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生意夥伴

鄧希晨的婚事算是大功告成當若干年後柳如是抱着孩子回到鄧家不知道這倆老人會是什麼表情肯定是要罵死我的不過鄧希晨一定會感激我成就這樣一件美事讓有情人終成眷屬也算是積德行善。

剩下的就是和鄧家的這兩樁生意了一說道生意父子倆都全神貫注我整理了一下思路道:

“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就不見外了還請問伯父鄧家除了鹽業生意外還有別的什麼生意麼?”

“這個很多我們鄧家雖然是靠鹽業起家但是不能一條腿走路所以在各地還有其他的生意譬如茶樓酒肆綢緞莊等等賢侄問這個和我們要談的生意有關麼?”自從我給他兒子做了媒後鄧老頭對我客氣了很多不過他要是知道這個兒媳婦還是從前的那個就不會這麼優待我了。

“那藥材的生意鄧家做麼?”我問道敏感的鄧希賢馬上搶着回答道:

“做怎麼不做呢什麼賺錢我們做什麼?賢弟這麼說一定是有什麼好貨色要在中原賣了不知道是什麼好東西要勞賢弟你親自來辦。”他腦袋倒是夠活絡的從我的話中聽出了門道。我最喜歡和這樣的人辦事了頭腦夠靈活不用自己去苦口婆心的解釋省事!

“我還能有什麼好貨色自然是這個偉哥了。”我笑着說道仔細觀察鄧家父子的表情鄧希晨光顧着高興了沒把我的話當回事再說他經常和我在一起對偉哥早就不感興趣了。鄧老頭剛剛纔聽說這個偉哥(真是孤陋寡聞)對他的市場前景不是十分了解不過憑着生意人的敏感他覺得這個藥還是有前途的哪裡是有前途啊簡直是大有前途。唯獨鄧希賢對此事極爲賣力這裡面只有他才真正看到了偉哥的暴利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所以最爲賣力。

“是麼那太好了賢弟你準備何時開始賣啊怎麼個賣法。若有什麼需要哥哥我的儘管吱聲哥哥我一定給你效犬馬之勞。”鄧希賢十分熱情的道哪裡是熱情啊簡直是殷勤殷勤的過了頭此時鄧希賢那張胖臉上堆滿了笑容彷彿提醒別人自己是個生意人一樣。

“這個我還沒想好我在中原沒有任何根基這個藥店開成開不成還很難說啊所以纔要找伯父和大哥商量。”我回答道。

“這個好辦賢弟你說要在江南哪些地方開店是要人還是要地儘管開口哥哥一定鼎力相助。”鄧希賢生怕跑了我這個大主顧看來是準備開出各種優惠條件了。

“這個小弟初步打算在杭州、蘇州、松江、應天等地先各開一家看看若是情形還不錯的話就在其他地方再開設幾家。這些自然要勞煩大哥您了我身在朝鮮照顧不到中原的事情所以我準備出賣偉哥在江南的專賣權還請大哥代我物色人選。隨後我給他解釋了這個專賣權是什麼意思。

“賢弟還物色什麼人選啊我們鄧家不就是最好的人選麼到哪裡去找我們這樣的人選啊好了你也不用找了這個專賣權就給我了別說是三七分成就是分文不給哥哥也幫你幹多大點事啊!”鄧希賢一聽完我對專賣權的解釋憑他商人的敏銳立刻就意識到這實際上這就是等於壟斷這種好事他如何能讓給別人呢鄧家做的是鹽運的買賣這是說的好聽不好聽的就是販運私鹽雖然獲利也很大但是風險更大每年爲此所花費的銀兩已經不可計數現在還好說朝中頗有些根底能罩得住他鄧家可是誰知道將來呢販運私鹽可是謀反以外的大罪這一刻吃香的喝辣的下一刻沒準就上了斷頭臺呢所以鄧家行事一直很低調生怕太過招搖惹來殺身大禍。

偉哥的生意自然就沒有這個危險了當真是一本萬利以鄧希賢的腦袋如何想不到鄧老頭見兒子如此賣力也就不插話了鄧希賢在商業上的才能在他鄧家是屈一指的既然是他如此着力自然是不會錯了。

“大哥果然是爽快人說來說去我其實就是想把這單生意交給大哥作所謂肥水不留外人田誰做不是做呢幹嗎要便宜給外人。至於這個利潤分成麼我看就五五分成吧大哥你看怎麼樣?”

“什麼五五分成老弟你不是說錯了吧能三七分成哥哥就已經賺了很大的便宜了你要五五分成這不行還是三七。”鄧希賢執意不肯的確藥不用他生產他只要出塊地再顧幾個人就行了就算是三七分成他所獲得的利潤也是相當驚人的。

“這個不好說實在的我還真沒把這些錢放在心上若不是爲了給平壤大學籌備資金我就不會想開這個藥店了省得人在背後罵我。”我苦惱的道不把錢放在心上纔怪呢那是銀子啊白花花的銀子誰能不喜歡可是正所謂放長線釣大魚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這點本錢若是不出怎麼能賺到更大的呢!大頭還在後面呢!

衆人聽我說道大學都十分新奇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一個新事物居然要如此耗費錢財鄧希晨這回可算是有用武之地了連忙把我在朝鮮開辦平壤大學的事說了出來一聽說這所學校計劃容納的學生竟然達到一萬餘人鄧家父子都很吃驚這種手筆也實在太大了難怪要耗費這麼多錢財。鄧老頭剛纔還一言不這時卻忍不住了。

“這是好事啊此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別說是掙錢就是賠本我我們鄧家也願意幹賢侄就按剛纔說的三七分成吧另外我們還願意捐出一成給平壤大學你看好不好啊?”沒想到鄧老頭如此開事我自然是欣然答應了雖然決定給鄧家五成我心裡還是有些捨不得的那是銀子啊鄧老頭如此一說我倒不好意思拒絕了於是開始打算下一樁生意。

“那我就謝謝鄧老伯了爲了感謝鄧老伯的慷慨我願意在平壤大學主樓前鐫刻一尊鄧老伯的石像勉勵後人讓朝鮮的學子知道他們能有這樣舒適的環境全賴老伯這樣的善人。”

“那就不必了吧要說這錢還是你出的多我們鄧家不過是湊個趣怎麼好意思呢?”說是這麼說可是鄧老頭臉上已經見了笑容這出名行善的事他是最高興了我連忙打蛇隨棍上。

“要得要得應當以鄧老伯作天下的表率天下的人若是都像鄧老伯這樣那麼還不是早就大治了麼。”果然把鄧老頭捧得飄飄然鄧希晨兄弟倆也在一旁湊趣直把老兩口哄的是樂呵呵的一轉眼到了午飯鄧家喜逢我這樣的貴客再加上兒子回來雙喜臨門自然要熱鬧熱鬧了。

吃了這一頓飯我才知道什麼是有錢人的生活我從前頂多也就算是一個土財主罷了鄧家的這頓飯絕對的算是美食難就難在你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真是恨不得把舌頭也一起吃到肚子裡。

飯後我還在回味無窮下人端上來茶水清新宜人端是好茶別看這鄧家不顯山不漏水可實際上過的日子不比皇宮裡的那個天啓皇帝差這個短命的皇帝估計活不到一個月了天下就要大變可是我的佈局還沒有完成呢。

“賢侄真沒想到你小小年紀有這般才智身居如此高位難能可貴啊!”鄧老頭飯後話多了起來飯桌上我自然不好說什麼鄧希晨可是把我在朝鮮的事蹟說了一字不落這小子是成心的捧我簡直把我吹上了天。從前怎麼沒見他這麼賣力呢!

“哪裡哪裡伯父折殺小侄了倒是伯父能創下這樣大的一片家業纔是難能可貴當年伯父也一定吃了不少苦吧。”一說到這個話題鄧老頭打開了話匣子。

“賢侄你是有所不知啊當年祖父在朝鮮戰死我們這一大家子人真是無依無靠朝廷給的撫卹銀子少的可憐。這些人連死人的錢都盤剝沒有辦法全是靠祖父留下的那些人脈纔開始這販運私鹽的買賣不瞞賢侄你說我那時可是把腦袋別在褲腰上做買賣現在他們這些人如何能體會我當年的艱辛啊。就知道在外面給我闖禍。”說這鄧老頭看了鄧希晨一眼鄧希晨這時可不想得罪他爹乖乖的低下了頭。

“這事要是放在從前那是殺頭的大罪現在也一樣只是朝廷在關外吃緊對銀子需求極大所以對這鹽引也就放鬆了很多萬曆四十五年1617的時候袁世振袁大人創立了“綱法”改用錢買鹽引並以世襲制度吸引鹽商。我鄧家纔有出頭之日可是鹽商也被規定在特定的區域內賣鹽若是越區販鹽也是大罪每年的鹽也要定量這不是坑人麼給官員的賄賂越來越多可每年拿到的鹽引還是那麼多市場又這麼小。幸虧希賢靈活想出了從京城的權貴手中購買鹽引的辦法否則這一大家子人還不是餓死!”鄧老頭簡單的介紹了他的跡史我知道雖是說起來簡單但是裡面有多少辛酸就不知道了不過鄧老頭未免誇張什麼是一大家子人都得餓死啊我看這老頭掙的錢夠他們活幾輩子了還和我苦窮。

“那老伯難道就沒有想到從別處弄到鹽麼這個鹽的銷量能控制的了麼?”我問道:

“賢侄問到點子上了若說這鹽是長蘆的最好但是沿海各地也都有鹽場可是這些鹽場都被官家控制你若是想得到鹽就得有鹽引銷量倒不是問題朝廷是通過鹽引來控制鹽的產量的控制了產量他就不再管鹽商的銷量了反正就那麼多鹽多有的多賣少有的少賣。”哦原來是這樣啊這就是一種國家壟斷就像計劃經濟時代的鋼材一樣沒有批條你就是弄不到總不能建個鋼廠自己生產吧技術水平哪夠啊可是鹽場應該可以吧!於是我問道:

“那我們不能自己開一個鹽場麼偷偷的幹朝廷不知道不就是不用買那麼的多鹽引了麼。”我話音一落鄧家全家人都笑了把我弄得尷尬在那裡極不好意思難道我說錯什麼了麼。

“賢弟你有所不知這個鹽場倒是好開也不費力煮鹽也很簡單可是曬鹽就麻煩了若想成氣候那需要很大的地盤賢弟你試想啊這麼大的地盤都用來曬鹽官府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啊還不早就來抄家了所以就海邊的百姓自己偷偷的煮一些夠自家用其他的人只能買鹽了。”鄧希賢給我解釋道原來是這樣那更方便我的計劃了。

“伯父若是我們不需要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曬鹽而又有自己的鹽場你說能行麼。”我問道。

“這個怎麼可能……”話說到一半鄧老頭驚駭的看着我

“難道賢侄你要……”鄧老頭說不下去了不過我替他說了下去。

“不錯伯父我就是要在朝鮮開辦鹽場把曬好的鹽用船運來中原伯父認爲這樣可行麼?”

“這個”鄧老頭思索了一會衆人都屏息凝視無疑我這是個十分誘人的計劃鄧老頭想了一會才慢慢說道:

“銷路不是問題我認識很多鹽商各地都有他們都感覺到鹽不夠賣鹽引太貴若是有鹽自然會趨之若鶩可是這鹽又如何從朝鮮運到中原呢要知道各處關卡碼頭可都是有人把守朝鮮的貨船根本就進不了碼頭就是進了碼頭也要再被檢查這如何能行呢?”他這話一說完輪到我和鄧希晨笑了鄧希晨自然不是傻子他和我想到一起去了。

“父親孩兒還沒有稟告父親大哥任命我爲駐登州辦事撥給了我一百條戰船登州的巡撫孫元化孫大人已經和大哥商定在登州開阜通商。”

“什麼!”這回可把鄧老頭和鄧希賢嚇壞了登州他們如何不知可是沒有聽起過鄧希晨講起登州的事啊這個李開陽真是不簡單居然把登州的豁口打開了自己的兒子如今手裡有了一百條的戰船雖然鄧家這代已經沒有人從軍了可是鄧老頭是靠漕運起家的自然知道一百條戰船是什麼意義從前這種力量還不算是很大可是現在明朝的水軍幾乎荒廢這一百條戰船就意味着可以在整個東南沿海橫行無忌誰敢來擋呢若是這一百條戰船都裝上鹽那意味着什麼啊!是銀子白花花的銀子。鄧家父子眼裡現在估計都是銀子了就連我也變成銀子了。

“二郎你怎麼不早說呢!”鄧老頭抱怨道顯然他對兒子的這個職位十分滿意我在一旁開口道:

“這又不是什麼大官我是想讓希晨藉着這些船練歷一下將來我還會造更多更好的船給希晨倒時我要把朝鮮的海軍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近海海軍主要負責防守另外一部分是遠洋海軍就像當年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一樣征服各夷把我中華文化遠布天下這個任務我準備交給希晨作。”

這刻鄧家父子包括鄧希晨都驚異的看着我這是怎樣的一種信任和重用啊別人不知道海軍的重要可是鄧家哪能不知道呢?鄧子龍以前鄧家幾乎是世代在水師中任職的可以說是個海洋世家若不是鄧子龍戰死明朝水師沒落那麼鄧家也決不會淪爲販賣私鹽。鄧希晨則是沒有想到我還有這樣龐大的計劃並且要把這樣的重任交給他心中激盪不已。

“賢侄讓我說什麼好呢從此我鄧家就跟着你幹了大不了我們舉家遷到朝鮮。”鄧家一直爲家族的沒落而耿耿於懷任誰都知道這是一個重振海洋世家的大好機會這樣的一支海軍絕對會是天下無敵的。

“伯父這話說得外了我和希晨是兄弟不信任他又信任誰希晨有這個能力我看得出來只是年輕缺乏經驗所以我才準備讓他在登州練歷一陣子再擔當大任。再說這個戰船的建造也需要時間耗費金錢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建成的。

“是是是賢侄說得是爲了表示對賢侄感謝和支持我有一件家傳的寶物送給賢侄。”說着鄧老頭回身走進書房過了好一會才捧着一個錦盒走了進來見他小心翼翼的捧在懷裡就知道價值不菲不知道是什麼寶物。

“賢侄請看!”鄧老頭打開了錦盒對我說道不光是我鄧家的其他人也都不知道這個寶物的存在一起轉過頭來觀看。

注:不好意思兩日來皆在沉醉所以耽誤更新過兩日還要去外地參加一個小小的學術會所以可能會耽誤更新請大家原諒回來一併補上。

第2章 逼宮第20章 海上梟雄第28章 鄧家(下)第2章 攻城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1章 坎坷第23章 驚豔(上)第6章 正人君子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5章 一觸即發第21章 次品第30章 自殺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17章 各朝各代第7章 危機(二)第25章 生意夥伴第22章 商路(上)第29章 初春(下)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15章 瘟疫(二)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7章 和解第17章 議戰第10章 光海君第6章 一樁生意第12章 多事之秋第30章 天花第5章 初爲人父第36章 得償夙願第23章 弘光退位第3章 治人第26章 賦稅第20章 安妮寶貝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4章 忙亂第24章 忙亂第23章 歷史舞臺第14章 自賣自誇第22章 鉅額財產第18章 初抵王京第33章 解困(上)第28章 鄧家(上)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10章 金融危機第14章 反思(上)第31章 籌備第30章 大儒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2章 地第13章 大獲全勝第2章 賭注(下)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33章 解困(下)第3章 暗流第36章 赴會(下)第33章 解困(上)第32章 神效第31章 開張大吉第4章 洪承疇第23章 弘光退位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6章 危機(一)第24章 射馬擒王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37章 黃雀在後(下)第28章 三個女人第15章 瘟疫(二)第23章 歷史舞臺第3章 新城(上)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6章 正人君子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29章 升官第4章 地緣政治第6章 正人君子第12章 未雨綢繆第13章 討論(中)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13章 秦淮晚風第36章 赴會(下)第31章 開張大吉第15章 香豔旅程第21章 青樓爭鋒第19章 藩鎮第36章 得償夙願第5章 初爲人父第3章 治人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17章 和解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14章 戰淮海(一)第9章 獻計第19章 插足江西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2章 大海戰(一)
第2章 逼宮第20章 海上梟雄第28章 鄧家(下)第2章 攻城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1章 坎坷第23章 驚豔(上)第6章 正人君子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5章 一觸即發第21章 次品第30章 自殺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17章 各朝各代第7章 危機(二)第25章 生意夥伴第22章 商路(上)第29章 初春(下)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8章 斷壁殘垣(下)第15章 瘟疫(二)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7章 和解第17章 議戰第10章 光海君第6章 一樁生意第12章 多事之秋第30章 天花第5章 初爲人父第36章 得償夙願第23章 弘光退位第3章 治人第26章 賦稅第20章 安妮寶貝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4章 忙亂第24章 忙亂第23章 歷史舞臺第14章 自賣自誇第22章 鉅額財產第18章 初抵王京第33章 解困(上)第28章 鄧家(上)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10章 金融危機第14章 反思(上)第31章 籌備第30章 大儒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2章 地第13章 大獲全勝第2章 賭注(下)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33章 解困(下)第3章 暗流第36章 赴會(下)第33章 解困(上)第32章 神效第31章 開張大吉第4章 洪承疇第23章 弘光退位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6章 危機(一)第24章 射馬擒王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37章 黃雀在後(下)第28章 三個女人第15章 瘟疫(二)第23章 歷史舞臺第3章 新城(上)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6章 正人君子第18章 糧食和土地第29章 升官第4章 地緣政治第6章 正人君子第12章 未雨綢繆第13章 討論(中)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13章 秦淮晚風第36章 赴會(下)第31章 開張大吉第15章 香豔旅程第21章 青樓爭鋒第19章 藩鎮第36章 得償夙願第5章 初爲人父第3章 治人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17章 和解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14章 戰淮海(一)第9章 獻計第19章 插足江西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2章 大海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