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議婚姻(下)

歐陽適聽了蕭鐵奴的話後問道:“那你的那個妻子呢?”

“死了。”蕭鐵奴道:“一開始她騙了我,但她死了的時候我還是很傷心。不說了,說說折老大的事情吧。”

歐陽適道:“你的意思,是用你……用騙你的那個招數?”

蕭鐵奴道:“差不多,就是把人騙入洞房騙上牀,不做夫妻也做夫妻了。最好把事情鬧大!我看折老大對兄弟們還是挺負責任的,事情一鬧大,他就是不想娶也只得娶了——否則完顏部的人下不了臺,我們也沒好果子吃。”

歐陽適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蕭鐵奴道:“你剛纔對楊應麒那小子泄了機密,這事得緩一緩,看看他會不會說出去。如果他沒說出去,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歐陽適點頭稱是。過了半個多月,兩人見楊應麒沒把事情說出來,就都開始動心思了。這天折彥衝帶着曹廣弼外出打獵,越走越遠,竟然誤入一個山谷,那山谷藏得極深,谷內住着幾百戶人家,那些居民面目癡呆,見到闖入者之後恐懼非常,轟的全逃散了。

折彥衝等攔住了幾個問話,卻都傻傻的不懂得回答。

曹廣弼道:“這些人怎麼都像白癡一樣?”

折彥衝道:“我們先找些吃的,然後就走吧。不要傷害他們。”卻找不到麥、黍之類的東西,也沒有米。一個隊長聞到香味,尋味而去,在一些鍋裡找到一些金色短棒一樣的東西,拿來給折彥衝看。折彥衝看了之後道:“這是玉米,可以吃。”

“玉米?”曹廣弼道:“那是什麼來着?”

折彥衝一怔道:“我也不知道。不過忽然記得這是玉米。”拿起一個玉米就啃:“就這樣吃。”吃了兩口好像想到什麼事情,道:“這個谷有古怪。”

曹廣弼道:“這東西有毒嗎?”

折彥衝道:“這玉米應該沒什麼問題。”說着就向谷中最大的一間房屋過來,卻原來是間破落的祠堂,許多人躲在裡面瑟瑟發抖,見到折彥衝等過來又都逃了。折彥衝看得心中悲憫,進了祠堂,發現了一些發黃的書頁。一路翻看,忽然見到一本《族譜》,用的是漢文,偶爾會有些不認得的怪字,卻也不妨礙閱讀。他粗粗看了之後道:“原來如此。”

原來這谷內的居民是渤海國的遺民,在亡國之際爲了逃避追殺躲到這裡,已不知躲了幾百年!那本族譜前面寫得詳盡,筆跡端正,後面卻越來越草,記了幾代人以後就沒再寫下去了。

曹廣弼道:“看來這些人早先並不癡呆,後來才慢慢變成這個樣子的。只是不知爲何會變成這個樣子。”

折彥衝道:“我總覺得好像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卻總想不出來是什麼事情。廣弼,我在這裡留守,你帶上兩個人把應麒叫來。”

曹廣弼道:“什麼事情?有危險嗎?”

“不是,不是危險的事情,但很重要!”折彥衝道:“總之快去快回。”

曹廣弼道:“要不要把狄先生他們也叫來?”

折彥衝道:“不用。主要是應麒,也許他來了能看出些什麼。”

曹廣弼帶了人匆匆趕回,一路上怕忘了路徑,做了好些記號。回到村中,楊應麒等道:“這次怎麼去了這麼久?”

曹廣弼道:“我們誤入一個山谷,離這裡有兩三日路程,那山谷有些古怪,折老大讓我來接你過去看看。”

“我?”楊應麒道:“爲什麼單單點名要我去?”

曹廣弼道:“那谷內有些我們弄不懂的事情,折老大說你或許能看出些端倪來。”

楊應麒道:“有什麼古怪?”

曹廣弼道:“比如那裡的人個個癡呆,又比如那裡有些我也不認得的食物,折老大說那是玉米。還有……”

他還沒說完,楊應麒已經跳了起來:“玉米!天啊!這裡怎麼會有玉米!莫非哪裡出了岔子?快!快帶我去!”

歐陽適道:“我也……”卻被蕭鐵奴扯了一把,連忙住口。

楊應麒隨曹廣弼一路飛馬疾馳,走了三天,纔來到那座秘谷。這時谷內的居民已經漸漸習慣,不再害怕折彥衝,都敢回家正常過活了,但馬蹄聲再響起時卻仍然產生一陣恐慌。

曹廣弼見到折彥衝道:“老大,這幾天沒事情吧?”

折彥衝道:“沒什麼事情。”

楊應麒卻連問也沒問,大叫一聲就朝天地裡奔去:“天啊!真是玉米!”他跑到另外一個地方,挖着泥土:“番薯……馬鈴薯……天啊!”四出亂轉,終於又指着一種植物叫道:“這難道是菸草麼?天!到底怎麼回事!”

曹廣弼看他有些失常的樣子有點擔心,走過來道:“應麒,你不是中邪了吧?”

“中邪?我纔沒有中邪呢!”楊應麒道:“就算中邪也無所謂!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都是寶貝!”

他好容易才平靜下來,連忙打聽那祠堂的所在,進了祠堂,折彥衝把他要看的族譜拿了給他。

楊應麒細細讀來,嘆了一聲,道:“原來如此!”

曹廣弼道:“這族譜我也翻過,卻沒讀出多少東西來。”

楊應麒道:“因爲有些事情你不知道緣由,所以忽略了。嗯,我一件件跟你說吧。”

他想了一下如何措辭,這才道:“下面我要說的事情,有些是我原來知道的,有些是我在這族譜上看到的,有些則是我推測的。這個山谷的先祖,原來共有五家人,首領姓李,是幾百年前渤海國的一個將軍。他乘船出海,追逐着叛臣到了極北之地……”

曹廣弼道:“這些我都知道,族譜中有寫。”

楊應麒道:“你是看了,可你沒注意到其中的關鍵。渤海國的航海能力其實已經頗爲發達,海船造得很不錯。這個姓李的將軍追着叛臣,趁着季風往北走,到最後……嗯,看他們的記載,再加上我們在谷中看到的這些東西,我估計他們是碰巧越過了白令海峽,跑到……跑到東方的大陸去了!”

————————

注:與大唐約略同時的渤海國,乃是大唐在東北的藩屬,航海能力頗爲發達。後來渤海國滅亡,女真人繼承了他們的航海技術,從圖門江口一帶出海,沿岸搶掠日本、高麗等國,是東北中國沿海最早的海盜民族。這有點像北歐的維京人。不過女真人繼承了渤海國的航海技術,卻不能將之發揚光大,而是因循守舊,每況愈下。後來海路劫掠漸息,女真人才轉爲大陸上的攻掠。

第171章 文詞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96章 夜訪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87章 匕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191章 入汴第345章 輾轉(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158章 故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170章 安撫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91章 入汴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楔子終極遊戲第165章 陰陽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2章 部勒(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191章 入汴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184章 戰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149章 民之棄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160章 利害第353章 屠營(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6章 邊關(下)第3章 論武(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
第171章 文詞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96章 夜訪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87章 匕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191章 入汴第345章 輾轉(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158章 故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170章 安撫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91章 入汴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楔子終極遊戲第165章 陰陽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2章 部勒(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191章 入汴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184章 戰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149章 民之棄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160章 利害第353章 屠營(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6章 邊關(下)第3章 論武(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