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開張大吉

隨着一陣鞭炮聲響鑼鼓喧天北京城最顯眼的地方前門大街上熱鬧非凡舞獅子踩高蹺各種民間曲藝百花綻放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劃“國家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老百姓們並不知道公司爲何物也不明白這個國家展有限公司是幹什麼的但是他們卻知道這家所謂的公司的董事長也就是老闆就是我如假包換的李開陽那個被稱作神醫的李開陽。

民間很多人都將我形容成奸商我哪裡奸了不過是貪了一些麼。可是我絕對不曾貪污受賄所有的官員都有薪水唯獨我一文不掙再不讓我開上一家公司那簡直賠大了。爲了提高我的聲譽樹立一個勤政愛民的形象也爲了樹立一個胸懷天下大公無私的形象更爲了突出我濟世救人的高尚情操我從前在江南行醫制止瘟疫的事蹟經過不斷的渲染和包裝如今已經天下皆知了。

李開陽能制止瘟疫李開陽能濟世救國李開陽能樂善好施我的好名聲也同時名揚海內當然這一切都是爲了造勢樹立一個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

成立集團公司的事情我很早就在籌劃了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需要強大而穩地的財力支撐但是一切都靠行政命令顯然不行要展商品經濟就要遵循市場規律但是又不能任由商人低買高賣囤積居奇所以成立一個大型財團十分必要。

當整合了朝鮮遼東山東等地資產的“國家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之後國有資本主義呼之欲出更確切的說是由我李開陽控股的國有資本主義。

“國家展集團有限公司”下設兵工、糧食、礦業、海運、製藥等多個門類齊全的子公司幾乎涵蓋了國民生產的各個重要環節在當今的亂世中成立這樣一家公司是十分必要的他將負責調控佔領區內所有生活物資以及軍工產品的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起到一個示範作用也調解物價將涉及國計民生的主脈絡掌控在自己手中。

公司裡我是大股東現在整個中國或許我是最有錢的了到底有多少錢我不知道負責主管我的所有財物的海蘭珠也不是很清楚她只管不斷的擴張我的企業但是收入到底有多少她跟我一樣是個對數字遲鈍的人。

總之我肯定是最有錢的了其後纔是鄧家、朝鮮李氏、福建鄭家、朝鮮張氏等一干龐大的家族爲了有效合理的利用這些資源在我的提議下成立了“國家展集團有限公司”從此家族企業將逐漸淡出生產和經營的各個環節。所有參加“國家展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東都將按照出資的多少得到合理的股權分配整個公司的運作都將由專業的人員去負責各傢什麼也不用幹就可以坐着收錢了。當然若是閒不住可以利用手中的分紅或者是其他閒散資金經營額外的企業商號一旦這些企業商號上了規模和軌道並且效益顯著可以申請由“國家展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併入集團內部並按照比例重新劃分在集團內部的股權。

這無形中鼓勵了很多家族的年輕人憑藉家族的優勢出去闖出自己的天地以證實自己的價值所在當然也有人對於不斷的擴展樂此不疲其中自然是有賠有賺但是“國家展集團有限公司”只吸收優良股成爲不變的經營策略。爲了保證整個公司的健康展我聘用了大量的理財高手實行責任考覈制度。這些人將根據子公司的年終業績分得比例不同的獎金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同時那些經營不良的子公司也將受到警告或者是撤銷管理人的處罰一切都是爲了健康的展。

鋼筋和混凝土的使用使得集團大樓雄偉肅穆可以說這樁大樓凝集了朝鮮和遼東多年來在建築展的所有先進技術集中西建築精華於一身。樓高三層每層的框架三米高佔地面積足有五萬平方米堪稱舉世矚目建築用的各種石料也都是從各地精挑細選按我的話說就是不怕花錢什麼好用什麼一定突出“國家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同時集團周圍的所有地皮也都爲我收購在這裡將建起一座越這個時代的建築羣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都將成爲各地的榜樣和國家的象徵就像平壤一樣這一切都有來自平壤的設計師親自設計並且由我派專人負責與此同時北京城也進入了整體改造舊有的各種棚戶都將被徹底拆掉整個北京將被劃分爲東南西北以及中央廣場五個區域設施生活排水設施防治瘟疫的爆和流行。

自然了我心目中的天安門是一定要保留兩側的長安街也要鋪築整個北京的改建工作將是世界上最爲浩大的工程所有的資金除商業用地以外將都由國家統一劃撥從北方徵兆十萬的民工於一年內建造出雛型三年內形成中國新的文化、政治中心。

開始這樣浩大的工程並不是爲了炫耀我的功績事實上潞王的地位還沒有被所有人承認他目下還留在徐州繼續他的徒有其名帝王生活。四處狼煙未消之所以這樣無非是爲了解決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所謂的勞動力過剩並不真的是勞動力過剩由於長時期的土地荒蕪戰爭連綿有很多流民無法安置在冬季到來之前這些人若是不安置好那麼穩定將受到挑戰。既然這樣與其救濟糧給他們還不如讓他們爲北京的新建而工作掙回自己的口糧像西方高度達的資本主義的社會救濟只會徒漲人們的惰性。中國的百姓應該學會用自己的勞動換回報酬不是靠無休止的劫掠也不是靠沿街乞討勤勞和智慧將會帶給他們財富就像朝鮮和遼東的模式一樣。

軍隊也在擴編這同時也是對中國“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傳統的挑戰軍隊需要高素質堅毅勇敢的士兵而不是地皮無賴。所以甲種兵團的士兵軍餉最高就是乙種兵團他們的收入也趕得上南方富足地區農民的收入這樣招攬來了很多人踊躍報名參軍憑着寧缺勿濫的原則二十萬甲種兵團正在緩慢但是卓有成效的形成戰鬥力乙種兵團也在建立當中。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展現在每個人都在忙碌着甚至是彼此見面也難得有時間停下來說兩句話會議總是一個接一個舉行需要商量的事太多了。就在這時潞王帶着他的隨從和親信進京了。

“什麼皇宮要建博物館!??”潞王聽了我對北京的整體規劃後沉沒不語他的兒子朱標卻不幹了。

“那不行皇宮是我朱家的怎麼能建博物館讓那些平民百姓隨便參觀我不同意。”他一帶頭那些不知道哪裡來的皇親貴戚們都跟着喧囂起來。

不同意這可由不得你我心中暗想你爹還沒說話呢哪裡輪到你來說我將目光投向潞王他緊縮眉頭一言不。

“父皇你到是說話啊!這天下不還是我朱家的天下麼這不還是大明朝麼怎麼能任由貧民出入皇宮呢。”朱標似乎還做着有朝一日他父親榮登極樂之後自己繼承大統的美夢看來我將希望寄託在皇室是十分不知的選擇朱明王朝應該徹底的毀滅否則都像朱標這樣就是作爲前輩的我們再怎麼努力最後家底也會被他這樣的不肖子孫敗光。

“這個這個不是很好吧李先生皇宮乃皇家的威儀所在講究的是威嚴肅穆讓貧民進進出出確實有損皇家形象。”潞王有些爲難的道他已經看出我臉色不好但是還是唯唯諾諾的說了出來。

“有什麼不好我看挺好的這座皇宮不知道耗費了多少百姓的心血才建成建成後爲了維持它奢侈的開銷也不知消耗了多少民脂民膏讓百姓都來參觀正是表明我們不再壓榨百姓的決心怎麼能說不好呢?”我嚴肅的說道。

看來朱標還不清楚我的威嚴更不瞭解我的脾氣我已經給他們臺階下了但是他完全不懂見好就收。

“父皇都說不好了還有什麼好商量的大不了減少一些宮女和太監再說朝鮮那麼多錢也不差這一點吧!”

“住嘴!”潞王不等我怒已經提前喝斥了朱標來之前他千叮嚀萬囑咐可沒有想到這個唯一的兒子還是這樣放肆子不教父之過。

“難道我說錯了麼福王在河南大興土木所有皇族都受到加封就是南京的朱慈烺也獎賞了皇族爲什麼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您可是當今的皇上啊!”朱標憤憤的說道那些皇親貴戚們也都表示贊同他們千里迢迢的趕來無非就是想撈到一些好處皇族不值錢了但是現在北京被攻陷了他們似乎又可以回到從前奢華的生活當中尤其是朝鮮錢多者讓他們覺得自己的錢途一片光明。

皇上我讓你當你才能當我不讓你當你不過是一個沒落的貴族而已當初要是早看到朱標這樣我絕對不會頭腦一熱讓潞王來繼承這個所謂的大統的現在看來百姓對誰當皇帝並不感興趣他們關心的是能否吃飽飯。

也可能是我多慮了吧或者是自己不想走到臺前想倚重潞王的聲望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殺戮可是現在看來我想錯了在這些貴族腦子中似乎沒有百姓的死活他們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腦子裡想的只有如何從百姓哪裡盤剝更多的金銀。

“標兒不要再說了能有今天還不是多虧了李先生麼沒有他北京此刻還在滿人的手裡呢跟別提什麼皇宮了。”看來潞王倒是滿知趣的知道好賴可是不知道朱標真是愚蠢還是聰明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道。

“這個我知道等父皇面南背北的時候封李先生爲輔好了這可是一品大員了李先生一定會十分感激父皇的。”

“標兒!”朱標這話一出潞王臉都綠了惶恐的阻止朱標他曾經親眼所見我軍恐怖的攻擊力量更曾看到士兵被炮彈撕裂的血肉和橫飛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居然在這種場合說出這種不智的話。朱標是潞王的獨子自小就被寵愛既不知道天高地厚更加的刻薄寡恩這一次他隨潞王進京原本就是準備繼承他夢寐以求的太子身份在他那裡似乎整個天下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一樣根本就不曉得自己的父親不過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掛牌皇帝。他話一出口低下的將領們早已忍耐不住一個個吹鬍子瞪眼有的就要拔劍上來了。

我怒極反笑道:“好啊還真要謝謝未來的太子殿下封我這樣的高官我李開陽在此先謝過了軍中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恕我不奉陪先走一步了。”說罷我一拂袖帶着親衛和手下的將領走出大殿。

潞王無力的坐在椅子上那神色如喪考妣朱標兀自得意的道:“這個李開陽居然如此傲慢看我將來不收拾他。”

“啪!”的一聲潞王站起來給了朱標一個狠狠地耳刮子

“逆子一切都讓你毀了爲父忍辱負重想不到卻被你……”潞王已經沒有辦法再說下去朱標驚駭的看着自己的父親在他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有打過他此時卻爲了一個李開陽打了他他心中憤憤不平。

“逆子你還有什不甘心的一片大好形勢都被你毀了那李開陽實飛泛泛之輩否則絕不會在短短的不到七年時間先是佔領朝鮮隨後吞併遼東最後攻陷京城他的敵人那個不是當世傑出之輩哪象你這樣鼠目寸光他將我請出山無非爲的是以爲父之名統一天下可你放着清福不享卻偏偏去得罪他將所有前程盡毀這到好我朱家最後一線希望也被你毀了。”說完潞王唉聲嘆氣。

朱標這時也意識到自己過於猖狂他不是沒有聽說過我的名字更不是不知道我的事蹟只是他見我對潞王如此恭順還真的以爲我是以恢復大明爲己任恪盡職守的忠臣呢哪裡曉得我的鬼胎。

“那父皇我們該怎麼辦啊!”朱標如同闖了貨的孩子小聲地說道。

“怎麼辦還能怎麼辦聽天由命吧只希望李開陽顧念我們的身份和君臣關係不要故意刁難否則咱們恐怕沒有好果子吃了蠢材!”潞王越看朱標越來氣真想再給他一巴掌怎麼自己這麼精明又精通詩詞歌賦偏偏兒子卻不學無術呢?

我倒沒有過分刁難潞王父子只是對外宣佈潞王深感崇禎皇帝的大恩痛悲他英年早逝決定爲崇禎皇帝守孝三年三年內他將不問世事專心編纂《明史》以警示後人。

就這樣在我和潞王會面的第二天一隊親衛將潞王父子“護送”到了北京郊外的皇陵在這裡潞王父子不但要負責監督建造崇禎的陵墓還要修著一本《明史》希望通過讀書和寫史能淨化朱標的心靈陶冶他的情操做一個合格的皇室成員。

公元1633年冬經過緊張的籌劃在我的啓下一個新的政治聯盟雛形產生了潞王雖然仍是名義上的君主但是他手裡沒有任何權力只能在皇陵繼續修著他的《明史》充其量是衆多漢人舊官員的精神領袖罷了甚至連這都不算只能算是爲一些仍舊懷戀大明朝的遺老遺少們提供的意淫的對象罷了。修《明史》這本身就意味着明朝這個持續了二百多年的王朝徹底的終結了。爲了更好的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這個聯盟需要一個領導我自然當仁不讓但是到底應該叫個什麼名字卻讓衆人犯難了盟主太草莽氣了皇上這需要和潞王區分開來乾脆就叫主席吧。

衆人費了半天的勁最後還是採納了我的意見聯盟主席更確切的說這應該是一個聯邦形式的政權初步草擬的條約約定一切武裝力量應該歸聯盟所有隻有聯盟主席以及由各省執政官組成的內閣纔有權力調撥。而聯盟以下以各省作爲行政職能單位這些省擁有自主的稅收權人事權同時也要盡每年向聯盟繳納固定比例的賦稅的義務各省的官僚機構暫時由聯盟統一任命將來時機成熟各地的官員可以由當地的鄉紳和民衆選舉產生。這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很大程度上是爲了遷就塞外諸部同時也是爲了減少敵對勢力的攻擊。衆人尤其是遼東舊將對於我將潞王扶上皇帝的寶座很不理解他們最開始嚷嚷着要讓我當皇帝被我以不能朝令夕改的原因否決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我的絕對權威和無上的地位。

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18章 審問第28章 較量第22章 商路(下)二十一章 贖金第31章 開張大吉第27章 奇襲第15章 激戰第11章 故弄玄虛第13章 討論(中)第22章 遊說第28章 拔絲地瓜第30章 百廢待興第13章 討論(上)第11章 圈錢第2章 兩面夾擊第17章 焚村第37章 黃雀在後(下)第7章 回到登州第6章 危機(一)第3章 夜襲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16章 戰淮海(三)第3章 新城(上)第32章 神效第23章 狂野作戰第10章 平壤大學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章 攻城第4章 海盜第19章 插足江西第3章 下毒第3章 有才軍師第22章 商路(下)第35章 討價還價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0章 光海君第22章 強毒攻擊第31章 籌備第8章 血戰第8章 冰封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35章 龍歸大海第29章 升官第26章 徐霞客第20章 海上梟雄第30章 天花第24章 騙婚第3章 遭遇第7章 疫苗(下)第13章 驚人之舉第29章 初春(上)第22章 突騎第5章 天命汗第12章 重操舊業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3章 討論(中)第18章 軍妓(下)第4章 賭注第17章 焚村第10章 三件事第3章 遭遇第11章 故弄玄虛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17章 意義深遠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29章 代理第14章 自賣自誇第7章 疫苗(下)第28章 鄧家(下)第16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弘光退位第30章 百廢待興第3章 有才軍師第24 爲了讓孩子不再學英語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15章 無敵戰艦和海上堡壘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25章 一觸即發第11章 西學人才第29章 婚慶第21章 次品第37章 黃雀在後(下)第3章 新城(下)第23章 說媒第1章 烽火臺第26章 鄭和寶船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12章 重操舊業第20章 罷課第27章 蜜月第9章 獻計第13章 討論(中)第22章 商路(下)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1章 籌備南行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6章 城下之盟(一)
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18章 審問第28章 較量第22章 商路(下)二十一章 贖金第31章 開張大吉第27章 奇襲第15章 激戰第11章 故弄玄虛第13章 討論(中)第22章 遊說第28章 拔絲地瓜第30章 百廢待興第13章 討論(上)第11章 圈錢第2章 兩面夾擊第17章 焚村第37章 黃雀在後(下)第7章 回到登州第6章 危機(一)第3章 夜襲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16章 戰淮海(三)第3章 新城(上)第32章 神效第23章 狂野作戰第10章 平壤大學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章 攻城第4章 海盜第19章 插足江西第3章 下毒第3章 有才軍師第22章 商路(下)第35章 討價還價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0章 光海君第22章 強毒攻擊第31章 籌備第8章 血戰第8章 冰封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35章 龍歸大海第29章 升官第26章 徐霞客第20章 海上梟雄第30章 天花第24章 騙婚第3章 遭遇第7章 疫苗(下)第13章 驚人之舉第29章 初春(上)第22章 突騎第5章 天命汗第12章 重操舊業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13章 討論(中)第18章 軍妓(下)第4章 賭注第17章 焚村第10章 三件事第3章 遭遇第11章 故弄玄虛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17章 意義深遠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29章 代理第14章 自賣自誇第7章 疫苗(下)第28章 鄧家(下)第16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弘光退位第30章 百廢待興第3章 有才軍師第24 爲了讓孩子不再學英語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7章 黃雀在後(上)第15章 無敵戰艦和海上堡壘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25章 一觸即發第11章 西學人才第29章 婚慶第21章 次品第37章 黃雀在後(下)第3章 新城(下)第23章 說媒第1章 烽火臺第26章 鄭和寶船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12章 重操舊業第20章 罷課第27章 蜜月第9章 獻計第13章 討論(中)第22章 商路(下)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1章 籌備南行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6章 城下之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