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捷之威(下)

沒人知道阿骨打在想什麼,包括他的幾個兒子。他看着在戰場中死命搏殺的雙方,好一會才指着戰場中點點銀光問:“那銀光是怎麼回事?”

左右都不知如何回答,四子宗望道:“我知道,那是曹廣弼的銀槍隊!”

衆人這才恍然!但見陷入重圍的金軍前部和左右都是四處衝擊,便如鬣狗不斷撕咬一匹大象的皮肉,而那排銀光卻星星點點,便如一道由鐵釘釘成的防線,守護着四千人的後方!

阿骨打道:“好銀槍隊!好曹廣弼!有此人在,這四千人沒那麼容易垮!”

宗望道:“雖然如此,但這兩部都是我國精銳,若拖久了,只怕損傷必重!”

阿骨打沉吟片刻,說道:“傳令宗翰,讓他自主行事。”

完顏宗翰此時統領左翼,他是國相撒改之子,阿骨打的堂侄,在小一輩宗族中最受阿骨打器重。此時也已領兵趕到,眼見右軍被圍,中軍卻遲遲不進,心中揣度完顏阿骨打的用意。不久阿骨打的軍令傳來,宗翰望着南邊煙塵滾滾,心道:“大金國基未穩,大局爲重!”

折彥衝此時身在圍中,已經無法知悉外方的形勢,眼見遼主車駕已近,但阿魯蠻所部漸漸力疲,竟無法再衝進一步!宗雄和自己也消耗得厲害。他偶爾回望,但見背後有銀光閃動,這才安心。

狄喻卻注意到那些銀光也漸漸黯淡了,心道:“廣弼也疲了。中軍還沒到麼?怎麼來得這麼慢!再下去,我們可就……”忽聽殺聲大震,從北而來,狄喻大喜:“這樣的威勢,必是中軍或左翼到了!”

遼軍比折彥衝與宗雄所部多出不止十倍,但這隻大象的肉腳偏偏捏不下這隻渾身是刺的刺蝟!反而被刺得疼了,拖得疲了——和四千人接鋒的部隊早已傷痕累累,一時無法擠上作戰的契丹將士的心也被這四千人的毅力給消耗得差不多了。他們沒想到不到這區區四千人竟然能堅持這麼久!

忽然北邊蹄聲大作,那可是金軍的生力軍!北面的遼軍掉轉方向防禦,但宗翰何等人物?這部衰疲之軍阻攔不住,竟被他衝了進去。

阿骨打望見戰局,命中軍步步逼進,他這樣做雖然沒有迅速參戰,卻對遼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不久,遼軍中央的黃色鑾輿南移,阿骨打冷笑道:“耶律延禧這個敗家子,終究沒有膽子站在最前線!”

此時戰場上金軍其實還未佔上風,但皇帝鑾輿南移,那分明是臨陣逃跑,對遼軍士氣打擊極大!阿魯蠻本已無力再進,這時望見鑾輿迴轉,呼吼着已經嘶啞的喉嚨,捨命向南。

遼主本部這支部隊,如果以一個圓圈來劃分,則以處於中部的那部分最爲精銳,也正是這部分人抵抗着折彥衝前進的步伐!外圍的軍隊次之,所以擋不住折彥衝的衝擊。而最核心遼主周圍的親衛又次之——這批人有三分之一是儀仗,另有三分之一是抽調上來護主的貴胄子弟,雖然有寶馬寶刀,但大多怕死。這時見遼主先逃了,而那些渾身是血、野獸般的女真人又再次衝來,連忙都忠心耿耿地追隨皇帝也逃了。他們這一逃,遼軍軍心大壞,折彥沖和宗雄激起最後一點意志力,沒命地往遼主鑾輿逃走的方向衝趕。

契丹軍陣內有潰兵,外有強敵,便如一個桃子裡外一起爛,阿骨打中軍未到,遼軍主力卻已經崩潰。阿骨打指揮諸子諸將把契丹敗軍切割殲滅。

這一戰遼兵失馬者沒有一個能逃回遼境,所有步卒全部失陷,不是死在金軍的馬刀狼棒下,便是淪爲女真戰奴。宗翰兵鋒所及達百里之外,百餘里間契丹人死傷狼藉,遼主耶律延禧雖然僥倖逃脫,但逃得十分狼狽,連自己的車馬鑾輿也顧不得了,盡數落入宗雄之手。

兵馬過後,楊開遠率工兵從後掩來,收拾戰場上的軍械、糧草、牛馬、俘虜。由於有上次折彥衝將所獲戰利品主動上交的前例,女真人對楊開遠收取這些東西並不排斥。

折彥衝等追出數十里後也停下修整。阿魯蠻身受九創,滿身鮮血,也不知多少是敵人的,多少是他自己的!楊開遠跟上來後,折彥衝忙叫隨軍醫生給他料理傷勢。阿魯蠻脫光了衣服,任由醫生給他處理傷口,大聲談笑,似乎還沒打夠。

楊開遠頗知醫理,知道阿魯蠻激戰之餘,身體消耗極重,此時本該歇息了卻還如此興奮對他的傷勢來說可不是好事!正不知如何是好,蕭鐵奴走上來道:“五哥!我以前叫你五哥是因爲你比我大兩個月,今天這樣叫你,卻是服你是我部最堅最強的狼牙棒!”

阿魯蠻沉默了下來,忽然放聲大笑道:“六奴兒!你終於服我了麼?”大笑之後,不久便沉沉睡去。楊開遠等見狀才鬆了一口氣。

曹廣弼清點俘虜,從中挑選了數百人打入行伍之間,補足了這一戰的減員。

前方女真各部攻州掠城,不過也沒有把戰線無止境地推出去——遼人損傷慘重,金軍卻也需要修整。楊開遠依舊例把收撿到的戰利品交了上去,阿骨打退還給他們一半,又重重賞了阿魯蠻等人,親自到營長內看望他的傷勢。這時阿魯蠻的情況也已經穩定下來了。

阿骨打問折彥衝道:“你要隨我班師,還是帶你的弟兄繼續向南?銀可術他們正在前面攻城掠地呢!哼!此戰過後,我大金氣勢如虹,前面的遼人望見我們的兵馬,打都不敢打,被孩兒們一喝就開城投降了。”

折彥衝微微一笑道:“打攻堅戰我部不落人後,至於喝降收城,卻用不上我手下這支疲倦之師。如今天寒地凍,又是大戰之後,兵士思家,願隨國主班師。”

阿骨打微笑道:“怎麼,想阿虎了?”

折彥衝道:“是。回家過冬抱老婆,等開春來纔有力氣替叔叔將大遼東京收入囊中。”

阿骨打聞言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

這一戰對遼金兩國國力之升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之前女真人雖然連連獲勝,但那幾次勝利都只能算是區域性的勝利,但這次遼主親征,兵甲犀利,卻仍然被女真摧枯拉朽般打得大敗,從此大遼自耶律延禧以下個個談女真色變。而女真人則士氣高漲,對遼人最後一點忌憚之心也一掃而空。

阿骨打、撒改等人在對遼攻略的態度上也爲之一變:如果說在此戰之前女真首腦的目的還僅僅在於建國自立,經此一勝,他們的野心已一變而成吞遼之志!

而這時,楊應麒正望着北斗,思考着漢部的未來。

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188章 定第171章 文詞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4章 過冬(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98章 五論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74章 逆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172章 信任第166章 使者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50章 迎敗(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55章 姻幻(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4章 過冬(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3章 論武(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187章 匕第4章 過冬(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5章 誓約(下)
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188章 定第171章 文詞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4章 過冬(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98章 五論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74章 逆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172章 信任第166章 使者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50章 迎敗(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55章 姻幻(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4章 過冬(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3章 論武(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151章 夕下論第187章 匕第4章 過冬(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2章 立法規(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5章 誓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