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重逢

長門別賦

從接到前線戰報的那一日到衛青真正班師回朝的時候,已經是元朔三年的五月下旬了。這一日,衛子夫一身正裝坐在椒房殿中,雖然她一再的內斂了神色,但是那張完美的臉上還是偶爾流露出一絲的緊張和期待。

宣室殿中,劉徹一身皇袍端坐殿上,看着殿前跪着的幾個人,心中一陣激昂:“李廣,公孫敖,公孫賀,衛青,你們這次果不負朕之期望,朕心勝慰。”

“都是陛下天威所致,臣等不敢居功。”就見宣室殿前跪着的四個身着將軍服飾的男子在聽了劉徹的話後一致的彎下了他們堅毅的腰,齊聲說道。

“衆卿不必推辭,朕知你們勞苦功高,此次大敗匈奴,朕一定重重有賞!”劉徹的心情顯然很好,連聲大笑道。

“臣等多謝陛下。”四個男子聞言,再一次以頭觸地,感謝劉徹的恩賜。

“愛卿快快請起。”劉徹說着,伸手虛扶了一下,“爾等都是我大漢的良臣猛將,朕往後還要依靠你們爲朕,爲大漢而戰。快請起。”

“謝陛下。”於是,四個人不再推辭,兩兩分開,分左右而站。

“嗯,李廣,你先與朕說說這次戰役的具體情況。”劉徹點名問道。

“回陛下,臣等兵分四路討伐匈奴,終將匈奴大軍阻擋在了玉門之外。”李廣言簡意賅的回答道。

“好!”劉徹聞言,驀地一掌拍在龍案之上,然後轉首看向衛青,“衛青,這是你第一次出征,結果如何?”

衛青從隊伍中走出來,單膝跪地:“回陛下,臣奉命狙擊匈奴,至龍城而歸。”

龍城,那可是匈奴的京都啊。這讓劉徹心中大喜。再加上衛子夫的關係,劉徹對於衛青這個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將倒是很看重的:“衛青,當初你跟朕立下軍令狀,朕才允許你出征匈奴,如今你凱旋而歸,說說看,你想要什麼賞賜?”

“回陛下,臣不要賞賜,只求陛下可以讓臣再上戰場。”

“哦,這就是你的希望?”劉徹似笑非笑的看向衛青,似乎這樣便可知道他方纔所言是真是假。

“回陛下,這就是臣心中所求。”衛青一動不動的跪在那裡,堅毅的背影讓人只能仰望。

劉徹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好,好,好!這纔不愧是我大漢的熱血男兒!”

這時,其他的將領們亦全都單膝跪地,異口同聲的說道:“臣等願意沙場馳騁,爲大漢開疆擴土!”

“好!”劉徹大笑道,“此次衆卿大敗匈奴,揚我國威,來人啊,傳旨下去,衆將軍論功行賞,朕要犒賞三軍!”

“是。”始終位於劉徹身側的楊得意此時出列,躬身應道。

劉徹見事情說得差不多了,便對衛青說道:“衛青,皇后知你今日凱旋,在椒房殿爲你設宴,你便先過去吧。”

“是,臣遵旨。”衛青聞言心中一陣激動,出征之後,他心中唯一掛唸的,便是這個早早的就進了宮的姐姐了。

“去吧。”劉徹揮了揮手,然後對李廣等人說道,“卿等再爲朕詳細的將此次戰役敘述一遍。”

“是。”

於是,劉徹自留了李廣等人在宣室殿報告戰況,而衛青卻在宮人的引路下一路往椒房殿去了。椒房殿內,是焦急的等待着他的衛子夫。

衛子夫一見衛青進來,幾乎要激動地起身相迎了。不過在看到立在自己身旁的宮婢太監時,衛子夫終於及時的憶起了自己的身份。她強壓下心頭的激動,依舊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着衛青一步步的走進,看着他在自己的面前單膝跪地。衛子夫的心,忽然一陣顫抖。

“臣衛青參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

“謝皇后娘娘。”衛青起身,在一旁站好。

“好了,你們都下去吧,本宮要和衛將軍好好聊聊。”衛子夫一臉平靜的對左右的人說道。

“是。”既然皇后都發話了,左右伺候的人便識趣兒的將空間留給了這久別重逢的姐弟倆。

衛子夫見椒房殿中已經沒有了外人,馬上站了起來,幾步走到了衛青的面前,看着明顯變黑了的衛青,衛子夫的聲音變了哽咽了起來:“青弟,這些日子,苦了你了。”

“皇后娘娘嚴重了,臣身爲大漢子民,理當爲大漢出一己之力。”衛青自持的說道。

“青弟……”可是衛子夫聽了衛青的話,卻是更加的傷心了,“青弟如今連一聲三姐都不願意叫我了嗎?”

“我……三姐。”終於,在衛子夫的注視下,衛青還是喚出了這個許久未曾叫過的稱呼,“不是我不願意,而是三姐如今已經貴爲皇后,君臣有別啊。”

“君臣有別?好一句君臣有別!”衛子夫聞言忽的笑了起來,只是那笑容看在衛青的眼中卻有了一絲瘋狂的意味。

衛青見狀,擔心的看向衛子夫:“三姐,你這是怎麼了?”

“青弟,你說若是我當初沒有隨陛下進宮的話,今日的你我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許久,衛子夫凝視着衛青,一字一句的問道。

衛青聞言,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三姐怎麼忽然說起這種話來了,是在這宮中過的不順心嗎?”他的這個三姐,從小便是麪糊的性子,衛青還真擔心她會不適應這複雜的皇宮呢。

衛子夫卻在這時兀自的笑了:“我已經貴爲皇后了,又怎麼會不順心呢?”

“三姐,你我都知道這後宮複雜猶勝戰場,你又何必這麼說呢?”衛青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

“青弟,三姐說的都是真的。三姐在這後宮……的確很好,你不必擔心。”衛子夫終究不願意讓這個弟弟爲自己擔太多的心,便將一切的苦水都自己嚥了下去。畢竟當初是她自己要選擇這條路的,那麼現在,理所應當由她自己來飲下這杯自釀的苦酒。

衛青聞言,知道衛子夫時不願意告訴自己,縱是再擔心,他也只得不再追問了,只故作淡然的說道:“如此臣弟便放心了。”

“好了,不要再說這些了,倒是你,這次出征匈奴,可有什麼收穫沒有?”衛子夫不想讓衛青再問些什麼,便轉開了話題。

“此次我軍大獲全勝,陛下龍心勝悅,要犒賞三軍。”說起匈奴的戰爭,爲情的臉上洋溢起一種別樣的光芒,那是每一個熱血男兒對戰場的期待,對建功立業的嚮往。

“青弟可有受傷?”衛子夫將衛青從頭到尾打量了一遍,急急的問道。

“三姐放心,臣弟無礙的。”

“這樣就好,這樣就好。”衛子夫喃喃着說道,從小他們便是相依爲命的長大的,如果衛青真的因此而受傷的話,她是不會原諒自己的。

“三姐放心,臣弟知道照顧自己的。”衛青感受着從衛子夫那裡傳來的深深的姐弟情,心中升起一股暖意。

衛子夫點點頭,她忽然想起了什麼,便問道:“對了,陛下可說了對你的封賞?”

衛青聞言搖了搖頭:“還沒有,雖然陛下說了重重有賞,但是方纔在大殿上並沒有明說,想來是會在稍後在宣旨的吧。”

“嗯,你這次立了大功,想來陛下的封賞也不會太低的。”衛子夫心下思索着劉徹究竟會給衛青什麼樣的爵位。嘴上卻說道:“對了,這次之後,青弟應該會留在朝堂上的吧?”

“這……”衛青稍作遲疑,然後才答道,“三姐,如果可以的話,臣弟想要再上疆場。”

衛子夫聞言卻是想也不想的就搖頭否決了:“這怎麼行,戰場上生死難料,我不答應。”

“三姐,”衛青停了一下,復又說道,“我們衛氏一門在朝堂上並沒有根基,就算臣弟專心朝堂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取得什麼大的進展。況且臣弟醉心軍旅,對朝政之事實在是沒有興趣。”

衛子夫體會着衛青的用心良苦,心中一陣感動:“青弟,爲了三姐,苦了你了。”

衛青聞言卻是搖頭說道:“三姐不必掛心,臣弟本來就準備要征戰沙場的,如今還要感謝三姐給了臣弟這個機會呢。若不是因爲三姐的話,陛下不會這麼快就重用臣弟的。”

“不,這是因爲你本來就有真材實料,所以陛下才會舉不避親,要不然的話,就算我貴爲皇后,陛下也不一定就會重用你。”對於劉徹的性格,衛子夫倒是把握的比較準確些。

“臣弟明白。”衛青點點頭,他知道如果自己還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話,就必須拿出真本事來,叫劉徹願意倚重自己。衛青扶着衛子夫在一旁坐下,看着衛子夫有些疲憊的神態,衛青關心的問道:“三姐的樣子看起來似乎很疲憊,可是累着了?”

“無妨的。”衛子夫揮揮手,不在意的說道,“不過是最近宮裡的事情多了些罷了。”

“宮裡發生什麼事了?”

“哎……”衛子夫嘆了口氣說道,“你行軍在外有所不知,面前長門宮的那位突然昏迷了,讓整個太醫院的人都束手無策,最後被送到了雪山之巔,說是那裡有一位無情神醫,醫術之高當世罕見。而最後,長門宮的那位也的確是甦醒了過來,而且還是由陛下下旨親自召回來的。”

“陛下不是對長門宮的那位極是厭惡麼,怎麼會親自下旨召回?”衛青咦了一聲問道。

“這一點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衛子夫搖搖頭說道,“看陛下待她的樣子,似乎是想要重新寵幸她了,可是後來卻又將她拋諸腦後不再理了,真真讓我費解。”

“許是陛下根本就沒動那個心吧,他親自下旨,也許是看在陳家的面子上,又或者是因爲那位畢竟曾經是皇后,總不好一直讓她待在宮外吧。”衛青想了想,想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

可是衛子夫聞言卻是搖了搖頭:“若是陛下是自己淡了這份心思的,我自然不用想那麼多的。只是,這其中卻是另有緣由啊。”

“哦?”

“哎,你可知道,陛下如今最寵愛的妃子是哪個?”

“不是王昭華嗎?”衛青下意識的問道。

“不是,是李夫人。”衛子夫接着說道,“是平陽公主新送進宮的一個絕色女子,李娃。”

“平陽公主不是經常往宮裡送人的麼,這個李娃是何樣人,竟然三姐如此忌憚?”看樣子對於劉婧的舉動,衛青也是清楚得很的。

“我忌憚的不是她,而是長門宮的那位。”衛子夫輕聲說道,見衛青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便解釋道,“那李娃,我看着竟是與長門宮的那位有八分相,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幾乎要以爲是一個人了。”

某洛:

洛今天牙疼的很,思路也有些斷了,今天就先上傳這麼多了,明天會更多些的,親們見諒一下!洛也不想的,可是今天上完課後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精力了。

某洛鞠躬道歉ing……

補充一些關於漢武帝時期的知識:

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首創的,年號為“建元”。《漢書》上記載說,那年十月,漢武帝出去狩獵,捉到一隻獨角獸白麟,羣臣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記年,於是立年號為“元狩”,稱那年(前122年)為元狩元年。可是,過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陽地方獲得一隻三個腳的寶鼎,羣臣又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改年號為“元鼎”,稱那年為元鼎元年。後來,人們把這記錄年代的開始之年稱爲“紀元”,改換年號叫做“改元”。此後,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會改元,並同時改變年號。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爲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爲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號六年。

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啓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太上皇劉太公的玄孫,其母是皇后王娡。公元前157年7月14日生於長安,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漢武帝5歲時被冊立爲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爲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曾用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諡號“孝武”,後葬於茂陵。武帝一生有兩位皇后,一位是在元光五年廢黜長門的陳阿嬌,一位便是被百姓稱爲“生女無怒,生男無喜”的衛子夫。

洛今天牙疼的很,思路也有些斷了,今天就先上傳這麼多了,明天會更多些的,親們見諒一下!洛也不想的……

只有彼此跪地認錯作何解釋爲何心亂吃人口水平陽朝後驚現家書長門新貌厚此薄彼救他求你佳人初吻琴聲悠悠館中之陶拒絕成全聖旨成災陳阿嬌?慕容嬌?只有彼此千鈞一髮衛後來訪第五十一章 嬌影無蹤避之不及週歲宴(下)兩後一帝情失長門慌亂月兒週歲宴(上)紫羅蘭心元宵喜訊你……有了身子?情何以堪算計深深當街鬥毆三女閒話最後一面千鈞一髮流雲散盡第五十一章 嬌影無蹤偷進長門心思琴聲情滅中途打斷番外篇 李娃誰是祭品給你機會決定回航再見閨閣原來在乎落水驚情決定回航衛後來訪心思重返皇宮有緣無分夢中彼岸沒有信任衛後來訪再見劉徹月兒彎彎再次流產救他求你平陽朝後心思隱村清谷突然昏倒是人爲的來世約(上)兄妹談心有緣無分週歲宴(下)再見劉徹落水驚情夢中彼岸番外篇 李娃算計深深流雲散盡夜涼如水馬奴衛青平陽朝後不必回車聖旨成災君子協定十四的元宵週歲宴(上)避之不及懷孕與我無關初見劉徹鳳臨長門出征匈奴平陽朝後查無此人番外篇 李娃太后吉祥永絕後患傷之如何再見劉徹雪上字跡劉婉解詩我喜歡你紫羅蘭心
只有彼此跪地認錯作何解釋爲何心亂吃人口水平陽朝後驚現家書長門新貌厚此薄彼救他求你佳人初吻琴聲悠悠館中之陶拒絕成全聖旨成災陳阿嬌?慕容嬌?只有彼此千鈞一髮衛後來訪第五十一章 嬌影無蹤避之不及週歲宴(下)兩後一帝情失長門慌亂月兒週歲宴(上)紫羅蘭心元宵喜訊你……有了身子?情何以堪算計深深當街鬥毆三女閒話最後一面千鈞一髮流雲散盡第五十一章 嬌影無蹤偷進長門心思琴聲情滅中途打斷番外篇 李娃誰是祭品給你機會決定回航再見閨閣原來在乎落水驚情決定回航衛後來訪心思重返皇宮有緣無分夢中彼岸沒有信任衛後來訪再見劉徹月兒彎彎再次流產救他求你平陽朝後心思隱村清谷突然昏倒是人爲的來世約(上)兄妹談心有緣無分週歲宴(下)再見劉徹落水驚情夢中彼岸番外篇 李娃算計深深流雲散盡夜涼如水馬奴衛青平陽朝後不必回車聖旨成災君子協定十四的元宵週歲宴(上)避之不及懷孕與我無關初見劉徹鳳臨長門出征匈奴平陽朝後查無此人番外篇 李娃太后吉祥永絕後患傷之如何再見劉徹雪上字跡劉婉解詩我喜歡你紫羅蘭心