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難扶廣廈將傾

大宋宣和二年,完顏阿骨打怒大遼無心冊封,下令各部,準備進兵,遼金和議從此而絕!

阿骨打大興諸路兵馬,命闇母、蕭鐵奴各引鹹州、鞍坡兵馬會師於渾河,以宗雄爲先鋒,進逼大遼上京!

折彥沖和曹廣弼則被安排在南線,軍出惠州,作爲疑兵牽制大遼南路兵馬,讓他們不敢全力援救上京。宗翰、宗望隨中軍進發,斜也爲後方接應統帥,斡魯督促遼南糧餉轉運。

軍糧從遼口源源不斷地運出去,曹廣弼也引軍而西,鄧肅請求隨行,曹廣弼考慮了一下便答應了。而林翼聽說這事以後也嚷嚷着要上前線!

曹廣弼心道:“這次兵逼中京,多半沒硬仗打,帶着他們也無妨。林翼這小子多歷練歷練也是個可用之才!”於是也答允了。

金兵西進的消息傳到大遼以後,契丹舉國震動,大遼金吾衛大將軍、東路都統耶律餘睹駐防東、北一線,聞訊後連派七趟使者求援,卻如泥牛入海,不見迴音。最後他不得已,親自到中京求見北樞密蕭奉先,希望他趕緊派兵支援北線。

蕭奉先聞言冷笑道:“兵?什麼兵?折彥衝就在前面隨時要衝過來呢!”

耶律餘睹道:“折彥衝雖然勇猛,但據探子望塵計口,他此次所部兵馬只怕連三千都不到,而且又沒有後援,可見他此番進逼中京必是疑兵!”

蕭奉先哼了一聲道:“探子望塵計口?要是望錯了怎麼辦?”

耶律餘睹道:“阿骨打這豪酋深通用兵之術,看他以往用兵的習慣,他一定會集中兵力攻打一處,不會將兵力平均分散。這次他既分南北兩路進兵,就不可能兩處都是勁旅!折彥衝雖然是駙馬,但不姓完顏,阿骨打不可能把金國主力交到他手上!由此看來,阿骨打既在北邊,那女真的主力也一定在北邊!望塵也許會錯,但依情理推斷,絕不會錯!”

蕭奉先哈哈一笑:“說起來頭頭是道,怎麼不見你在前線打個勝仗回來?”

耶律餘睹臉上一紅,他是大遼皇族宗室,女真起兵反叛時他是主動請纓出戰,但小戰或勝,大戰必敗!以這幾年的戰績而論並不出採。不過這幾年大遼兵將遇到女真望風披靡,因此他這個“常敗將軍”倒也不怎麼顯眼,但作爲一個軍人畢竟深以爲恥,這時被蕭奉先一提,不禁羞惱滿面,大聲道:“蕭相!現在大難臨頭,你可不能因爲私人恩怨而不肯出兵!”

蕭奉先怒道:“什麼私人恩怨!誰和你有私人恩怨?本相忠心爲國,我看有私心的是你!”

耶律餘睹的妻子是遼主耶律延禧文妃的妹妹,他是當今皇帝的連襟,文妃給遼主生了個兒子,封爲晉王,在繼承人中呼聲最高;而蕭奉先也有個妹妹嫁給了耶律延禧,也生了個兒子,封秦王,是耶律延禧最疼的兒子。

這兩人一個是晉王的姨父,一個是秦王的母舅,利益衝突十分明顯。耶律餘睹不道破這層“私怨”還好,這一道破,將相之間便再也沒法談下去。他拂袖而去,但走出門外幾步便後悔起來!女真大軍壓境,現在可不是逞意氣的時候!但他深悉蕭奉先的脾氣,知道此刻就算自己肯低聲下氣回去求他,蕭奉先也絕不會同意出兵!他左思右想之後,決定親自去見遼主!

遼主耶律延禧行蹤飄忽,雖然天下人都知道大遼有亡國之禍,他卻還在四處田獵,半點也不將祖宗的江山放在心上,常年不住在皇宮裡。但耶律餘睹畢竟是宗親大臣,通過後宮打聽到遼主的去向後顧不得休息,連夜出發,第二日清晨趕到遼主圍獵的獵場,蕭奉先卻已經在那裡了!兩人見面互相怒視,耶律延禧正趕十幾頭獵狗追殺一頭走投無路的麋鹿,見到耶律餘睹問他來幹什麼。

耶律餘睹跪奏道:“女真撕毀和議,兵逼上京,還請皇上趕緊派兵前去援救!”

耶律延禧吃了一驚道:“女真人……女真人又來了?打到哪裡了?”

耶律餘睹還沒說話,蕭奉先搶着道:“北線東線的守軍打探不力,樞密院也是剛剛接到的消息,說女真人快到惠州了。”明明是他壓着戰報不上奏,但這樣一說卻把責任都推給了前線兵將。

“惠州!”耶律延禧丟了趕獵狗的棒子,問道:“阿骨打親自來麼?”

蕭奉先道:“不是阿骨打,是他的女婿折彥衝。”

“就是那夥膽敢來冒犯朕鑾輿的漢部?”

“是!”

“哎呀,”耶律延禧說:“這幾個人可惡!出兵!出兵!把他們打回去。要是能拿住折彥沖和那個……什麼蠻,大大有賞!”

蕭奉先應是,耶律餘睹連忙上前一步大聲道:“皇上!折彥衝南邊這一路是疑兵!阿骨打真正的目的是上京啊!”

蕭奉先斥道:“是不是疑兵,還不都是你自己在哪裡猜測,有證據沒有?”

耶律餘睹將之前那番話又分析了一遍,說道:“上京是開皇、安德、五鑾三大殿所在,內供我大遼景宗、宣獻皇后諸石像!上京臨潢府更是我大遼列祖列宗墳墓、廟宇所在,那是我們大遼的根本啊!萬萬不能有失啊!”契丹人遊牧習性尚重,所以“首都”的概念頗爲淡薄,通常是皇帝的行在在哪裡,哪裡就是中樞。上京雖然是大遼五京之首,但斜也攻陷泰州以後上京受到的威脅太大,耶律延禧覺得不安全便臨幸中京,但他本人也常常不在城裡住。

耶律延禧聽了耶律餘睹的分析,問道:“那你說怎麼辦?”

耶律餘睹道:“女真安排在南路的折彥衝一定是疑兵,只要留下必要兵力固守中京便可!大宋國政不修,且正與西夏齷齪,無力來犯,亦可抽燕京之兵北上!請皇上速發契丹、奚、漢各部,起回離保、錫默、耶律大石諸將,發漠北部族兵馬,會同郭藥師所部怨軍救援上京!女真遠來,糧草接濟必然困難。上京城堅糧足,若外有大援,城內軍心必然大振!再以堅壁清野之策消耗東虜士氣,時機一到,內外夾攻,可以破女真於城下!女真根基淺薄,此戰若敗,勢必退回混同江一帶,不敢再貿然來犯了!”

蕭奉先見耶律延禧意動,大聲喝道:“胡說八道!”對遼主奏道:“皇上!萬萬不可聽他胡言亂語!燕京兵馬、奚族各部都不可妄動,否則不但中京,連南京都有危險,那時便保不得陛下鑾輿萬安啊!陛下,你還記得上次漢部來衝鑾輿嗎?”他擔心得最多的其實倒也不是中京安危,而是怕耶律餘睹立功。

果然耶律延禧一聽這話打了個哆嗦道:“確實危險。”

耶律餘睹還要再說,蕭奉先喝道:“住口!你以爲我不知道你的私心麼?你是想調集諸路大軍,然後趁機掌控兵權,圖謀不軌,是不是!”

耶律延禧一凜,這幾年大遼謀反叛逆此起彼伏,平了一宗又來一宗,因此他對掌控兵權、圖謀不軌最是上心!耶律餘睹連連磕頭,指天發誓!說道:“臣何敢統帥諸路大軍?這等大軍,只有由都元帥(耶律淳)總領全軍方纔令人心服。”

耶律延禧聞言臉色一變,當初耶律章奴謀反,打的旗號就是擁護秦晉國王耶律淳!雖然耶律淳沒有響應,而且他在國中威望甚高,耶律延禧一時沒借口殺他,但畢竟是留下了一塊心病!

耶律餘睹望見耶律延禧的臉色便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連忙改口勸遼主親征,但耶律延禧卻已對大發諸路兵將提不起半點興致,耶律餘睹無奈,只好連連懇求,請遼主發兵以濟上京。

耶律餘睹在耶律延禧身邊磨了三天,這個主子才勉強答應增兵三千人,讓他會同本部前去救援。

他走了之後,遼主又與蕭奉先討論起怎麼樣捕鹿才更有意思。

大金髮兵之前,楊應麒早離開津門了,但北線的戰事還是通過飛鳥傳書一封封地往大流求發來。楊應麒彈着鴿書對歐陽適道:“大哥二哥三哥都是攻城好手,爲何卻把他們晾在南線?還有,爲何要讓斡魯督運糧草?這次東征的補給線可不短啊!斡魯打仗是好手,說到糧道督運,只怕不如狄叔叔和三哥!四哥,你看國主這是什麼意思?”

歐陽適道:“也許他另有深意也未可知。再說他也不是不用我們漢部,老六的人馬不是被安排在最前線了麼?”

楊應麒心道:“這纔是我最擔心的!”但完顏阿骨打決定了的事情卻不是他能改變的,更何況如今他遠在岱輿!

歐陽適問楊應麒道:“你要提前回去麼?”

“不。”楊應麒搖了搖頭:“我現在提前回去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再說這大流求島我也只走了一小半!”

歐陽適島:“什麼一小半,已經差不多了!”

楊應麒道:“臺南呢?呃,我是說岱南。”

“岱南?”歐陽適道:“你是說南部?”

“嗯。”

“那裡只有幾個村落,還沒成氣候呢。”歐陽適道:“而且那邊的土人和我們關係還不是很好,你還是別去了。要是出了什麼岔子,我非被大嫂罵死不可。”

楊應麒笑道:“能出什麼岔子?被海盜劫了不成?”

歐陽適嘆道:“世事難料,誰知道能出什麼岔子!就像上次,你千里迢迢去汴梁走了一趟什麼事也沒有,偏偏回到家門口卻遭了大劫!”

“上次的事情?”楊應麒道:“你是說被慧勤和尚擾得心神大亂那次?”

歐陽適道:“沒錯,就是那次!老幺啊,說起來你來這麼久,都不去定海寺一趟,呵呵,慧勤老和尚可挺想你的啊。”

提起慧勤和尚,楊應麒忍不住一陣自失,說道:“四哥,我有一種不是很好的預感。”

“什麼預感?”

“嗯,怎麼說呢,一直以來,我們的事業在邊角上做得風生水起,可我們的力量似乎還沒扭轉整個天下前進的方向,歷史似乎還在憑按着它巨大的慣性在往前衝啊……”楊應麒抓得頭髮一陣散亂,痛苦道:“唉,我當初在夢中的時候,怎麼就沒把這一段歷史給讀得細一些呢?要是能知道哪一年發生了哪些事情,那不就可以對比出哪些是我已經改變了的,哪些是還沒受我影響的……”

歐陽適聽楊應麒提起“夢中”二字嚇了一跳,再看他的眼睛又開始渾濁起來,忙叫道:“老幺!別夢中了!得了得了!以後打死我也不提慧勤那個老和尚的!你可千萬別在我這裡瘋掉啊!要不然回津門我沒法向大哥大嫂他們解釋去!”

楊應麒橫了他一眼道:“解釋解釋!怎麼聽起來你不像是在擔心我,而是怕承擔責任的樣子啊?”

忽然門外一人道:“七將軍錯怪四將軍了,當初他聽說你病倒不知有多緊張!這一點我和曹孝纔將軍都可作證!”

歐陽適拍了一下楊應麒的肩膀道:“聽見沒有?四哥我還是很疼你的!”

楊應麒欣然一笑道:“這個我心裡清楚啦!不過你也不用疼我一兩回就都常常拿出來說!怕我不知道似的。”

只聽一個陌生的聲音道:“兩位雖非血親,卻如此兄友弟恭,委實令人羨慕。”

歐陽適和楊應麒循聲看去,見門外走進兩個人來,一個是陳正匯,和他一起來的卻是一個老者,神態端方,鬚髮稀疏。楊應麒忙起身問見禮,目視陳正匯,示意他引見。

那老者不等陳正匯介紹,便撫須道:“老朽浙東陳顯,四明山中一個老匹夫,因聽聞岱輿好風光,特地出海前來一遊。”

楊應麒心道:“這兩個月見到的儒生多是福建人士,如今浙江的士子也來了!這陳顯形貌端重,言語老練,絕不是他自己所說的什麼尋常‘匹夫’!”

果然陳正匯道:“陳老先生乃是正匯父執,立朝直,在野正,爲江南士林所推服。故此引來與七將軍相見。”

楊應麒心道:“‘立朝直,在野正’——那他是做過官的了!”執禮更恭,自稱晚生。

歐陽適對這類酸溜溜的儒士不感興趣,禮貌地打了個招呼便託故出來,來到海邊見到有新船入港,掛的卻是林家的旗幟。走了半圈果然見到林翎,問道:“那個什麼陳顯,是你帶來的麼?”

林翎兩個月前送楊應麒上岸後便折回泉州去了,這一趟來卻是準備運糧北上,聽歐陽適問起陳顯的來歷,說道:“這次我來雞籠前先折往普陀山替我母親還願,恰巧陳老尚書也在那裡,兩人拉了些閒話,他不知從那裡風聞岱輿好風光,便請我捎帶他過來看看。陳老尚書與家父有一面之緣,又認得正匯兄的父親,因此我不好拒絕。”

歐陽適心中一動道:“老尚書?大宋的尚書?”

林翎笑道:“不是大宋,還能是大遼西夏不成?陳老先生曾任戶部尚書,因爲反對起用蔡京,得罪了皇帝,所以被貶官外放。老先生不願受這口惡氣,當即辭官還鄉,歸隱四明。”

歐陽適道:“原來如此,沒想到他來頭還挺大的嘛。”說到這裡警惕道:“連他這樣的人也知道岱輿了,只怕我們的事情已經瞞不過了吧?”

林翎點頭道:“朝廷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我也是剛剛知道。不過形勢比我們想象中好多了。也不知是不是地方官員奏報上去的情況和實際有些出入,反正樞密院對海外的島嶼沒什麼興趣,再聽說大金漢部已經在這裡開縣設衙更是撂開不管了。”

歐陽適聽到這裡鬆了口氣,林翎卻是一聲嘆息,歐陽適奇道:“你嘆什麼氣?”

林翎黯然道:“我嘆大宋庸臣當政,全沒半點遠見!”

當林翎在東南嘆息之時,三千里外的耶律餘睹也作同心一嘆!

“如果是二百年前,這幾個女真豈在話下!”他卻忘了如果是五百年前,契丹人在大唐鐵騎之下也只有束手尾隨的份。此時南望遼主的行在,耶律餘睹深深失望:“難道大遼二百餘年天下,就要這樣完了麼?”

正自沉思,忽然帳外來報:“都統!北邊有敗兵南下!”

第六十九章 楊大人的書童第一零五章 大禍常在牆內第九十三章 書生仗劍北遊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議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二三六章 連環計中計第三五一章 囚君第三三九章 民之貴第二二七章 帝子身份第二七九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十五章 誓約第六十六章 宋使團的苦惱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二二一章 救溺自溺第三二二章 刀馬佛經第一一五章 唐刀無敵陣第三十章 新編胡伍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八十二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第七十三章 仙童林翼現身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四十六章 保州攻防戰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三章 論武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一二九章 仁義之師第一九零章 名妓第二六七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一六四章 請辭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一五五章 榻前囑第二八六章 國亡四方禍至第九章 塞外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第一八八章 定第七章 去向第三二一章 當世活佛第一零九章 新官陳少宰第一九八章 五論第三一三章 夏使之會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三一五章 兵來將擋第二五九章 人心軍心士心第二八九章 大漢新政新局第一五三章 空城計第二五七章 敗中見真將軍第一七六章 詔第二九二章 兄弟父子難言第九十七章 攔路石眼中釘第一六八章 偶遇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一章 瘟疫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二九二章 兄弟父子難言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選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三二二章 刀馬佛經第三二四章 漠北金帳第一七零章 安撫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一四二章 入太行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一五八章 故國第二四九章 兵機順藏變第三一九章 雲中黃河第八十一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第三四八章 秦府第一八九章 國債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一四二章 入太行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二零四章 思良將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二三五章 輕裝向太原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二零八章 陳家貨第十章 絕地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二零三章 鉅變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二六二章 長江上的戰爭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七零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第十六章 入女真第四十四章 東京平定第十章 絕地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七十三章 仙童林翼現身第二二三章 義軍西渡第三一九章 雲中黃河第三四八章 秦府第五十八章 開發大流求
第六十九章 楊大人的書童第一零五章 大禍常在牆內第九十三章 書生仗劍北遊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議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八十三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第二三六章 連環計中計第三五一章 囚君第三三九章 民之貴第二二七章 帝子身份第二七九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十五章 誓約第六十六章 宋使團的苦惱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二二一章 救溺自溺第三二二章 刀馬佛經第一一五章 唐刀無敵陣第三十章 新編胡伍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八十二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第七十三章 仙童林翼現身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四十六章 保州攻防戰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三章 論武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一二九章 仁義之師第一九零章 名妓第二六七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第一九二章 密見第一六四章 請辭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一五五章 榻前囑第二八六章 國亡四方禍至第九章 塞外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第一八八章 定第七章 去向第三二一章 當世活佛第一零九章 新官陳少宰第一九八章 五論第三一三章 夏使之會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三一五章 兵來將擋第二五九章 人心軍心士心第二八九章 大漢新政新局第一五三章 空城計第二五七章 敗中見真將軍第一七六章 詔第二九二章 兄弟父子難言第九十七章 攔路石眼中釘第一六八章 偶遇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一章 瘟疫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二九二章 兄弟父子難言第六十七章 遣宋使的人選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三二二章 刀馬佛經第三二四章 漠北金帳第一七零章 安撫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一四二章 入太行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三零五章 西夏的將相第一五八章 故國第二四九章 兵機順藏變第三一九章 雲中黃河第八十一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第三四八章 秦府第一八九章 國債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一四二章 入太行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二零四章 思良將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二三五章 輕裝向太原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二零八章 陳家貨第十章 絕地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二零三章 鉅變第二五五章 威脅下的團結第二六二章 長江上的戰爭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七零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第十六章 入女真第四十四章 東京平定第十章 絕地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七十三章 仙童林翼現身第二二三章 義軍西渡第三一九章 雲中黃河第三四八章 秦府第五十八章 開發大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