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入女真(上)

走出大鮮卑山之前,在一個明月夜,折彥衝、曹廣弼、歐陽適、阿魯蠻、楊開遠、楊應麒和蕭鐵奴結成了異姓兄弟,又拜了年紀較大的狄喻爲叔。

折彥衝二十歲,爲大哥;曹廣弼十九歲,爲次;楊開遠、歐陽適、阿魯蠻、蕭鐵奴都是十八歲,按出生月份依次排定,楊應麒十三歲最小,是老七。

www▪тт κan▪c o

折彥衝嘆道:“可惜合不勒兄弟不在!”

楊應麒道:“以後有機會到草原再說吧。”

三百漢部跨出大山,不久就遇到了零落的女真人。他們拿出山貨和這些女真人交換,同時打聽女真人現在的情況。

早在大唐盛時,中央朝廷便在女真先人所居之地設立黑水州都督府,以其最大部落爲都督,各部酋長爲刺史,施行邊疆羈縻政策。但大宋疆土遠不如大唐,當代漢人政權的影響力早已退縮到燕雲以南。

此時是大宋政和三年,遼天慶三年。在楊應麒的“夢”中,女真人日後將強盛起來,但這時候卻還處在遼國的統治下。

在遼河流域一帶接受遼國直接統治的,被稱爲“熟女真”,其漢化的程度較高,阿魯蠻就是出自熟女真。熟女真大多已經以定居畜牧和農耕爲主要的生活方式。而在契丹人勢力範圍的邊緣、仍然處於半野蠻狀態的則被稱爲“生女真”。遼政權對生女真的統治方式是籠絡兼防範,一方面封生女真部落聯盟的首領爲“節度使”,另一方面又禁止他們和熟女真來往。分佈於生、熟女真之間的女真人,雖被編入遼國戶籍,但允許其與生女真往來,用他們所處的地名命名,稱作“回霸女真”。

生女真中的完顏部自數十年前崛起,在烏古乃的領導下佔據了混同江(未與黑龍江合流前的松花江,與黑龍江合流以後,在當時仍稱爲混同江)一帶,被遼國拜爲節度使,世世相傳。完顏部的領袖在女真人中威望極高,是女真各部的都勃極烈(勃極烈是女真語,或翻譯爲“貝勒”,初爲部長、酋長之意,都勃極烈就是諸部之首),對外則領遼國節度使之名。此時任節度使的,是完顏部的烏雅束。

近年遼政失修,女真的政權則還未完全建立,東北的形勢頗爲混亂。漢部走出大鮮卑山之後連遇了幾撥女真、室韋強盜,這些強盜雖然強悍,但人數不多,漢部騎兵訓練有素,武器遠勝,這些女真強盜不是對手,倒是做了折彥衝等人訓練騎兵精銳的靶子。沿途見到一些女真的老弱,他們則量力推食相助。

忽忽行走了一個多月,過着半遊牧、半採集的日子,東北平原上地廣人稀,雖然頗爲逍遙,但眼見口糧日少,楊開遠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們得找個地方作爲據點。”

楊應麒道:“我也知道,但這一路來都沒找到合適的地方!”

折彥衝道:“你心目中合適的地方是什麼?”

楊應麒道:“若與野蠻者爲鄰,我們人數太少,長期下去也會變成野蠻人。因此,這個地方必須能與大宋疆土取得一定聯繫,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書籍、醫藥——特別是有文化的人才。這是第一點。”

光是聽見這一點,幾個首領都皺起了眉頭,這裡和宋土隔着整整一個大遼!哪裡可能過去?

楊應麒繼續道:“其次,就是要有礦產。一時之間我們是很難建立起一大片良田的,所以必須造一些東西來和周圍的部族換取糧食。最好能找到鐵——這些天我觀察着,那些女真人別說用鐵的農具,就是用鐵兵器的也不多。還記得前兩天那撥強盜麼?他們的箭用的竟然還是骨鏃!如果我們的據點附近有礦產,就能造出些東西來跟那些部族交易。第三點,就是要有個相對安穩的環境。最好離遼國的勢力核心越遠越好,咱們只剩下三百多人了,再打幾個硬仗就都打完了。”

曹廣弼道:“第二條也就算了,第一條和第三條卻很矛盾。我們在遼國之北,大宋在遼國之南,要想接近大宋,就只能往南走——但往南走卻是往大遼的窩裡鑽了。”

歐陽適道:“不然,我知道有個地方,可以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楊應麒道:“你想說的,莫非是長白山以東的東海海岸?”

歐陽適道:“不錯!我那死鬼老爹曾到過長白山以東的海岸,和東海女真作過一些交易。”

狄喻搖頭道:“不行不行,東海女真比混同江一帶的生女真更野蠻,未必能和我們相處。而且從這裡去到那裡,還要穿過完顏部、五國部。完顏部是生女真的領袖,實力強大,但他們的酋長還講道理。至於五國部,爲了不讓契丹人取得海東青,已經把通往東海的道路鎖得死死的,‘鷹路’的爭奪在東北大大有名。那是一條死亡之路,我們要想過去,嘿,只怕沒那麼容易。”

楊應麒道:“就算我們能過去,通過海上和大宋往來也需要大海船——要從東海女真聚居的地方去到大宋,得繞過高麗半島,經過東瀛國與高麗國相望的海峽才能到達——遠得很吶!”

歐陽適白了楊應麒一眼道:“小子,真懷疑你以前是不是也在海上混過,知道的比我還清楚!其實,造大海船我也略通一二,不過沒學到家而已。唉,要是我的族人在此就好了。”

楊應麒道:“你的族人究竟是幹什麼的?”

歐陽適道:“我先祖本是大宋之臣,擅長造船之技,被貶到登州一帶後,其中一支流爲不納之商……”

楊應麒笑道:“那就是海盜啦。”

歐陽適白了他一眼道:“隨你怎麼說!不過劫掠並非我們的本行,我們主要是靠海船航行於倭國、高麗各處,有時候也南下泉州和南方的船隊交易。”

楊應麒道:“那你們的據點在哪裡?”

“據點?”歐陽適嘆道:“難!難啊!我歐陽家對自己造船的能耐頗有自信,歷代沿革,精益求精。但因爲在大陸上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東竄西逃,始終沒能成大氣候!近年來已經被泉州官造的海船給比下去了。不過若說到靈活輕便的小海船,我們歐陽家敢說是天下第一!”

楊應麒道:“天下第一?比江南的船廠還厲害?我可不信!”

歐陽適道:“我說的是小海船。”

楊應麒嗤之以鼻:“大海船才見水平,會造小海船有什麼用!”

歐陽適怒道:“你原來是個外行!什麼也不懂!要造好的小海船,你以爲容易麼?再說,我們家又不是不懂得造大海船,只是沒有個大後方,人手材料都不足,怎麼造!”

楊應麒沒想到他會發這麼大的脾氣,忙道:“對不起對不起,我是真的不懂啦。”正要向他請教大海船小海船的區別和各自的妙用,忽然前面哨騎來報,說有上百個女真人來勢洶洶地衝了過來。

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199章 老臣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9章 塞外(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4章 過冬(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0章 絕地(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49章 民之棄第5章 出谷(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79章 亂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173章 叛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4章 過冬(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
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199章 老臣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9章 塞外(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4章 過冬(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0章 絕地(上)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49章 民之棄第5章 出谷(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79章 亂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173章 叛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4章 過冬(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