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兵團(二)

八月初的時候,針對中原戰場上幾場戰事,尤其是睢杞會戰的情況,國防部在南京組織參戰的各部軍、師長,以及徐州、武漢剿總及幾個綏靖分署的各位長官一起開了一個軍事研討會,胡從俊帶着楊濤與整編第三師的覃師長,代表整編第十八軍的人蔘加。

在這次會議上,與會的衆位將領都很是感慨,抗戰勝利不過三年多的工夫,在戡亂進行以來,共產黨軍隊方面是越打越大,越打越強,而原來佔盡優勢的國民黨軍,卻陷於了十分被動的局面裡。在全國的各個戰場之上,國民黨軍是整旅整團地被共軍吃掉,便是一兩個軍也不敢單獨行動,完成喪失了主動權,而共軍密集的狼羣戰術實在是令人心驚膽寒。自從開戰以來,這種戰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便是國軍最爲精銳的部隊,也經不起如此得圍攻。在這一次的睢杞會戰中,情況顯得尤其明顯,雖然在開戰之時,統帥部便已經組建了區壽年兵團,但是這個由兩個整編師組成的小兵團根本無計於事,還是被共軍分割圍攻,險些便全軍覆沒,不能不令大家都爲之驚恐。

面對如此的困境,必須要找出一個可以解決的辦法,於是大兵團作戰也就應運而生了。

將兩到三個整編軍、或者是兩個小兵團組合成爲一個大兵團,作戰人數在十萬以上,每個大兵團都可以形成一個單獨而且非常強有力的力量,令共軍吞不下,啃不動,這就是大兵團最大的優勢。採用獨立遂行戰略任務的大兵團作戰,針對一方面中共軍隊,施行重點進攻,重點防禦,以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目的。

這個大兵團作戰的策略成爲這次會議討論後大家的共識,並且很快地由國防部牽頭,會後便立即着手實施起來。

其實關於兵團的建制,在兩年前就已經有了,只是那個時候的兵團還比較小,充其量不過兩三個整編師合編而成。當初孟良崮之戰前,便組建了以湯恩伯爲司令官的第一兵團,只是隨着整編七十四師的被殲,第一兵團也就冰消雪融了。

這次軍事會議還達成了另一個軍隊的改變,那就是恢復整編之前的各軍、師的番號,同時正式恢復抗戰時期一軍轄三師,一師轄三團的編制,取消整編軍、整編師及整編旅的稱號。事際上,這個工作在很久以前,整編十八軍便已經完成了,在其下的整編旅裡早就是三團的建制。

※※※

組建大兵團的戰略很快地便實施了下來,按照上面的規劃,將全國幾個戰區的國軍統編成了十七個兵團,由於在東北長春堅守的鄭洞國所部兩個軍在三月的時候已經編爲第一兵團,所以這一次重組兵團是從第二兵團開始。

第二兵團是由睢杞會戰中的主力邱雨青的整編第五軍這基礎組建的,此時將整編師恢復成原來的軍,下轄有第五軍、第十二軍、第七十軍、第七十四軍、第一百軍及新編第二十一旅和獨立騎兵旅,共有十二萬人,司令官爲此時剛剛大病初癒不久的杜聿明將軍,邱雨青被任命爲副司令官。

第三兵團爲原桂系所部,在去年由白崇禧提議組建,故而依然未變。

第四兵團是六月的時候,也是由武漢剿總的白長官提議組建的,轄第十、第二十八和第八十五這三個整編師,其實不過一個整編軍而已,這個時候按照國防部的計劃,將第四兵團合進第十二兵團內,以組成更大的兵團。而所遺的第四兵團的番號準備由華北的保定綏署下的部隊組建。

第五兵團爲西安附近關中地區胡宗南轄下的幾隻部隊組成;第六兵團是配製在東北錦州附近的滇軍爲主的部隊。

第七兵團,便是在睢杞會戰中表現突出的黃伯韜所部臨時組建的那個兵團,此時又再次經過了擴編,轄第二十五軍、第六十三軍、第六十四軍及第七十二軍四個軍,並轄有第三快速縱隊。

第八兵團、第九兵團都是位於東北的部隊,第十兵團原是以川軍楊幹才所部爲基礎組建的,也是在六月時由武漢白長官提議組建而成的,不過這是一個小兵團,按照計劃合入了第十四兵團裡,而新組建的第十兵團則是以駐守太原的晉軍部隊爲主。

第十一兵團爲華北駐張家口地區的部隊。

第十二兵團,這是與第二兵團一起,被蔣總統與國防部重點建設的一個兵團,以整編十八軍與武漢剿總下轄的原第四兵團合組而成,此時各部隊恢復原番號,整編十八軍的兩個整編師,整編第三師恢復爲第十軍,整編十一師恢得爲第十八軍,於是,這個第十二兵團此時下轄有第十軍,第十四軍,第十八軍及第八十五軍四個軍,合計兵力同樣達到了十二萬之衆。

第十三兵團,是以李彌的黔軍整編第八軍爲基礎建立的,此時暫時轄有第八軍和第九軍這兩個軍,司令官爲胡從俊與張賢都熟識的李彌將軍,去年南麻之戰的時候,李將軍曾經帶着整編第八師急援過整編十一師,所以後來又經過了臨朐之戰,自此,胡從俊與張賢都與這個李將軍結下了不錯的交情。

第十四兵團,是以楊幹才的原第十兵團爲基礎組建而成的,轄第二十軍和第二十八軍,司令官由宋希濂擔任。

第十五兵團也是晉軍部隊,第十六兵團是以川軍整編第四十七軍與第五綏靖區爲基礎組建的,司令官爲孫元良。第十七兵團爲冀東的部隊,歸屬於平津地區統領。

※※※

整編十八軍併入了第十二兵團裡,整編第三師恢復成了原來的番號,爲第十軍,也就是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色的那隻部隊,當初的常德會戰雖然應援常德有些緩慢,但是在隨後進行的衡陽保衛戰中,這個軍打出了中國軍隊的風采,雖然在後來方先覺軍長作出了投降的決定,但是卻無法抹殺那些爲國血戰的將士們的功績。在抗戰勝利後,第十軍被整編成了整編第三師,也是圍攻中原解放區的幾支部隊之一,只不過在後來與整編十一師一起調到了魯西南地區與劉伯承作戰,卻不幸鑽進了劉伯承的口袋裡,幾乎是全軍覆沒了,隨後重新組建的整編第三師又在調守平漢鐵路的時候,在西平附近被解放軍擊潰,直到被國防部劃到了整編十八軍轄下,其實也就是一個空番號的部隊,經過胡從俊大刀闊斧地整頓與整編十一師合編之後,尤其是整編十八旅的劃入,使這個整編師已然成爲了又一支土木系的勁旅。此時的整編第三師番號已然取消,代之的是第十軍,轄下第十八師、七十五師和一一四師這三個師。

整編十一師也恢復成了第十八軍,轄下的整編十一旅改爲第十一師,原來的旅長也就順其自然地改任爲了師長,便這樣,張賢這個旅長成爲了第十一師的師長;整編四十九旅,也恢復成爲第四十九師,師長徐海波;整編一一八旅,恢復爲第一一八師,師長王元靈。

在第十二兵團中,還在原來白崇禧所組建的第四兵團下的兩個軍,一個是第十四軍,轄下有第十師與第八十五師;另一個是第八十五軍,轄下有第二十三師,第一一零師和第二一六師三個師。

此外,原隸屬於整編十八軍的第四快速縱隊,此時也配製給了第十二兵團,這個縱隊相當於是一個師了,下轄有兩個步兵團、一個坦克營和一個炮兵營,這是一個摩托化的部隊,那個坦克營裝備有二十多輛美式霞飛坦克及十多輛裝甲車;炮兵營裝備有十二門一零五榴彈炮。

十二兵團,四個軍,一個快速縱隊,總兵力達到十二萬,便是想一想,也令人望而生畏了。

可是,此時的司令官的人選卻遲遲未公佈出來。

※※※

這個第十二兵團的司令官,在原整編十八軍的將領們看來,非胡從俊莫屬了,雖然上面遲遲沒有公佈這個司令官,但是對於楊濤、覃軍長及王元靈、徐海波等人看來,卻並不在意,在他們看來,胡從俊當這個司令官是衆望所歸,沒有什麼可以多想的。雖然那個原第四兵團的吳周司令也有可能當選,但是吳周轄下的那兩個軍畢竟是二流部隊,根本無法與十八軍和第十軍相提並論的,而這個吳周司令官又非黃埔嫡系,便是從蔣總統那裡也不可能同意的,他充其量也就當一當兵團的副司令!

如果沒有當初胡從俊對自己的表白,張賢也真得會如同大家那樣想了,只是胡從俊心裡比誰都清楚,並將自己與白長官、與國防部的矛盾也告訴了他,所以這個時候,那個司令官的任命遲遲不下,張賢便越是心焦了起來,如今他可以肯定,便是這個司令官任命下來,也不會是胡從俊了。如果真得是胡從俊來當這個司令官,那麼在國防部裡也就不必要如此得醞釀,只怕早早地就通告下來了。

其實,張賢也可以看出來,在他們這個原整編十八軍的系統裡,除了他之外,楊濤也猜測出了些什麼,如今整編十一師恢復爲了第十八軍,楊濤實際上已然是這個軍的軍長,只是十二兵團的司令官沒有確認,那麼他們這些軍、師長的任命書也就沒有人來簽字,這雖然只是一個象徵性的過程,但卻也是缺一不可的。

胡從俊還在南京並沒有回來,或許此時正在接受着蔣總統的訓令!雖然張賢如此得來想,卻還是無法掩示住自己的焦慮,他實在想不出來,如果這個第十二兵團的司令官不是胡從俊,又有誰能夠堪當如此得重任呢?

第三四章 重逢(三)第二九章 堅守(三)第四八章 潁河(二)第三五章 諜影(三)第七六章 殘軍(一)第三八章 山東(二)第五四章 崮山(二)第二九章 追令(一)第五章 阻戰(一)第六一章 精銻(二)第四章 壓驚(一)第二五章 杯酒(三)第三章 重生(二)第十章 訴苦(二)第十三章 軍制(一)第六一章 又攻(一)第二三章 轉戰(一)第五三章 沂河(三)第四十章 金門(一)第十章 石牌(三)第二三章 疑兵(三)第三一章 奪橋(二)第四章 尋夫(二)第五十章 會審(一)第六四章 火焰(三)第五七章 雪峰(一)第五十章 渦河(二)第五六章 投誠(二)第四二章 心殤(三)第十九章 山谷(一)第十五章 車隊(一)第三十章 阻擊(二)第七十章 楚歌(一)第二章 停戰(二)第四四章 偷襲(三)第二四章 拉鋸(二)第十九章 馳援(二)第十二章 聲東(一)第三七章 危城(一)第七四章 衝殺(一)第一章 靠港(二)第五章 整編(二)第三二章 收容(三)第五五章 反水(一)第七五章 陽春(三)第二六章 情長(二)第四二章 遊行(三)第二一章 故伎(二)第五六章 野戰(三)第七七章 抉死(三)第十八章 西向(一)第七章 緬甸(一)第七七章 舊謀(三)第二二章 有虞(三)第四七章 分兵(三)第二四章 尹劍(二)第六四章 險境(一)第十一章 脫險(一)第二三章 邊境(二)第十八章 風殤(三)第三三章 退兵(一)第二二章 有虞(一)第三十章 阻擊(一)第三六章 傷殤(三)第五三章 四團(二)第四一章 救援(一)第五三章 虛張(二)第二二章 副官(二)第十九章 互搏(一)第十三章 車行(二)第五三章 良心(三)第二五章 口袋(一)第十七章 內奸(二)第五三章 虛張(二)第五七章 無義(二)第六七章 南京(二)第三十章 老徐(二)第六九章 赴死(一)第四一章 炮戰(一)第十六章 相煎(二)第五六章 人禍(一)第一章 遼東(三)第三一章 賞罰(二)第六一章 又攻(三)第八一章 越戰(三)第七章 兄弟(二)第十五章 營副(三)第十章 訴苦(一)第三二章 土木(三)第三九章 霹靂(二)第三七章 危城(三)第三七章 無間(二)第四六章 歸塵(一)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五二章 黃莊(二)第四二章 蒙陰(三)第七四章 衝殺(三)第七一章 王莊(三)第十四章 安東(二)第二二章 續命(三)
第三四章 重逢(三)第二九章 堅守(三)第四八章 潁河(二)第三五章 諜影(三)第七六章 殘軍(一)第三八章 山東(二)第五四章 崮山(二)第二九章 追令(一)第五章 阻戰(一)第六一章 精銻(二)第四章 壓驚(一)第二五章 杯酒(三)第三章 重生(二)第十章 訴苦(二)第十三章 軍制(一)第六一章 又攻(一)第二三章 轉戰(一)第五三章 沂河(三)第四十章 金門(一)第十章 石牌(三)第二三章 疑兵(三)第三一章 奪橋(二)第四章 尋夫(二)第五十章 會審(一)第六四章 火焰(三)第五七章 雪峰(一)第五十章 渦河(二)第五六章 投誠(二)第四二章 心殤(三)第十九章 山谷(一)第十五章 車隊(一)第三十章 阻擊(二)第七十章 楚歌(一)第二章 停戰(二)第四四章 偷襲(三)第二四章 拉鋸(二)第十九章 馳援(二)第十二章 聲東(一)第三七章 危城(一)第七四章 衝殺(一)第一章 靠港(二)第五章 整編(二)第三二章 收容(三)第五五章 反水(一)第七五章 陽春(三)第二六章 情長(二)第四二章 遊行(三)第二一章 故伎(二)第五六章 野戰(三)第七七章 抉死(三)第十八章 西向(一)第七章 緬甸(一)第七七章 舊謀(三)第二二章 有虞(三)第四七章 分兵(三)第二四章 尹劍(二)第六四章 險境(一)第十一章 脫險(一)第二三章 邊境(二)第十八章 風殤(三)第三三章 退兵(一)第二二章 有虞(一)第三十章 阻擊(一)第三六章 傷殤(三)第五三章 四團(二)第四一章 救援(一)第五三章 虛張(二)第二二章 副官(二)第十九章 互搏(一)第十三章 車行(二)第五三章 良心(三)第二五章 口袋(一)第十七章 內奸(二)第五三章 虛張(二)第五七章 無義(二)第六七章 南京(二)第三十章 老徐(二)第六九章 赴死(一)第四一章 炮戰(一)第十六章 相煎(二)第五六章 人禍(一)第一章 遼東(三)第三一章 賞罰(二)第六一章 又攻(三)第八一章 越戰(三)第七章 兄弟(二)第十五章 營副(三)第十章 訴苦(一)第三二章 土木(三)第三九章 霹靂(二)第三七章 危城(三)第三七章 無間(二)第四六章 歸塵(一)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五二章 黃莊(二)第四二章 蒙陰(三)第七四章 衝殺(三)第七一章 王莊(三)第十四章 安東(二)第二二章 續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