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蝶夢(上)

話說楊應麒見趙橘兒倒在自己懷裡,全身都是鮮血,登時滿腔的志得意滿都化作烏有,眼前先是一片紅,跟着便是一片黑,好在旁邊一個老衛兵大叫:“快救人啊!”楊應麒這才醒悟過來,開了哭腔讓救人。

小延福園內早聽到了消息,一幫子侍從婢女趕了出來將趙橘兒擡進去,又有經驗豐富的積年幫忙捂住傷口,不久醫生到來,趕着搶救。楊應麒在旁邊如丟了魂魄一般,只是握緊了趙橘兒的手不肯放開,但醫生們見到他便戰慄不敢亂動,趙佶看破了這一點,便拉開了他將他帶出房外。楊應麒在屋外望着相關人等進進出出,聽着趙佶的妻子兒媳低聲啜泣,但覺這一切都恍恍惚惚的,不似真,又不似假。

他就這樣時而清醒,時而迷糊,清醒時問夫人如何了,別人也不敢告訴他,只是安慰,到迷糊時便坐在一邊,一兩個時辰一語不發。趙佶見他這樣子不是辦法,上前勸他到奉先閣祈禱,希望他的心靈能有個寄託。

漢廷入主中原以後不毀趙氏之祀,除了對趙家列代皇陵善加保護外,還特許趙佶父子在小延福園保留趙氏列祖之神主牌,以前朝皇帝規格進行祭祀。楊應麒在趙佶的帶領下,迷迷糊糊地走進奉先閣,擡頭看見居中的神主牌上寫着大宋太祖皇帝趙匡胤的名諱,心中吃了一驚,一跤跌倒,叫道:“宋朝!宋朝!我來到了宋朝!”

趙佶趙桓大驚,忙扶住了他,一個叫賢婿,一個叫七郎,楊應麒左右看了他們兩眼,叫道:“我……我……你……你是宋徽宗!你是宋欽宗!”

趙佶父子面面相覷,不知他在說什麼,楊應麒又叫道:“我娶了你的女兒,你的妹妹……我娶了大宋公主?”

“是啊。”趙佶道:“賢婿,你醒醒,醒醒!”

楊應麒被他喚了這兩句,似乎清醒了些,跪下祈禱,喃喃道:“我妻子受傷了,我妻子受傷了……她是你們的後人啊,求你們保佑她……”看看衆多神主牌位,又跳了起來叫道:“保佑!保佑!如果不是我把蒙古胡種滅絕趕盡了!你們連自己的牌位保不了!如何能保佑我的妻子!”胡叫了兩句,奔了出去,問趙橘兒情況如何,一個醫生跑出來稟告說還沒脫離危險,楊應麒怒道:“一定要救活她!她是我妻子!我現在什麼也沒有了!兄弟死了,病了,生分了,兒子也跑了……一定要救活她!我只剩下她了!”

那個醫生瑟瑟道:“晚生盡力,晚生盡力!”

楊應麒怒吼道:“什麼盡力!是一定要救活!要是不然……要是不然我就把你們……把這個天下……不!把這個時代都翻過來!”

趙桓嚇得不敢插口,趙佶是做過皇帝的人,深知龍威之下御醫會亂了分寸,壓住害怕勸道:“賢婿,莫這樣催逼他們,否則他們反而難以放開手救人。”

楊應麒默然,又回到奉先閣,對衆神主牌道:“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靈!如果有,那就顯顯吧!”說着便跪了下來,雙手合十,閉上了眼睛。

不說楊應麒在奉先閣祈禱,卻說大漢執政遇刺、執政夫人重傷這件事情黃昏發生,當晚便傳遍全城,第二日京師方面也知道了,完顏虎、楊開遠、歐陽適以及一干重臣聽到消息無不大驚,完顏虎當即便要朝塘沽來,不意折彥衝的傷勢忽然惡化,她分身乏術,只好召楊開遠夫婦入宮,讓他們代自己到塘沽問候楊應麒、照看趙橘兒。歐陽適坐鎮京師,安撫各部。

楊開遠夫婦當日便出發,樞密院和執政直屬部門也紛紛派人前往塘沽聽命——楊應麒人雖在塘沽,卻還一直遙控着政務軍務。行政文書、加密宗卷流水般送進小延福園,楊應麒一開始還強打精神料理了一些,但眼見趙橘兒遲遲沒有脫離危險,心傷難已,頻頻出錯。他辦公事的時候趙佶趙桓都回避在外,楊開遠到達後見他如此,勸道:“我看這些也不是根本之事,你不如吩咐下去,政務由楊樸決斷,軍務由劉錡斟酌,若真發生了不得不由執政處理的事情再轉過來。”

楊應麒想了想,點頭答應了。

這一年大漢內安外定,南洋商道越伸越遠,西域戰事捷報連連。雖然年景一般,但中原百姓也能鼓腹謳歌,所以短期來講也沒什麼涉及根本的大事。不巧,偏偏南宋的使者這時候到了京城!

原來趙構在南方媚外攘內,形勢也漸漸轉穩。在南北疆界一事上,因楊應麒一直步步進逼,在東部要求將淮北也盡數劃爲共管之區,又要擴大開封府的管轄區域——實際上是要將共管區域由原來的開封府南界擴到汝州、潁昌、陳州,趙構委曲求全,一邊要應付楊應麒的跋扈,一邊要料理軍方的反彈,所以直到這一年鎮壓下內部反對的聲音才得正式向漢廷上表。

其表曰:“臣構言:今來畫疆,合以淮水爲界,北面亳州、宿州、海州仿開封府例南北共管。淮水入海處之漣水軍、泗州、濠州、壽州連及淮西之穎、蔡、唐、鄧,爲敝邑沿邊州城。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執政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金十萬兩、銀一百五十萬兩、絹一百萬匹,每春季差人搬送至亳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早降誓詔,庶使敝邑永有憑焉。”

劉豫捧了誓表,趕到大漢京師時楊應麒卻不在,一打聽才知道楊執政在塘沽遇刺,執政本人雖然無恙,但執政夫人卻身受重傷,生死未卜。楊樸會同了劉錡、陳正匯以及戶部、禮部、兵部尚書,經過一番商議後,便由劉錡與陳正匯親自陪同劉豫前往塘沽面見楊應麒。

以往南宋凡有使者來,在辦完公事之後總要向漢廷請準到塘沽走一趟,代趙構向趙佶趙桓進獻禮物,以表趙構之孝心。按規制,趙佶父子見南宋使臣都必須由大漢禮部官員陪同——名爲陪同,實爲監視。不過這次劉豫是捧誓表來,所以地方雖是在小延福園,趙佶父子也不敢先見他。

小延福園名義上的主人是趙佶,但他們父子是客君,因此這座大園林的實際管理者乃是楊應麒夫婦。這時趙橘兒傷重,楊應麒失神,相關大事在楊開遠到來後便唯他馬首是瞻,劉錡到達後先來見楊開遠,告知此事,然後跟着楊開遠來見楊應麒,慰問了一番後展開一幅地圖,指着講述誓書中所載內容,說道:“若依照此約,對我們大大有利!”

楊應麒恍惚一陣,迷茫一陣,搖頭道:“這事我還想不清楚,再說,再說。”

劉錡看看陳正匯,陳正匯道:“七將軍,若依此議,我朝將坐享十州賦稅!於國計民生大大有益!”

楊應麒卻還是搖頭。

楊開遠沉吟道:“老七,你還想打麼?”

楊應麒不答,楊開遠道:“雖然我解除兵權後便不理軍務,不過……”

“三哥……”楊應麒慘然道:“別跟我說這些事情了,橘兒傷成這樣,我哪裡還有心力來處理這些!”

楊開遠道:“別的我們也不來煩你,可是這事得你首肯加印才行。”

楊應麒道:“讓宋使等多幾天吧。一切等橘兒好了……再說。”

楊開遠和劉錡無奈,只好出來,劉錡對楊開遠道:“雖然趙氏詞卑,但我等若有意議和,也不該失了禮數,故意怠慢。”

楊開遠道:“我也不知道他是另有打算,還是真的心力不足。但總之他沒應承,這事便成不了。”

劉錡嘆道:“希望這事別出什麼岔子纔好,要不就可惜了。”

楊開遠沉思片刻道:“你這就召見宋使,先安撫安撫他。說來執政夫人也是他們的公主,這事他們該理解纔是。”

三人正商量着,忽然門外有一匹馬直闖進來,馬上一個俊朗的青年叫嚷着要見執政,幾個侍從家丁怎麼攔也攔不住,劉錡皺了皺眉,喝道:“你們怎麼辦事的!竟容人闖到這裡來!”

一個侍從叫道:“他說是皇后派來的,但又拿不出印信!我們看他又不像撒謊……”

還沒說完,那個青年已經叫道:“三叔!是我!姑姑讓我來的!我來得急,忘了拿印信!”

楊開遠一怔,隨即道:“是你!”便將侍從們屏退,劉錡問是誰,陳正匯低聲道:“是完顏亮。”

這些年完顏亶和完顏亮在完顏虎的庇護下問學山東,兩人經過了一段日子的牴觸之後便深深醉心於中原學問當中,數年下來已養得一身的溫文,不道姓名時旁人誰都道是兩個漢家讀書郎,全無乃父乃祖之風。漢廷對完顏亶防範較嚴,對完顏亮防範較鬆,此時完顏亶還住在山東,完顏亮卻偶爾得以進京依附完顏虎。但大漢朝中的南派大臣對他們卻常懷警惕之心,這時見完顏亮放肆無禮,劉錡不由得微微皺眉。

完顏亮奔上前來參見了楊開遠,楊開遠正要問他所來何事,楊應麒已經衝了出來,怒道:“吵什麼!不知道這裡有人在養病麼!”嚇得完顏亮跪下道:“七叔,是我!”

楊應麒掃了他一眼,冷冷道:“你還沒回山東麼?怎麼跑塘沽來了?”

完顏亮道:“姑姑讓我來給三叔、七叔傳話。”

楊應麒哼了一聲,便要回屋,完顏亮叫道:“七叔!出大事了!”

楊應麒這才停步,問出了什麼事情,完顏亮認得陳正匯卻不認得劉錡,看着他不說話,楊開遠道:“這位是劉執政。”

完顏亮吃了一驚,連忙行禮,這才道:“姑父病情惡化,只怕……只怕將有難料之事!姑姑請三叔、七叔趕緊回去一趟。”

楊開遠等聽到這個消息比當初聽到楊應麒遇襲、趙橘兒重傷還要震驚十倍,楊應麒更是一陣天旋地轉,楊開遠扯住了完顏亮喝道:“你給我說清楚一些!”

完顏亮頓足道:“就是姑父恐怕要大行了!”

楊應麒一聽,哇的一聲吐出一口血來,暈倒過去,完顏亮嚇得手足無措,楊開遠雖被驚慌悲痛交加侵襲,心中仍然不亂,命人扶了楊應麒進去,然後對陳正匯道:“大嫂不用公家渠道而先讓子侄來,可見事非尋常,我馬上就得進京!你留下,以防七弟這邊出事!”又對劉錡道:“我先回京,你馬上召見宋使,就以執政夫人受傷一事把事情拖一拖。安撫宋使以後馬上進京!”

陳正匯與劉錡分別答應,楊開遠便帶着完顏亮乘快馬回京,劉錡自去召見宋使,只剩下陳正匯留在楊應麒身邊照看。太醫院的醫生過來施了針,薰了香,過了有一會,楊應麒才悠悠醒轉,陳正匯怕他醒來後說的話泄露機關,便先把醫生婢僕遣退了。

楊應麒看看陳正匯,抓住了他的手道:“我做了個夢對不對?橘兒,還有大哥,他們都沒事,對不對?”

陳正匯黯然,安慰道:“七將軍,你得振作。現在將有大事臨頭,若你亂了方寸,只怕整個國家都會不穩。”

楊應麒聽了這句話眼中露出深深的失望,握緊了拳頭叫道:“爲什麼!爲什麼夢裡是這樣,醒來還是這樣。還是說現在我還是在做夢?”

陳正匯擔心他思緒被引偏了,不接他這話頭,繼續道:“七將軍,你看看,是否回京一趟?”

“回京……啊!是了!回京!”他跳了起來,先去看妻子,這時趙橘兒正處於昏迷當中,楊應麒握住她滾燙的手不住落淚,哪裡捨得離去?過了好久才道:“我得去見見大哥。你……你一定要撐住!一定要沒事!我……我一定會想辦法的!我不會讓你出事的!”

可是他縱然權傾天下、謀略無雙,在這等事情上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在回京的路上,楊應麒忽然問陳正匯道:“正匯,你說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以至於上天要如此懲罰我?”

陳正匯訥訥不能答,勉強道:“沒,七將軍恩澤天下,德、功、言均有不朽者。”

楊應麒道:“若是這麼說來,那就是老天瞎了眼!”

這時折彥衝病危的消息還沒傳開,京師城防外鬆內緊,安塔海親自在城門等候,護送楊應麒進宮。到了宮門之前,歐陽適早在那裡等着了。楊應麒才下車他便抓住了他的手往裡邊走,一邊說道:“怎麼纔來!”

楊應麒不答反問:“大哥呢?他怎麼樣了?”

歐陽適痛聲叫道:“大哥現在精神很好,但是,唉——只怕不妙!”

楊應麒胸口一痛,便如血液流到心臟時被堵住了一般,竟而無法舉步,停了片刻,呼吸幾次,這才能繼續跟着歐陽適走。

兩人到了折彥衝病居之外,折彥衝卻已不在這裡,折雅琪道:“四叔,七叔。母后帶父皇到花園看日落去了,你們跟我來。”

引了兩人來到御花園中,遠遠的便望見二男一女兩個極爲熟悉的背影,楊開遠站在一旁,折彥沖和完顏虎坐在湖邊,妻子正在給丈夫梳頭。歐陽適和折雅琪都停住了腳步,楊應麒也不敢上前,一直等到完顏虎幫折彥衝梳好了頭,楊應麒才走過去,看看折彥衝,只見他眼簾下垂,見到自己時眼皮上擡,眼光完全是傷病之前的冷靜,他腦中冒出四個字來:“迴光返照!”心臟又如同被針紮了一下,抽噎了兩聲,叫道:“大哥。”

折彥衝擡了擡手,楊應麒趕緊也伸出手來他握住,折彥衝臉上的傷已經惡化得十分嚴重,每說一句話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所以說話的聲音極小而言語儘量短,問楊應麒:“橘兒怎麼樣了?”

“還好,”楊應麒違心地安慰道:“醫生說了,會沒事的。”

折彥衝喉嚨裡呃了一聲,看看粼粼湖水映射入眼的夕色,說道:“當我們,還在死谷時,何曾想過,有叱詫天下……的風光?當我們,躍馬大漠,草原時,又,何曾想過,會有今日……”說着笑了笑,也不顧扯動了傷口。

楊應麒道:“但如果能再來一次,我寧可當初不是這樣的選擇!本來,我們的成就、我們的生活都可以比今日更加完滿!”

“哦?”折彥衝目示垂詢之意。

“有好幾次,我們本可以不那樣選擇的!”楊應麒道:“如果我把眼線佈置得更嚴密一些,早一步知道宗弼會攻到大名府,讓二哥有所準備,那二哥也許就不會死。如果我不是疏忽了對允武的照看,六哥也許就不會那麼早起事,那我也許就能將那場不必要的內戰化解於無形,那樣五哥、六哥興許就都能保全。如果允武還在,五哥、六哥都安好,那麼大家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不理解我,也許小延福園的事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橘兒也許就能沒事……”

“你想太多了。”折彥衝道:“如果說……如果說老六……太過迷信,自己的武力,那你,就是太過迷信,自己的權謀,和智慧了。這些事情,不是當局者,能控制的。”

楊應麒呆了呆,放開了折彥衝的手,對着湖光夕色叫道:“如果我們也都不能控制,那天底下還有誰能控制……誰!”他背對摺彥衝望着落日的時候,折彥衝卻在看着他,那眼光彷彿是一個兄長在看着一個還沒長大、還沒參透這個世界真相弟弟。

兄弟兩人就這樣,一個望着另一個,另一個望着挽不回來的夕陽,不知過了多久,折雅琪叫道:“七叔!七叔!你看看父皇!”

楊應麒才趕緊回頭,只見折彥衝的眼簾正在下垂——那不是有意的下垂而是一種失去力量之後的鬆弛,他衝了回來,握緊了折彥衝的手叫道:“大哥!大哥!”

折彥衝勉強睜了睜眼,嘴角帶着最後一絲笑容道:“我先回去了,你繼續……”他似乎說完了這句話,但最後幾個字卻沒人聽得清楚,而他卻已經閉上了眼睛。

一直強忍着的折雅琪終於再忍不住,放聲痛哭,完顏虎抹了自己的眼淚,對自己道:“你是大嫂,是母親,不能倒下!”將女兒摟住,穩住聲線,對楊開遠歐陽適道:“你們想想,怎麼和外邊的人說纔不會亂。”又對楊應麒道:“應麒,你也……”忽然覺得楊應麒眼光有異,心中吃了一驚,大聲叫道:“應麒!應麒!你看着我!你聽得見我說話麼!”

楊開遠和歐陽適聽到這句話都望了過來,歐陽適抓住楊應麒的肩膀晃了晃他道:“老七!你沒事吧!”

完顏虎叫道:“別晃!別晃!唉!他……他又像被那個妖僧迷惑時那樣子了!”

楊開遠搜尋當年的回憶,果覺如此,心中想:“當年他是自己好了,這次可不知……”

歐陽適對楊應麒道:“老七!你說句話!你好歹說句話啊!”

楊應麒哦了一聲,完顏虎等才鬆了一口氣,卻又聽楊應麒喃喃道:“大哥說他回去了……他回去了……他回哪裡去呢?對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完顏虎等愕然,折雅琪問:“七叔,你明白了什麼?”

楊應麒撫掌大笑道:“我明白了!我有辦法了!我有辦法救橘兒了!不但橘兒,連大哥、二哥、五哥、六哥都有辦法了!”

折雅琪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問:“什麼辦法?”

她才問了這句話完顏虎便嚇得打斷了她叫道:“你怎麼問他這個!”對楊應麒道:“應麒!別想這些!”

楊應麒卻已經笑了起來,道:“大嫂,你不用緊張!我沒瘋,真的!我只是忽然明白了!嗯,我要出去一下,要出去一下!很快就會回來!”

歐陽適奇道:“你要去哪裡?回塘沽麼?”

“不是!”楊應麒道:“我要跳出這個遊戲!我要出去load過!我要出去load過!”

楊開遠和歐陽適面面相覷,心中都想:“他又瘋了。”

——————

還有,今天會發到全書結束。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186章 窮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73章 叛第342章 議戰(上)第175章 間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179章 亂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356章 蝶夢(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177章 勢第356章 蝶夢(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72章 信任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12章 鷹兔(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7章 去向(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章 論武(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7章 去向(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55章 姻幻(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43章 塘沽問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03章 鉅變第197章 聯姻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187章 匕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162章 講演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
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186章 窮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73章 叛第342章 議戰(上)第175章 間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179章 亂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6章 兵滿萬(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356章 蝶夢(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177章 勢第356章 蝶夢(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72章 信任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12章 鷹兔(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7章 去向(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章 論武(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7章 去向(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355章 姻幻(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43章 塘沽問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03章 鉅變第197章 聯姻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353章 屠營(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153章 空城計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187章 匕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162章 講演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