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消弭

當天晚上,在李世民的授意之下,掌握了充份證據的京兆尹張,就聯合大理寺卿許孟容,將所有長安的涉案皇族貴戚們,都秘密的抓捕了起來。

大理寺的監獄裡,一時間住滿了曾經在長安風雲一時的人物。僅郡王、國公就多達十餘人。其他的涉案人員,另有二十多個。這其中,甚至還有皇城監門的將軍。可以想像,要不是路嗣恭提早報信,李懷光等人當真發難了,這一場災難的後果肯定毀滅性的。

第二天,李世民宣佈不上早朝。

雖然抓捕是秘密進行的,但只要天一亮,肯定長安城裡的人就都能知道。這是繼朱雀門血案之後,長安城經歷的又一次重大動盪。只不過這一次,是典型的政治暴動,暫時還沒有重大流血事件發生。自然,長安城中的百姓沒有受到太大的驚憂,帝都裡的秩序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只不過朝堂的這些官員們,可就都被震驚到了。長安城裡的仕族豪門和王公貴戚們,關係本來就是錯綜複雜。沒有直接涉案被捕的那些官員,之前也少不得跟他們有些往來。現在,那些王公貴戚們都進了大牢,大臣們就免不得有一陣恐慌。

李世民知道這些大臣們會這樣,朝堂上也會一時間人心惶惶。不過,他並不着急安撫這些人的心。他仍在等。

一連三天,皇帝不早朝,甚至都沒有在太極殿、武德殿、弘文殿這些地方出現。只是偶爾將李晟和武元衡叫進後宮,詢問一些事情。

三天以後,發生了一件大事。

馬燧,率軍回京了。皇帝終於再度出現,升朝議事。

三天的時間,對一些大臣們來說。就像是過了三年一樣。沒有皇帝的旨意下達,大理寺和京兆尹也沒有急理審理此案。那些王公貴戚們關在大理寺監獄裡都快要鬧翻天了,甚至都有人到了大明宮,託太上皇找皇帝求情。李世民的做法是,一概不予理會,連太上皇也不見。

因此,對於這個案件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一時間猜測紛芸,莫衷一是。

武將之首,換成了馬燧,李晟緊隨其後。李世民朝那一個方向多看了幾眼,李晟的後面就站着渾、高固、野詩良輔。沒了李懷光。他看得出,馬燧和李晟等人,也和自己一樣,感覺有些不習慣。

馬燧自然是最先站出班列來,拜見皇帝。彙報河北的一些事宜。皇帝登基的時候,馬燧都沒在京師,這時纔算是補上了君臣之禮。由於馬燧率軍在河北打了兩個勝仗。順利地完成了李世民之前交給他的任務,因此馬燧所部的將軍們,都獲得了獎賞和升遷。普通的士兵也追加了二月薪俸,算是獎勵。

這些事情雖然也算是朝堂大事,可是所有人都有些心不在蔫。因爲大家都知道,今天可是還有一個重頭戲沒開始。

馬燧的事情辦完後,朝堂上果然安靜了下來。有些人準備了奏摺要上奏一些小事的,都識趣的閉口不言了。等着皇帝發話。

李世民表情冷峻地掃視了朝中衆臣一眼,開口說道:“朕三日沒有上朝,衆位愛卿肯定都對朕有意見。可是你們知不知道,朕之所以三日不朝,是爲了祭奠一位功高社稷的股肱之臣。朕就是爲了他。廢朝三日。”

羣臣有些愕然不解,但沒一個人敢出聲來問。因此場面仍然很安靜。

李世民不急不忙的從金鑾殿龍椅上走下來,踱到了朝堂羣臣之間。他慢步緩行,依次從李晟、馬燧等一批武將之間走過。

“你們有沒有感覺,這裡差了一個人?”李世民指着李晟和渾之間,表情平靜,聲音卻是有一點沉重的說道,“一位與我們並肩作戰的好元帥、大將

李晟等人紛紛低下了頭。原來,皇帝所祭奠地,是仍然活着的李懷光光。”李世民說道,“三天前,朕親自將他拿下,囚禁了起來。雖然他還沒有死,可是昔日的冠軍大將軍,已經死了。李懷光,已經不再是那個李懷光。所以朕……纔要祭奠他。”

羣臣一起拜倒下來,口中低婉的呼道:“陛下……”

李世民看着身邊嘩啦啦拜倒的一羣人,不由得搖頭嘆道:“朕,很失望,也很傷心。就這樣失去了一員最好地將軍,最得力的股肱之臣。”說着,他緩步走上了金鑾殿,坐到了龍椅上:“衆卿,都起來吧。”

衆人站起,都有些忐忑的等着皇帝地下文。

李世民看了衆人一眼,轉頭看向馬燧,說道:“馬燧,將你在洛陽辦的事情,說給朕和大夥兒聽聽。”

“是,陛下。”馬燧站出班列來,說道,“三日前,微臣率軍回京,剛剛進入關內。當時,微臣接到皇帝密旨,讓微臣率軍途經洛陽時,順道辦一些事情。當時,微臣不敢怠慢,馬上開始部署。途經洛陽時,以進城取要補給爲由,當場就秘密將密謀造反的東都留守韓全義拿下。然後,在韓全義的指引之下,順利抓捕了造反主謀隋王李迅和荊王李選,以及其他參預謀反的郡王、國公、縣公、公侯共計三十餘人。剿械謀逆軍隊七千餘人,控制了洛陽的各個重要關口、糧倉、府庫和軍屯。所有的事情,都在一夜之間完成。然後,微臣派大將段佐率領三萬大軍鎮守東都穩定局勢,微臣本人火速回京,向陛下覆命。”

馬燧剛一說完,整個朝堂頓時炸開了鍋。這件事情,可是連李晟和武元衡之前都沒有得到消息的。爲此,李晟和武元衡還多次催促過皇帝,務必要早早提防東都生亂。沒有想到,皇帝早就做下了周密地安排。讓率軍回京的馬燧,順手就解決了這一重大隱患。

兵不血刃,一切就這樣消弭於無形。朝堂上的人,居然都沒有什麼反應和感覺。

李世民靜靜的坐在龍椅上,看着羣臣的反應。衆人驚訝喧譁了片刻,都不約而同地發現了皇帝冷峻地表情,又都安靜了下來。個個垂手而立。低耷着頭。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徐徐說道:“朕地皇叔、兄弟,聯合朕最親密的大將軍謀反。這一場謀逆要是成功了,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朕本以來,關內的局勢已經很穩定了。沒有想到。仍然是這樣的暗流洶涌。終於到了今天,一起爆發了出來。若不是東都兵馬使路嗣恭及早給朕報信,京兆尹張辦事果敢細心,這一次的災難,定能讓大唐萬劫不復。因此。朕要好好的獎賞路嗣恭和張。詔,遷路嗣恭爲洛州刺史留守東都,封荊國公。張加二品特進。賜紫袍佩金魚袋。欽此。”

路嗣恭不在場,他地兒子和張一起出來領旨謝恩。

衆人一起在心中嘆道:這一下,這兩個人可是大獲聖寵一步登天了!本來都只是四五品的小官,現在都成了二品國公和特進,當真是鹹魚翻身了。

路嗣恭等人的獎賞也完畢了,大家都提着心眼兒,等着皇帝會怎麼宣判這些皇族貴戚和李懷光。

按照大唐朝廷的習慣,出現了這樣巨大的謀反之案。定然是要皇帝指派宰相,聯合御史臺、大理寺和地方衙門一起會審地。尤其牽涉皇族和軍隊之後,再會動用到宗正寺、衛尉寺、少府監等諸多衙門。有時候,皇帝還會要親自來參預審案。尤其是這一次的案件,雖然沒有爆發。可是牽扯到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從皇帝的親叔叔、堂表兄弟,到皇帝最親密的大將軍。誰接手來審這個案子,都會左右爲難,這是肯定地。

所以,李世民這三天以來,也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情,以一個什麼樣的法子達到自己理想的結果。如果按照正常地章程來辦事,整個大唐的上層結構都會像經歷了一場地震一樣,變得混亂不堪無法收拾。到時候人人自危朝堂大亂,不知道還要經歷多久才能平息。登基之前就爆發了朱雀門爆亂,好不容易獲得了片刻安寧一切歸於正軌,現在又要亂起來。李世民可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而且,這樣的案件越審,能牽扯到的人就會越多。到時候說不定所有皇族全都有關係,所有官員也因爲與這些皇族貴戚們過往甚密而被拉下水。倘若出現這種狀況,那可就真的是一片白色恐怖,天下大亂了。

考慮思索了三天,李世民終於下定了決心。

朝堂之上,一向集思廣益納諫如流的皇帝,這次一反常態,誰的意見也沒有問。因爲李世民知道,每個人針對這件事情地看法,都會不太一致。爭議起來,肯定沒完沒了。犯案對象是根深蒂固的皇族貴戚,是功高社稷、門生故吏遍軍中的大將軍,誰也不敢接手審這件案子。誰接,誰倒黴。

現在需要的是----拍析定案,乾坤獨斷。

“這一次的謀反案,朕親自審理,並下判。”李世民說出這幾個字來地時候,所有臣子的身體,都忍不住輕輕地顫抖了一下。看似容易的一句話,想要說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膽魄?!

“按大唐律,謀逆與意圖弒君,乃十惡不赦之罪。李懷光與那些皇親國戚們,都要死,並誅連。”李世民說道,“可是這一誅連下來,可能朝堂之上要空去一大片,連朕都要人頭落地了。”

本來是一句調侃的話,可是李世民卻說得很嚴肅,因此沒有一個人敢笑。大家都臨襟危坐,大氣都不敢出。

“朕,正打算重振朝綱的時候,他們給朕來一次密謀造反。說實話,朕真的很生氣,很失望。同時,律法森嚴,也饒他們不得。但是歷來,律法也不外乎人情。”李世民話鋒一轉,說道,“皇族謀叛,這是朕的家醜。朕若是殺了他們,無異於向天下人昭示家醜。李懷光爲大唐征戰四十年,大小戰功不計其數,在軍隊裡威望極其卓著。朕若是殺了他,戰死的沙場的大唐英烈們,會痛恨朕;數萬朔方將士,也會心寒。因此,朕也不會殺他。功過相抵,貶李懷光和徐庭光爲庶民,流放嶺南。主謀隋王李迅和荊王李選,剝奪王位貶爲庶民,罰沒所有家資,流放嶺南。其餘涉案的皇親國戚,同李迅與李選例。其餘附從的人員,貶庶民,徒刑三年。”

皇帝的旨意下達完了,衆人又驚呼了一聲----這樣重大的一場謀反案,居然一人不殺?!

李世民何嘗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麼意思,朗朗說道:“治國以人爲本。朕,也要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珍惜生命。希望今後,不會再有人重蹈他們的覆轍。否則,國法巍巍,朕不會再網開一面了。不幸中的萬幸,這一次的事件並沒有完全爆發,因此所帶來的影響,也不算極其惡劣。因此,朕也纔有機會,對他們從輕發落。朕的旨意下完了。卿等,有什麼意見?”

沒有人是傻子。這樣巨大的案件、重大的決定面前,皇帝都拍板了,自然沒有誰敢跳出來說一個不字。就連一向敢怒敢言的薛存誠,也悶着不吭一聲。陸贄也去了幷州,不過他就算在場,以他的政治覺悟,也不會發表什麼反對意見。

因此,吾皇英明的呼聲,在朝堂上響成了一片。

李世民輕輕的吁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孔巢父,中書省就開始擬旨下發吧。這件事情,就此了結。”

第140章 謀劃方針〖〗第156章 逆天!第29章 生死局第264章 進京?不進京?第381章 千軍一帥第122章 挑唆第29章 生死局第201章 鏖戰大金川(三)第423章 鋒芒(三)第88章 終南古道第32章 地獄凶神第285章 仙人指路第78章 調虎離山第366章 平淮第289章 主持朝會第358章 帝王心術(三)第274章 以太宗之血起誓第135章 忠良之後第190章 血染姻緣湖第331章 徒勞第422章 鋒芒(二)第287章 捉襟見肘第252章 九州風雷動第105章 長安的天空,不需要狼煙第254章 劍閣,一夫當關第367章 平北大計第459章 贊普的心第296章 破而後立第402章 威武之師第450章 巔峰論劍,誰主沉浮(九)第139章 急召入宮第93章 決戰前夕第430章 以長擊短第311章 愚者千慮第230章 華夏的憤怒!第240章 摩雲渡,生死一線間第210章 最佳敵人第365章 東征(七)第68章 精心綢繆第433章 劍指天山第274章 以太宗之血起誓第114章 門庭若市第363章 東征(五)第207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41章 白馬銀槍第158章 前途第297章 順藤摸瓜第424章 鋒芒(四)第342章 高手出招第326章 肘腋生患第135章 忠良之後第14章 香帥第137章 相逢恨晚第411章 喋血蘭州(二)第223章 決策大反擊第249章 決意第63章 掛帥第435章 計策第390章 將星隕落第441章 河隴大攻略第235章 大膽的決定第278章 盡在掌握第353章 削蕃(一)第297章 順藤摸瓜第432章 夙敵第343章 一波三折第199章 鏖戰大金川(一)第217章 千里獨行,殺人不留痕第108章 絕色傾城第164章 非禍第72章 做餌釣鱉第147章 窈窕淑女〖,!〗第388章 神話第87章 機關第35章 浴火重生第82章 還我河山第158章 前途第40章 如此封賞第379章 海東青第331章 徒勞第280章 沒有選擇第178章 漢王的鐵腕第200章 鏖戰大金川(二)第410章 喋血蘭州(一)第270章 手段第128章 我要的人才第425章 鋒芒(五)第139章 急召入宮第384章 朔風飛揚第399章 算無遺策第79章 望龍闕第30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9章 烈火欲燎原第357章 帝王心術(二)第318章 拒絕第50章 驅虎吞狼第378章 大唐彪騎第86章 警告第28章 冤家路窄麼?
第140章 謀劃方針〖〗第156章 逆天!第29章 生死局第264章 進京?不進京?第381章 千軍一帥第122章 挑唆第29章 生死局第201章 鏖戰大金川(三)第423章 鋒芒(三)第88章 終南古道第32章 地獄凶神第285章 仙人指路第78章 調虎離山第366章 平淮第289章 主持朝會第358章 帝王心術(三)第274章 以太宗之血起誓第135章 忠良之後第190章 血染姻緣湖第331章 徒勞第422章 鋒芒(二)第287章 捉襟見肘第252章 九州風雷動第105章 長安的天空,不需要狼煙第254章 劍閣,一夫當關第367章 平北大計第459章 贊普的心第296章 破而後立第402章 威武之師第450章 巔峰論劍,誰主沉浮(九)第139章 急召入宮第93章 決戰前夕第430章 以長擊短第311章 愚者千慮第230章 華夏的憤怒!第240章 摩雲渡,生死一線間第210章 最佳敵人第365章 東征(七)第68章 精心綢繆第433章 劍指天山第274章 以太宗之血起誓第114章 門庭若市第363章 東征(五)第207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241章 白馬銀槍第158章 前途第297章 順藤摸瓜第424章 鋒芒(四)第342章 高手出招第326章 肘腋生患第135章 忠良之後第14章 香帥第137章 相逢恨晚第411章 喋血蘭州(二)第223章 決策大反擊第249章 決意第63章 掛帥第435章 計策第390章 將星隕落第441章 河隴大攻略第235章 大膽的決定第278章 盡在掌握第353章 削蕃(一)第297章 順藤摸瓜第432章 夙敵第343章 一波三折第199章 鏖戰大金川(一)第217章 千里獨行,殺人不留痕第108章 絕色傾城第164章 非禍第72章 做餌釣鱉第147章 窈窕淑女〖,!〗第388章 神話第87章 機關第35章 浴火重生第82章 還我河山第158章 前途第40章 如此封賞第379章 海東青第331章 徒勞第280章 沒有選擇第178章 漢王的鐵腕第200章 鏖戰大金川(二)第410章 喋血蘭州(一)第270章 手段第128章 我要的人才第425章 鋒芒(五)第139章 急召入宮第384章 朔風飛揚第399章 算無遺策第79章 望龍闕第30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9章 烈火欲燎原第357章 帝王心術(二)第318章 拒絕第50章 驅虎吞狼第378章 大唐彪騎第86章 警告第28章 冤家路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