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小買賣(上)

金天會四年八月,吳乞買下旨詔宗翰爲左副元帥,宗望爲右副元帥侵宋,又促漢部隨軍南下。幾乎在吳乞買詔書到達的同一日,河套發生的事情也傳到了七將軍府。

對於吳乞買的詔令楊應麒仍然堅持會寧必須先下旨歸還折彥衝,否則漢部絕不領命。而河套的戰局則讓他進一步感到天下的形勢正越變越亂。

這時大宋軍方的形勢仍無好轉,按照大宋家法,兵將在外作戰,各支軍隊都要直接受中樞控制,全軍的統帥如宣撫司之流徒有統帥之名而無統帥之實,在外的軍隊,就是在一些很具體的事務上也需要受到中樞的節制。而大宋樞密此時又盡是一幫庸才,面對如狼似虎的金兵,任由這些人在汴梁遙控指揮千里之外的部隊作戰,如何有取勝的希望?當初种師中之所以戰死,就是因爲汴梁朝廷中樞認爲可以取勝,三番五次催促他進兵出戰,种師中無法,只得被迫進軍,結果落入了宗翰所設的圈套之中,力戰而死,令大宋諸軍爲之氣奪。

之後宋廷宰相嫌李綱在朝中礙事,便派他領兵出戰,實是要借金兵之刀殺了這個礙手礙腳又深得士林期許的老頑固。結果李綱在河陽停留了十幾天,訓練士卒,修整器甲,打造戰車,把事情辦的轟轟烈烈。但宋廷又認爲他這麼做不合祖宗規矩,降詔命李綱罷減所募之兵。綱上疏抗辯卻毫無結果,只得將好不容易募集的超額兵馬解散。而大河上下的兵備也是旋起旋熄——曹廣弼、楊應麒打探到這些消息之後便都知道宋廷已是積重難返,對這個朝廷也越來越是失望。

這天早上,劉錡早早來求見楊應麒卻被委拒於門外,因爲“七將軍正在辦理要務。”請他明日再來。劉錡以爲楊應麒是在拖延時間,卻不知楊應麒此刻確實沒時間見他,因爲一路迂迴東歸的陳楚終於見到了楊應麒。

陳楚對楊應麒一直就很感興趣,直到今天才見到這位七將軍,對陳楚來說有些遲了——但也正是因爲這份遲到,讓楊應麒得以更深入得了解這個年輕人的習性與才能。

本來,作爲陳顯的兒子陳楚早就有機會認識楊應麒了,但他卻不肯靠他老爹的面子來取得楊應麒的青睞。現在,他終於有資格以陳楚之名站在楊應麒面前說話了。不出陳楚所料,在聽自己說完河套事件的前因後果之後,楊應麒連看待自己的眼神都不大一樣了。

“我果然沒看錯你。”楊應麒道:“不,應該說你大大超出我的預料了。”

陳楚哦了一聲道:“七將軍說這話的意思,莫非在陳楚來求見之前就曾留意過我了?”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若不是我的安排,你能那麼順利地就得到那支商隊?”

陳楚恍然,微笑道:“原來那是七將軍的安排,嘿!這麼說來,陳楚的所作所爲都完全在七將軍的計算之中了。”

楊應麒微笑道:“不,我剛纔說過,你的作爲大大超出我的預期。對於西夏的事情我原本有我自己的考慮,因爲無意之中聽說你對之也有興趣,所以便存着考量你的心思,交給你一支商隊看看你的能耐。至於你竟能在河套建立奇功,卻是我始料未及的。”

陳楚道:“那現在七將軍是認同我已經找到千里馬了?”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你不但是找到了千里馬,而且還找到了比千里馬更爲寶貴的東西。”

陳楚笑道:“那我可領得這千里馬的懸賞?”

楊應麒道:“你要什麼東西?”

“別的我什麼也不要。”陳楚道:“我就要七將軍許下的那筆賞金!”

楊應麒問道:“你要那筆賞金幹什麼?”

“做本錢啊!”陳楚笑道:“自古以來,商人從來都是富而不貴。但如今商人既能因爲財富與貢獻進入元部民會議,那將來商人的地位勢必大大不同。”

楊應麒道:“所以你決定捨棄仕途而從商?”

“是。”陳楚笑道:“我本來就不喜歡仕途上的那些玩意兒,要不然何必到處亂跑。”

楊應麒道:“你要從商,你父親贊成麼?”

陳楚大笑道:“他當然不贊成,但他根本就管不着我!我也不理他!”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你能看到從商的前景,證明你很有眼光。不過如今東海生意圈中的大生意都已經被各方勢力所割據,我就算給你賞金,這筆錢拿來享受倒也夠你花上一陣子,若說是拿來做生意……嘿!那卻是頂小頂小的一筆本錢了。”

陳楚皺眉道:“這一點,我也知道。不過目前我也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了。”

楊應麒道:“你沒有,不代表我沒有。”

陳楚精神一振,問道:“七將軍有什麼好主意麼?”

楊應麒微笑道:“漢部最近要增加一名官辦商人,你敢不敢接手?”

“官辦商人?”陳楚眉頭微皺道:“就是官商麼?那和官員有什麼區別!”

“區別很大。”楊應麒道:“這個官辦商人,並不是完全聽指令行事,而是給你一項特權或者一批貨物,你拿到這項特權或者這批貨物之後,可以在指令範圍之內自主經營,經營所得的利潤,漢部官方和你按照一定的比例平分。”

陳楚沉吟道:“能不能舉個例子?”

楊應麒道:“比如漢部拿出一百萬擔糧食讓你去賣,但指定你不能賣給大金。在這條禁令之外,隨你怎麼折騰都行。”

陳楚一聽眼睛馬上亮了起來,楊應麒又道:“在你做生意期間,漢部的各種勢力都會保護你,但相應的,你要是違反了禁令,比如私自將糧食賣給大金,一經查出就要受到嚴厲的懲處。不但如此,你在做生意時,如有必要還可以請求漢部的各種勢力給你開開後門,比如你的貨物到達登州時候,可以請求登州守軍幫你護航。當然,作爲交換條件,如果漢部有需要的話,也會要求你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

陳楚道:“就像這次去西夏?”

楊應麒道:“不錯。”

陳楚道:“但是這次去西夏的商人,用的可都是私人的名義。”

楊應麒笑道:“當然是用私人名義。我們需要官辦商人這種存在,本來就是因爲在一些事情上我們不便出面。不過這次去西夏的商隊裡,官辦商人只有一小部分,而且都隱藏了身份。”

陳楚問道:“官辦商人是不是還有大小之分?”

楊應麒道:“當然。”

陳楚道:“那七將軍要我乾的官辦商人,不知是大是小。”

楊應麒笑道:“我知道你的胃口。若是生意太小,恐怕你不感興趣。不過第一次合作,我也不能劃給你太大的生意,總得你運營成功以後,再慢慢升你的級。怎麼,有沒有興趣?”

“當然有!”陳楚叫道:“卻不知第一筆‘小’生意是什麼?”

楊應麒道:“大宋打不過大金,準備割讓三鎮求和,這件事情已是天下皆知。兩河乃是三晉故地,遍地是英雄豪傑!聽說這件事後決意抵制朝廷亂命的已不知有多少!”

陳楚道:“這些我知道,可這些和我們的生意又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楊應麒道:“這些人就是你的客戶,我要你去想辦法賣兵器給他們,貨源我來提供。”

陳楚馬上明白過來:“向抗金的勢力賣武器,是這樣麼?”

楊應麒道:“沒錯。就是這樣!”

陳楚聽到這裡心已經飛到兩河去了,過了好久忽然想起一個問題來,問道:“七將軍,你剛纔說要先交一些小買賣來試試我。難道這麼大的生意,還不算大買賣?”

楊應麒道:“在我眼中,這確實只是一筆小買賣。”

陳楚心中一震,問道:“如果這也只是小買賣,那什麼樣的生意纔算大買賣?”

楊應麒淡淡道:“等你有資格做大買賣時,我自然會告訴你的。”

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149章 民之棄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7章 得文吏(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83章 臨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78章 會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12章 鷹兔(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2章 鷹兔(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65章 陰陽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91章 入汴第349章 聞逝(下)第4章 過冬(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93章 秦檜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86章 窮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9章 塞外(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
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149章 民之棄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4章 烏古(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7章 得文吏(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183章 臨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78章 會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22章 立法規(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12章 鷹兔(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2章 鷹兔(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65章 陰陽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91章 入汴第349章 聞逝(下)第4章 過冬(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93章 秦檜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86章 窮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9章 塞外(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