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中央局勢

拔都、蒙哥、合丹等所統帥的中路集羣在多瑙河流域停留的時間有點長,一直到窩闊臺汗14年到來才最終南下巴爾幹,這主要還是因爲維也納的局勢。

西征軍統帥部和參謀團隊在結束波蘭和匈牙利戰役之後,決定了三路進攻中部歐洲的戰略。主力當然就在中央,中央集羣12萬大軍也要兵分兩路,一路向西攻克維也納,然後以此爲前進基地進軍亞得里亞海。另一路向西,掃蕩特蘭西瓦尼亞以後,南下巴爾幹,與忽必烈、巴根臺率領的小亞細亞集羣會攻君士坦丁堡。

之所以要進軍意大利北部,倒不是想現在就對羅馬教廷動手,基督教根深葉大統治着整個歐洲,現在就打時機還不成熟。最主要的目的其實還是威逼威尼斯。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的商業城邦是蒙古商業上重要的合作伙伴,蒙古需要歐洲的大批礦產資源,工業製成品也要向歐洲傾銷,威尼斯就是最大的中間商。

但是這又不可避免的造成貿易摩擦。以威尼斯人爲代表的意大利商團實質性的壟斷了東西方的貿易,蒙古人不喜歡被人卡脖子。不過這些總可以在政治層面解決問題,可是這些意大利商人醞釀統一貨幣金格羅索,這就觸動了蒙古的核心利益。

蒙古元,是蒙古自由貿易區計劃的核心,蒙古不會允許另一個強大的貨幣聯盟威脅蒙古元的地位。趁着這次東歐攻勢,順便對威尼斯進行敲打就是必要的了。不要以爲你們躲在阿爾卑斯山一側蒙古就拿你們沒有辦法,有必要的話,蒙古的馬蹄隨時可以踏碎你們和平幸福的日子。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威尼斯的海軍,這支艦隊是目前歐洲最大的海上力量。如果他們和教皇站在一起,就有可能從歐洲運來大批的援軍到君士坦丁堡,給蒙古將來的攻城製造麻煩。即便是爲了這個原因,蒙古大軍也有必要蹲着威尼斯左近,隨時提醒他們要老實些,不要爲了點航運利潤,把全城都搭上。

總之,各種因素累積起來,蒙軍的西進就不可避免了。如果要打開一條通往威尼斯的道路,維也納就必須掌控在蒙古手中。此時的奧地利已經從巴伐利亞獨立成爲一個公國,走上8百年輝煌的起點。維也納是多瑙河到威尼斯貿易的一個重要中轉站,這奠定了她重要的地位。

蒙古人要收拾薩克森人,奧地利人,也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像他頒給條頓騎士征服普魯士權力一樣,畢竟他現在自己的麻煩也不小。要是蒙古人站住維也納不走了,腓特烈還會無動於衷麼?

拔都真正的目的是巴爾幹半島和君士坦丁堡,他現在並不想與腓特烈二世大打出手。但是如果這些德意志人不識趣,那就只能在維也納城下和他們好好談談了,所以還是要做戰略決戰的準備。

可就在這個時候,拜答爾王爺在摩爾多瓦陣亡,震驚全蒙古。合丹王爺與拔都、蒙哥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官司已經打到了草原汗廷。窩闊臺大汗不得已召回了合丹的軍隊,拔都和蒙哥的兵力遭到了嚴重的削弱。拔都王爺只能謹慎些,進攻維也納的進程就拖延了下來。

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政保總局。政保總局已經成立北意大利情報站,基輔情報戰的倖存者魯季科夫調任站長,大批的情報送回來,拔都王爺纔對這位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有了點清晰的認識。腓特烈二世是不可能與蒙軍決戰於維也納城下的,因爲他實際上已經陷入了與羅馬教廷幾任教皇的政治角逐,根本無力東顧。

腓特烈二世的母親是西西里王國的唯一女繼承人,他的父親亨利六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似乎使他天生就擁有西西里和德國的王位。實際上卻並不如此,因爲羅馬教廷反對他周邊的王國世襲制,擔心他們過於強大,威脅到羅馬的地位。

腓特烈出生在西西里,一生只見過父親亨利六世一面。他的母親在他4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使他實際上成爲了孤兒,託庇於教皇之下。他的監護人是英諾森三世教皇,這位教皇唯一爲他做的事情,就是給他娶了比他大10歲的阿拉貢公主,一個寡婦。所以,他對羅馬教廷並沒有想象中的感情,少年時代的腓特烈沒少嘗過捱餓的滋味,教皇並沒有管他的死活。

他在巴勒莫長大,所有他真正的政治基礎,還是在西西里。他之所以能夠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是因爲教皇對原德國皇帝奧托四世的不滿,爲了趕走奧托四世,羅馬教廷只能扶持了年輕,且親近教廷的腓特烈。當然這是有條件的,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和西西里王國必須分離,而且要放棄帝國在意大利的一切領土和權力,當然還要出兵進行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一切都很順利,腓特烈二世拿到了德國的皇位,教皇趕走了奧托四世。但是事情並沒有按原有的計劃來,腓特烈並沒有使西西里和神聖羅馬帝國分離,當然也沒有放棄在意大利的領土。1220年帝國會議選舉腓特烈二世爲德意志國王,並於當年腓特烈二世被加冕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於是皇帝的地盤把教皇國包圍了起來,而這正是歷代教皇所極力反對的。腓特烈的祖父紅鬍子腓特烈一世就這麼幹過,結果教皇組織了倫巴第聯軍把他趕走了,誰也想不到他們自己又給自己扶持了一個比紅鬍子更強大的對手。於是,腓特烈二世和羅馬教廷長達30年的爭鬥開始了。

1230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忽悠腓特烈出兵耶路撒冷,等腓特烈帶兵走了,教皇就在後面指責腓特烈與異教徒談判,並且明目張膽的出兵西西里王國。結果腓特烈二世回師,把教皇組織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意大利聯軍打的大敗。

1234年,教皇忽悠腓特烈二世的兒子德意志國王亨利七世反對自己的父親。腓特烈二世很快撲滅了叛亂,他廢除了兒子的德國王位,並把他終身監禁在意大利的監獄裡。

1237年,腓特烈二世在科爾泰努瓦大敗羅馬教廷組織的聖澤諾內聯盟。

而就在蒙古人在波蘭和匈牙利大打出手的窩闊臺汗13年(1241年),腓特烈正忙着襲擊熱那亞人的艦隊。因爲那艦隊裡有兩名紅衣主教,正準備參加教皇召開的,譴責腓特烈二世會議。

在這種情況下,腓特烈二世討好羅馬教廷的敵人蒙古人還來不及,怎麼會愚蠢的爲了維也納再給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這等於是讓教皇在自己的西西里老窩乘虛而入。

然後?當然就是頻繁的秘密談判。蒙古和腓特烈二世達成秘密同盟,共同對付羅馬教廷。蒙古保證不會向北進攻德意志諸公國,奧地利大公仍然擁有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是奧地利要與蒙古簽訂和平條約,蒙古軍隊和船隻可以自由出入奧地利領土,並且租借維也納新城作爲租借地。

神聖羅馬帝國則保證約束德意志諸邦,還有他在法蘭西、意大利的盟友,不會增援君士坦丁堡。在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後,蒙古海軍要保證對熱那亞海軍開戰。如果腓特烈二世在意大利南部遭到教皇軍隊的進攻,蒙古軍隊有義務進行協防。蒙古支持腓特烈二世對達爾馬提亞的佔領,但是必須要交出匈牙利國王之弟戈羅曼公爵,這個人是蒙古的仇人。

這是一個政治軍事盟約,對蒙古人最感興趣的經濟問題,腓特烈並不感冒。雙方沒有進一步的談判,只不過達成了一些意向,根據下一階段的軍事行動再談。

這份密約對腓特烈二世是一針強心劑,使他在與羅馬教廷的角力中更有底氣,而付出的不過是一個奧地利。反正他對德國也不是很上心,根本就不在乎他在德意志帝國議會中的威望,他的真正實力還是在西西里。當然,如果條約的內容公諸於衆,他會成爲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公敵,這不太妙。不過他還是選擇相信蒙古人,富貴本來就是險中求,沒有這個勇氣,也就不要想和代表歐洲神權的教廷掰手腕了。

而蒙古人,自然也樂得在歐洲有這麼一個有實力的朋友。至少在反對羅馬教廷這件事情上,大夥兒還是有共同的利益,蒙古兵力有限,不可能四處樹敵。蒙古當然也不怕腓特烈反悔,一旦蒙古人把這份密約抖摟出來,腓特烈二世必然身敗名裂,拔都還怕什麼?

一切搞定,蒙哥和不者克親率3個萬人隊進入奧地利。並且在維也納新城建立水陸碼頭,爲向亞得里亞海進軍囤積物資。拔都王爺則率領2萬大軍南下蘇利納港,速不臺則率另外兩個萬人隊從特蘭西瓦尼亞南下,在蘇利納完成集結。

4萬大軍會師之後,黑海沿岸的港口鏈也基本建成,攻擊君士坦丁堡的時機已經越來越成熟了。而在南線,小亞細亞集羣已經攻克科尼亞,巴根臺***以巨大的努力把四分五裂的小亞細亞勢力整合起來,並且組成了一支大軍。在這其中,他選出了8萬精銳,經過蒙古式的裝備和訓練,組成了西進兵團,這將是南線集羣攻擊君士坦丁堡的主力。目前該兵團正在科尼亞地區秘密整訓,一旦完成,就又是一支虎狼之師。

在北線,年輕的烏恩領着一幫民兵和俄羅斯、拉脫維亞的亂七八糟的軍隊,竟然征服了整個諾夫哥羅德,一直到波羅的海東岸,全殲了整個立窩尼亞騎士團!拔都得到戰報,拍案而起,大呼少年英雄,蒙古又一個木華黎啊!

在黑海,蒙古黑海艦隊已經清理了所有的海盜水匪,和熱那亞海軍的殘兵敗將。海軍大部分已經在刻赤海軍基地完成了維護保養。這一年的時間,刻赤又建造了5艘***級戰列艦,30艘阿闌豁阿級巡洋艦,實力幾乎增加了一倍。在黑海艦隊司令長官兀良哈臺的率領下,龐大的海軍戰艦正陸陸續續的向黑海西海岸諸港口集結,最終的目的地,就是君士坦丁堡。

西征以來,7年了,終於到了和君士坦丁堡算總賬的時候,拔都王爺意氣風發。

第九十二章 艱難和平第五章 敵友之間第四十九章 攻克鳳翔第四十七章 商於之敗第五十八章 貿易死結第八十五章 斡爾朵城第十六章 戰略分歧第六十一章 血戰叛軍第七十一章 坦露真相第十一章 戰略基地第七十四章 農耕爲本第七十七章 輕裝上陣第三十二章 四面皆敵第七十章 必要殺戮第五十八章 夜襲驚魂第八章 問題重重第四章 分進合擊第六十章 突遭變故第六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一章 回師草原第八十四章 端平入洛第六十三章 以弱敵強第五十八章 夜襲驚魂第四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六十九章 中央局勢第四十六章 摧毀河防第三十三章 溝通河海第六十九章 形勢突變第十六章 邵約之戰第二十九章 誰是敵人第六章 一盤散沙第八十章 拯救部下第二十五章 兩棲作戰第四十九章 人間悲劇第八十三章 小亞細亞第四十七章 商於之敗第五十一章 搗毀蜀口第五十八章 殺出血路第二十四章 炮艦外交第十九章 特拉布宗第五十五章 初入楚州第七章 不裡阿耳第九十六章 再度出山第六十四章 兵權之爭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三十一章 黑海談判第七十九章 重歸蒙古第三十章 深山有虎第六十章 意外叛亂第八十九章 歸家路長第四十九章 死亡之旅第八章 燙手汗位第二十一章 水上夜襲第九十五章 幸福短暫第六十九章 攻克鈞州第六十二章 政保總局第二十九章 大庫裡臺第六十八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章 一代天驕第十八章 大澤生死第八十一章 威震八方第三十三章 基輔羅斯第五十七章 邊打邊談第二十二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五十章 悄然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心靈重創第三十章 軍隊建設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四十一章 決策向東第八十二章 夢中額吉第七十章 海軍決勝第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九章 大庫裡臺第二十三章 有驚無險第十四章 水利時代第二十章 夏季牧場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第四十九章 永清史家第四十四章 兩面受敵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第三十三章 基輔羅斯第十四章 艱難選擇第九十二章 艱難和平第四十四章 兩面受敵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第三十五章 榮耀大婚第九十一章 爲雄請命第八十四章 股權政治第四十四章 林中激戰第七十六章 先知堅忍第五十二章 一份大禮第十三章 佩斯之亂第二十一章 狼羣來了第六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十七章 忠義山東第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四章 兩面受敵第七十六章 理想遠去第四十二章 三路掃蕩
第九十二章 艱難和平第五章 敵友之間第四十九章 攻克鳳翔第四十七章 商於之敗第五十八章 貿易死結第八十五章 斡爾朵城第十六章 戰略分歧第六十一章 血戰叛軍第七十一章 坦露真相第十一章 戰略基地第七十四章 農耕爲本第七十七章 輕裝上陣第三十二章 四面皆敵第七十章 必要殺戮第五十八章 夜襲驚魂第八章 問題重重第四章 分進合擊第六十章 突遭變故第六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一章 回師草原第八十四章 端平入洛第六十三章 以弱敵強第五十八章 夜襲驚魂第四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六十九章 中央局勢第四十六章 摧毀河防第三十三章 溝通河海第六十九章 形勢突變第十六章 邵約之戰第二十九章 誰是敵人第六章 一盤散沙第八十章 拯救部下第二十五章 兩棲作戰第四十九章 人間悲劇第八十三章 小亞細亞第四十七章 商於之敗第五十一章 搗毀蜀口第五十八章 殺出血路第二十四章 炮艦外交第十九章 特拉布宗第五十五章 初入楚州第七章 不裡阿耳第九十六章 再度出山第六十四章 兵權之爭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三十一章 黑海談判第七十九章 重歸蒙古第三十章 深山有虎第六十章 意外叛亂第八十九章 歸家路長第四十九章 死亡之旅第八章 燙手汗位第二十一章 水上夜襲第九十五章 幸福短暫第六十九章 攻克鈞州第六十二章 政保總局第二十九章 大庫裡臺第六十八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章 一代天驕第十八章 大澤生死第八十一章 威震八方第三十三章 基輔羅斯第五十七章 邊打邊談第二十二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五十章 悄然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心靈重創第三十章 軍隊建設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四十一章 決策向東第八十二章 夢中額吉第七十章 海軍決勝第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九章 大庫裡臺第二十三章 有驚無險第十四章 水利時代第二十章 夏季牧場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第四十九章 永清史家第四十四章 兩面受敵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第三十三章 基輔羅斯第十四章 艱難選擇第九十二章 艱難和平第四十四章 兩面受敵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第三十五章 榮耀大婚第九十一章 爲雄請命第八十四章 股權政治第四十四章 林中激戰第七十六章 先知堅忍第五十二章 一份大禮第十三章 佩斯之亂第二十一章 狼羣來了第六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十七章 忠義山東第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四章 兩面受敵第七十六章 理想遠去第四十二章 三路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