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

楊應麒哈哈一笑道:“他現在也還沒登基。.雖然胡人都叫他大汗了,但漢地那邊還沒登壇受命呢。嗯,若是私下見面,岳父便用親家之禮和大哥相見就好。若是公見,則用主客之禮。”

有時候,環境變了,地位變了,人也會跟着變。折彥衝變了麼?

他坐在一座高臺上,凌風下望,遠處的走卒奔馬,都如蟲豸一般。三日前,折彥衝就是在這裡爲吳乞買的級和阿骨打的殘骸舉行了葬禮,跟着接見東北、漠北的王公酋長,蕭字旗、安東軍等胡漢將領,接受他們的參拜和臣服,然後北國所有人便都知道,天下已經產生了一位新的都勃極烈,一位新的大汗!金國滅亡了,新漢政權則踩着金國的殘骸走上了高臺。

“大哥,我們成功了!”

蕭鐵奴站在折彥衝背後,指着天雲地土說道:“天下大勢已定,假以時日,這片大地,還有這片天空,就都是大哥的了!”

折彥衝微微一笑,蕭鐵奴又道:“我們窩火了這麼些年,今日纔算是真正的揚眉吐氣!以後的日子,我們終於可以隨性所欲了!”

揚眉吐氣,不錯,是該揚眉吐氣的時候了。至於隨心所欲……

“稟大汗,舊宋降帝趙佶、趙桓求見。”

折彥衝點了點頭,傳令官自去宣召。臺階共有三十六級,趙佶和趙桓提着袍擺,低着頭彎着腰一步步走上來,從高臺上望下去甚是笨拙。

看着他們這個樣子,折彥衝忽然感到一點憐憫,亡國之君,便是這個樣子!當年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今日折彥衝只要手一揮就能將他們抹殺。

“這便是帝王麼……”

下視蒼生,有如螻蟻,下視萬物,如在囊中。

“可惜啊……應麒不能和我分享這種快感。他只知道忙碌,卻忘了這麼忙碌是爲了什麼!”在這一刻,折彥衝現蕭鐵奴的想法和自己更加貼近,“千辛萬苦來到這個世界上,歷盡這許多磨難,自我約束了這麼多年,今日該得到的終於都得到了……以後……”

“拜見大將軍……”

這聲音打斷了折彥衝的思緒,他回過神來,見趙佶和趙桓都已經跪在自己面前,在北國這麼多年,他們的膝蓋已經不矜貴了,當初既拜得阿骨打的靈牌,今日也拜得折彥衝。趙佶在高臺上一跪下,高臺下的舊宋臣子望見也跟着跪。折彥衝沒有就讓他們起來,他倒不是故意要羞辱、折磨他們,只是一時又想到了很多事情,涌起了很多感想。

“當年你登基的時候,是什麼感覺?”折彥衝忽然問趙佶。

趙佶聽了這話,竟然不知該如何回答,蕭鐵奴在背後笑道:“大哥,且讓他們起來吧,怎麼說也是老七的岳父,該給他點面子。”

折彥衝哈哈一笑,對趙佶擡了擡手,蕭鐵奴道:“起來吧!”趙佶這纔起來,有些瑟縮地道:“臣趙佶率趙桓及一干臣子前來參見大將軍,一來是感謝大將軍救臣等於水深火熱之中,二來則是獻上薄禮,以賀大將軍登極。”說着掏出一本薄薄的:“此爲臣連夜所書,請大將軍賜覽。”

折彥衝接過,打開一看,封面四個字卻是楷書,寫的甚是端正,並非趙佶名聞於世的字體,那四個字寫的是《劫後餘思》,便問趙佶是什麼內容。

趙佶道:“此臣北遷之後,回想臣所以亡國之事,縮略爲十二事,故名之爲《劫後餘思》。”

折彥衝聽了不禁皺了皺眉頭,蕭鐵奴見到,斥道:“我新漢正是開國立朝之際,你獻上這亡國之論作什麼!”

趙佶大驚,慌忙跪下道:“這、這……大將軍恕罪,大將軍恕罪。”

折彥沖淡淡一笑道:“好了,我不怪你。起來吧。”

雖然只是兩句話對答的功夫,但趙佶父子已是汗流浹背,

折彥衝道:“應麒已經去見過你了?”

趙佶忙點頭道:起了什麼,忙道:“不過他只是陪我們吃個飯,並沒有什麼,並沒有什麼。”

“你緊張什麼,他去見你們,又不是揹着我去。”折彥衝笑道:“不過看你這麼迴護他,那是真將他當作親人了。”

趙佶忙道:“趙宋氣數早盡,我等能蒙折氏蔭庇,免於餐風飲雪之苦,已是過望。從今往後,自當謹守臣分,如昔日柴家之侍趙氏。楊相與橘兒結親,那是我們趙家沾了楊相的光彩,我趙家雖有已亡之國號,其實卻無增於楊相。”

折彥衝笑笑說:“你能這樣想最好。雖然我也不怕你起亂子,卻怕你萬一走上了邪路,到時候我不動你時不合律法,要動你卻會傷了應麒。若你們父子能安分做人,我便保你們安享晚年,澤及子孫。”

趙佶父子連忙道:“是,是。”

他們磕頭之際,折彥衝看着趙佶鬢邊的白,看着趙桓未老先衰的容顏,頗爲感慨道:“一朝權柄失去,便成俎上魚肉……這個世界可真殘酷呢。”

趙佶聽得全身一陣顫抖,蕭鐵奴卻笑道:“然一朝權柄在手,那便風雨任左右了。”

折彥衝一聽哈哈大笑,對蕭鐵奴道:“行了行了,我雖然喜歡你不似應麒那樣迂腐,可也別給我太放縱!”

蕭鐵奴微笑道:“大哥你這是什麼話!我便放縱,也是在外人那裡放縱,在大哥跟前,從來都是極老實的。”

“你老實?”折彥衝笑道:“你若老實,天底下便沒兇險的人了。你可知道這次……”說到這裡頓了頓,揮手示意趙佶父子可以離開了,趙佶趙桓趕緊起身告辭。

等他們下去後,折彥衝才道:“你可知你這次在這邊大肆殺戮,中樞有多少人彈劾你?”

蕭鐵奴問:“那些腐儒的話,我就當它是耳邊風。不過……大嫂那邊是不是還在怪我?”

折彥衝眼中閃過一絲愧疚,說道:最好書城你大嫂什麼話也沒說。”

蕭鐵奴哦了一聲,又道:“應麒那邊呢?”

“他也沒說什麼。”折彥衝道:“老七畢竟是明白道理的人,知道什麼叫不得已。”

蕭鐵奴哈哈笑道:“若是連老七也知道這是不得已,那大哥就更應該明白我是不得已啦!只要大哥明白我,那其它人怎麼說,由他們去!”

折彥衝作勢敲他的額頭,不過並沒有敲實,只是作個樣子,微笑道:“漠北那些人你可得看緊些,現在還用得上他們,不過可別讓他們竄入腹地爲亂。”

“是,是!”蕭鐵奴道:“我向來都是這麼辦的,大哥你不用擔心了。不過……大哥,你到底什麼時候登基啊?老叫大將軍,不夠威風!”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我都不急,你急什麼?在關外登什麼基!等進關內再說吧。”

“也是,也是。”蕭鐵奴笑道:“等我們打下了燕京、汴梁,大哥再登基,那纔是實至名歸。然後我們再到漠北去,讓大哥稱天可汗!”

折彥衝哈哈大笑,手一揮,那冊《劫後餘思》脫手而飛,隨風不知落到何處。

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158章 故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3章 論武(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8章 伏擊(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51章 囚君(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9章 塞外(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3章 論武(下)第194章 正名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191章 入汴第10章 絕地(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11章 夜遁(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9章 塞外(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91章 入汴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71章 文詞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164章 請辭第17章 建村落(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
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158章 故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3章 論武(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8章 伏擊(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51章 囚君(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9章 塞外(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3章 論武(下)第194章 正名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191章 入汴第10章 絕地(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11章 夜遁(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9章 塞外(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91章 入汴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71章 文詞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164章 請辭第17章 建村落(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