只是馬疲人倦,再跑不動了,我這個兄弟的坐騎在一里外就累死了,只能來你這裡討口水喝,順便借匹馬用。快快開門,我喝了水後還要趕路!”

這寨子曹廣弼來過幾次,趙履民往日對曹廣弼也頗爲看重,因此那趙管事也不疑有他,開了寨門,曹廣弼縱馬而進。

那趙管事火光下瞥了那匹馬一眼,心道:“這馬看不出多累啊。”心中起疑,曹廣弼一看就知道事情要露餡了,先發制人衝了過去,和石康一左一右,把趙管事和其他人隔開。趙管事心中叫了聲不好,卻已經被石康拔刀制住,不由得苦笑道:“曹殿直,你這是幹什麼?”

曹廣弼高叫一聲,楊開遠帶人衝了過來,曹廣弼這才道:“老趙,對不起了。我這次只想來借點糧食馬匹,不想殺人,叫你的手下最好不要亂動。”

趙管事道:“曹殿直!你落草了麼?我這小寨有多少東西你又不是不知道,值得你來打劫!”

說話間楊開遠等已經衝近,趙管事見他們衝上來的氣勢,加上寨門已失,知道抗拒不得了,叫道:“大家不要亂動。”又對曹廣弼道:“曹殿直,剛纔你說不殺人的,看我家老爺麪皮,還請守諾!”

曹廣弼笑道:“放心,我也想留下一線,日後和趙大官人好相見。”

寨子的防務交接得還算順利,趙管事見他們果然沒有殺人,心下稍安。

曹廣弼道:“直跟你說吧,我這次來就想借點錢糧、布匹、馬匹、兵器。其它東西,再值錢我也一文不取。你把借給我們的東西作個統計,我們這羣人以後若有飛黃騰達之日,加倍奉還!我們修整一番就走,這寨子仍還你們。”

趙管事哪敢說個不字,乖乖給他們帶路開倉。

天明後折彥衝、楊應麒等來到之時,曹廣弼和楊開遠等已經把東西打包完畢,除了錢糧布匹之外,尚有十二匹馬,二十幾頭驢子。此外還有若干刀劍甲冑。最讓折彥衝等高興的是得了五張強弓和十張腰弩,張老餘雖是個巧匠,但那時候谷中材料匱乏,做不出好弓。幾百人在寨子中修整了一日,便又出發。

曹廣弼聽了折彥衝等乾的好事,嘆了口氣,知道自己再回不了大宋了,便決意和這五百人到塞外遊牧去。他兩年前曾作爲細作越過長城到大遼西京一帶打聽情報,因此知道有一條山路可以偷過遼宋邊境。狄喻心中則另有一條路線,兩人經過參詳之後,最終敲定曹廣弼所說的那條山路,狄喻又作了些補充。

五百人在山林間出沒,漸漸向北。行進期間狄喻還不忘教人騎馬,折彥衝也對五百衆再次進行武訓。

曹廣弼年紀不大,但胸中大有學問,短短時間內便帶出了一夥頗堪信賴的偵查之士,正是這羣侯騎好幾次讓他們得以避開和契丹正規軍的衝突。

一日楊應麒道:“看你這能耐,好像不完全是行伍裡磨練出來的啊。莫非是有家學?”

曹廣弼嘿了一聲道:“我一個逃兵,有什麼家學!”

歐陽適聽了嘻嘻笑道:“我是上了岸的海賊,你是離了營的逃兵,大家果然臭味相投。”

遼代不修長城,當楊應麒從長城的斷壁殘垣中跨過,他知道,自己已經一腳踏入遊牧民族的領地了。

曹廣弼道:“盛春未至,水草還不盛。我們靠這八匹馬,十二頭驢要想越過遼國西京道,再越過半個上京道,那是開玩笑。再說,我們的糧食也不夠。”他們從趙履民的寨子出發時有二十幾匹馬,二十幾頭驢。但這些天來穿山越谷,道路崎嶇。在一些地方驢馬過不去,竟然是靠阿魯蠻等大力士把驢馬背、擡、吊、拖。馬騎人的時間比人騎馬的時間還多。饒是如此,中途還是摔死、病死了不少。

歐陽適聽到曹廣弼的話後笑道:“那自然只有再幹一會‘借’糧‘借’馬的營生啦。”

曹廣弼哼了一聲道:“契丹人常以牧馬爲名,縱騎兵在邊境四處打草谷,如今我們正好也幹上他一會,讓他們知道被劫掠的苦痛!”

楊應麒看了看折彥衝,折彥衝點頭道:“曹兄都不反對,那就這麼辦了。不過遼國平民其實於宋朝平民無異,都深受官兵欺壓,我們要打草谷,能不能去打遼國官府的草谷?”

楊應麒驚道:“不行!我們纔多少人,對遼軍躲都躲不及,還去攻打官府!”

狄喻微微一笑道:“攻打官府自然是不行的,不過劫掠一個牧場應該沒有問題。”

楊應麒道:“牧場?”

狄喻道:“遼國有羣牧之政,羣數過萬,每羣都有馬不下千匹。我記得這附近也有一個牧場的,不過得先去探探路徑。這樣吧,彥衝你先找個地方把人馬駐紮下來,我和廣弼帶幾個人去探探路數。”

狄喻等五人離去以後,折彥衝望着斷斷續續的長城嘆道:“沒想到我們還真的走過來了,要是宋朝也派一支奇兵,沿着我們走過的路線,包抄遼國的後方……”

楊應麒打斷他道:“那應該不大可能。我們能偷偷過來,一來因爲我們可說是一夥步卒,二來人數不多。我朝若真派五百步兵過來,也要和我們一樣,面臨糧盡人疲的景況——那能起多大的作用?再說,你以爲現在的宋軍能像我們這麼團結麼?有的就是背靠堅城也想着投降,何況讓他們深入敵境!”

楊開遠道:“如果是國初……”

楊應麒道:“國初?那時候大遼國勢正隆,只怕防務比現在緊得多吧。換在那時候,我們只怕過不來。”

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66章 使者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85章 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88章 定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56章 蝶夢(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93章 秦檜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6章 兵滿萬(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73章 叛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5章 誓約(上)第191章 入汴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61章 民議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9章 議婚姻(上)第187章 匕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6章 邊關(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3章 狼羣(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61章 民議第152章 舟中議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52章 舟中議
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66章 使者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85章 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88章 定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56章 蝶夢(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93章 秦檜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6章 兵滿萬(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73章 叛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5章 誓約(上)第191章 入汴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61章 民議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9章 議婚姻(上)第187章 匕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6章 邊關(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3章 狼羣(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61章 民議第152章 舟中議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52章 舟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